美開發出適合無人水下航行器的小型成像聲納系統

2020-12-03 華夏經緯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報導,Teledyne BlueView科技公司新開發的M系列2D多波束成像聲納系統已經開始發貨。這是一種用於水下導航、監視、目標跟蹤和執行其他水下成像任務的小型實時高解析度聲納成像系統。

  新系統比該公司的P900系列聲納系統小30%,而特性和功能相同,尤其適用於無人水下航行器(UUV)。M系列成像聲納系統有45、90 和130度三種視角選擇,浮力接近中性,具有適用於遙控航行器(ROV )的內置負10度角功能。

  該公司M系列成像聲納系統的首批買家包括Oceanographic & Geophysical 設備公司和全球潛水與打撈公司。

 

責任編輯:胡光曲

相關焦點

  • 海上無人系統——水面/水下航行器:新能力和新任務
    FAST無人航行器是阿特拉斯電子公司(Atlas Eletronik)通用集成水雷對抗系統(C-IMCMS)的組成部分。   泰勒斯公司開發了一種11.5米長的自主水面航行器(ASV),推薦給最近新升級的「亨特」(HUNT)級反水雷艦和反水雷、水道測量和巡邏項目(MHPC)。
  • 無人水下航行器革命性改變水下戰爭形態
    9月底,美國軍工巨頭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波音公司,開始分頭為美國海軍設計「殺人鯨」超大型無人水下航行器(XLUUV),以期方案勝出贏得最終的超級大訂單;10月底,美國海軍作戰司令部表示,美國海軍將依靠無人水下航行器
  • 科學家開發新系統 使用無人駕駛船發射自主水下航行器
    儘管自主水下航行器(AUV)確實能使海洋數據的收集過程變得更加容易,但是發射東西仍然很麻煩。這就是科學家開發一種新系統的原因,該系統使用無人水面艇來部署自主水下航行器。通常,自動水下航行器是從一艘大型船隻發射的。
  • 全球水下無人系統發展現狀及關鍵技術
    該系統為在4 000 m深海布置的密封吊艙, 內置傳感器、無人機、飛彈等有效載荷, 潛伏期長達數年, 並在需要時遠程遙控激活, 吊艙浮出水面, 釋放有效載荷, 執行軍事任務。UFP項目研究分為3個階段: 概念測試階段(2013年)、樣機開發階段(2014年)、演示驗證階段(2015年~2016年)。美海軍計劃於2017年進行UFP實戰化部署。圖4為UFP概念圖。
  • 新型鋁電池只「喝」海水,可使無人水下航行器續航能力增加10倍
    無人水下航行器(Unpiloted Underwater Vehicles, UUVs)是一種主要以水面艦船或潛艇為平臺,能長時間潛入水下航行,獨立完成特定任務的智能化裝置。UUVs上裝有各種傳感器、專用設備甚至武器,是現代海軍執行海事任務的必備利器,也是民間用於水下搜救、海底勘察的重要工具。
  • [圖]受到洞穴盲魚的啟發 南洋理工開發出了水下航行器的傳感系統
    現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地複製了洞穴盲魚的側線設計,並造出了一個人造系統,能夠讓自主水下航行器(水下機器人)的導航更準確、更有效。 一條洞穴盲魚通常情況下,水下機器人使用相機、聲納和水下聲學定位系統。
  • 前視聲納系統成像視覺改進與實現
    摘要:視覺效果良好的聲納圖像可以更加清晰地呈現水下場景,是目標定位與識別的重要依據。本文在多波束掃描成像模型的基礎上,分析了影響前視聲納系統成像視覺的主要因素,並對系統進行了優化與實現。最後通過對複雜場景的成像測試驗證了圖像視覺效果改進方法的有效性。引言  成像聲納系統作為水下探測器的主要感官,擔負著發現前方目標,對目標成像、定位、識別和跟蹤的任務,所起的作用相當於人的視覺部分,故也稱其為聲視覺系統[1]。獲得視覺效果良好的水下聲學圖像是聲納系統高效完成任務的重要保障。
  • 美媒:可能不是給潛艇探路用的
    美國《福布斯》網站1月4日發表文章,對印尼漁民捕獲的無人水下航行器是否是中國的間諜裝置進行了分析。文章認為,這並不一定是中國的間諜裝置。[印尼漁民捕獲的無人水下航行器]在2020年12月2日,印度尼西亞漁民捕撈到一條不尋常的「魚」:一條像魚雷一樣的潛水無人機,或稱無人水下航行器(UUV),它的指示燈仍在閃爍。他們把它交給了印尼當局。軍事分析家們很快就確定這艘無人水下航行器是「海翼」,是中國製造的UUV。但事情可能不那麼簡單。美媒表示,大多數UUV的為亮黃色或橙色,以便於回收。
  • 可上天入海的仿飛魚無人航行器
    仿生飛魚水下無人航行器可自主轉換於空中與水裡  近日,據外媒報導,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應用物理實驗室研製出仿飛魚的水下無人航行器FlyingFish, 它能夠在天空和水下兩種界面進行暢遊。據雷鋒網了解,這項發明的靈感來源於飛魚,因其可暢遊水裡也能躍至海面飛行的特性,這款水下無人航行器的研製受到它的啟發。
  • 漁民撈到中國航行器?美媒又來挑事:幫助中國潛艇穿越南海印度洋
    文章指出,一位印度尼西亞漁民於2020年12月20日在南蘇拉威西省的塞拉亞群島附近捕獲一枚水下滑翔機。專家經過鑑定認為,該裝置可能由中國製造。據美媒消息,印度尼西亞漁民在捕獲了這艘無人航行器後,便將其移交給了當地警方,警方後續轉交給了印度尼西亞軍隊。
  • 突破水-空屏障 史丹福大學開發空載聲吶水下勘探技術
    現階段,測繪海床最有效的方式依然是聲吶, 不過由於聲吶信號需要在水下發出,因此目前很多海洋都沒有經過測繪。而如果從空中直接向水下發送聲吶信號,那麼在轉換過程中會損失 99.9% 以上的能量。這就是為什麼當您下潛到遊泳池底部時外界變得如此安靜的原因。餘下的 0.1% 的能量僅能產生一個聲納信號,但是當從水返回到空氣中時,又損失了 99.9% 的能量。
  • 如何高效實現水下航行器的無線充電?哈工大科研人員發布研究成果
    海洋中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與生物資源,人類正在嘗試對海洋領域做進一步探索與開發。水下自主航行器(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作為探測海洋的重要裝備,將在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生物研究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但是,續航能力不足、巡航範圍受限是限制AUV廣泛應用的瓶頸之一。傳統接觸式充電有短路風險,而且需要母船跟隨保障。
  • 彗星300水下機器人可在300米深處作業,能夠應對強大的水流
    RTSYS是國防、商業和民用領域uuv(無人水下航行器)、auv(水下導航器)和水聲系統的領先開發商,它與無人系統技術公司(unmanned systems Technology,簡稱「UST」)合作,展示其在這一領域的專業知識。
  • HALMA 子公司 Tritech 推出4000米 Gemini 成像聲納
    上海2011年6月29日電 /美通社亞洲/ -- 繼其淺水實時成像聲納 Gemini720i 的成功之後,Tritech 又推出了一款額定深度的成像聲納 720id。Gemini 系列成像聲納是一款極富遠見的產品,其潛水深度為300米至4000米,它能利用一系列的傳感器來提供120度的視角,捕捉前方水下場景的實時聲納成像。
  • 水下機器人的種類及國內現狀
    它們是:哈爾濱工程大學研製的智能水下機器人AUV,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研製的無人無纜水下機器人UUV,上海交通大學研製的遙控式水下機器人ROV 和中船重工715 所研製的拖曳式水下機器人TUV。水下機器人的應用領域已經不斷擴大,如海洋研究、海洋開發和水下工程等,發達的軍事大國非常重視水下機器人在未來戰爭中的應用。
  • 新型海底高分辨三維聲成像系統研製成功
    由中國科學院聲學所研製的新型海底高分辨三維聲成像系統便解決了測量精度不夠的問題。這個系統能測量海底地形地貌的細微構造,可應用於海洋工程、海洋開發、海上油田區域和海底油管敷設路徑的海底地形測量,航道和港灣水下地形測量,海底地形匹配導航系統等。由於它重量輕、體積小、功耗低以及聲納線陣沿著水下載體長軸安裝,所以它最適宜用於水下機器人、有纜遙控潛水器和拖曳體上。
  • 一種改進的前視聲納水下目標三維可視化方案
    打開APP 一種改進的前視聲納水下目標三維可視化方案 發表於 2019-11-30 07:02:00 隨著對水下場景探索的不斷研究,三維成像聲納能得到比二維直觀的目標圖像。
  • 雷射聲納探測技術研究
    點擊上方「溪流之海洋人生」即可訂閱哦 在進行海洋地下資源的開發時,了解水下具體的三維結構對水下工程的施工具有巨大幫助。傳統的二維聲納已經遠不能滿足人們對三維立體模型的構建,需要一個解析度更高、能夠清晰地看清地下水結構模型及目標的技術,從而為工程施工提供更多細節描述。
  • 怎麼用聲納尋水下搜索馬航失聯飛機?
    [導讀]如果在水下進行搜索,聲納是最有效的探測手段之一。看到搜救力量已經在利用聲納進行水下搜索,這種方式靠譜麼?騰訊科技:3月12日,中國海軍發言人梁陽稱,為了搜救失聯客機,海軍搜救力量將通過吊放式精測聲吶、成像聲吶、水下電視、水下機器人等,發揮艦艇夜航優勢,進行24小時不間斷搜索。目前搜索的關鍵目標之一是失聯飛機的黑匣子,如果落入水中,黑匣子會發出一定頻率的信號,可以通過聲納來探測到。
  • 基於FPGA的多波束成像聲納整機硬體電路設計
    圖2 水下系統功能框圖2 系統硬體模塊設計2.1 發射接收模塊設計發射接收電路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多波束聲納成像的質量2.3 系統電源設計根據系統技術指標要求,多波束成像聲納的電源由幹端電源盒產生的48 V直流電壓供應,通過電纜傳輸到水下聲納頭內部的電源板上。電源板對系統中各模塊供電,既要達到功耗要求,又要滿足各模塊之間的電源隔離。因此電源板中採用了磚形隔離模塊,產生了發射機所需的+95 V、+15 V和+5 V,以及接收機所需的±5.5 V、+2.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