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是一個過程,它不一定要三個十年,但卻需要三個階段:
即:第一個投資階段是學習,學習是自身投資的過程;
第二個投資階段是打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沒有"地基"的樓蓋不高,地基是資本基數,資本基數有反應了技能情況;
第三個投資階段才是"千金散盡還復來"的收穫期。
一隻股票的便宜和貴,你真的懂了嗎?
第一,首先,你先看一下你所持有的個股是什麼板塊的,然後打開這個板塊,這樣這個板塊的所有的股票都會列表出現;
接下來,你進行一個市盈率正排序,看看你持有的股票,按照市盈率排序能排第幾名?這叫同行業同板塊的橫向比較法
第二,一個公司的好壞,從大俗話講,無非就是看它是不是賺錢唄:
好,那你就再來一次淨利潤的正排序,看看你的股票能排第幾名。
第三,股東人數,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股東人數減少是好事,好,那你就再來一次股東人數的正排序,看看你的股票能排第幾名。
第四,每股淨資產:一般每股淨資產越高的公司越好:
當然,我指的是二級市場的股價還沒有被瘋狂炒高地,還在離開每股淨資產比較近的那些個股,你也來個排序,看看能排第幾。
第五,分紅能力:對未分配利潤這個數據來一次正向排序,看看你能排第幾名。
以上排序全部結束後,你就可以自己心裡得出一個綜合排名分數,滿分是100分的話,你的票能得幾分,這才是真正的計算出你的股票是便宜,還是貴!
什麼是主力?
1、定義:股票中的莊家,形容市場上或一隻股票裡有一個或多個操縱價格的人或機構,以引導市場或股價向某個方向運行。
2、特徵:往往能根據自身的資金和信息優勢,獲得超市場平均的收益。
3、捕捉主力動向的途徑:龍虎榜單、大宗交易。
股票縮量上漲是好是壞?
一、縮量上漲
某些股票在底部出現明顯放量後,開始在一個上升通道中震蕩上行,隨著股價運動到比較高的區域,成交量反而逐步縮小。
這些股票的縮量,反映了這些股票的莊家通過在底部的吸貨和洗盤,已經將籌碼大量聚集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股價越是向上走,成交量就會越小。
二、縮量橫盤
縮量橫盤的特點是股票經過一輪上漲之後,在高位開始橫盤,K線小陰、小陽交錯,成交量與其在底部時比大幅萎縮,長期均線持續上移和股價逐漸接近;
同時市場上關於該股票的傳聞很少,絲毫不被人注意。
此類股票的莊家通常持倉量極大,也根本沒有出貨的機會,橫盤正是在等待時機發動波瀾壯闊的主升浪。
三、縮量回調
一般而言,一隻股票在拉升前大多會有一個砸盤的動作,就比如人要跳起之前會微蹲下一樣。
因為之前莊家已經建倉結束,在拉升前的最後一次洗盤時成交量會比以前明顯萎縮。
如果投資者發現一隻股票在底部溫和放量、小幅拉升後,忽然收了一根明顯縮量的陰線.
在股價上漲末期,往往也會出現價跌量縮,這表明股價短期漲幅已大,雖然其不一定能夠就此形成頭部,但出貨跡象明顯。
但若次日股價反轉,投資者則宜出局,保住勝利果實。
N字反轉漲停
主力前期借勢拉出第一個漲停板,然後借獲利盤兌現或是大盤迴調,快速出現1-3日的下殺,剛好回到前期漲停板的起始位置,然後再次放量漲停。
1、調整時間越短越好:只調整1日最好,最極端的是漲停跌停再漲停,這種是最理想,基本上沒什麼風險,追之無疑,2日次之,最好不超過3日。
2、調整幅度越小越好:調整期間的最低點未跌破前一漲停的最低點更好。
3、後一漲停比前一漲停價位更高越理想,甚至超過了調整期間的高度就更理想了。
在某一天7.61億放量拉出第二個漲停,第三天繼續爆量成交了7.5億,成交額的急劇增大代表著資金的高速流動,短期內根本跑不掉;
趁勢快速縮量下殺,翌日快速高開封板。
連續拉了三個漲停之後,第二天直接低開大幅下殺,第三天盤中繼續下殺,基本上將前一天的漲停板成果腐蝕殆盡;
實盤中由於大盤系統不穩,我們很難分清這兩天的下殺到底是洗盤還是出貨;
但是第四天開盤後迅速直線向上拉升,且一口氣直接幹到漲停,那就證明前兩天的下殺,是主力的挖坑洗盤動作。
不確定性,這是市場的一個特性,是任何時候、在任何品種上都可能出現的,但是,在順利的時候,卻往往容易忽略了對不確定性的重視。
既然我是行的,那麼,市場的運動好像就要像路線圖一樣的明確。
而市場在向不利方向運動的時候,往往還在為自己尋找藉口,從而使得正確的判斷來得太遲、正確的行動被無謂的拖後了。
市場,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交易,是一生的漫長的馬拉松。
我們永遠不可能戰勝市場,也永遠無法完全的解讀市場。
一次交易的成功,實在不意味著什麼,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自以為是、妄自尊大;
反過來,一次失敗的交易,也實在不能夠擊垮我們,我們也無需妄自菲薄。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的這裡,篇幅有限,想要了解更多的歡迎大家關注留言!更多精彩內容可關注本人百家號,每天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下你的精彩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