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著名的故事:阿基米德與國王下棋,國王輸了,國王問阿基米德要什麼獎賞?阿基米德對國王說:「我只要在棋盤上第一格放一粒米,第二格放二粒,第三格放四粒,第四格放十六粒…按這個方法放滿整個棋盤就行.」國王以為要不了多少糧食,就隨口答應了,結果國王輸了.
我們知道,西洋棋共有64個格子,則在第64格中應放多少米?國王輸給阿基米德的米粒數為(2的64次方-1)!【具體有多少自己算吧!】
這就是複利的可怕之處,但是在目前的A股市場來看,想要以每天,每周,每月,甚至每年這樣的複利來進行賺取利潤是不現實的事情!因為在A股裡熊長牛短,往往一波熊市就有3-5年的時間,所以不虧已經是謝天謝地,更別談盈利和複利了!
因此在A股裡最正確的做法是用熊牛周期來進行複利賺錢,而不是以時間來計算!在A股28年裡一共更有11次的熊牛市,平均每2-3年一輪小牛熊,平均每5-7年一波大牛熊。因此聰明的投資者如果按照周期來進行複利盈利,那麼3-4輪牛熊以後就會有不錯的收益!
股票的複利,打一個簡單的比方,30買的茅臺,持有到600元,股數變多了姑且不論,就說600漲1%就是6元,是原來30的20%漲幅,如果原來30買入的加上每年分紅和送股,應該成本差不多10元不到,股數應該達到原來的一倍左右,而每年分紅如果按照每股15元計算,則是原來30元成本的50%,所以,複利是無窮大的,不是簡單計算可以算出來的。
茅臺這個案例,就有現成的例子,一個大學退休教授夫妻,在首發時沒人買了一萬股,每年分紅和退休結餘資金就繼續買入茅臺,以至於每年茅臺股東大會都去參加,從來不賣,基金經理換了多少岔每年人家都去開會,如今之前持有十幾二十幾萬股的茅臺,請大家算算他們身價多少?
還有萬科,在原來深圳國企股改時發行原始股,都是任務強行分攤分派的,根本賣不出去,一個劉姓的政府公務員自己買了,還幫很多同事買下,就當做善事了。而因為後來移居香港,也看好和支持王石,沒有賣出,最終持有上億股,因為萬科在早期不斷股本擴張,目前在持股股東排名裡都看得見他。他身價又是多少?
再有,一個深圳的退休老太太,子女不孝,老太太住院也沒人看管,費用也沒人出,一籌莫展之時,證券公司找到她,他在深圳發展銀行的原始股有一萬股,到2010年時,已經價值1500多萬元,只是因為她的股東帳戶長期沒有開通交易,而長期被遺忘,因為深發展和萬科一樣,曾經是深圳藍籌的旗幟,也是不斷股本擴張,導致了一萬元的投入,獲得了1500倍的增值。
這些案例足以說明了複利的威力之巨大,前提是,第一,你拿得住,第二,拿得是對的行業,這幾個案例,都是三十年左右時間裡中國股市的傳奇和典範,也都是三十年經濟增長裡的風口浪尖。但是,足以說明,藍籌和價值,才是複利的基礎,如果是150買了樂視,別說150,就說參加樂視定向增發的劉姓牛散,45元增發家持有怕2800萬股,如今剩多少?
股票的複利效應的類似「滾雪球」
一說到股票複利效應,讓傑克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個詞就是——「滾雪球」,在大冬天的雪地裡玩過滾雪球的小夥伴都會知道一個現象,那就是——雪球是越滾越大的,尤其是在動畫電影之中的滾雪球劇情當中的效果就更加犀利了,一個小小的雪球分分鐘就滾成了所大無比的巨大雪球
股神巴菲特是股市滾雪球之神
只要炒股有一些時日的股民小夥伴一聽到「滾雪球「,估計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滾雪球》(The Snowball)是一本講述巴菲特的財富人生的著名著作,滾雪球的書名源自於股神巴菲特的一句名言——『「Life is like a snowball. The important thing is finding wet snow and a really long hill.』,翻譯成中文就是——「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之事是發現溼雪和長長的山坡。」,巴菲特是全球股市絕對的滾雪球之神。
巴菲特年化收益率「只是」20%
股神巴菲特之所以在股市的投資能夠大獲成功,而且取得舉世矚目的成果,其秘籍正是在於股票的複利效應,但是如果按單利來看,其實,巴菲特投資的年化收益也「只是」20%上下,如果單純看年化收益,這是很多股民小夥伴不以為然的年化收益率,畢竟兩個漲停板就搞定20%了。
股票複利讓巴菲特擁有世界上股價第一高的上市公司
選股技巧
1、看趨勢
短線選股的必要條件之一。個股的中長期均線(如20日,30日,60日,120日)必須向上或趨於走平,股價位於中長期均線之上或者圍繞中長期均線波動,短期均線拐頭向上。
所謂看長做短,處於上升通道的個股,即使看錯也還會有保本出局的機會。
若已經持有長期均線向下,股價位於長期均線下方較遠處的個股,應在股價反彈至長期均線(60日,120日,250日)附近減倉以防下跌。待股價有效站穩長期均線後再圖介入。如圖002102長期均線向下在2009年9月2日開始反彈,9月18日股價觸及60日及120日重壓力位反彈結束轉入跌勢。實例:
2、看成交量
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是正常的量價關係,可以列為短線操作的備選品種;反之上漲時縮量,下跌時放量的股票量價關係不利,應堅決排除在備選之外。
從K線圖來看,當一輪調整接近尾聲時,個股及大盤的成交量往往創出階段新低。此時應高度關注個股及大盤的短線趨勢。一旦大盤出現企穩信號,可積極介入股價上漲,成交量有效放大的個股。
如10月順風操盤記錄中600805,自9月18號開始調整,9月30號出現階段最低量後開始企穩,10月13號盤中量比有效放大,成交量突破5日及10日均線,當日做買進操作,其後開始一輪升勢。實例:
3、周線選股
操作要點:1、周線均線形態成密集纏繞形且成多頭排列,均線間的乖離極小。
2、周線K線第一次放量
3、MACD指標剛開始金叉,紅柱出現
核心:30周生命線下降不行,走平或略微上翹最佳
4、看指標
指標可以用來判斷一輪調整結束後的起漲點。至於使用什麼指標來分析則因個人喜好而有所不同,但分析結果不會有太大差異。有些朋友喜歡用自己編寫的指標,能夠彌補通用指標的一些缺憾,但一定要經過長期嚴格的測試後方可投入實用,否則得不償失。
超跌反彈漲停板五大秘笈:
1、上方沒有明顯的阻力區。超跌反彈時最大的阻力區並非是技術上或者心理上的,而是籌碼分布形成的阻力區;
2、最好是主力被套。主力被套,從前期量價分布可以清楚辨別。目前價位離主力成本區越遠,則反彈的動能越強烈,反彈的高度越可觀,抓住主力自救的機會,可以輕易享受主力抬轎的樂趣;
3、業績不太差。業績太差,主力正好利用漲停板減倉;
4、成交量不能太大。換手率在5%左右較好,換手率低於3%,一般說明次口上衝空間較大;
5、大盤不能太壞。最好是在底部有可能發生強反彈的地方。如果個股漲停對大盤有帶動作用則是最佳選擇。
下面詳細講講超跌戰法的具體應用:
超跌的標準
1、股價與MA30偏離超過25%或股價與MA60偏離超40%,且股價穿過下跌趨勢線;
(前者表明股價短線超跌,後者表明股價有扭轉短期下跌趨勢的跡象)
2、個股下跌前有過較大幅度的上漲,後期的下跌屬於縮量下跌或無量空跌的形式,具備漲停基因的個股更佳;
(個股大幅上漲,為後市的超跌埋下伏筆,並且保證參與的都是龍頭股的超跌反彈,成功率更高)
超跌戰法操作精要
案例:特力A
出現以下幾種情況,加分:
1、個股符合超跌的基本條件,漲停前成交量長期處於縮量狀態;
2、超跌個股在當天形成板塊效應,集體共振;
3、個股必須以放量的形式漲停。
這裡有一個問題非常重要,需要提示一下,超跌漲停板本質上做的是一波反彈而非反轉,所以入場之前要預期好出場位置,做好止損:
1、當超跌漲停板第一個漲停被吃掉的時候要止損;
2、當股價跌破短線反彈支撐線的時候要止損。
超跌漲停板的買賣點:
買點,股價第一個漲停當日介入,在股價越過下降阻擋線進場:
賣點,股價放量不漲或者是跌破反彈趨勢線或者30日線出場:
能賺能守,才是贏家。
大多數的投資人,只會做多,因此當股市上漲時,多數都能賺錢。可是賺錢也要守得住,才能成為贏家。獲利唯艱,守成不易啊! 當一個多空輪迴,很多人會在下跌中吐出大部份獲利,甚至反勝為敗的不在少數。如果只是入寶山卻空手而回,或入寶山只得銅鐵的,還算幸運;悲哀的是那些沒有基本功夫,沒有多空方向感的人,在逢低攤平,逢回加碼的錯誤操作策略之下,只要碰上一次急殺,就黯然斷頭出場,連東山再起的本錢都沒有。
因此,股市的贏家,並不是出現在股市上漲之時有多少獲利,真正決勝負的是在股票下跌之中,股市十餘年,我見過太多次「漲兩千點沒幾個賺錢郎、跌五百點個個住套房」的多空輪迴殘酷事實。因此,誰能夠避開下跌,實現獲利,留住大部份的資金才是贏家。甚至在下跌中,能看準趨勢,敢反手做空,在下跌中也獲利的,終將是箇中高手,最後的大贏家。
大盤也好,個股也罷,常常超漲超跌,超漲時,固然可以獲得高額的利潤,但股價一旦反轉,沒有適時的避開,也會讓人剝掉好幾層皮,好幾年翻不了身。
股票到了高檔,不知道要跑,到最後肯定是白忙一場,紙上富貴而已。做股票,賣點比買點重要。會買是徒弟,會賣才是師父。當危險出現的時候,一定要賣。不管對錯,先收回資金再說。停損也好,停利更棒,反正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手中握有資金,就有主動權,就有反敗為勝的機會。 要確保利潤,或抽回老本,最關鍵的做法就是要知道危險。當大盤由多頭轉為盤整,就可漸漸出場,不貪最後高擋,留一些給別人賺,同時也把風險留給別人,最慢也要在由盤整轉成空頭走勢之時,全部退出。而個股,若股價在高擋,18日均價走平時,股價若是有兩次跌破6日均線,大概高點也不多了。該是出場休息的時候。能閃過下跌,才可確保獲利,成為贏家。
每次下跌,都是財富重分配的機會。而要掌握此機會,唯有能閃過大跌段的高手,才有可能保留實力,才能在低檔時,有能力大買,才能成為最後的大贏家。
回檔就是找買點。多頭回檔就是買點加碼?看到這兩天這種跌法你真的敢買?還是奪門而出?人性如此,有時候,真的會讓你買到手軟,跌到你不敢買。 會看18日線的知道18日線總有一定的支撐力道。k線就是路旁的路標,你可以忽略路標,也可以重視路標,只要不是飆過頭之後才想到,剛剛明明有警告標示就好了。當市場的成交量搶搶滾的時候,往往也是主力大戶最好偷溜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