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多久才能有錢?經常有朋友抱怨
「我要多久才能變的富有才能有錢」靠著工資這點錢太漫長了。是的 我也同意這種觀點,我們普通人都會把工資存進銀行,需要的時候再取出來。殊不知,這是一種極其愚蠢的做法,對我會用愚蠢來形容這種做法。
因為不知道讓錢為我們去工作,只是放在那裡永遠不會增值。學過金融的同學都知道貨幣是有時間價值的。也就是今天的100元在一年後就不值100元。
放在銀行也是同樣的道理,銀行的利息跑不過通貨膨脹。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如果還是把錢放在銀行是一種愚昧無知的表現。我想帶大家了解下一些複利幾何增長的案例。
1:複利的奇蹟
有人說過:複利是人類發明的第八大奇蹟。這話一點也不誇張。舉個例子:諾貝爾基金會的獎金哪裡來?諾貝爾獎金已經發了100多年為什麼還沒發完?並且諾貝獎金越發越多?
諾貝爾基金會成立於1896年,由諾貝爾捐獻980萬美元建立。基金會成立初期,章程中明確規定這筆資金被限制只能投資在銀行存款與公債上,不允許用於有風險的投資。
隨著每年獎金的發放與基金會運作的開銷,歷經50多年後,諾貝爾基金的資產流失了近2/3,到了1953年,該基金會的資產只剩下300多萬美元。而且因為通貨膨脹,300萬美元只相當於1896年的30萬美元,原定的獎金數額顯得越來越可憐,眼看著諾貝爾基金走向破產。
諾貝爾基金會的理事們於是求教麥肯錫,將僅有的300萬美元銀行存款轉成資本,聘請專業人員投資股票和房地產。新的理財觀一舉扭轉了整個諾貝爾基金的命運,基金不但沒有再減少過,而且到了2005年,基金總資產還增長到了5.41億美元。從1901年至今的111年裡,諾獎發放的獎金總額早已遠遠超過諾貝爾的遺產。
諾貝爾基金會長線投資的歷史,追求複利收益的歷史,伴隨著人類的各種天災人禍和戰爭。可是一路走來,長線仍有可觀複利收益。
貼一張圖來更直觀的了解諾貝爾獎金
所以別讓你的錢放在銀行睡大覺了,應該拿出來做點什麼,不然只能感嘆物價又上漲了,工資就是不漲。
利用好複利想要成為百萬富翁,可以計算一下:一個剛剛畢業的22歲年輕人想要擁有100萬每個月存錢3000元,就需要花將近28年的時間要50歲才能擁有100萬。
但是如果按照平均年化收益率10%來計算的話,同樣是每個月投資3000元,只需要13年帳戶上就有97萬的資產。
整整縮短了15年的時間也就是少奮鬥了15年。如果利用複利的這個年輕人繼續投資到50歲,那麼和不投資的那個人的財富差距遠遠超過了想像。
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數字是530多萬,整整5倍之多。這也就是為什麼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道理。所以我很羨慕那些很早就有投資理念的朋友。他們不但搶跑在了起跑線上也和普通人早早的拉開了財富差距。
2:複利的三要素
講到複利必須要講的是影響複利的三個要素;時間,投入,回報率
時間:把時間當作我們的朋友,越早越好,越久越好。
舉個例子:A朋友22歲開始投資,B朋友30歲開始投資。他們都想在60歲的時候過上幸福的退休生活。假使投入都是每年5萬元,投資回報率都是10%。A朋友投資了38年,而B朋友投資了30年。A朋友的最終60歲可以獲得:18202172元B朋友最終60歲可以獲得:8224701元
就是相差8年的投資時間,兩個人的財富差距卻相差了1000多萬。我們可以想而知兩個人的退休生活質量是差距非常之大的。所以,投資要趁早,至少要把這個觀念教給你的後代你的小孩,不要等到自己的後代被別人拉開了財富差距之後才後悔沒有教育他。
投入:投入的越多回報的越多。
還是剛才的例子A和B同時都是22歲開始投資,A朋友比較會省錢,每年可以有5萬元的投資資金,而B朋友開銷比較大每年只有3萬的投資資金。買入同樣的投資理財產品,投資回報率都是10%。那麼等到60歲退休時候。
A朋友有1800多萬的資產,B朋友則是1000萬的資產。實際投入本金A朋友只比B朋友多了76萬的本金,最後卻多出了800多萬的資產。可想而知良好的消費習慣,可以在未來創造很多財富。這就回到了我之前教大家的高效消費和記帳習慣能幫助我們節省更多的錢來進行投資。尤其是剛剛畢業的同學們,砍掉不必要的消費優化必須的消費,更多的錢用來為了提前自由做準備。
回報率:10%的回報率和10.5%的回報率有區別嗎?
有人說1萬塊10%的回報率一年是1100元10.5%的回報率是1150元區別不是很多也就是一頓飯錢那就大錯特錯了。不要小瞧這0.5%的回報率。與時間和投入同樣重要的是回報率,為了更直觀的了解差距是多麼的巨大,我們來算一筆帳。
還是上面的A和B的例子,這次是同樣每年投資5萬元,投資時間同樣是38年。A朋友的回報率是10%,B朋友的回報率是10.5%得到的結果是:A:18202172元 B: 20685350元憑良心說,一年多50塊可能不心動,但是長時間下來多了240多萬肯定會心動的。不要小瞧這0.5%的回報率在複利的作用下一樣可以大有可為。
聽過上面複利的威力之後,人人都能成為百萬富翁這話我不是信口開河為了自己也為了給後代留下一筆財富,我們可以做出榜樣可以做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