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中,我想給大家普及一個重要的概念,那就是複利思維。人與人之間差距並不是一步步拉開的,往往讓人形成差異的就是複利思維所帶來影響:
一、複利思維是世界最偉大的奇蹟
什麼是複利思維,我們可以從一個寓言故事說起。印度的舍罕王打算重賞象棋的發明人宰相西薩·班·達依爾,因為這位聰明的大臣此項發明讓國王索然無味的生活充滿了無限樂趣。
宰相跪在國王面前說:「陛下,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一個小格內,賞給我1粒麥子,在第二個小格內給2粒,第三格內給4粒,照這樣下去,每一小格內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
陛下,把這樣擺滿棋盤上所有六十四格的麥粒,都賞給您的僕人我吧!」國王一聽,區區賞金,微不足道,於是滿口答應。結果怎樣呢?如果要計算到第六十四格,即使拿來全印度的糧食也不足以兌現諾言。
因為按照宰相的要求,需要有18,446,744,073,709,551,615 顆麥粒,約合1845億億粒。這位宰相所要求的竟是全世界在兩千年內所生產的全部小麥!這就是複利的驚人效果。
這就是複利思維,複利思維往往影響很大,他是拉開財富與財富之間的重要差距,更告訴我們人生中,你需要早點具備這個思維,你才會做到未雨綢繆,更能做好人生的布局與規劃,不會迷惘,更不會朝秦暮楚,而是學會做好選擇,和時間做朋友,等待自己人生綻放。
二、選擇好跑道很重要,做好長期準備
為什麼巴菲特會成為股神,如果我們知道了巴菲特八歲的時候就開始炒股,或許我們就不會詫異。任何一個行業的先鋒與頂峰,其實都遵循著這個規律。
一個事物的爆發都需要時間的累積才會形成巨大的勢能,巴菲特雖然八歲開始炒股,但是他一生中99%的財富其實是50歲之後獲得的。
這個意思是說,他曾經在很長一段時間對於投資也是處於一種蓄勢待發的期間,在這個期間,他並沒有取得巨大的成就,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而是持續堅持,最終在後面等到爆發。
複利效應給我們的一個很大的啟發是,我們要學會選擇一個可以長期積累的跑道,通過複利效應,學會和時間做朋友,持續堅持下來,你就會成為那個摘取勝利果實的人。
為什麼有些人能夠成事,有些人沒有做成一件事, 這與複利效應也是密切相關的,很多人在前期成長的階段,沒有看到巨大的變化的時候,就會選擇放棄了,隨後又選擇新的跑道,然後沒有看到成績,又放棄了,最終自己的一生一事無成。
所以我們要想讓複利效應最大化前期就必須進行最好的選擇, 在這個選擇中,我們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與醞釀,去看到趨勢的地方是什麼,如果我們無法主導趨勢,那麼我們最好的方式就跟隨趨勢,選擇趨勢向前滑行的領域,在裡面紮根下來,並持續精進自己,相信你的人生也必然會有碩果纍纍。
三、真正的成長不是快,而是慢
複利思維告訴我們,不要小看人生的每一步。我們想要實現人生的指數效應,就不要小看每天的學習和積累。
我們或許都聽說過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就是指數思維的巨大勢能。任何人你看到成就都是積蓄了無數的努力,只是在遇到某個時機得到了放大,從而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拿我所熟悉的自媒體領域來說,我所認識的秋葉大叔,還是蕭秋水知識大咖,她們曾在爆發前,就已經在這個領域積累了有數十年,後來在新媒體時代得到最大勢能的爆發。
他們曾經就花費了無數的時間和網際網路打交道,對這個領域熟之又熟,所以在新機會到來的時候,他們成為那批最早抓住機會的人,從而成就了自己。
如果我們想要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一定要記住要學會活在當下, 做好每天的規劃,養成一些好的習慣,這會對我們的成長有很大益處。
無論多忙,都請擠出一些時間進行閱讀,為自己的大腦做好長期準備;
無論多忙,都請為自己的身體健康做一些行動,讓自己能夠跑得更長遠;
無論多忙,請為自己思考這個領域是否是自己一生所熱愛與堅持的,並思考這個領域的發展與方向;
無論多忙,都請思考自己的人生終極目標,用人生的終極目標統籌自己的事業與生活,你才會更快速地走在屬於自己的跑道上。
活著的每天一定不是渾渾噩噩,而是用自己的終極目標為自己生活早早做出規劃與布局,我們才能最大化享受複利思維帶來的福利與價值。
今日話題:你具備複利思維嗎?歡迎探討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