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各市州機場一覽

2020-11-02 隴先生

甘肅機場分布

蘭州中川國際機場


  籌劃三期改擴建。
  位於蘭州市以北約50公裡的蘭州新區中川鎮,是西北地區主幹機場之一,國際備降機場。飛行區等級4E,跑道長4000米、寬60米。
  始建於1968年。
  1970年7月26日,正式通航,定名蘭州中川機場。
  1997年6月15日,一期擴建工程開工建設。
  2001年,擴建工程完工並投入使用。
  2010年12月27日,二期擴建工程正式開工。
  2011年6月26日,T2航站樓正式開工建設。初步設計批覆概算投資14.88億元。
  2013年,正式提升為國際航空口岸,更名為蘭州中川國際機場
  2014年11月25日,二期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覆。
  2015年1月18日,二期擴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15年2月4日,T2航站樓投入運行。
  2016年10月13日,4000米跑道順利完成了標誌線、助航燈光、導航臺站的切換,並正式開放投運,標誌著二期擴建工程全面完工。
  2017年1月,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組織召開了第二次總體規劃報告專家評審會,蘭州機場三期擴建工程順利通過評審。
  按照三期擴建工程規劃,
  至2025年為近期目標年,蘭州中川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3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0萬噸,飛行區等級4E,滿足F類飛機備降,跑道2條,航站樓面積34.3萬平方米,站坪機位數69個,配套建設T3綜合交通樞紐;
  至2045年為遠期目標年,旅客吞吐量達6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00萬噸,跑道4條,航站樓面積約58.7萬平方米,站坪機位數119個。
  項目目前主要建設是在現跑道東側2030米處新建一條4000米遠距跑道,在東航站區新建約34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在T3航站樓南側建設5萬平方米的綜合交通樞紐,配套建設通信、導航、氣象、供水、供電、供暖、供氣、通訊等生產輔助設施。
  2017年3月,《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16年版)》獲民航西北管理局正式批覆。
  2016年,旅客吞吐量1089.79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94萬噸,起降架次9.10萬架次。
  2010年,旅客吞吐量3603512人次。2010年10月21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0萬人次。
  2011年,旅客吞吐量3809023人次。
  2012年,旅客吞吐量4583509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5649605人次。2013年11月18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500萬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6588862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8009040人次。2015年12月31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800萬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10897025人次。2016年11月28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12816443人次。


榆中夏官營機場  籌劃改軍民合用。

武威天馬機場


  籌建。
  武威民用機場近、遠期飛行區等級指標均為4C。本期工程新建1條3000m×45m的跑道、4500平方米旅客航站樓、航管樓、停車場、站前廣場、綜合辦公樓、服務樓等,項目估算總投資87293萬元。
  2016年8月,省政府批覆《甘肅(武威)國際陸港戰略發展規劃》,省委、省政府提出舉全省之力建設甘肅(武威)國際陸港。為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加快甘肅(武威)國際陸港建設,提升陸港對外開放水平和基礎設施支撐能力,完善我市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市委、市政府決定布局建設武威民用機場。
  2016年12月30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交通運輸部印發《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武威民用機場被列入《全國民用機場布局規劃(2030年)》和《全國民航"十三五"發展規劃》。武威民用機場也被省上確定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甘肅段"6873"交通突破行動實施方案》《甘肅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甘肅(武威)國際陸港戰略發展規劃》全省"十三五"期間新建支線機場之一。
  2017年3月,中國民用航空局批覆了甘肅武威民用機場場址,在麻黃臺、長城鄉、上營三個預選場址中,同意將綜合條件相對最優的麻黃臺場址作為甘肅武威民用機場的推薦場址。麻黃臺場址位於武威市東南方向,距武威市中心直線距離約42公裡。
  2017年5月下旬,武威局為民用機場建成區域自動氣象站。
  在古浪縣黃花灘鄉麻黃臺村建成8要素區域站一個。該站能連續觀測風向、風速、液態降水、固態降水、能見度、溫度、溼度、氣壓等氣象要素,並實現數據的實時傳輸。
  2018年3月12日,武威市市召開座談會,與省民航機場集團共同推進武威民用機場項目前期工作。


金昌金川機場


  暫無改擴建。
  機場位於金昌市以東約13公裡。飛行區等級4C,跑道長3000米。
  2009年4月16日,開工建設。
  總投資3.65億元,是國家和甘肅省"十一五"民航規劃的重點項目之一。飛行區按4C級標準建設,跑道長3000米,滿足波音737和空客320等機型起降;航站區按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2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1200噸目標設計,配套建設通信、導航、氣象、供電、供水、供油、消防救援等輔助設施。
  2009年10月,飛行區工程進場。
  2011年6月8日,完成校飛。
  2011年7月30日,試飛成功。
  2011年8月29日,金昌機場建成通航。為甘肅第6個民用機場。
  2012年,旅客吞吐量30288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55602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71398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100361人次。2015年12月31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0萬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114797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152606人次。


張掖甘州機場


  暫無改擴建。
  位於張掖市東南約22公裡。軍民兩用機場,飛行區等級4C,跑道長3000米。
  2008年11月14日,市政府向省政府上報關於啟動張掖軍民合用機場建設項目的請示並獲同意。
  2009年3月2日,省政府上報張掖軍民合用機場建設的請示。
  2009年8月3日,國家民航總局出具行業審查意見,並上報國務院、中央軍委。
  2009年9月18日,國務院、中央軍委批覆同意立項。
  2009年10月16日,張掖市人民政府與甘肅省機場投資有限公司籤署張掖軍民合用機場聯建框架協議。
  2009年10月22日至23日,張掖機場可研報告評審會在北京召開。
  2010年5月11日,張掖軍民合用機場工程建設項目正式開工。
  項目以2020年為目標年,按滿足旅客吞吐量24.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723噸設計,規劃飛行區等級為4C級,改建3000米長的西跑道,以滿足波音737、空客320等系列大機型起降。新建航站樓4126平方米,建設航管綜合樓、民航燈光變電站、新建配套的民航生產業務和生活用房及供電、供水、排水、供熱、供油、消防等工程。
  2011年8月12日,工程竣工。
  2011年8月15日,初步驗收。
  2011年10月26日,由民航監管局、空管、通訊導航、安檢、場務、等部門組成的驗收組,對張掖機場進行了驗收評審。
  2011年11月1日,張掖甘州機場正式通航。
  2012年,旅客吞吐量25520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41976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55513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83821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11萬7637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13萬8292人次。


嘉峪關機場


  籌劃改擴建。
  機場位於嘉峪關市區東北方向9公裡。跑道長3000米。
  1932年,"歐亞"在蘭州修建機場的同時,在酒泉北鄉離城區20公裡處的新天墩修建了臨時機場,只有一條土跑道和接送飛機人員用的臨時性土房兩間,供德國製造的四座小容克斯飛機起降。地面運輸工具是馬拉車,不僅往返時間很長,而且過河涉水極為不便。
  1932年6月,改擇酒泉南郊離城4公裡處的礫石灘,開闢新機場。
  酒泉民航因設備簡陋,飛機少、線路少、旅客少,基本只滿足政府及軍事要員需要,且無安全措施,經常發生事故。
  1938年,一次大風使10架SB型飛機迷航,其中四架勉強著陸,6架失事,毀於酒泉附近;
  1947年,一架軍用C─47運輸機撞於酒泉西山,造成機毀人亡。
  1949年春,"兩航"各條航線相繼停航,歐亞航空公司在酒泉的人員和設備也全部撤回上海。
  解放前夕,國民黨軍隊,拆走設備毀壞房屋,機場成了百孔千瘡的爛攤子。
  1949年10月,開始對原南郊機場進行跑道、房屋、道路的整修工作。
  整修後的跑道、滑行道、停機坪平坦堅固,通過驗收,適於使用。根據業務需要,空軍撥出房屋作為中方投資,用於機場生產服務的辦公室、收報臺、中心發射臺、定向臺、汽車庫、招待所、食堂、候機室和營業處、職工宿舍、浴室等設施。這次建站工作,是中蘇兩國民航職工共同完成的。
  1950年7月,正式通航。
  雖然酒泉機場幾經建設維修,但是基礎等級較低、距離西山較近,不能滿足民航發展的需要。
  1952年,實施遷建工程。遷建至現址,更名為中蘇民航酒泉站。
  1953年7月1日,新機場正式通航。
  原酒泉機場廢棄不再使用。但一直沿用酒泉航站站名到1983年為止。後,嘉峪關因企設市並被批准為省轄市,機場改稱為民航嘉峪關站。
  1987年,由甘肅省航校負責建成滑翔訓練基地,經國務院和民航局批准,與嘉峪關機場合用,已成為國際三大滑翔基地之一。嘉峪關機場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廣闊的地貌特徵、良好的淨空條件、現代化的地面保證設施,成為國際上公認的滑翔機訓練比賽場地。
  2004年,機場實施屬地化改革,於同年11月28日正式掛牌成立了甘肅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嘉峪關機場公司。
  至2004年,幾經改擴建後,跑道長2200米,寬30米,道面為瀝青混凝土結構,可起降宇航146-300型以下飛機,飛行區等級不能滿足現有的3C級標準。
  2004年6月3日,省政府將《嘉峪關機場改造工程預可行性研究報告》上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民航總局。
  主要建設內容為:1、飛行區工程。將現有跑道延長400米,達到2600米,加寬15米,達到45米,並對原跑道罩面;增加站坪面積6622平方米。2、航站區工程。增加旅客到港行李轉盤,增設一套電纜電視航班顯示及LED顯示系統,並對航站樓進行局部改造。3、改造導航、助航燈光、通信、氣象、供水及消防救援設施。4、建設第二回供電線路,改造排汙系統。
  2005年8月9日,國家發改委批准嘉峪關機場改造工程立項。
  2005年9月,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省發改委批准了嘉峪關機場改造工程的初步設計。
  2005年10月28日,改造工程開工奠基。
  本次機場改造,飛行區等級將按4C級標準建設,建成後將有自滑自出5個機位,可以起降B737、A320及以下機型。
  2006年3月1日,機場停航。飛行區跑道、站坪和通信導航工程全面開工。
  2006年3月下旬,根據民航總局就嘉峪關機場作為B215航路備降場的有關要求,嘉峪關機場飛行區等級又得到進一步提升,改性瀝青跑道在2800米的基礎上又延伸為3000米,寬度由45米擴展為60米,可以起降各種E類大型客機。作為蘭州至烏魯木齊航路上國內、國際航班E類飛機備降機場。
  2006年6月25日,新跑道道面工程順利完工。
  2006年7月31日,工程竣工驗收。
  2006年8月4日,正式復航。
  2008年12月28日,航站區擴建工程奠基。
  本次擴建工程的主要建設內容是:新建7000平方米左右的航站樓、5200平方米停車場、擴建113米×136.5米站坪等。項目總投資估算1.4億多元。
  2009年5月,破土動工。
  2010年8月30日,正式完工。
  2010年9月28日,航站區擴建工程正式竣工並交付使用。
  擴建後的嘉峪關機場具備了4E級國際備降機場的能力,建成後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0萬人次的需求。
  2017年,籌劃嘉峪關機場改擴建工程項目。
  建設內容:規劃建設新航站樓建築面積15000平方米,新建長4000米、寬60米飛行區跑道一條,新增E類停機坪4個,D類停機位3個,C類停機位5個,總機坪規模達到3B9C4D5E,新建長178米、寬38米垂直聯絡道2條,配套建設通信、氣象、目視助航燈光、供水、供電、供油、消防救援、排汙、環保等工程及輔助業務用房和生產設施。
  2010年,旅客吞吐量13萬3513人次。
  2011年,旅客吞吐量22萬2134人次。
  2012年,旅客吞吐量27萬2703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35萬3505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31萬4501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35萬4860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39萬9401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43萬4483人次。


敦煌莫高窟機場


  改擴建完成。
  機場位於敦煌市以東約12公裡。飛行區等級4D,跑道長3400米、寬54米。
  1981年,民航蘭州管理局提出敦煌建造機場的設想,擬定了建立敦煌機場的計劃。
  1982年1月,中國民航總局批覆了民航蘭州管理局《關於修建敦煌機場的報告》。
  1982年7月,敦煌機場試飛成功。機場等級3C,跑道長1800米、寬30米。
  1987年,建成夜航燈光系統;調度樓、綜合候機樓建成投用。
  1987年,機場重新擴建,擴充及修補跑道。跑道東端延長400米,可起降BAe-146及以下飛機。
  1999年,擴建前,機場有900平方米航站區、年旅客吞吐量7萬人次。
  1999年12月,敦煌機場改擴建工程開工建設。
  建設分跑道建設和航站區建設兩個階段。機場等級由原有的3C提高到4C,並適當考慮Tu-154、A320等D類機型。
  2002年8月18日,新航站樓投入使用,標誌著本期擴建完工。
  2007年9月,站坪擴建工程開工。
  建設內容及規模包括:在原站坪東側新建2個C類機位,擴建水泥混凝土道面14716平方米,加寬東側聯絡道轉彎部分瀝青混凝土道面548平方米,新建站坪北側工作道路水泥混凝土道面1797平方米,新建2基高杆燈。
  2008年6月30日,完成所有施工任務。
  2008年7月8日,由甘肅機場集團組織相關單位進行了初步驗收。
  2008年7月24日,由民航西北地區管理局、甘肅省發改委共同組織,對擴建工程進行了竣工暨行業驗收。
  2015年3月,敦煌航空口岸對外開放獲得國務院批准。是繼蘭州中川國際機場後甘肅第二個國際航空口岸。
  2016年1月1日,敦煌機場擴建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工程按照滿足2025年遊客吞吐量9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700噸的目標設計,飛行區等級將由4C提升到4D並滿足E類飛機備降。
  主要擴建內容包括:新建T3航站樓建築面積12198㎡;現有T2航站樓改造為國際候機樓;向東延長跑道600米達到3400米,擴建機坪至21個機位;更新改造通信導航、助航燈光等設施;配套建設機場貨運、生產生活輔助、消防救援、供水、供電等設施。
  2016年2月,省發改委批覆了敦煌機場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2016年7月15日,飛行區改擴建工程開始實施。
  2016年7月19日,T3航站樓竣工。
  2016年8月31日,T3航站樓正式投入試運營。
  2017年2月8日,T2航站樓開始施工改造。
  2017年3月15日,敦煌機場停航實施飛行區改擴建工程。
  停航期間,如期完成了飛行區場道工程、助航燈光工程、空管工程、消防工程,機場消防救援等級提升為6級。
  2017年5月26日,敦煌機場順利復航。
  2017年5月6日,飛行區改擴建工程通過竣工驗收。
  2017年6月7日,3400米跑道試飛成功。
  2017年7月14日,飛行區改擴建工程通過行業驗收。
  2017年8月17日,擴建後的3400米跑道投用。敦煌機場正式提升為4D級機場。
  2010年,旅客吞吐量20萬4242人次。
  2011年,旅客吞吐量24萬8805人次。
  2012年,旅客吞吐量31萬5570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34萬8734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32萬5858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39萬7198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49萬6459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52萬6779人次。


臨夏機場


  籌建。
  擬在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坡頭鄉坡頭村、冉坪村和馮魏村建設臨夏民用機場項目,該機場為4C機場,約13.6平方公裡。
  2016年7月22日,甘肅臨夏民用機場空域協同會在蘭州召開。
  會上,州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匯報了臨夏民用機場建設進展情況;西部民航空管技術裝備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了有關飛行程序;與會專家代表就臨夏民用機場的三個預選場址和航線選擇問題進行了熱烈地討論和分析。
  2016年12月16日,臨夏民用機場項目選址報告評審會召開。
  評審會上,與會人員在聽取設計單位的匯報後,根據國家、民航的相關規定和標準,對預選場址進行了充分討論,形成了專家組評審意見,認為建設臨夏民用機場項目十分必要,推薦的預選場址具備作為臨夏民用機場場址的條件,原則同意選址報告。
  2016年12月31日,臨夏民用機場預選場址氣象觀測站建成並投入業務運行。
  2017年1月5日,臨夏民用機場項目工程測量和初步勘察招標。
  2017年5月,受甘肅臨夏民用機場委託,青海省第一測繪院為臨夏機場建設提供了中心磁偏角測量等測繪服務保障。
  2017年6月7日,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副所長吳文化帶領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省發改委、省鐵路民航建設辦和省民航集團組成的蘭州周邊區域機場布局研究調研組一行在州政府魏賀生副州長的陪同下到臨夏民用機場氣象觀測站進行調研。


甘南夏河機場


  籌劃改擴建。
  位於甘南州夏河縣庫塞塘村附近,合作市西南約33公裡。飛行區等級4C,跑道長3200米。
  2009年4月,國務院、中央軍委同意修建甘南夏河機場。
  2010年9月7日,開工奠基。
  2010年10月,經國家發改委批覆建設。
  2011年5月,開工建設。
  按照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60噸的目標設計,總投資72157萬元。機場飛行區等級4C,跑道長3200米,航站樓3000平方米,站坪機位3個。
  2013年6月11日,夏河機場順利完成飛行校驗。
  2013年6月4日,夏河機場空管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
  2013年7月18日,夏河機場順利完成試飛。
  2013年8月19日,甘南夏河機場正式通航。
  2014年4月14日,甘南-拉薩航線正式開通。
  2015年12月18日,成都-夏河-銀川航線開通。
  2017年7月31日,重慶-甘南-天津航線開通。
  2014年,旅客吞吐量22533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45866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91556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118282人次。


隴南成縣機場



  位於成縣東北約7公裡。飛行區等級4C,跑道長2800米、寬45米。
  2012年5月30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隴南成縣民用機場立項建設。
  2013年4月25日,中國民用航空西北地區管理局(簡稱"西北管理局")會同甘肅省發改委在蘭州組織召開了甘肅隴南民用機場可行性研究報告預評審會。
  2013年10月16日至17日,國家發改委委託中國國際工程諮詢公司組織有關單位和專家,在北京召開了新建隴南機場可研報告評估會。
  2015年,通過國家發改委批覆。
  2015年7月,正式開工建設。
  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C,跑道長2800米、寬45米,擁有2條垂直聯絡滑行道,站坪機位7個(6C1B),可滿足波音737、空中巴士A320及以下機型起降;機場航站樓建築面積6632㎡,配備2部登機廊橋,候機保障流程為一層半式流程;航站區按滿足2025年旅客吞吐量40萬人次設計,配套通信、導航、氣象、供電、供水、供油、消防救援等完備的輔助設施。
  2017年4月,航站樓主體工程建設完成。
  2017年9月13日,完成校飛。
  2017年10月13日,隴南成縣機場試飛成功。
  2017年12月16日,隴南機場通過工程竣工驗收。
  2017年12月22日,隴南成縣機場順利通過工程行業驗收和機場使用許可檢查。
  2018年2月,民航西北管理局組織完成新建隴南成縣機場使用許可證的頒發工作。
  隴南機場於2018年3月25日正式通航。為甘肅第7座民用機場。


天水機場


  籌劃遷建。(效果圖)
  現機場位於天水市麥積區。飛行區等級3C,跑道2800×45米。
  2000年,天水民航籌建工作提上議事日程。
  2002年,中央軍委、國務院批准了利用空軍天水機場實行軍民合用開通天水民航的方案。
  2007年12月7日,開工建設。
  機場跑道長2800米,寬45米,停機坪9300平方米,候機樓2158平方米。
  2008年8月29日,開始校飛。
  2008年9月21日,完成試飛。
  2008年9月28日,正式通航。
  2014年,西部機場集團與天水市政府聯合組建了天水機場遷建領導小組,並籤署天水機場遷建工程會議紀要,確定中梁機場場址。規劃天水機場為軍民合用機場,按4C級標準進行遷建,新建5000平方米航站樓1座,軍民合用塔臺800平方米1座,同時建設機場運行中軍隊、民航所需保障設施。
  2015年1月27日,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了民航[2015]89號文件《關於甘肅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場址的批覆》,天水機場中梁場址位於天水市西北部,距離天水市中心直線距離約8公裡,跑道中心點坐標初定為東經105°37′40〃、北緯34°36′18〃。
  2015年4月,天水機場遷建至中梁場址獲得國家民航局批覆。
  2017年7月,遷建工程已完成預可研報告編制,軍地籤訂遷建協議。
  2017年10月13日,總參、空軍調研組到天水市就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工作進行調研。
  2018年1月5日,天水市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將啟動實施天水機場遷建試驗段建設。
  2010年,旅客吞吐量6768人次。
  2011年,旅客吞吐量4966人次。
  2012年,旅客吞吐量8477人次。
  2013年,旅客吞吐量15062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23925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63327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10萬9207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17萬8227人次。


平涼機場


  籌建。
  平涼機場是《中國民用航空中長期發展規劃》項目,民航"十二五""十三五"規劃項目和甘肅省綜合交通發展規劃重點項目。機場性質為新建軍民合用機場,按軍用二級、民航4C級標準建設,近期(2025年)規劃機場跑道長2800米、寬45米,設置等長、寬18米的平行滑行道,跑滑間距176米,航站樓面積4700平方米,設置2B+2C的4個民航站坪;遠期(2045年)跑道延長至3200米,航站樓面積2.1萬平方米,設置3B+6C的9個民航站坪。
  2012年,啟動前期工作,成立平涼機場建設辦公室,專門負責前期工作的爭取和推進。
  2013年5月,籤訂了《平涼機場委託管理協議》。
  2014年10月,協調省政府與蘭空籤署了《新建平涼軍民合用機場協議》。
  2014年12月,上報機場選址報告和航行服務研究報告。
  2015年3月,作為預備項目被列入全省"6873交通突破行動"中"航路廣通"的重點推進項目。
  2015年5月,原蘭州軍區空軍首長機關踏勘調研了場址。
  2015年9月,民航局組織專家踏勘評審了場址。
  2015年12月,民航諮詢公司向民航局提交了《機場選址報告的評審報告》。
  2016年3月,市政府向空軍出具了《關於平涼機場建設事宜的函》。
  2016年4月,市政府向民航局出具了《關於平涼機場電磁環境保護的函》。
  2016年4月7日,民航局批准了機場場址,籤發了《關於新建甘肅平涼機場場址的批覆》。
  場址位於平涼市東北,距市區直線距離8公裡、公路裡程14公裡。項目前期工作從選址階段轉入預可研階段。
  2016年9月28日,西部戰區空軍副參謀長王燕崎一行來我市,對平涼機場前期工作進行調研。
  2017年2月15日,中國民航局發布《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十三五"期間全國續建、新建機場項目74個,其中,平涼機場在新建機場項目之列。
  2017年10月15日,平涼市政府市長王奮彥帶領市發改委赴西安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就請求協調平涼機場建設有關問題和西部機場集團有限公司進行了對接座談。
  2017年12月15日,平涼軍民合用機場環境影響評價項目公開招標。


慶陽機場


  暫無改擴建。
  位於慶陽市以北約8公裡。飛行區為4C級標準,跑道長2600米、寬45米。
  始建於1976年,1977年10月1日正式通航,開闢了蘭州=西峰、蘭州=西峰=西安兩條航線。
  機場佔地800畝,跑道長1800米,寬40米,航站樓建築面積1300餘平方米(候機樓約700平方米),載運機型以32座的伊爾14型、48座的安24型為主。
  1986年3月,又開闢了蘭州=西峰=太原=北京航線。
  1993年1月,被迫停航。安24等小型機型的淘汰,機場無適航機型,加之跑道老化等因素。
  2003年,慶陽機場復航改造工程被列入甘肅省重點工程項目。
  2004年8月16日,復航改造工程破土動工。
  工程總投資9798 萬元,按照滿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8萬人次、貨運吞吐量600噸目標設計,航站樓面積擴至730平方米,跑道延長到2000米,寬度加寬到30米,飛行區達到3C級標準,佔坪位為2C+1B組合,能滿足八一400、CRJ145等支線飛機起降。
  2005年6月10日,工程全面竣工。
  2005年8月10日,開始校飛。
  2005年12月14日,通過甘肅省發改委及民航西北管理局聯合總體驗收。
  2005年12月26日,慶陽機場正式恢復通航。
  2007年8月28日,《慶陽機場總體規劃》通過評審。
  慶陽機場定性為國內小型支線機場,飛行等級為4C,慶陽機場主要為慶陽經濟發展和及周邊地區的商務、公務及旅遊服務,以航空客貨運輸為主,兼顧通用航空作業使用。近期跑道長度2400米,可滿足除波音737-800外大多數飛機滿載從慶陽直飛北京的需求。遠期考慮飛上海航線,跑道長度按3000米。站坪機位數量近期規劃1C+3B,遠期3C+3B。航站樓近期規劃3000平方米,遠期5000平方米。近期規劃年起降2400架次,旅客吞吐量12萬次,貨物吞吐量400噸,起降6667架次,旅客吞吐量4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900噸。
  2011年3月,停航進行4C級擴建。(飛行區改造)
  此次擴建將原有2000米的跑道延長至2600米,並由30米加寬至45米,飛行區等級由3C級升格為4C級,航班保障能力大大提升。此次擴建以2020年為目標年,按滿足旅客吞吐量1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50噸,飛機起降3200架次設計,以滿足波音737、空中巴士A320等機型起降。
  2012年7月23日,通過校飛。
  2012年7月28日,成功試飛。
  2012年8月30日,飛行區工程順利通過竣工及行業驗收。
  2012年11月21日,正式復航。
  2014年4月,航站區等改擴建工程開工。
  按滿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35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200噸的需求設計。
  2015年9月15日,航站區等擴建工程整體工作完成。
  2016年1月23日,新航站樓正式投入運行。
  2013年,旅客吞吐量81476人次。
  2014年,旅客吞吐量15萬0911人次。
  2015年,旅客吞吐量22萬9122人次。
  2016年,旅客吞吐量32萬4790人次。2016年12月4日,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30萬人次。
  2017年,旅客吞吐量33萬7346人次。

相關焦點

  •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
    據介紹,通過以上工程治理,甘肅於2019年提前完成了「十三五」國家下達的水汙染物總量減排任務,有效地促進了該省水環境質量改善。2020年9月3日,甘肅張掖黑河兩岸。  牛耘介紹說,五年來,甘肅聚焦民眾關注的熱點環境問題,抓好關鍵流域、區域環境整治,夯實各級政府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聚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有序推進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  據統計,2016年至2019年,甘肅在全國《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考核中,連續取得良好、優秀等次,位於全國前列。
  • 甘肅五年投逾23億元防治水汙染:現「水清岸綠」美景_新聞中心_中國網
    據介紹,通過以上工程治理,甘肅於2019年提前完成了「十三五」國家下達的水汙染物總量減排任務,有效地促進了該省水環境質量改善。2020年9月3日,甘肅張掖黑河兩岸。牛耘介紹說,五年來,甘肅聚焦民眾關注的熱點環境問題,抓好關鍵流域、區域環境整治,夯實各級政府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和部門監管責任,聚力打好碧水保衛戰,有序推進實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好景象。據統計,2016年至2019年,甘肅在全國《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考核中,連續取得良好、優秀等次,位於全國前列。
  • 甘肅非遺雲端秀「身姿」 「雲探店」催熱線上購物節
    (資料圖)王綱 攝保安腰刀、慶陽香包、隴西刺繡……6月初,甘肅推出為期20天的線上「甘肅非遺影像展」活動,這是該省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之一。甘肅地處黃河流域,非遺資源豐富,已普查發現相關線索27000多條。
  • 甘肅至今都沒有機場的三大城市,其中一個城市的機場即將開建
    甘肅至今還有三個沒有機場的城市,我們來看看是哪三座城市:甘肅的整體機場建設還不是很密集的一個好消息是,根據今年年初民航局印發的《民用運輸機場建設「十三五」規劃中期調整方案》中,甘肅多個機場項目被列入,續建機場:隴南,新建機場:武威,改擴建機場
  • 「回眸「十三五」喜看新變化」十三五時期,甘肅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文潔)「十三五」以來,甘肅省聚焦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環境問題,抓好關鍵流域、區域環境整治,聚力打好碧水保衛戰。2016年至2019年,甘肅在全國《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考核中,連續取得良好、優秀等次,位於全國前列。
  • 甘肅各地未來幾天天氣
    甘肅的天,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前一秒豔陽高照,下一秒暴雨來襲最近兩天想必大家對「高溫」+「雷雨」這兩個詞有了更深層的了解說好的晴天結果還沒到中午突降雷陣雨又是高溫又是風,還有雨感覺甘肅入了個「假伏」剛有點兒夏天的樣子雨雨雨又來了來看一下甘肅各市近期天氣情況:青甘肅省未來三天天氣預報今天夜間到明天白天,河西五市陰有小雨,局部地方有中雨;定西、甘南、隴南、天水、平涼等市州多雲轉陰有小雨,其中隴南、天水兩市局部地方有中雨;省內其餘各地多雲間陰,部分地方有陣雨或小雨。
  • 甘肅門戶機場再次擴建 致力成為「絲路大空港」
    圖為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效果圖。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供圖圖為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效果圖。甘肅省民航機場集團供圖中新網蘭州9月10日電 (記者 魏建軍)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9日破土動工,該工程按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38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30萬噸、飛機起降架次30萬架次的目標進行設計。這也標誌著甘肅民航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的民航機場工程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 「丹霞神韻·彩繪張掖」第五屆甘肅省十四市(州)美術作品聯展在...
    (實習記者 任珅)12月2日,「丹霞神韻·彩繪張掖」第五屆甘肅省十四市(州)美術作品聯展在張掖市美術館舉辦。甘肅省文聯副主席、甘肅省美協主席馬剛,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李潤強,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成林,市政府副市長於永梅,市政協副主席何格經出席儀式。
  • 新聞中心-新華網甘肅頻道
    景區擁有約600平方公裡的丹霞地貌群,規劃開發400平方公裡,核心區遊覽面積20平方公裡,與蘭州市區、蘭州新區和中川機場互通互連,距離蘭州市區約13公裡,距離中川國際機場28公裡。國內重點客源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城市、沿黃城市、省內各市州代表約150人參加了觀摩踩線活動。國慶、中秋兩節將至,海內外遊客紛紛走進文化聖殿、人類敦煌,開啟絲路文化探訪之旅。
  • 甘肅石英巖礦資源分布概況及典型礦床
    截止2019年底,甘肅省內共發現和評價石英巖礦產地18處,其中大型礦床2處,中型礦床9處,小型礦床1處,礦點6處。累計查明資源儲量1.54億噸,保有資源儲量1.41億噸。1、甘肅石英巖礦資源分布概況甘肅石英巖礦主要分布在蘭州市,其次是張掖市和金昌市,酒泉市、白銀市、臨夏回族自治州、天水市、隴南市最少,其餘各市(州)還沒發現有石英巖礦產出。
  • 省會離市中心最「遙遠」機場,去機場要坐火車,當地人:太麻煩了
    蘭州中川機場是甘肅機場旅客吞吐量最大。是西北地區主幹機場之一,甘肅省省會蘭州市的空中門戶、西北地區的重要航空港、國際備降機場。中川機場累計執行客運航線將達到176條(國際、地區12條),通航城市96座,運營航空公司累計達到38家。
  • 嗨,「我」是「新甘肅雲」
    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韋德佔  嗨,小夥伴們好!我叫「新甘肅雲」。近日「我」已經正式與大家見面啦,心裡既欣慰又激動呢。  什麼?你沒有聽過「我」的名字?我是「新甘肅雲」。  什麼是「新甘肅雲」?  在正式自我介紹之前,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我」顯赫的家族——「雲」。
  • 甘肅正在擴建的一座機場,新建40萬平方米航站樓,新建兩條跑道
    說到飛機,那麼配套的設施必然有機場。機場也存在大小之分,我國目前有些城市的機場已經不能滿足日常出行的需求,現在進行改擴建。接下來就為大家介紹一座甘肅正在擴建的機場。三期擴建工程,蘭州國際機場是4E級國際機場, 是西北地區主幹機場之一,是甘肅省省會蘭州市的空中門戶、西北地區的重要航空港、國際備降機場。
  • 被譽為齊魯大地的山東省各市轄區分布圖
    京九、京滬鐵路縱貫南北、膠濟鐵路橫跨東西,並有20多條支線與之相連:濟青、青煙、濟臨等高速公路和數條國道線聯繫各市、縣:濟南遙牆機場、青島流亭機場開通了國內大多數大、中城市和新加坡、韓國、日本等國的航班;港口眾多,遠洋航線可達日本、馬來西亞等國。 【旅遊】 自然風光秀麗,文物古蹟眾多。
  • ...翼見未來」:中國電信賦能(甘肅) 智慧文旅創新發展大會在蘭州召開
    11月20日,由中國電信集團政企客戶部、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國電信甘肅分公司聯合主辦,中電萬維公司承辦的「G語文旅·翼見未來」——中國電信賦能(甘肅)智慧文旅創新發展大會在蘭州召開。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陳衛中、中國電信甘肅公司總經理秦學壽、中國電信集團居民服務事業部總裁徐守峰出席會議並致辭。
  • 甘肅「人才磁場」引力足
    七十多家用人單位組成「豪華陣容」赴京引才——甘肅「人才磁場」引力足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崔亞明11月27日、28日,甘肅省70多家用人單位組成「豪華」招聘團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舉行專場宣介和招聘會招聘團帶著滿滿的誠意,釋放的政策紅利,形成強大的「人才磁場」,吸引眾多高校優秀大學生前來應聘、洽談,加速各類高層次人才向甘肅聚集。
  • 廣東省各市GDP版圖,網友:「珠三角=廣東」?
    廣東省各市2018年GDP分布上圖為廣東省各市2018年GDP分布圖<正常地圖>(綠色表示GDP總量低,紅色表示GDP總量高)。如果以廣東省各市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當做面積來製作廣東省各市GDP分布圖,則廣東省各市2018年GDP分布圖就會變成這樣(下圖---廣東省各市2018年GDP版圖<變形地圖>)
  • 凝心聚力謀發展 厚積薄發譜新篇——甘肅銀行服務隴原發展紀實
    她承載著服務隴原發展的時代重任,為甘肅人民奉獻了優質的金融服務,以「甘肅人民自己的銀行」盛傳隴上,她就是甘肅金融業的新動力(310328)——甘肅銀行。不忘初心,拼搏進取。截至2019年6月末,甘肅銀行資產總額3427.91億元,負債總額3180.83億元,存款總額2356.23億元,各項貸款總額1708.26億元,自成立以來,主要經營指標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目前下轄22家一級分支行,營業機構209家、便民服務點64個,金融服務已覆蓋甘肅省14個市州及縣域,形成了以蘭州為軸心、以市州和縣域為輻射的全方位金融服務體系。砥礪前行,行穩致遠。
  • 國網甘肅電力西北直升機電力作業基地(白銀通用機場)項目將於2021年9月建設完成
    作為我市重點建設項目,國網甘肅電力西北直升機電力作業基地(白銀通用機場)項目自今年開工建設以來,各參建單位趕工期、抓進度,確保項目早日投產,預計項目將於2021年9月建設完成。國網甘肅電力西北直升機電力作業基地
  • 2020年甘肅將全面爆發!看完之後你絕對不想離開甘肅!
    、擴建、改建9個機場 中國民航最心消息 調整後全國將續建機場30個,新建機場43個 改擴建機場125個遷建機場17個。 事關甘肅9個機場的建設 續建機場:隴南 新建機場:武威 改擴建機場:敦煌、慶陽、蘭州 遷建: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