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爾卑斯山冰川融化,誰應該為溫室效應負責?
專家警告,阿爾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上,一塊約50萬立方米的融冰,可能隨時融化崩落,周邊居民已經被緊急疏散。如今,隨著全球變暖的加劇,冰川的融化速度早已超過了危險臨界點。根據科學家估算,在過去的25年中,南極洲已經損失了多達10萬億噸的淡水儲備,而全球海平面更是以每年0.3釐米的速度急劇上漲。
-
深度解析:為什麼溫室效應會讓地球進入冰河時期?
為什麼溫室效應會讓地球進入冰河時期?答:因為溫室氣體排放過多,導致溫室效應,所以地表溫度越來越高,從而使冰川融化成冰河所以叫冰河時期!(不要打我,我只是開個玩笑)今天梵君就嘗試著和大家解釋一下為什麼高溫之後又會極寒這種說法?
-
...臨界點,丁一匯,溫室效應,冰蓋,消融,升溫,上海,增暖,疊加,碳...
「所謂人為因素,就是人類活動導致碳排放增加產生的溫室效應,這一直是一個增量,全球氣溫因此而呈現不斷增暖的趨勢。而自然因素指的是海洋、陸地、太陽活動、火山爆發等相互之間的影響,其中最主要的是海洋的冷暖變化周期或循環,這是一個自然的變量。」丁一匯說。
-
冬天極寒天氣的「元兇」或許是溫室效應,冰河世紀或許成為現實
我個人認為,它更像是溫室效應的預警信號,今兒咱就跟傢伙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一下,溫室效應為何是冬天變冷的「元兇」。大家知道的溫室效應,可能簡單地認為它只會導致全球溫度變暖,依照這個理論想法,冬天應該會變得越來越像「暖冬」才對啊,為何變得越來越冷?俗話說:「下雪不冷,化雪冷",從物理科學來解釋呢,就是因為雪融化成水的這個物理過程中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空氣中的熱量被吸走了,自然就會變冷。
-
全球溫室效應加劇,罪魁禍首隻是二氧化碳?科學家:別冤枉它了
在現代社會中,綠色生活是全世界都在倡導的生活方式,原因很簡單,地球溫室效應加劇,兩極冰川正在加速融化,給人類的生存帶來的極大的壓力,因此人類想要長久發展,只能從自身做起,儘可能地減緩全球溫室效應的腳步。在我們的認知當中,地球溫室效應加劇的罪魁禍首就是二氧化碳,誰讓二氧化碳是溫室氣體呢?誰讓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正在逐漸增加呢?
-
研究顯示氣溫升高 水體甲烷將增加加劇溫室效應
這些甲烷氣體是水底沉積物降解產生的,隨後這些氣體從水底析出並進入大氣,加劇現在的溫室效應。 研究顯示,如果全球氣溫升高1℃,那麼這類甲烷氣體的釋放量將增加大約20%。這種額外的甲烷氣體將進一步導致溫室效應加劇,形成惡性循環。 淺淺的湖泊,池塘和河流被認為是全球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源頭之一。其產生的主要溫室氣體便是甲烷。
-
溫室效應日漸嚴重,或引起冰河時代的到來,人類將何去何從?
相信大家在今年都會感覺到夏天比以往來得要早,對一些北方的朋友更深有同感,早在4月份很多北方的朋友就穿上了短袖,這一現象還是很少出現的,而現在的冬天也成為了暖冬,冬天的雪越來越少,這些現象也全都是因為人類肆意破壞自然導致的全球變暖出現的。
-
...海區儲存大量溫室氣體甲烷海冰消融將致甲烷濃度增大溫室效應...
這一結果為科學評估北冰洋海域對溫室氣體甲烷的貢獻提供了依據。11月22日,國際大氣環境領域著名期刊英國《大氣環境》在線發表了他們的研究論文。 甲烷是一種對氣候有顯著變暖效應的溫室氣體,其增溫潛力值是二氧化碳的25倍。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甲烷是一種濃度恆定的自然大氣成分,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人們才發現自工業革命以來,大氣對流層中甲烷含量在增加,目前的含量是工業革命前的兩倍多。
-
冰川消融,人類環保的警鐘已經敲響!
根據專家研究表明,人類排放的溫室氣體使全球氣溫升高是冰川消融的主要原因,而我國冰川正在不斷消融!全球變暖、溫室效應加劇不是一個國家的事情,而是各國通力合作來解決的問題,這事關我們每一個人。地球早已為我們敲響警鐘,南北極的溫度都在不斷升高,其餘地方更是如此了。我國地形呈三級階梯狀,西藏地區地形為高,氣溫也極低,但近幾年來,西藏阿里地區也都已多次發生冰崩事件。
-
冰川融化 溫室效應背後不能逃避的問題
事實上,關於冰層、冰川融化的報導這些年並不佔少數,雖然大多數情況會考慮季節性氣候變化的影響,但是通過大量數據的堆砌與分析,許多時候溫室效應確實是與其聯繫密切的原因。 儘管,目前也有不少自媒體打著「專家」「闢謠」的標籤,針對類似的事件進行科普,但是說是無論是站在杞人憂天角度分析的,還是站在確有其事角度評論的,最終都很難擺脫一個話題——溫室效應的治理。
-
溫室效應日益加劇,全球變暖,冰川中的古老病毒正在甦醒
轉眼間2020年已經過去了近一半,在過去的5個多月裡,我們見證或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自然災害: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致全球四百多萬人感染,三十萬人死亡,目前數字還在不斷攀升。澳大利亞山火,持續了4個多月,面積相當於2個上海,無數動物喪生在山火之中,給澳大利亞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也帶來了無數的二氧化碳,更加劇了溫室效應。美國流感,已有2000多萬人感染,死亡人數上萬。非洲蝗蟲,非洲遭遇了70年來最大的蝗災,目前蝗蟲還在遷移中。
-
紐西蘭400年冰川消融,剩餘冰川活不過本世紀
全球暖化越發嚴重,英國研究團隊發出警告,紐西蘭的南阿爾卑斯山過去400年已經失去超過一半的冰河覆蓋區!研究發現自大約400年前的小冰河時代結束以來,南阿爾卑斯山的冰河流失了多達62%的面積,相當於73平方公裡,面積是北京東城區的兩倍
-
知識點 | 什麼是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增加,大氣的溫室效應也隨之增強,其引發了一系列問題已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這就是「增強的溫室效應」。如果大氣不存在這種效應,那麼地表溫度將會下降約33度或更多。反之,若溫室效應不斷加劇,全球溫度也必將逐年持續升高。在2006年公布的氣候變化經濟學報告中顯示,如果我們僅以2006年的生活方式,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有50%的可能會上升4攝氏度多。
-
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攝過去的50年,全球大多數冰川在快速消融。為了阻止冰川融化,除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溫室效應外,科學家們也開始從冰川本身入手。大量冰川消融,勢必造成全球海平面升高。冰川融化後暴露的陸地和水面會吸收太陽熱量,從而導致更多冰體融化,加速地面增溫過程,加劇氣候變暖。冰川消融後的冰水流入大洋,可能破壞大洋環流模式,造成冬季嚴寒,暴風雪成災,夏季高溫不退,導致暴雨、颶風、洪水泛濫等極端天氣。另外,冰川消融還會給局部地區帶來災害。
-
為減緩消融,科學家給冰川蓋「被子」
◎ 科技日報記者 陳 瑜過去的50年,全球大多數冰川在快速消融。為了阻止冰川融化,除了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減緩溫室效應外,科學家們也開始從冰川本身入手。冰川消融帶來一系列連鎖效應冰川為什麼需要蓋「被子」?談及這個話題,王飛騰引用了這樣一組數據。
-
你不知道的溫室效應的危害!還不快快行動!
溫室效應這個詞,似乎已經被提出了將近數十年。大家對溫室效應的危害可能只停留在氣候變暖的影響,可是大家不知道,溫室效應不僅影響了全球氣溫,更是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方方面面。這不是駭人聽聞,所有溫室效應的危害都是有科學依據的,科學在證明著它的影響有多麼巨大。下面我們來一一看看。
-
地理乾貨丨常見的地理效應之溫室效應與陽傘效應
溫室效應 READING 溫室效應·定義 溫室效應,這就是「增強的溫室效應」。如果大氣不存在這種效應,那麼地表溫度將會下降約33度或更多。反之,若溫室效應不斷加劇,全球溫度也必將逐年持續升高。 在2006年公布的氣候變化經濟學報告中顯示,如果我們僅以2006年的生活方式,到2100年全球氣溫將有50%的可能會上升4攝氏度多。
-
冰河世紀只存在於電影裡嗎?下一個冰川時期什麼時候會發生?
上個世紀,福克斯出品的動畫電影《冰河世紀》展示了2萬年前地球上到處覆蓋著冰川,無論哪裡都可看到動物在四處逃竄,躲避著新的冰河世紀的衝擊的故事。而關於大冰期的成因,科學家們的說法均不一致,主要有三種——一是因為與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運行周期有關;二是因為太陽運行到近銀心點區段時,光度變小導致了行星變冷,所以地球上的大冰期就此形成;三是因為銀河系中的物質分布不均,當太陽通過星際物質比較多的地段時,能量阻擋,就降低了太陽的輻射到地球的能量,從而形成地球上的大冰期。
-
溫室效應還是太陽活動加劇 地球變暖誰是真兇?
再過5年,溫室效應是全球變暖主要原因的說法將徹底成為一句廢話。」 據報導,紀錄片得到了一批專家的支持,包括9名氣象學、海洋學、生物地理學等方面教授的參與。這些專家來自知名的研究機構和學府,如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法國巴黎的巴斯德研究所、丹麥國家航天中心等。
-
全球溫室效應
溫室效應,俗稱「大氣保溫效應」。來自太陽的熱量以短波輻射的形式到達地球外空間,然後穿越厚厚的大氣層到達地球表面,地球表面吸收這些短波輻射熱量後升溫,升溫後的地球表面反而向大氣釋放長波輻射熱量,這些長波熱量很容易被大氣中的溫室氣體吸收,這樣就使得地球表面的大氣溫度升高,這種增溫效應類似於栽培植物的玻璃溫室,故此得名溫室效應—Greenhouse eff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