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路協同按下「加速鍵」 中智行董事長兼CEO王勁:這是中國自動駕駛...

2020-12-06 每日經濟新聞

車路協同按下「加速鍵」 中智行董事長兼CEO王勁:這是中國自動駕駛超過美國的最大機會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1 23:54:12

每經記者 段思瑤    每經編輯 孫磊    

自動駕駛的未來,到底是單車智能,還是車路協同?這個爭論了多年的問題,在中智行董事長兼CEO王勁看來已有了確切答案。

「車路協同是中國自動駕駛超過美國的最大機會。」王勁直言,現在中國自動駕駛的發展水平和兩年前的Waymo差不多,想要趕超至少需要兩年,而車路協同的技術驗證在兩年內就可以完成。

曾擔任百度前高級副總裁和自動駕駛事業部創立者的王勁,經歷過單車智能和車路協同兩條路線的發展,如今則力挺車路協同。「痛並快樂著!」描述這段從單車智能向車路協同轉變的心路歷程時,王勁如是說。

轉變背後,車路協同已是行業共識。然而,由於車路協同還處於示範階段,初期只能靠政府驅動引導,但當政府的角色逐漸隱退後,未來大規模的商用落地又該由誰來驅動?

路端改造成本逐步降低

對單車智能來說,成本是其商業化的難題,對車路協同亦是。不過,目前這一情況正在改變。

「此前一些車路協同公司對路端的改造報價為400萬元/公裡,目前這個數字能降至100萬元/公裡,實現量產後會低於50萬元/公裡。路端改造完成後,每輛車的改造成本至少降低1萬元。」王勁算了一筆帳,按照我國目前2.6億輛的汽車保有量來看,路端改造可以至少節約2.6萬億元。

王勁認為,國內的公路使用頻率很高,可以用很少的錢把路變得智能化,同時因為路的智能化可以降低車的配置和硬體成本,從而讓整體的車路協同成本降低。

雖然改造路的成本降低了,但由於現階段車路協同的感知主要依賴攝像頭,在大雨、大霧等惡劣天氣下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經過實際測試,路側的雷射雷達使用壽命仍有待提高,價格也偏貴。

有觀點認為,從目前來看,車路協同的落腳點應該放在當下,解決現有交通系統的問題,而後才是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比如,通過路測的傳感器設備,實現車輛流量管控,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提供更準確的道路狀態信息和更高效的出行規劃等。

據了解,目前百度在長沙已經部署了V2X的路測設備,道路信息可以直接通過手機百度地圖APP來使用,車輛經過安裝這樣設備的路口,紅綠燈相關信息會直接顯示在手機百度地圖上。

規模化發展需產業融合

作為國內最早一批自動駕駛研究者,王勁認為:「自動駕駛已經走過技術為先的階段。如今的技術只是讓企業過一道門檻,在企業發展中起20%的作用,企業與政府、車企、電信運營設備商等各方的合作,以及商業模式差異化,才是未來智能駕駛的發展關鍵。」

今年以來,包括車企、出行公司等巨頭都參與到車路協同中來。如,福特中國宣布C-V2X車路協同功能年底上車,中國移動開啟全國首個常態化運營5G無人公交項目等。

在王勁看來,只有車企、自動駕駛技術、電信、出行四大產業全部參與其中,車路協同才能像輪子一樣「轉」起來。

10月29日,中智行與由兵器裝備集團、中國一汽、東風公司、長安汽車、江寧經開科技公司共同出資160億元組建的中汽創智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各自發揮在汽車行業和無人駕駛行業的資源和優勢,共同探索單車智能駕駛、5G智能車路協同等汽車科技。

「四種產業進來後,驅動車路協同最主要因素則是地方政府。」王勁認為。目前,在北京、上海等部分城市,政府以當地的智能互聯示範區作為平臺,吸引相關產業的企業入駐,展開示範運營。眼下,中智行正在與上海和南京政府合作,推動車路協同的落地應用。

誠然,在產業發展的初期階段,國家會從政策和資金等方面予以幫助,但商業化場景落地、商業模式的構建、投資回報等,卻是企業要解決的事。

王勁表示,以車路協同為核心的技術積累要2~3年,如果實現1000平方公裡的地域來進行無人車的運營需要1年,這樣無人駕駛公司或者車路協同公司就有機會盈虧平衡,也就是3~4年的時間大概能夠實現盈虧平衡。

相關焦點

  • 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智能城市,百度ApolloL4自動駕駛「新物種」明年...
    在自動駕駛賽道上插滿紅旗,量產勢能影響世界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與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攜手,共同揭曉了百度Apollo最新合作的L4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全新紅旗車型量產計劃,與Apollo共同打造這款新車的夥伴,是家喻戶曉、讓每個國人引以為傲的品牌——「紅旗」。
  • 毫末智行,在巨人肩膀上開啟自動駕駛徵程
    賽後,鹿丙龍評價毫末智行的自動駕駛系統:「雖然現在一對一,人類能戰勝機器,但將來假如機器收集齊了10個頂級賽車手的經驗,它是不是就能戰勝所有的人類賽車手?」 超強的學習能力正是自動駕駛的優勢所在。10月4日在阿拉善沙漠中舉辦的這一次「人機大戰」,是自動駕駛初創公司毫末智行的一次高調亮相,也是一次在極限環境下自動駕駛向人類頂尖高手「偷師學習」的機會。
  • 九通智路智適應隧道調光系統接受公路設計院羅玉宏院長一行檢閱
    2020年11月10日下午,四川省公路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院長羅玉宏,四川高速公路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川高公司」)副總經理王健,四川川西高速公路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小剛,四川高路交通信息工程有限公司黨支部書記、總經理陳非,公路設計院交通工程分院院長蔣貴川,川高公司營運管理部部長羅煜等幾位領導,在九通智路董事長兼總經理龔紹傑、九通高級產品顧問葉琳等一行的陪同下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汽車|大數據|自動駕駛|智能網...
    最重要的是,中國的5G發展優勢能進一步賦能自動駕駛。車聯網作為5G的重要應用場景,給自動駕駛帶來了低延時、高穩定性的物聯網架構,通過伺服器的高性能計算、核心雲、邊緣雲給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實時路況信息、行人信息等,自動駕駛邁入5G時代。當單車智能逐漸走向瓶頸期,車路協同逐漸成為我國的特色技術路線。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單車智能是基礎,車路協同是支撐,二者缺一不可。
  • 信息技術: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發展動態
    最重要的是,中國的5G發展優勢能進一步賦能自動駕駛。車聯網作為5G的重要應用場景,給自動駕駛帶來了低延時、高穩定性的物聯網架構,通過伺服器的高性能計算、核心雲、邊緣雲給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實時路況信息、行人信息等,自動駕駛邁入5G時代。當單車智能逐漸走向瓶頸期,車路協同逐漸成為我國的特色技術路線。在今後的發展過程中,單車智能是基礎,車路協同是支撐,二者缺一不可。
  • 明年百度Apollo將「孕育」10000臺完全自動駕駛「新物種」
    會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與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攜手,共同揭曉了百度Apollo最新合作的L4級別自動駕駛乘用車全新紅旗車型量產計劃,與Apollo共同打造這款新車的夥伴,是家喻戶曉、讓每個國人引以為傲的品牌——"紅旗"。這也標誌著中國的自動駕駛將正式"開進"更多的開放場景、和人們的日常生活。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1月第一周) | 小馬智行與一汽合作量產自動駕駛...
    本周熱點AUTO--REVIEW11月3日,國內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小馬智行宣布,與中國一汽於2020年10月份達成一致,雙方將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開展深入合作。據了解,小馬智行此前基於一汽解放的J7線控平臺商用車打造了全棧式自動駕駛軟硬體系統,這款自動駕駛商用車將在近期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首次展示。
  • 「自動駕駛」如何發展?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互融協同成為鼓勵...
    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多個城市試運營,無人配送車開始落地……雖然離大規模普及還很遙遠,但自動駕駛已經從概念照進現實。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在近日舉行的「工信沙龍」上表示,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130萬輛,新上市車型中裝載有條件自動駕駛系統的車型已經佔比將近15%的比例。
  • 百度世界無人車論壇召開定義自動駕駛十大核心技術
    百度高級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部總經理王勁發表了「汽車新智能」的主題演講。圍繞「共建新生態、邁向商業化」,與政府、協會、汽車行業等多個領域的嘉賓及領軍人物共同探討了自動駕駛汽車的未來。與此同時,加州汽車監管機構向百度發放了自動駕駛機動車許可證,允許百度在加州進行自動駕駛技術測試。對此,王勁表示,百度將很快在加州的公共道路上進行無人車的測試。
  • 自動支付?一鍵自動駕駛?腦控車?日產謀大局而後動
    在疫情尚未離去、智能時代來臨的大背景下,眾多汽車品牌不約而同地都拿出了手中的乾貨。其中,向來以頂尖技術享譽業內的東風日產更是用諸多新技術讓消費者看到了屬於未來的「出行生活」。一鍵啟動自動駕駛?超智聯、智駕系統完成搭載 2020年一整年各大汽車品牌過得都不容易,諸多品牌產銷量持續下滑的時候,東風日產卻逆勢增長。
  • 管理、路線、水平大不同——從兩份路測報告看中美自動駕駛發展
    雖然只是兩個地區的自動駕駛測試報告,但從這兩份報告中,能看出中美兩國在自動駕駛道路測試管理思路、技術路線和發展水平的差異。近年來,在谷歌、特斯拉所熱衷的單車智能之外,中國已經走出了一條以車路協同來實現自動駕駛技術方案儘快落地的另一條道路,從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後者,說不定會走得更快。
  • 2020,自動駕駛下「雲端」
    「因為疫情的原因,路測很難進行,自動駕駛進展很慢。」一位行業人士告訴產業家。遠處的標靶很清晰,但真正能做成這事的是大廠還是車企,抑或是新能源小巨頭,現在都很難看清。但靜水流深,一個決定未來的產業勢必將經歷無比殘酷的篩選,鑼鼓喧天的當下,有人剛剛出發,有人已經行至中程。2020,自動駕駛走下雲端。
  • 廣州駛入自動駕駛新賽道
    空無一人的小轎車在路上馳騁,在「車路協同」技術的加持下,它實現了全無人自動駕駛。這輛被業內戲稱為「幽靈車」的尖端科技產品,就出現在廣州——中國第一個頒發全無人駕駛測試許可的城市。擁有深厚的汽車產業基礎,廣州從2018年開始就在智能汽車方面開展布局,推進研發、測試、示範應用等全產業鏈建設。
  • 李彥宏再提智能駕駛第一天條 安全是最高標準
    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發表演講,在談及智能駕駛安全問題時,他再次強調了智能駕駛的安全規則,李彥宏表示,安全永遠是智能駕駛的第一天條。在演講中,李彥宏分享了今年7月份實現量產的自動駕駛小巴阿波龍的最近進展:目前,阿波龍已經安全運營了超過一萬公裡,服務超過一萬人次,在20個場景落地應用,到目前為止,實現了零事故率運營。
  • 自動駕駛的現狀、案例與趨勢
    中國自動駕駛等級標準確立,為法規出臺做鋪墊3.1 中國自動駕駛標準有望於2021年實施自動駕駛分級標準已落地,加速產業鏈發展。根據公司2019年中報,上汽的i-ECU(智能駕駛決策域控制器)在2019年已經實現批產,高精度電子地圖實現商業化應用落地,公司在智能駕駛產業鏈上的協同開發機制基本形成。斑馬智行系統3.0版本正式發布,場景引擎功能進一步豐富,實現在更多場景下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的主動服務。
  • 北京自動駕駛路測報告公布:測試排名只是表面,解讀百度領跑背後
    加州機動車輛管理局(DMV)披露的年度報告則成為公眾評判自動駕駛實力的窗口。然而,DMV 的報告並不是「自動駕駛聖經」。測試不全面、報告不科學、公司上報數據不規範等等,被行業詬病。2018年3月,北京開放自動駕駛路測。一年之後,這條賽道上的參與選手也迎來了「期末考」。在北京市剛剛披露的年度測試報告中,8家自動駕駛路測單位的技術實力一一曝光。
  • 奇點臨近,百度無人駕駛汽車將與時間賽跑
    隨後,Google 自動駕駛汽車項目負責人克裡斯·烏爾姆森(Chris Urmson)說,他的目標是到 2019 年時將一款能自動駕駛的汽車推向市場。而瘋狂的特斯拉的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預言說,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將在兩到四年內行駛在美國的公路上。時間表一公布,各家企業的行動將進一步加速。
  • 按下快進鍵,東風「五化」跑出「加速度」
    一同按下的,還有東風加速「五化」技術創新的快進鍵。重獎技術創新成果,發布技術規劃、眾創平臺,頒發國家重點課題戰表,展示108項創新成果……「快進鍵」代表著發展決心,「加速度」呈現的是發展態勢。東風科技創新一年一小步,東風事業一年一大步。
  • 能放手、會併線,寶馬「自動駕駛」是怎樣的體驗?
    在車速不超過60km/h且車道線清晰的情況下,自動駕駛輔助系統Pro會提示你擁堵輔助功能準備就緒,按下方向盤MODE鍵就能開始體驗了。方向盤兩側有綠色的提示燈,儀錶盤頂部的攝像頭會捕捉你眼球的運動,目視前方就行,手不用扶方向盤。系統能將本車與前車的間隙控制在一個車身左右,不至於讓別人隨便加塞。路上走走停停,加速和剎車力道都很柔和,比自己開更省心、更舒服。
  • 溫產威馬EX5智行2.0版發售 溫州工廠日峰值產能超過200輛
    威馬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沈暉在上海發布會上介紹威馬新款車型  溫州網訊 近日,「溫州製造」的威馬汽車在上海發布了新車型威馬EX5智行2.0版,綜合補貼後售價區間為15.9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