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文圖
本報訊聽說過黃鼠狼,聽過黃腹鼬嗎?作為我國8種鼬類的一種,黃腹鼬以前在我省沒有被發現過。記者從河南省林業系統了解到,國有濟源愚公林場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在太行山區開展的大中型獸類紅外相機調查和監測,首次發現了黃腹鼬在河南省的自然分布,這是目前該物種在我國自然分布的最北界。
國有濟源愚公林場相關人士說,自2015年以來,國有濟源愚公林場與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在河南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濟源段)內開展了大中型獸類紅外相機調查和監測。
經核對河南省及全國相關文獻資料,並對比我國其他保護區的紅外相機影像資料,本次在河南南太行山共計19個位點34次獨立記錄的照片和視頻,提供了證據和資料。其中黃楝樹林區8個位點20次記錄,天壇山林區5個位點6次記錄,蟒河林區6個位點8次記錄,從體型、體徵和行為等方面判定為黃腹鼬(如圖)。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黃腹鼬為哺乳綱,是國家「三有」保護野生動物(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動物),分布於我國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等大部分地區。
據了解,國有鼬類共有8種,分別是黃鼬、香鼬、紋鼬、黃腹鼬、艾鼬、小艾鼬、伶鼬和白鼬。其中黃鼬蹤跡遍布全國,數量最多,經濟價值也最大。黃腹鼬屬於鼬科,自然屬於我們俗稱的黃鼠狼的一種。
此次發現黃腹鼬的活動蹤跡,都有哪些重要意義?根據中科院動物研究所相關研究報告,首先是首次提供了黃腹鼬在河南省自然分布的影像憑證,明確該物種在河南省有自然分布,可補充到全國地理分布圖中。本次發現顯示該物種在河南省南太行山區域可能有一定種群數量,並有一定分布範圍。
其次,確證黃腹鼬分布於華北南太行山區,為目前該物種自然分布的最北界,越過了秦嶺北界,達到北緯35°之外,這與在太行山區域獼猴的自然分布北界相一致。
大河報記者了解到,目前,黃腹鼬在我國南方各省份的森林中較為常見,但該物種的關注度較低,研究資料極為稀罕。黃腹鼬種群數量、分布區、生物學以及受威脅因素,仍有待加強調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