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河南,如何加快推進?2021年,河南省初步安排新造林249萬畝。大河報記者從河南省林業局了解到,2021年全省國土綠化提速行動建設森林河南計劃已經「出爐」。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的落實方面,沿黃7市1區將建設沿黃生態廊道3.6萬畝,黃河流域新設立8個省級溼地公園,建設2個國家溼地公園。
【計劃】明年初步安排全省營造林綠化任務699萬畝
根據了解,「十三五」以來,全省累計造林1338萬畝,森林蓄積量20719萬立方米,林業生態服務功能價值3148億元/年。全省國家森林城市總數達到16個,位列全國前茅。全省經濟林面積達到1621萬畝,花卉種苗種植面積297萬畝。
全省共選(續)聘建檔立卡貧困戶生態護林員4.1萬名,帶動增收脫貧人口12萬。今年以來,全省造林375萬畝,大幅度超出計劃任務,森林撫育451萬畝,實現防疫和造林兩不誤、齊推進。
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實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關鍵之年,也是實現森林河南生態建設規劃前五年目標的重要一年。根據計劃,今冬明春,初步安排全省營造林綠化任務699萬畝,其中新造林249萬畝,森林撫育450萬畝。
【黃河】建設沿黃生態廊道3.6萬畝、2個國家溼地公園
山水林田湖草,如何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黃河流域的生態如何變得更好?河南省林業局相關人士說,今年,我省啟動了鄭州等5段生態廊道示範工程。同時,構建了中原城市群——國家級—省級—森林特色小鎮—森林鄉村五級創森體系。
黃河流域已有國家森林城市11個,省級森林城市5個,森林特色小鎮11個,國家森林鄉村259個。三是貫通系統,搞好森林、溼地、流域、農田、城市五大生態系統貫通。全省完成沿黃廊道120.2公裡,造林7.04萬畝。
根據計劃,我省將搶抓今冬明春有利時機,持續推進沿黃生態廊道示範段建設,示範推廣全省沿黃生態廊道工程建設,穩步實施黃河溼地生態保護修復,帶動全省生態建設提質升級。2021年,編制完成黃河流域生態廊道建設規劃及建設標準、溼地規劃,沿黃7市1區建設沿黃生態廊道3.6萬畝,黃河流域新設立8個省級溼地公園,建設2個國家溼地公園。
【綠化】推進三大山區生態屏障「增綠」 豫東北黃淮海平原構建平原生態綠網
水更清,山更綠,綠水青山更養眼。明年我省將重點推進山區生態屏障「增綠」。以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別山為重點,加大山區造林力度,增強生態屏障功能。
2021年,完成山區生態林161.4萬畝。其中,太行山區重點對立地條件差、植被破壞嚴重的地段進行綜合治理,多林種、多樹種科學配置,營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伏牛山區,重點加強天然林保護,營造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突出丹江口水庫石漠化治理。桐柏-大別山區,重點加快沿淮生態保育帶建設,大力發展茶葉、油茶等特色經濟林,2021年新發展油茶10萬畝,低產低效林改造5萬畝。
平原綠化方面,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利用現有的田間路、溝渠,在路肩、邊溝、渠邊種植高大喬木,打造「田成方、林成網」生態建設格局,提升完善平原農田防護林體系。
2021年,完成平原綠化和鄉村綠化美化27.9萬畝。其中豫東北黃淮海平原、南陽盆地,要以溝河路渠林帶為骨幹,著重構建平原生態綠網;豫東、豫北的部分沙區,要本著因害設防、因地制宜的原則,營造防風固沙林。
同時,利用庭院、邊角、「四旁」等地,開展鄉村綠化美化,建設路河沿線風景林、村中空地休憩林、村莊周圍護村林,鼓勵果樹進村、進院,積極打造森林鄉村,提升鄉村生態宜居水平。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