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簡稱為豫,古代河南到底有沒有大象?什麼時間不存在了?

2020-12-06 對別酒怯流年

說到河南省簡稱「豫」我就想到象棋,既而想到肘子的言論:象棋起源於印度,因為古代中國沒有大象。

所以說,無論是什麼人,都要多讀書,不然只會貽笑大方。西伯利亞都曾經是溫暖溼潤的地帶,生活著大量劍齒象,為何遠古中國就不能有象呢?

具體說河南,周朝之前,處在黃河中下遊地區的河南氣候還是很溫暖的,河流縱橫,森林茂密,這時候不僅是大象,現今只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鱷魚、犀牛都很常見。

河南安陽殷墟遺址中,曾經出土了大量的象骨和象牙製品,在王陵區祭祀坑內還發現一個象坑,裡面有一頭完整的大象骸骨,旁邊有一隻頸系大銅鈴的亞洲幼象。著名的婦好墓中還出土了玉象工藝品和象牙杯。這說明商朝時期,河南大象數量還很多,也印證了先秦古文獻中「殷人服象」的記載。

但是隨著氣候的變化,黃河流域不再適合大象生存,於是河南地區大象逐漸減少了。例如三國時期,身處吳越的孫權送給北方的曹操一頭大象,曹操會像寶貝一樣看待。這說明當時的河南大象極其罕見了。

罕見並不代表沒有。到了宋朝時期,史書中河南地區還偶見野象出沒。

宋元之際著名的歷史學家馬端臨編撰的《文獻通考》之《物異考·毛蟲之異》中記載:

太祖建隆三年五月,有象至黃州黃陂縣,匿林木中,食民苗稼,又至安、復、襄、唐州踐民田,頗為患。遣使捕之。明年十二月,於鄧州南陽縣獲之,獻其齒革。 (乾德)五年有象自至京師(群臣表賀,以為巨獸由遠方而來,國家當撫有海南之兆也。未幾,廣南平)。

建隆三年(962年)五月,在黃陂縣(今天武漢黃陂區)出現了野象,肆虐安州、復州(今仙桃)、襄州(今襄陽)、唐州(今河南唐河)等地。到了第二年十二月,人們才在河南南陽縣將其捕獲。這頭大象在河南湖北交界的地方生活了一年半,說明這時候野象是可以在河南生存的。

乾德五年(967年),開封地區又出現了野象的蹤跡。

在之後,河南地區就再也沒有出現過野生大象了。

相關焦點

  • 河南的簡稱為什麼是豫?古代河南有大象嗎?
    中國各個省份都有屬於自己的簡稱,簡稱都是有淵源的,比如天津簡稱「津」,當年燕王朱棣為了奪取皇位,從這裡發兵渡河南下,這裡是天子經過的渡口;再比如說山西省簡稱「晉」,因為在春秋時期是晉國領土;那麼河南省的簡稱為什麼是一個「豫」呢?
  • 河南的簡稱是豫,說是因為古代這裡有大象,真的是這樣嗎?
    河南可能在商朝時候是亞熱帶,內鄉縣寶天曼的主峰上還發現有古榕樹,這是寶天曼被聯合國文教組考察後把寶天曼稱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古生物圈的重要原因。不排除中原河南古代有象的可能。猛獁象還是有的,炎黃之前就沒有文明?
  • 河南為什麼簡稱豫,豫意象之大者,但為什麼河南沒有大象呢
    早在大禹治水的時期,大禹就將我國劃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地區劃分了,其中豫州的來歷非常有趣,古意豫的意思是象之大者,豫州屬於現今河南的大部分地區,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就有疑問了,既然名字裡有大象,那麼為何今天的河南連大象的影子也看不到呢?事實上河南一代曾經是有大象的,只是後來滅絕了,至於為什麼滅絕了,且聽小編為大家講述。
  • 河南簡稱豫,3000年前遍地大象,如今為何無影無蹤?
    文丨華夏史譜(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古代,河南省也成為「豫州」。按照說文解字的說法,「豫」是象之大者,即可以理解為體積較大的大象。若按照徐中舒先生的解釋,則「豫」字可拆分為「邑」和「象」兩個字,將這兩個結合起來就是「大象之地」的意思。由此,我們是否可以推出,古代的河南省和大象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 為何古代的河南被稱為「豫」,那是因為當時到處都是大象
    河南,又稱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和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中心,燧人氏、黃帝、帝嚳這些中華文明最早的祖先就是誕生於此地的。中國百分之八十的姓氏也是發源於此地的,但是他還有一個簡稱,叫「豫」,那麼這是為什麼哪?。
  • 河南的簡稱與大象有關,但河南為何沒大象?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大家都知道,河南的簡稱是豫,在夏禹時期分為九州,而河南的大面積領土都在當時豫州的地界,所以河南的簡稱也就是豫。我們更在《說文解字》中發現一句話:「豫,象之大者」。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豫的簡稱,多少和大象有點關係,說到這裡,不少朋友都會好奇,這為何現在的河南卻沒有大象了呢?其實追朔到夏商周時期,當時的河南、山東、陝西、湖北與河北等地是真的有大象存在的。
  • 河南省的簡稱為什麼是豫?「豫」字是意義?又是從何而來呢?
    中國每個省都有簡稱,很多省的簡稱都是一些不常見的字,比方湖北簡稱鄂,安徽簡稱皖,福建簡稱閩,江西簡稱贛,廣東簡稱粵,這些字除了作為各省簡稱運用之外,在其他地方基本上很少會用到。這些字固然看起來有點奇異,但其實每個都有長遠的歷史來源,這樣的簡稱還有一個,就是河南省的簡稱「豫」。
  • 河南省的簡稱為什麼是「豫」,用這個字,意味著什麼?
    河南省的簡稱「豫」,是一個很古怪的字,我們日常很少用到,除了「豫州」,也就是「猶豫」一詞了。「豫」字的字形,是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那麼河南有大象麼,即便動物園裡有,不注意冬季的保溫,怕不早給凍死光了,更不用說能讓人牽著隨便溜達了。我們生存的地球,氣候的冷暖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在遙遠的上古時期,黃河流域的年平均氣溫,比現在要高出二到三度,屬於典型的亞熱帶氣候。
  • 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沒有大象,河南人聽後笑了
    偏偏有一些崇洋媚外的人,堅決否認這種說法,言之鑿鑿否認本土遊戲。就像方舟子說象棋印度發明,理論依據就是因為印度有大象,中國沒有這個動物。象棋當中有很多棋子,有一個棋子就是象。聽到此說法真的覺得可笑,因為一個莫須有理由就否定它的真實來歷,不過有些讀者對於這番言論深信不疑。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沒有大象,河南人聽後笑了。
  • 方舟子:象棋不是中國發明的,是印度,因中國沒大象,河南人笑了
    理由就是中國古代不存在「象」,所以象棋當然不可能是中國發明的了。對此許多網友都很不厚道地笑了:方舟子,這次你怕是弄錯了!這個論點,至少有以下幾個錯誤:第一,如果象棋是印度發明的,那麼它在中國就不會叫「象棋」了。
  • 河南為什麼簡稱豫?「豫」字是什麼意思?
    這樣的簡稱還有一個,就是河南省的簡稱「豫」。「豫」字除了作為河南省簡稱使用之外,最多也就在「猶豫」這個詞裡出現過,除此之外基本上就見不到了,也是一個比較奇怪的字。那麼河南省為什麼簡稱豫?「豫」這個奇怪的字是什麼意思?
  • 80%的姓氏起源於河南?3000年前河南盛產大象?細數河南驚人歷史
    許多不太了解河南的人,聽到河南,第一反應就是「窮」,第二反應就是「孬」。但是,拋開地域黑的因素,其實河南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其中一些還相當有趣和讓人驚訝。中國80%的姓氏起源於河南《百家姓》中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等。中國前120大姓,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97個,佔120大姓的80.8%,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9% 。
  • 我國野生大象從古代就有,可是現在數量寥寥,是否是因為人的發展
    流傳給我們,讓我們最先知道中國是有大象的,就是「曹衝稱象」了。當時曹操的地盤在河北,屬於我國的北方地區。這個歷史事件告訴我們,大象我國古代就一直都有,而且當時還存在於北方地區。之後,我們也一直可以見到象的存在,而象,因為它的長壽,一直被認為是瑞獸。
  • 方舟子稱,中國沒有大象,象棋是印度發明的,河南人笑了
    年輕人可能對象棋很少有痴迷的,但是基本也都對其規則玩法略知一二,可見其作為我國傳統國粹的傳承之廣,盛行之久遠。關於象棋的起源時間還尚有爭議,但比較多且靠譜的說法是起源於約2000年前的戰國時期。最早的象棋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其實不太一樣,是由棋、箸、局三種器具組成的。
  • 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中國古代沒大象!曹衝:我稱的是豬嗎
    同時,他還說象棋是印度人發明的,因為中國古代的時候是沒有大象的。那麼,事實真是這個樣子嗎?象棋真的是印度發明的嗎?很顯然種種事跡,都表明象棋就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方舟子所說的都是無稽之談,有點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的勢頭!我們一一的來列一下證據吧!首先,說中國古代沒有大象,這個觀點本來就是不成立的。
  • 為什麼河南簡稱豫卻不產大象,長江流域自古有很多犀牛現在卻沒了
    為什麼大象、孔雀、麋鹿、大熊貓、鸚鵡等這些動物曾在黃河中下遊流域、長江流域一帶廣泛分布,今日卻已消失在原生存區域帶了呢?為什麼荔枝、竹子、銀杏現在大都生長在中國南部而不是北部呢?這一系列原因都與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遷相關。
  • 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有史以來無大象,河南人笑了!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方舟子提到:中原地區史前有大象,有史以來沒大象,河南「豫」的簡稱與那裡有大象無關,「豫」的意思是安逸,古時候的河南人從不用大象打仗,驅象為兵是印度的特色,也是古代南方(如雲南地區)的特色。
  • 央視名嘴白巖松:我覺得中國人什麼樣,河南就什麼樣
    一、"豫"滿中原,老家河南河南,地處中國華北平原南部的黃河中下遊地區,望北向南、承東啟西,自東向西地勢漸高。整個河南省3面環山,中、東部為平原,西南部為盆地。這裡氣候宜人,河南四季分明,除了偶爾旱澇,鮮少天災。
  • 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有史以來無大象,河南人笑了
    不過,關於象棋的起源一直爭論不休,有起源於中國說,也有起源於印度說,印度史料記載,公元3世紀印度象棋名叫「恰圖蘭卡」。 按照方舟子的觀點,象棋是印度人發明的可能性更高,中國象棋與印度象棋很相似,都以吃掉對方的將(王)為終極目的,馬、象的走法如出一轍,兵是最弱棋子......因為太像,很難讓人相信是各自獨立發明,一定有一方搶先發明。
  • 為什麼要打造吉祥物IP——絨言絨語鄭淑談河南萌物大象奔奔的由來
    基於這麼多年的經驗和對國內外成功案例的思考,她獻禮家鄉的河南萌物——大象奔奔應運誕生。提起熊貓,大家會想到成都,那麼提起河南,大家又能聯想到什麼呢?在河南地區,大象深入每個人的心中,河南省的簡稱「豫」、河南電視臺的臺標、白象方便麵的名稱等都是力證。這次把河南城市禮物設計成大象的形象正是基於這個考慮,希望大家一看到大象,就想到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