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好,很高興你能讀到小編的這篇文章哦!大家都知道,河南的簡稱是豫,在夏禹時期分為九州,而河南的大面積領土都在當時豫州的地界,所以河南的簡稱也就是豫。我們更在《說文解字》中發現一句話:「豫,象之大者」。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豫的簡稱,多少和大象有點關係,說到這裡,不少朋友都會好奇,這為何現在的河南卻沒有大象了呢?
其實追朔到夏商周時期,當時的河南、山東、陝西、湖北與河北等地是真的有大象存在的。而因為野生大象的密集,更是在商周時期出現過大象成為坐騎的事情。
在古時候的宮廷中,也一直都會馴象,在明清時期,養大象這種事情也是依舊存在的。不過因為氣候變化太大,在戰國時期,黃河流域附近就基本已經沒有大象了。夏商時期,氣候十分溫暖,而在西周時期,中國的氣候也有所變化,天氣開始轉冷。這些亞洲象因為對氣溫的感知太過於敏感,所以他們也不得不重新找棲身之地,而南方的氣候更為合適。雖然後來氣候也有過回暖的時候,但是這些亞洲象也沒回來,因為在戰國時期,黃河流域附近也沒什麼原始森林了,亞洲象也沒有生存的環境。
在北宋的後期,那些長江流域附近的野生大象也都逐漸滅絕了,直到明清的時候,亞洲象也只分布在一些南方的地區,如今亞洲象只呆在雲南的西南地區,那裡的氣候更適宜他們的生存。
其實我國的這些亞洲象曾經確實有很多,它們的生存範圍逐漸縮小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就是因為人們對資源破壞的太過於厲害,人口的增多,再加上各方面的發展導致不得不砍伐森林,所以森林也就減少了,說白了也是因為我們人類的過分砍伐。而第二點是因為氣候,我國的氣候,在這一萬年來變化還是很大的,而且氣溫也逐漸在下降,這讓亞洲象也不適宜生存。
現在亞洲象在雲南地區也算是有自己一片棲身之地,只是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那麼亞洲象也會逐漸從雲南消失,所以我們一定要熱愛環境,更要保護我們的朋友亞洲象。
各位朋友如何看待此事呢?歡迎留言討論哦!喜歡的點一點讚和關注,小編會持續為大家帶來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