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不太了解河南的人,聽到河南,第一反應就是「窮」,第二反應就是「孬」。但是,拋開地域黑的因素,其實河南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其中一些還相當有趣和讓人驚訝。
中國80%的姓氏起源於河南
《百家姓》中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等。中國前120大姓,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97個,佔120大姓的80.8%,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9% 。如果減去一些多源的姓氏中源於河南以外的成分,人口百分率會有所下降,但起源於河南的姓氏總數是1834個,減去97個,還有1737個,加上這些姓氏,起源於河南的姓氏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率仍在80%以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河南是姓氏資源第一大省,海內外華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3000年前,河南到處都是大象,這也就是為什麼河南簡稱「豫」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3000年前的河南,氣候溫暖溼潤,森林植被茂盛,是大象的樂園。
早在商朝,古人們已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馴養使用大象。不僅用大象託運物品和耕田,還用大象作戰。商朝的歷史就有明文記載,商朝有「象兵」和「戰象」。
後來小冰河時代來臨,氣候逐漸變冷,河南的原始森林不復存在,許多大象成群結隊跑到了長江流域,著名的「曹衝稱象」的故事,就是稱的長江流域的大象。
河南金光閃閃的跨境電商業務
得益於鄭州的交通樞紐位置和航空港的建立,河南的跨境電商業務一騎絕塵,如今已經覆蓋了全球196個國家。僅蘋果手機,河南就承包了全球一半的產量。
河南的跨境電商業務,還帶動了周邊幾個省份數百萬人的就業問題,成為了中原崛起的動力引擎。而且目前鄭州空運吞吐量,遙居全國前列。
漢文字起源於河南,二十四節氣同樣起源於河南
在中國漢字的發展史上,河南從來都處於中心的中心。河南安陽殷墟被發現的距今已3700年的甲骨文,揭開了漢字文明史的宏大序幕;作為河南人的秦國丞相李斯,第一次將全國文字統一,並親著《倉頡篇》;公元100年前後,河南郾城的許慎寫了一本書,叫做《說文解字》,被稱為漢字的第一部寶典。漢字發展的四大裡程碑均發源於河南,河南人對漢字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而河南的河洛地區,是二十四節氣的重要發源地和實踐地。二十四節氣作為中華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數千年來指導和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河南1分鐘,生產13000斤糧食
河南作為農業大省,生產糧食的效率是全國絕無僅有,鮮有省份能與之匹敵。小麥、玉米、花生、馬鈴薯、大豆等等農作物,河南的在養活人口方面居功至偉。
另外,河南還盛產茶葉,每1分鐘,能產228斤信陽毛尖!而且,河南信陽還是全國十佳宜居城市哦!
看完這些,還是你印象中的河南嗎?喜歡就關注一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