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的姓氏起源於河南?3000年前河南盛產大象?細數河南驚人歷史

2020-12-06 大院二零

許多不太了解河南的人,聽到河南,第一反應就是「窮」,第二反應就是「孬」。但是,拋開地域黑的因素,其實河南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歷史,其中一些還相當有趣和讓人驚訝。

中國80%的姓氏起源於河南

《百家姓》中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姓氏,趙錢孫李、周吳鄭王等等。中國前120大姓,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97個,佔120大姓的80.8%,佔全國漢族人口的79.49% 。如果減去一些多源的姓氏中源於河南以外的成分,人口百分率會有所下降,但起源於河南的姓氏總數是1834個,減去97個,還有1737個,加上這些姓氏,起源於河南的姓氏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率仍在80%以上。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河南是姓氏資源第一大省,海內外華人的祖根大半在河南。

3000年前,河南到處都是大象,這也就是為什麼河南簡稱「豫」

根據歷史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3000年前的河南,氣候溫暖溼潤,森林植被茂盛,是大象的樂園。

早在商朝,古人們已經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馴養使用大象。不僅用大象託運物品和耕田,還用大象作戰。商朝的歷史就有明文記載,商朝有「象兵」和「戰象」。

後來小冰河時代來臨,氣候逐漸變冷,河南的原始森林不復存在,許多大象成群結隊跑到了長江流域,著名的「曹衝稱象」的故事,就是稱的長江流域的大象。

河南金光閃閃的跨境電商業務

得益於鄭州的交通樞紐位置和航空港的建立,河南的跨境電商業務一騎絕塵,如今已經覆蓋了全球196個國家。僅蘋果手機,河南就承包了全球一半的產量。

河南的跨境電商業務,還帶動了周邊幾個省份數百萬人的就業問題,成為了中原崛起的動力引擎。而且目前鄭州空運吞吐量,遙居全國前列。

漢文字起源於河南,二十四節氣同樣起源於河南

在中國漢字的發展史上,河南從來都處於中心的中心。河南安陽殷墟被發現的距今已3700年的甲骨文,揭開了漢字文明史的宏大序幕;作為河南人的秦國丞相李斯,第一次將全國文字統一,並親著《倉頡篇》;公元100年前後,河南郾城的許慎寫了一本書,叫做《說文解字》,被稱為漢字的第一部寶典。漢字發展的四大裡程碑均發源於河南,河南人對漢字的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而河南的河洛地區,是二十四節氣的重要發源地和實踐地。二十四節氣作為中華文明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數千年來指導和影響著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河南1分鐘,生產13000斤糧食

河南作為農業大省,生產糧食的效率是全國絕無僅有,鮮有省份能與之匹敵。小麥、玉米、花生、馬鈴薯、大豆等等農作物,河南的在養活人口方面居功至偉。

另外,河南還盛產茶葉,每1分鐘,能產228斤信陽毛尖!而且,河南信陽還是全國十佳宜居城市哦!

看完這些,還是你印象中的河南嗎?喜歡就關注一下再走吧!

相關焦點

  • 河南簡稱豫,3000年前遍地大象,如今為何無影無蹤?
    01古代的河南地區遍地大象其實,在三千年前,我國的河南地區,也就是古代所稱的「豫州」就遍地可見大象。而這一發現,也進一步證實了,在三千年前大象在河南一帶是真實存在的。按照當時人類的活動範圍來推測,那些出土的大象文物,應該是本土的大象了。因為受到自然條件的限制,大象也很難進行遷徙活動。
  • 央視名嘴白巖松:我覺得中國人什麼樣,河南就什麼樣
    當他腳踏中原大地之後,白巖松去看了博物館,他看到了這個歷史悠久的人口大省都經歷過什麼。白巖松走在鄭州的街道上,他呼吸著河南的空氣,感受到淳樸河南人民的生活氣息。不僅如此,他還建議所有中國人,尤其是對河南有很深偏見的人去切身地感受這個地方和這裡的人民。
  • 河南簡稱為豫,古代河南到底有沒有大象?什麼時間不存在了?
    說到河南省簡稱「豫」我就想到象棋,既而想到肘子的言論:象棋起源於印度,因為古代中國沒有大象。所以說,無論是什麼人,都要多讀書,不然只會貽笑大方。西伯利亞都曾經是溫暖溼潤的地帶,生活著大量劍齒象,為何遠古中國就不能有象呢?
  • 河南的簡稱為什麼是豫?古代河南有大象嗎?
    我們都可以看出,「豫」是一個象形字,左邊是一個「予」,意思是開心時發出的聲音,而右邊則是一個大象的「象」,合起來就表示一個人牽著大象快樂地玩耍遊樂,那麼為什麼河南要用「豫」做自己的簡稱呢?莫非在河南有大象?我們都知道大象主要分布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和南亞和東南亞地區,包括印度、泰國、柬埔寨、越南和非洲大陸。
  • 河南的簡稱與大象有關,但河南為何沒大象?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大家都知道,河南的簡稱是豫,在夏禹時期分為九州,而河南的大面積領土都在當時豫州的地界,所以河南的簡稱也就是豫。我們更在《說文解字》中發現一句話:「豫,象之大者」。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這個豫的簡稱,多少和大象有點關係,說到這裡,不少朋友都會好奇,這為何現在的河南卻沒有大象了呢?其實追朔到夏商周時期,當時的河南、山東、陝西、湖北與河北等地是真的有大象存在的。
  • 「花語」講述出彩河南
    ▲「花語家園」將河南民居的門窗輪廓結合漢字形成一個鏤空的景觀牆。    ▶河南館的設計是一次歷史與現實、花卉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吸引眾多遊客駐足拍照。大門設計和園內的中心雕塑形成呼應,景觀圖案設計採用了河南的特色傳統名花蠟梅的形象。    「百姓花林」也頗有創意,通過100隻紙飛機迷你雕塑來展示百家姓,寓意中原的崛起騰飛以及對未來的嚮往。來自湖南的遊客黃女士在此仔細找尋自己的姓氏。「百家姓有多個姓氏起源於河南。這裡不僅展現了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還有最新的園藝成果展示,古老與現代完美交融。」她說。
  • 方舟子:象棋不是中國發明的,是印度,因中國沒大象,河南人笑了
    第二,中國古代是有大象的,而且數量不少。歷史記載當中許多地方曾經有很多大象,甚至我們中國有個省的名稱,就是以大象命名的,這個省就是河南省。河南省簡稱:豫。說文解字裡面是這麼解釋「豫」的:「豫,象之大者。」河南在古代就是專門產大象的,而且是大象裡面的「大」象。
  • 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有限公司 基本情況介紹
    河南大象融媒體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象融媒」)於2014年10月註冊成立,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後,全國首家以「融媒體」命名的傳媒集團,是省委宣傳部主管的省管國有骨幹文化企業。7家全資公司及主營業務:河南映象網絡有限公司(映象網)河南大象融媒體技術有限公司(融媒體技術服務)河南飛象無線網絡有限公司(DTMB無線網絡覆蓋)河南廣電手機電視傳播有限公司(
  • 為何古代的河南被稱為「豫」,那是因為當時到處都是大象
    河南,又稱中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和幾千年來的政治、經濟中心,燧人氏、黃帝、帝嚳這些中華文明最早的祖先就是誕生於此地的。中國百分之八十的姓氏也是發源於此地的,但是他還有一個簡稱,叫「豫」,那麼這是為什麼哪?。
  • 河南為什麼簡稱豫,豫意象之大者,但為什麼河南沒有大象呢
    Hello~大家好,歡迎收看今天的小李品歷史。早在大禹治水的時期,大禹就將我國劃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地區劃分了,其中豫州的來歷非常有趣,古意豫的意思是象之大者,豫州屬於現今河南的大部分地區,說到這裡很多人可能就有疑問了,既然名字裡有大象,那麼為何今天的河南連大象的影子也看不到呢?事實上河南一代曾經是有大象的,只是後來滅絕了,至於為什麼滅絕了,且聽小編為大家講述。
  • 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有史以來無大象,河南人笑了!
    不過,關於象棋的起源一直爭論不休,有起源於中國說,也有起源於印度說,印度史料記載,公元3世紀印度象棋名叫「恰圖蘭卡」。 也就是說,按照方舟子的標準,只有古籍中出現「象棋」字眼,記載的歷史才與象棋有所關聯。但這一點很矛盾,因為在漢字裡,「象」這個字的含義可太豐富了,《易經》就說:「一闔一闢謂之變,往來不窮謂之通,見乃謂之象。」
  • 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有史以來無大象,河南人笑了
    不過,關於象棋的起源一直爭論不休,有起源於中國說,也有起源於印度說,印度史料記載,公元3世紀印度象棋名叫「恰圖蘭卡」。 按照方舟子的觀點,象棋是印度人發明的可能性更高,中國象棋與印度象棋很相似,都以吃掉對方的將(王)為終極目的,馬、象的走法如出一轍,兵是最弱棋子......因為太像,很難讓人相信是各自獨立發明,一定有一方搶先發明。
  • 河南被「地域黑」居然是因為嫉妒,歷史上的河南到底有多優秀?
    放眼世界,文明能夠傳承五千年而不斷者唯有我中華,我們之所以這麼強,河南人可是發揮了關鍵作用的。舉個例子,我曾經《戰國列傳》系列中盤點過秦國的人才來源基地,今天我們再來數一數,商鞅同志,衛國人。今河南濮陽人,尉繚,魏國人,今河南開封人,呂不韋,衛國人,今河南安陽人,李斯,楚國人,今河南上蔡縣人,鄭國,韓國人,今河南開封人,韓非,韓國人,今河南開封人,可以說,除了張儀和範睢這兩個山西人,其他名留青史的秦國重臣幾乎全部來自河南。是他們幫助秦王奠定了一統天下的基礎,這才有了我中華今日大一統的版圖。後來秦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漢高祖劉邦最重要的謀臣張良也是河南人。
  • 「數」讀2018 人民日報裡的河南
    原標題:「數」讀2018 人民日報裡的河南河南 兜底脫貧狠下精準功夫河南省柘城縣農民趙克玉高位截癱,一病26年;10年前,妻子馬桂敏又查出乳腺癌。所幸,趕上了縣裡推進低保與扶貧銜接,兩口子有低保,享受醫療救助金、殘疾人補貼。
  • 河南的簡稱是豫,說是因為古代這裡有大象,真的是這樣嗎?
    北京人可是將人類歷史推到十幾萬年以前,冰河時期猛獁象可是比人類數量多,炎黃那時徵戰蠻荒,說白了就是智人對人類同盟一次大清洗,人類文明才會快速發展,我個人反對達爾文的學說,它不適合人類,人也不是猴子演變的,只有達爾文找不到自己的祖先隨便將猴子這種低等智慧生物安在身上。山海經也不是胡編的,人是遠古眾神之母女媧的後代,至於她是怎麼造的人,神的科技那是普通人能猜得出的。
  • 白公勝是白氏的得姓始祖,起源於河南息縣
    我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息縣作為「中華第一縣」,不僅是中華息氏、賴氏之根,更是中華白氏的祖源地。據史書記載,息縣留有關於白氏得姓始祖白公勝的白公城、白公勝父親「太子建」的廟和白亭等眾多歷史文化遺蹟。姓氏代表著血緣傳承的根源和次序,是中華 5000年文明得以傳承的重要載體,是家族一脈相承最重要的文化符號,歷來被人們所重視。「自隋唐而上,官為簿狀,家有譜系。官之選舉,必由於簿狀;家之婚姻,必由於譜系①。」尤其是魏晉南北朝以來,由於九品中正制度的推行和門閥制度的形成,在選官、婚姻方面,無不以譜牒為憑②。
  • 中國中原發源地——河南
    河南地形複雜,地勢西高東低。河南分屬四大流域,北部為海河流域、中部為黃河流域、西南為長江流域、東南為淮河流域。嵩山是一部用石頭和建築書寫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更是舉世罕見的地質博物館。嵩山,橫跨了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五個地質年代,是地質學領域的「五世同堂」。據說嵩山上既能見到大象的化石,也能見到海象的化石。這就是嵩山世界地質公園。
  • 大象奔奔的2020|IP界的實力新星,助推河南文化傳播
    從鄭州市女企協首席外交官,到鄭州市婦聯垃圾分類公益活動宣傳大使,再到中華網河南頻道品牌推廣大使,相信未來還會有更多。每一種身份都是一份責任,都是社會對大象奔奔的肯定和信任,大象奔奔也將會帶著這份信任繼續向前。
  • 方舟子稱,中國沒有大象,象棋是印度發明的,河南人笑了
    關於象棋的起源時間還尚有爭議,但比較多且靠譜的說法是起源於約2000年前的戰國時期。最早的象棋和我們現在看到的其實不太一樣,是由棋、箸、局三種器具組成的。「箸」的作用可以被理解為骰子,每次走棋之前都要先投擲箸,「局」就是棋盤,「棋」不用多說自然就是棋子了。由於過於繁瑣,所以到了秦漢時期,投箸這個環節便被省略了。
  • 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沒有大象,河南人聽後笑了
    事實上這種棋牌類遊戲,作為一種古老娛樂活動大約有2000多年歷史,屬於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往書籍中有相關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有關於象棋詳細玩法以及規則說明。以玉石做成相關骰子,每方共有6顆,與現代玩法基本相同。選擇主動進攻,將對方置於死路,最後贏者取得勝利。關於象棋來歷說法有很多種,目前最普遍說法是源於楚漢相爭時期,認為是韓信發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