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喜歡玩象棋,如今也發展成為一種職業比賽,有濃厚群眾基礎。它在中國流傳許多年,是一種文化繼承,平時經常能夠在街頭上會見到很多老人在玩這種遊戲。事實上這種棋牌類遊戲,作為一種古老娛樂活動大約有2000多年歷史,屬於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往書籍中有相關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於戰國時期,有關於象棋詳細玩法以及規則說明。以玉石做成相關骰子,每方共有6顆,與現代玩法基本相同。選擇主動進攻,將對方置於死路,最後贏者取得勝利。
關於象棋來歷說法有很多種,目前最普遍說法是源於楚漢相爭時期,認為是韓信發明的。歷史上這場戰爭楚軍大敗,兩方分界線,以楚漢為界。被說是韓信發明這種說法可行性比較大,他本身一位出色軍事家,這種棋牌遊戲高手,思維性比較活絡,難怪那些將軍都喜歡玩這種遊戲。
按照常理來講,象棋是中國發明,應該屬於一件板上釘釘事實。偏偏有一些崇洋媚外的人,堅決否認這種說法,言之鑿鑿否認本土遊戲。就像方舟子說象棋印度發明,理論依據就是因為印度有大象,中國沒有這個動物。象棋當中有很多棋子,有一個棋子就是象。聽到此說法真的覺得可笑,因為一個莫須有理由就否定它的真實來歷,不過有些讀者對於這番言論深信不疑。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沒有大象,河南人聽後笑了。
總不能因為印度流行大象文化,就直接一口咬定中原沒有大象吧。雖然有些人相信方舟子說法,不過河南人對於此說法第一個不認可。方舟子:象棋是印度發明的,因為中國沒有大象,河南人聽後笑了。河南省簡稱豫,這個字結構給人感覺是一個人牽著一頭大象。古代大多數字,根據實際情況創造出來,用於文化流通,豫這個字意味著中原地區很早就有大象。河南地方數千年以前,本身屬於商朝故土,大象在商朝墓穴有發現過。
1935年殷墟王陵東區一個大墓裡,考古學家發現一個大坑。裡面發現一頭成年大象和一位大象飼養者的骸骨,無疑肯定此說法。1978年此地發現另外一個墓穴,這隻象比較年幼,就連象牙還沒有長出來,不過脖子上掛著一個銅鈴。大家們紛紛懷疑,它應該是當時貴族養的一個寵物,哪怕死後依然會被埋在主人墳墓周邊。《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殷墟皇陵位於安陽市,昔日是一個繁華之地,無疑證明養大象文化在商朝已經比較流行。方舟子這番言論屬於無稽之談。這個說法經不起相關推敲,如果仔細·翻閱《晉書》這部書,就有關於大象記載。不知道大家聽過曹衝稱象這個詞彙,自然方舟子的說法立不住腳。
這番謬論很大程度是那些西方學者觀點,不了解中國文化。他們認為我們這個象棋就是所謂象戲,不是中原產物,而是由印度人發明,經過絲綢之路傳到中原。畢竟當年印度很多東西順著這條路來到國內,這種遊戲在印度當地被稱為恰圖蘭卡。事實上這種遊戲,在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流行。
如果大家仔細翻閱中國古代書籍,有很多關於象棋記載,當時許多文人都會用它來交友,打發時光。另外硬是一口咬定是印度發明,不妨仔細看一下那個恰圖蘭卡的造型,規模大體相同,不過細節方面存在很大不同,恰圖蘭卡在視覺上和西洋棋非常相似。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網際網路傳播工具廣泛應用,對我們文化產生很大「誤區」。一些門外漢打著知識分子名義,在社交媒體上「胡編亂造」。有時候對人們在文化產生很大偏差,有時會覺得有些東西不是我們發明的。所以我們要及時了解過去歷史,千萬不要聽信網上這種不實言論。
參考文獻:《尚書大傳·大戰》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