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鄧宏魁入選《自然》年度十大人物

2021-01-13 觀察者網

英國《自然》雜誌網站18日凌晨公布了2019年度影響世界的十大科學人物。全球十名科學家因對地球生物多樣性、快速射電暴、量子計算機等研究入選,其中,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中國科學家鄧宏魁入選該榜單。

今年9月12日,《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在線發表了我國學者「以基因編輯技術之長,補『柏林病人』之短」的探索——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鄧宏魁教授與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佑安醫院等團隊合作,利用基因編輯手段在人體造血幹細胞中失活CCR5基因,並將編輯後的幹細胞移植到HIV(愛滋病病毒)感染合併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者體內產生效果,這在世界上尚屬首次。

Gilles Sabrié for Nature

在當時科技日報對鄧宏魁的採訪中,他告訴科技日報記者:「這項研究成果是第一步,它證明了基因編輯後的造血幹細胞在人體中是安全的,並且能夠存活下來,甚至有可能『逆境繁衍』。」研究團隊後續也將繼續提高基因編輯效率,調整治療方案,以達到治癒的目標。

《自然》文章中則這樣描述這位幹細胞生物學家——第一個發表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對成人細胞進行編輯的臨床試驗結果的人,並在特寫文章中,將鄧宏魁被稱為「CRISPR轉化者」(CRISPR translator)。

基因編輯的造血幹細胞移植流程圖 圖片來源:北京大學官網

除鄧宏魁之外,本榜單還包括加拿大等多國科學家。例如:

天體物理學家維多利亞·卡斯皮,收集了迄今為止關於快速射電暴(FRB)的最佳數據。▼

Christian Fleury for Nature

相關焦點

  • 鄧宏魁入選《自然》十大科學人物,用基因編輯治愛滋病白血病
    (健康時報記者 孔天驕)近日,著名雜誌《自然》揭曉年度十大人物,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鄧宏魁憑藉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的相關研究入圍,成為唯一上榜的中國學者。
  • 《自然》雜誌發布年度十大人物,中國科學家鄧宏魁上榜
    《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是該雜誌評選的今年對科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十大人物的年度名單。他們可能取得了驚人的發現,引起了對關鍵問題的關注,甚至可能做了抱受爭議的行為。 這個名單雖然不是獎項或排名,但它評選的是在今年科學領域的一些最重要的時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個人。
  • 《自然》雜誌發布2019十大科學人物,中國科學家鄧宏魁上榜
    《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是該雜誌評選的今年對科學領域作出傑出貢獻的十大人物的年度名單。他們可能取得了驚人的發現,引起了對關鍵問題的關注,甚至可能做了抱受爭議的行為。這個名單雖然不是獎項或排名,但它評選的是在今年科學領域的一些最重要的時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個人。
  • 中國科學家入選Nature發布2019年度十大人物
    2019年12月18日,《自然》(Nature)雜誌評選出了本年度Nature十大科學人物(Nature’s 10)。 本次入選Nature十大科學人物的有巴西物理學家Ricardo Galv o、加拿大天體物理學家Victoria Kaspi、美國神經科學家Nenad Sestan、阿根廷生態學家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中國兩名專家入選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中國科學家張永振和李蘭娟入選。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這10名入選者被《自然》雜誌網站評為「2020年幫助塑造科學的10個人」。名單中包括了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研究員張永振。
  • 《自然》公布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 兩中國科學家入選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12月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名單,其中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等人。
  • 《自然》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中國專家入選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兩位來自中國,分別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所研究員張永振和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
  • 《自然》公布2020科學界十大人物 兩中國科學家入選
    中新網12月16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名單,其中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
  • 《自然》公布2020科學界十大人物,兩位中國科學家入選
    據俄羅斯衛星網報導,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名單,其中包括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張永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李蘭娟等人。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李蘭娟入選
    海外網12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安東尼·福奇等人入選。
  • Nature年度十大人物,北大鄧宏魁因CRISPR臨床試驗入選
    每年年底,Nature雜誌會發布年度科學界最重要的榜單之一:年度十大科學人物,以記錄這一年裡對科學產生重大影響的十個人 在過去的幾年裡,不少華人入選Nature年度十大科學人物,如張鋒、劉如謙、潘建偉、賀建奎等等,多人因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而入選。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中國專家入選
    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美國首席傳染病專家
  • Nature年度十大人物 北大鄧宏魁因CRISPR臨床試驗入選
    在過去的幾年裡,不少華人入選Nature年度十大科學人物,如張鋒、劉如謙、潘建偉、賀建奎等等,多人因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而入選。今年的Nature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榜單剛剛發布,10位入選者中,有5人從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生命科學再次佔據半壁江山。
  • 《自然》雜誌年度科學界十大人物出爐:中國專家入選—新聞—科學網
    海外網12月16日電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15日,《自然》雜誌網站發布了其評選的2020年度科學界十大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 入選「世界十大」!這4所985大學在科研上閃耀全球,有一所在西北
    而更讓人驕傲的是,最近國外公布的幾個科研領域的「世界十大」中,我國高校也有研究成果或者科學家入選,那麼,到底是哪些高校呢?這些高校有多厲害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自然》雜誌是國際三大頂級學術期刊之一,影響力非常大。
  • 臺灣媒體評選2014年度十大新聞及人物 素人、負面成入選關鍵詞
    臺灣門戶網站雅虎奇摩再次評選出年度十大新聞及人物,16日結果公布。不同於去年榜單中奪人眼球的萌萌噠的熊貓「圓圓」,今年可算是一份「憤怒」的榜單。素人、負面成入選關鍵詞,「政治素人」柯文哲入選,高居排行榜第二。臺媒稱這顯示了公民發聲時代的崛起,期待「素人」能帶給臺灣改變動力。
  • 南京大學校友鮑哲南當選「自然」雜誌年度十大人物
    近日,最新出版的《自然》雜誌揭曉年度十大人物,美國史丹福大學教授、南京大學校友鮑哲南,在一個專注於在人身體上結合電子設備的多學科實驗室中用碳納米管制作出了人造皮膚,成為十大人物之一。  鮑哲南1970年11月出生於南京,現執教於美國史丹福大學化學工程系。
  • 中國科學家潘建偉入選《自然》年度十大人物:被稱「量子之父」
    12月19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最新一期的特寫板塊中發布了年度十大人物——在過去一年裡對科學產生重大影響的十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量子通信科學衛星「墨子號」首席科學家潘建偉上榜。榜單上的其他人來自各個領域,比如,在物理領域有歐洲處女座引力波探測器(Virgo)的對外合作「大使」和中東首個同步輻射光源的主流砥柱。
  • 《自然》雜誌評出2017年度十大科學人物
    英國《自然》雜誌17日的特寫板塊中公布了2017年《自然》十大人物,他們在過去一年裡對科學產生了重大影響。中國物理學家潘建偉入選。《自然》新聞特寫代理主編布蘭登·馬厄表示,從量子通信、基因組編輯,到一場潛在核危機和美國環保政策的退步,這份人物列表總結了2017年科學的成就與挫折。
  • 河南劉華東入選「典贊·2020科普中國」十大年度基層科普人物
    央廣網鄭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孔德傑)日前,「典贊·科普中國」分類評選結果出爐,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農村中學科技館輔導教師劉華東入選「十大年度基層科普人物」,成為河南省唯一入選的項目。「典贊·科普中國」是由中國科協主辦的—項年度盤點活動,自2015年來已經連續舉辦5屆,旨在宣傳年度科學傳播典範,弘揚科學精神,推動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受到社會各界一致認可,成為最具影響力的科普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