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幾年裡,不少華人入選Nature年度十大科學人物,如張鋒、劉如謙、潘建偉、賀建奎等等,多人因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而入選。
今年的Nature年度十大科學人物榜單剛剛發布,10位入選者中,有5人從事生命科學領域研究,生命科學再次佔據半壁江山。
北京大學
鄧宏魁
教授因進行
CRISPR基因編輯幹細胞治療愛滋病和白血病患者的臨床試驗
而入選今年的年度十大人物。
接下來,小編依次介紹這十大人物
Ricardo Galvão:科學捍衛者
Ricardo Galvão,是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主任,一名物理學家,在震驚世界的亞馬遜雨林大火期間,他堅定的駁斥巴西總統的謊言,被巴西人民視為民族英雄。
位於南美洲巴西的亞馬遜雨林,不僅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還擁有流域面積世界第一可達600萬平方公裡的亞馬遜河及其眾多支流,對全球生態及氣候平衡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也被稱為「地球之肺」。
自巴西總統 Jair Bolsonaro 上臺以來,為發展經濟,大肆開發亞馬遜雨林,因此大量的森林被砍伐,不僅如此,總統還大幅削減環境執法預算,從而使得森林濫砍濫伐現象越來越嚴重。
今年8月初以來,亞馬遜雨林大火持續不斷,「地球之肺」危在旦夕。然而,巴西總統 Jair Bolsonaro 宣稱,亞馬遜雨林的火災十分正常,是為天災,並非人禍。
巴西政府的不作為更加劇了亞馬遜雨林大火的肆虐。
衛星觀測數據清楚地表明巴西的森林砍伐量正在上升。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統計,從2019年1月到7月底,巴西一共砍伐了了6800平方公裡雨林,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0%。這些證據表明,引發全球關注和憤怒的亞馬遜大火與最近森林砍伐增加有關。
然而,巴西總統 Jair Bolsonaro 稱該數據為「謊言」,並在本月初解僱了巴西國家空間研究所主任,物理學家 Ricardo Galvão。
從那以後,Ricardo Galvão回到了聖保羅大學的先前職位,他不喜歡眾人矚目,並準備停止接受採訪,專注於他的研究。在收到來自其他科學家的感謝信之後,他意識到自己有責任繼續在政治壓力下代表科學和科學家們進行倡導。
「我只是一個從事物理學工作的謙遜老者,」Ricardo Galvão說道,「但出於這個原因,我決定繼續下去!」
Victoria Kaspi :巡天者
在過去的25年中,加拿大天體物理學家Victoria Kaspi使用許多頂級的望遠鏡進行基礎的天文學發現。2017年,她開始將加拿大氫強度測繪實驗望遠鏡(CHIME)連接到功能強大的計算機。
今年,Victoria Kaspi 和其他數十位天文學家的努力取得了成果:CHIME成為世界上最強的快速無線電脈衝串(FRB)獵手。CHIME目前已經發現了數百次快速射電爆發,比任何其他望遠鏡都多。有了它,天文學家有望解決信號「原點」的難題。
Kaspi一直致力於研究中子星,她一直在思考CHIME如何研究快速旋轉的中子星,並意識到望遠鏡的靈敏度和大視場可能是打包FRBs的理想方法,但它需要升級。
因此,Kaspi聯合其他科學家及眾多的基金,將天文望遠鏡和強大的計算機連接起來,從而使望遠鏡能夠以每秒1000次收集到16000個不同頻率的數據。
「我們擁有了海量的數據,就像從消防水管裡喝水的一樣,」Kaspi開玩笑說,「老實說,我被衝走了。」
Nenad Sestan:復活大腦
腦死亡,是判斷一個人死亡的重要標準,其中包括腦部已無電波反應。
耶魯大學醫學院教授 Nenad Sestan領導的團隊,以32個宰殺不超過4小時的死豬大腦作實驗;這些豬腦已沒有電波反應,意味它們處於腦死狀態。研究團隊利用一個名為「BrainEx」的精密系統,把富血氧的人造血液透過動脈輸入豬腦,持續運作6小時,當中亦包含可保護神經元的化學物質。
研究人員之後抽取豬腦的細胞神經元施以電擊,結果發現它們竟可以傳遞信號。此外又發現豬腦細胞吸收人造血中的血糖及氧氣,並產生二氧化碳,反映豬腦仍有新陳代謝。研究人員甚至發現,豬腦的免疫系統似乎恢復運作,但並沒發現豬腦進行精密活動或恢復知覺的跡象。
團隊之後以這種方法,令豬腦維持此反應長達36小時。Nenad Sestan 表示,他們正研究可令大腦在動物體外維持新陳代謝及生理功能多久,暫時無意在人類身上試驗,但指實驗結果有助腦神經科學的研究發展。
Sandra Díaz:生物多樣性守護者
今年5月4日,Sandra Díaz和其他144名研究人員向世界發出了嚴峻的生態信息。他們剛剛完成了對世界生物多樣性的最詳盡的調查研究,研究結果比大多數研究人員想像的還要糟糕:由於人類的活動,一百萬個物種正在走向滅絕,它將採取激烈的行動來阻止這一現象。更為糟糕的是,目前物種滅絕的速度至少比過去一千萬年的平均速度快幾十到幾百倍。
Sandra Díaz說道:「我們的安全網幾近崩潰。」對於物種滅絕,人類已經處於斷崖處,如履薄冰,如臨深淵。
儘管這份調查報告結果很糟糕,Sandra Díaz 並沒有對人類扭轉局勢的能力感到悲觀。她說:「我們必須保持樂觀,因為沒有Plan B。」
Jean-Jacques Muyembe Tamfum:伊波拉鬥士
1976年,Jean-Jacques Muyembe Tamfum 深入剛果金的熱帶森林中,調查當時原因不明的疾病爆發,該疾病會迅速造患者死亡。這就是後來著名的伊波拉病毒,Tamfum也是伊波拉病毒的發現者之一。
如今,距離發現伊波拉病毒已經過了43年,但伊波拉病毒的陰影始終籠罩在非洲大地。自2018年8月以來,伊波拉再次爆發,已導致剛果金超過2200人死亡。
在Tamfum的帶領下,通過深度掩埋伊波拉死者屍體,將病毒傳播風險降至最低,此外,Tamfum 還致力於抗伊波拉藥物和疫苗的研發,上個月,由他的團隊領導的一項由680人組成的對照臨床試驗表明,感染伊波拉病毒後不久使用抗體藥物治療的患者的生存率達到90%。
目前,Tamfum 團隊正在從病毒擴散地區收集動物,以期追蹤伊波拉在物種之間的傳播方式,他希望自己能在退休前解開伊波拉的最後一個難題:伊波拉病毒的宿主載體到底是什麼?
Yohannes Haile-Selassie:人類起源的追尋者
人類的起源一直備受關注,2016年2月,古生物學家Yohannes Haile-Selassie
在調查衣索比亞北部沙漠的一個遺址時,發掘出一塊保存完好的380萬年前的早期人類頭骨,引起學界轟動,並改寫了人類族譜。
這種古猿隸屬於最古老的人猿——南方古猿,南方古猿之前發現的標本大多為頜骨和牙齒,而如此古老且完整的南方古猿頭骨的發現,極大地完善了人們對南方古猿顱骨形態的認知。
Yohannes Haile-Selassie說道:「在我所有的發現中,它是最重要的,作為每日的提醒,我把它的縮寫印在我的車牌上。」
Wendy Rogers;器官移植倫理學家
關於Wendy Rogers的內容介紹比較敏感,此處省略,感興趣的讀者可前往Nature官網自行查看。
鄧宏魁:CRISPR轉化者
2019年9月11日,北京大學鄧宏魁、解放軍總醫院第五醫學中心陳虎、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吳昊合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發表了題為:
CRISPR-Edited Stem Cells in a Patient with HIV and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的研究論文。
該臨床試驗,利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人成體造血幹細胞上進行CCR5基因編輯,實現了經基因編輯後的成體造血幹細胞在人體內長期穩定的造血系統重建。然後對一個患愛滋病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27歲男性進行治療。治療後病人的急性淋巴白血病達到形態上的完全緩解,病人的T細胞呈現一定程度上對HIV病毒的抵抗能力,但效率很低,未發現脫靶效應和副作用。
這項基因編輯是在成體造血幹細胞上進行的,因此並不會對其他組織器官及生殖系統產生影響。該工作初步證明了基因編輯的成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可行性和在人體內的安全性,將會促進和推動基因編輯技術在臨床應用領域的發展。
但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學家Fyodor Urnov認為,該臨床試驗未能成功治療愛滋病,這一結果表明
人們對於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臨床轉化還是操之過急了。
John Martinis:量子計算機創建者
曾經,著名物理學家理察·費曼討論了利用粒子的量子特性製造計算機的想法,這些計算機可以完成傳統計算機無法完成的工作。如今,John Martinis及其領導的Google 研究人員宣布他們製造了世界上第一臺實用性的量子計算機。
這臺54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機實現了傳統架構計算機無法完成的任務——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需要計算1萬年的實驗,量子計算機僅用時3分20秒,這一驚人的成就宣布了量子霸權的開端!
當被問及如何攻克量子計算機的難題,John Martinis微笑道:「「在我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idea,想辦法就好了。」
Greta Thunberg:氣候抗議者
Greta Thunberg,這個16歲的瑞典女孩今年可以說是風頭一時無兩。
2019年9月,在美國國會關於氣候變化的聽證會上,Greta Thunberg將一份文件攤在議席上的議員們面前,它是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一份特別報告,預測世界變暖的嚴重後果。
「我不想讓你們聽我說,我想讓你們聽科學家的,」Greta Thunberg對議員們說,「我希望你們團結在科學背後,我希望你們採取真正的行動」。
這位年輕的小姑娘發出了新一代人對氣候問題的擔憂和政府不作為的憤怒!科學家們花了數十年的時間來警示氣候惡化,而現在,一個16歲的瑞典少女將這個警告徹底帶到政府議員和公眾的面前,讓人們再次警醒——氣候變暖問題的解決刻不容緩!
不管是否懷念,2019年都即將過去,在這一年裡,你心目中的十大科學成就是哪些呢?
參考連結:
https://www.nature.com/immersive/d41586-019-03749-0/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