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12月30日電 12月29日,「2016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正式揭曉,清華教授楊廣文、清華校友南仁東等十人榜上有名。
楊廣文近照。
楊廣文於1980年至1984年在太原理工大學應用數學專業學習,後於哈爾濱工業大學獲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
2016年今年6月20日,國際超算大會公布了新一期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神威·太湖之光」以超第二名近三倍的運算速度奪得第一。更令人振奮的是,該套系統實現了包括處理器在內的所有核心部件全國產化。
在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楊廣文及應用團隊努力下,「神威·太湖之光」在「將速度優勢轉化為應用優勢」方面也收穫頗豐,相關應用已涉及天氣氣候、航空航天、海洋環境、生物醫藥、船舶工程、材料等19個應用領域。
南仁東近照。
南仁東於1963年至1968年在清華大學無線電系真空及超高頻技術專業學習,後於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獲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 hundred meters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
2016年9月25日,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在黔南州平塘縣克度鎮正式建成投入使用。1994年到2005年間,現任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工程總工程師兼首席科學家的南仁東,走遍貴州上百個窩凼,最終選擇了克度鎮綠水村作為建設射電望遠鏡的最佳選址。從2011年正式開工以後,隨著支撐框架建設、反射面面板拼裝、綜合布線工程、饋源支撐系統升艙試驗、主體工程完工、全系統聯合調試的相繼完工,這隻「慧眼」終於開啟,歷經20餘年,南仁東終於率團隊完成了建成我國大型射電望遠鏡的夢想。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突破了射電望遠鏡的百米極限,擁有30個足球場大的接收面積,比德國波恩100米望遠鏡靈敏度提高約10倍,比美國阿雷西博望遠鏡綜合性能提高約10倍,它將在未來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設備的地位。
「2016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由《中國科學報》、科學網、《醫學科學報》和《科學新聞》雜誌共同主辦,旨在通過公眾廣泛參與,評出2016年度人們心目中的「科學明星」和「知識英雄」。
據組委會介紹,該獎項的獲獎者主要包括,推動2016年中國科學基礎研究和技術進步、具有優秀創新能力與重大影響力的科學家、科技傳播者(含科普工作者)和科技企業領軍人物等。
據了解,「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活動至今已經成功舉辦七屆,因評審的權威嚴謹和公眾的廣泛參與,在科技界具有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力。本屆評委會由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志珍院士擔任主任,「嫦娥之父」歐陽自遠等眾多院士和資深媒體人出任評委。經過眾多網友的推選投票、院士專家的嚴格評審,最終選出了十位當選者。
供稿:校友總會 編輯: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