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氣水合物將開展第二次試採
近日,《中國地質調查年度報告(2018)》出爐。其中,海洋地質調查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試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報告》指出,2018年,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積極開展海洋地質調查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試採,基本完成1∶100萬海洋區域地質調查成果集成,建立了統一的海洋地質核心資料庫和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資料庫,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成果與進展。
-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重大成果及最新進展發布
6月2日,國土資源部在北京舉辦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新聞發布會。中國地質調查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協調領導小組副組長李金髮介紹了試採最新進展、自主創新成果及有關情況。
-
海洋研究院盧海龍教授參與的「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入選年度...
日前,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布的「2017年度地質科技十大進展」中,「我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被評選為首要進展。作為此次試採工程項目的四大核心單位之一,北京大學憑藉學科綜合優勢再次發揮了引領帶頭作用。作為本次試採工程的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盧海龍教授帶領北大科研團隊為此次試採的成功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作出了突出貢獻。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將提速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出席,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作了題為《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與產業化前景展望》的主旨報告。李金髮闡述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並展望了其產業化前景。他說,天然氣水合物是21世紀公認的最有可能接替煤炭、石油等常規能源的新型綠色能源,具有能量密度高、清潔環保、分布區域廣、資源規模大、生成環境特殊等特點,是未來全球能源發展的戰略制高點。
-
吉林大學天然氣水合物團隊獲中國凍土天然氣水合物項目「優秀髮明...
近日,「2011年度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成果交流會」在廣西北海舉行,來自全國凍土天然氣水合物研究領域的60餘名專家參加會議。吉林大學建設工程學院孫友宏教授領導的天然氣水合物團隊一行四人與會,其中,孫友宏教授、郭威副教授和研究生李冰分別作了「東北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資源勘查(鑽探試驗井工程)研究進展」、「凍土區天然氣水合物蒸汽法開採系統」和「光管式與螺紋管式泥漿製冷換熱器對比分析」的報告,得到了與會專家的肯定。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中集集團供圖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表示熱烈的祝賀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造兩項新的世界紀錄
中國網26日訊(記者韓琳) 記者從自然資源部今天召開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獲悉,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
-
我國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電纜網訊】日前,據科技日報報導,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第二輪試採日前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並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記錄
-
地質調查局副局長:中國有望率先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
8月25日在京舉行的「2018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李金髮介紹稱,中國是世界上既有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也有陸域天然氣水合物的極少數幾個國家之一,「從目前全球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進程來看,我國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下一步,我國通過大力推進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有望率先實現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創兩項世界紀錄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聯合組織實施,經過兩年多的集中攻關,2019年10月正式啟動第二輪試採海上作業,於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創下兩項新世界紀錄
在技術方面,試採攻克了深海淺軟地層水平井鑽採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向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產業化邁出了極為關鍵的一步。 據了解,自然資源部會同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聯合廣東省人民政府、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加快推進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採先導試驗區建設。
-
2020地質調查年度印記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點火成功。 3月26日,自然資源部宣布,由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取得成功並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採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兩項新的世界紀錄,實現了從「探索性試採」向「試驗性試採」的重大跨越。
-
三問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試採
截至6月10日,在南海的「藍鯨一號」鑽井平臺上,天然氣水合物試採火炬已經熊熊燃燒了整整31天,平均日產氣6800立方米,這意味著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工作順利
-
從探索走向試驗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26日,在自然資源部舉辦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上,相關人員進行了解答。 第一輪試採成功之後,為何還要開展第二輪試採? 答:天然氣水合物的產業化進程大致分為理論研究與模擬試驗、探索性試採、試驗性試採、生產性試採、商業開採5個階段。
-
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功 創兩項世界記錄
被俗稱為「可燃冰」的天然氣水合物,是由天然氣和水在低溫、高壓條件下形成的一種固態結晶物質,外觀像冰,可以被點燃,被認為可成為石油、天然氣的替代能源。2017年,我國南海神狐海域進行的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開採成功。2019年10月正式啟動第二輪試採海上作業,於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
-
中國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告捷 日均產氣量創新世界紀錄
    中國自然資源部26日召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成果匯報視頻會。記者從會上獲悉,第二輪試採海上作業於2019年10月正式啟動,2020年2月17日試採點火成功,持續至3月18日完成預定目標任務。
-
受權發布: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新華社北京5月18日電 中共中央 國務院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的賀電 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並參加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任務的各參研參試單位和全體同志: 在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向參加這次任務的全體參研參試單位和人員
-
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關鍵技術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近日,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第二輪試採結束,取得圓滿成功。試採過程中,在中國地質調查局試採現場指揮部組織和領導下,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石油工程學院教授孫寶江、廖華林所在團隊分別承擔了「海洋動態壓井混合裝置」和「儲層改造地面試驗與工具現場技術服務」課題,在多方共同努力下,相關成果得到高度認可,為試採成功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持。
-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自主創新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理論、技術、工程和裝備自主創新 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採實現勘查開發理論
-
...1.6萬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達99.5%,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成功
    5月18日,我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採實現連續8天穩定產氣,試採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了我國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歷史性突破。黨中央國務院發來賀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