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現壯舉!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中國航天技術從此進入新紀元

2020-12-04 吳非媒體外交

在經過長達38萬公裡的飛行之後,嫦娥五號探測器於北京時間12月1日23點成功降落在月球表面,落月後的嫦娥五號很快便打開了太陽展翼面開始工作。從最新消息來看,12月2日4時53分,嫦娥五號完成了本次月球鑽取採樣及封裝工作。按照當前發展來看,嫦娥五號現在一切正常,很快就會順利攜樣返航。

作為整個月球探測工程的重要一步,嫦娥五號降落月球意義非凡,而且這一步的難度頗大。我們外在看起來嫦娥五號是一次性順利著陸的,但實際上背後經歷了主動減速、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自由下落等多個階段。這不僅需要各種高性能的儀器裝備,而且也對技術人員的操作水準提出高要求。一旦出現失誤,造成的結果就是整個嫦娥五號探月工程的夭折。因為對於嫦娥五號來說,成功降落月球的機會只有一次,所以只有成功。

首先,嫦娥五號探測器對於降落月面的位置選擇是空前的。相比於嫦娥三號和四號,嫦娥五號的月面降落點,不僅需要考慮到隨後的採樣工作,而且也必須作為未來整個探測器起飛的起飛場。因此,對於位置精度和平整度的要求堪稱頂級。在這次嫦娥五號降落過程中,發揮該功能的就是制導導航與控制(GNC)系統,它是由航天五院502所研發的,簡單來說就是先通過大的反推力進行減速,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大概避開一些「大坑」,然後再斜向落向選定的著陸點,等到了著陸點上方時改用垂直降落方式,最後關閉發動機降落。

其次,在整個降落過程中,嫦娥五號的眼睛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為制導導航與控制提供距離參數。而嫦娥五號的眼睛是由航天五院西安分院研發的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它在嫦娥五號距離月面15公裡的地方就打開了,然後在6公裡處開始工作。微波測距測速敏感器就像是一雙明亮的眼睛,不斷的感知著落月路徑,然後傳達給指揮樞紐。

最後。嫦娥五號的發動機起到了巨大作用。由於月球上沒有空氣,所以幾乎不能夠實現空氣摩擦減速這一目的。為完成一系列動作,就必須要求發動機具備推力深度調節能力。與大多數認知不同的是,嫦娥五號並不能用簡單的航天發動機。實際上,從2006年開始,航天六院就正式啟動了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的研發工作,這次嫦娥五號上配備的就是這種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在為嫦娥五號提供服務之前,它已經成功為三號和四號提供了類似服務,可以說是我國航天探測器比較倚重的一款發動機。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嫦娥五號的剎車系統、嫦娥五號的「腿」以及地月通信橋梁都在整個降落活動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總而言之,降落月面是一個非常複雜且技術要求高的太空活動,非航天大國不可完成,不過這也再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航天技術的高超。

相關焦點

  • 嫦娥五號登月成功的背後,長徵五號才是中國航天真正的野望
    這兩天嫦娥五號登月的新聞已經刷爆各大媒體。特別是嫦娥五號攜帶的著陸器已經順利降落月面,並且成功完成了月球土壤的採樣工作。此次探月任務已經成功完成了一半,而如果後半程返回任務也能成功完成,那中國就將成為全世界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掌握月球採樣技術的國家,那無疑將標誌著中國航天技術已經穩穩排在了世界最先進行列。
  • 中國徵服月球!嫦娥五號登月採樣!載人登月就在眼前!
    如果成功,飛船將於12月中旬返回地球。40多年前,美國和蘇聯把月球巖石和「土壤」帶回地球分析。中國的目標是成為第三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這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四部分組成。成功執行一系列月球任務後,(中國)信心應該很強。
  • 嫦娥五號成功將月球巖石帶回地球,安全著落!太空競爭進入新紀元
    中國嫦娥五號執行太空任務最後階段,成功捕獲月球巖石碎片並將其帶回到地球進行研究,其太空飛行器在今天(12月17日)凌晨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的冰雪中,安全著落顯示出太空競爭正式進入新紀元。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成功「登月」,上九天攬月不再只是豪情
    2020年12月1日,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是個尋常的日子,然而對於中國航天事業以及億萬華夏兒女翹首以盼的登月夢而言,它卻是個歷史性的時刻,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時刻以及嫦娥五號創造的「登月」神話。毋庸置疑,嫦娥五號是中國數千年登月夢裡濃重炫麗的一筆!
  • 心中五味雜陳,俄航天專家羨慕嫦娥五號,感嘆蘇聯曾經的榮光隕落
    據國內媒體報導,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土壤安全著陸,中國成為繼蘇聯、美國之後,第三個完成取回月球樣本壯舉的國家。這一壯舉在西方世界引發了驚嘆,在俄羅斯也有很多蘇聯時代的老人感覺心中五味雜陳。有俄羅斯航天專家發表文章,羨慕中國展現出不遜於美國的最高科技水平,除了探索月球,中國的"天問一號"也在火星探索領域與美國展開競爭。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17日,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返回器攜帶月壤樣品成果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著陸,嫦娥五號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此次嫦娥五號探測任務實現了多個首次,其中多個首次還為載人登月技術發展積累了相關工程經驗和技術基礎,比如首次上升器月面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月球軌道首次對接。
  • 嫦娥五號登月取樣,中國載人登月啥時候能實現?總師:時間問題
    文/白夜 11月24日凌晨,我國文昌發射基地將搭載嫦娥五號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引起大家的關注。按照計劃來看,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成為中國首個實施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也是我國探月工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 嫦娥五號成功回家,美國50年前就已登月,為何至今不能無人採樣?
    2020年12月2日,嫦娥五號順利完成月球土壤採樣與封裝,完成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月球採樣,成為世界上繼美國蘇聯後的第三個在月球採樣的國家。嫦娥五號月球無人採樣,體現了中國航天事業的一大進步,全球媒體都對我國表現出高度認同,《華盛頓郵報》報導稱,這是中國一系列探月工程中最新的一次,顯示了中國作為太空探索力量的崛起。嫦娥五號的成功不禁讓我們想起美國航天事業,美國早在上個世紀就實現了登月取樣返回的壯舉。
  • 中國嫦娥五號探月器成功發射,美國陰陽怪氣表態別有用意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成功,即將執行中國第一次採樣返回任務,對此各國航天人士紛紛表示祝賀和祝福,但只有美國酸得很,美國NASA表態稱希望中國在獲得月球樣本和分析數據後能將它們向全世界分享,其中意思似乎暗有所指,對此有網友表示,中國嫦娥五號探月器成功發射,美國卻陰陽怪氣表態別有用意,其中原因倒也不複雜,就是看到中國成就後酸了
  •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我國航天技術水平可以進入世界第一梯隊了嗎?
    「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飛向月球,距離我國成為世界第三個可以從月球上取樣回來的國家只剩下22天時間!「阿波羅計劃」是人類史上最大的,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航天活動之一,而我們的「嫦娥五號」任務,可以看作為縮小版的「阿波羅計劃」,其難度可見一斑,也是我國實施最複雜的航天工程!
  • 嫦娥五號任務是中國載人登月的重要一步
    長徵5號遙五火箭已經運往海南文昌,這次太空任務是嫦娥五號月球採樣任務,是2020年中國航天的一場重頭戲。再看嫦娥五號的任務過程嫦娥五號的任務過程分為這些個步驟:火箭發射--進入地月轉移軌道--進入環月軌道--著陸器+上升器與軌道器+返回器分離--著陸器+上升器在月球表面著陸--機械手臂在月球進行採樣,月球樣品放入上升器--上升器帶月球樣品從月球起飛--上升器與返回器對接--月球樣品轉移到返回器上--上升器分離--軌道器+返回器從環月軌道進入地月轉移軌道返回地球軌道
  • 嫦娥五號獲取土壤,NASA想要中國分享,美國是否該為登月向人類道歉
    「太空拉鋸戰」已經打響,蘇聯解體之後,美蘇之間的太空戰告一段落,從此美國洋洋得意,成功實現世界第一次載人登月的壯舉,為此蘇聯付出重大代價,將太空人送入太空之後,國家卻亡了。中國的嫦娥五號獲取月球土壤,NASA想要中國分享,從此獲得一杯羹,那美國是否該為登月向人類道歉,應該告知世界真相!
  • 嫦娥五號獲取土壤,NASA想中國分享,美國是否該為登月向人類道歉
    「太空拉鋸戰」已經打響,蘇聯解體之後,美蘇之間的太空戰告一段落,從此美國洋洋得意,成功實現世界第一次載人登月的壯舉,為此蘇聯付出重大代價,將太空人送入太空之後,國家卻亡了。中國的嫦娥五號獲取月球土壤,NASA想要中國分享,從此獲得一杯羹,那美國是否該為登月向人類道歉,應該告知世界真相!太空是黑暗的也是明亮的,同時也是充滿誘惑的神秘地方。雖然人類已經成功踏入太空,但是背後付出的代價未免過於殘忍,一向被認為十分嚴謹的科學最終也被淪為說謊的藉口,在生命面前,這些科學能起根本的保護作用嗎?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習近平主席發來賀電,讚揚這是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攻堅克難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的一大步」。世界多國航天機構和專家都為中國航天成就點讚,並期待與中國合作。
  • 中國航天勇奪登月三連勝!嫦娥五號的黑科技,NASA還在探索中
    嫦娥五號著陸器與上升器組合體成功登月 算上嫦娥三號、四號,這已經是中國航天連續第三次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任務 7500N變推發動機助力中國航天登月三連勝 經過短暫的快速調整段後著上組合體進入接近段,
  • 嫦娥號探月為國爭光,最早探索太空的中國與美蘇航天技術哪家強?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中國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嫦娥5號是負責嫦娥三期工程"採樣返回"任務的中國首顆地月採樣往返探測器。
  • 為什麼說嫦娥五號技術要比美蘇更加先進,甚至比載人登月更難?
    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已經由長徵五號遙五重型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作為我國無人月球探測階段「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嫦娥五號將是中國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月球探測器不可否認,早在上個世紀,美蘇就已經實現登月取樣返回的壯舉,而且,美國更是成功實現了人類首次載人登月飛行和人對月球的實地考察
  • 嫦娥五號已落月,歐美排隊尋求合作!中國航天年度大戲,即將收官
    嫦娥5號登月探測是中國邁入載人登月的關鍵一步,此次成功著陸預示著中國對如何登陸月球表面已經擁有了足夠的技術儲備,嫦娥5號的技術目標是從月球表面,採集2千克土壤樣本,並最終將樣品送回地球,現在著陸月球表示整個計劃已經順利走完了一多半,並已經成功渡過了登月這個關鍵節點。
  • 登月之旅開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登月之旅開啟!嫦娥五號成功發射 。11月24日4時30分,國產長徵五號遙五重型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升空,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發射上天。這次發射任務計劃實現月面降落,月壤自動採樣,返回地球。
  • 嫦娥五號使用第二宇宙速度「回家」,為何?NASA從未成功
    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著陸場,它以百米衝刺的速度返回地球,回歸祖國的懷抱,中國航天不斷創造世界奇蹟。嫦娥五號此次在前去太空耗費23天,最終成功帶回月壤回歸,為中國嫦娥探月工程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