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流浪貓小程序走紅 誰能推動流浪動物保護法?

2020-12-05 波奇網

近日,北京大學貓協推出一款校園流浪貓管理小程序。小程序上每隻貓都有姓名、照片,並以「畢業」、「修學」等詞記錄貓咪在校園裡的狀態,甚至還建立了「叫聲檔案」。學生們通過絕育、送養來控制流浪動物數量。

北大貓協負責人表示,做這款小程序的初心就是為了歸納流浪貓的基本信息,同時也覺得做這個東西有趣。方便歸納現在學校裡有多少起了名字的貓咪。除了日常照料外,貓協還會用絕育和送養的方式控制流浪動物數量,促進校園動物和學生的和諧共處。

流浪動物救助遇困境

隨著國內寵物數量快速增長,日益凸顯出嚴重的流浪寵物問題。以流浪貓為例,相關數據顯示我國流浪貓遺棄集中於貓舍。貓舍繁育選育後品相不佳、身體缺陷、嚴重基因病、無法售出的貓就會被遺棄。寵物業上下遊產業鏈不規範,流浪動物就不會斷絕。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變化,更是有越來越多的流浪動物出現,而如何制定流浪動物政策,以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重點。

伴隨著寵物數量的增多,流浪動物的數量也在快速增長。過多的流浪動物卻造成了生態系統的混亂和負擔,如果某種生物由於人為原因導致該物種泛濫進而破壞生態圈平衡情況下,人為控制該生物絕育或滅殺,短時間內或許會有明顯的降低該物種對公共衛生安全和生態圈的負面影響,但並不是最優的策略。為了避免大規模的流浪動物滅殺行為,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流浪動物救助機構選擇建立救助站,來幫助更多的流浪動物,但也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壓力。

以國內嵊泗縣慈緣流浪動物救助站在網上公布的數據為例,從2016年開展關愛流浪動物關愛保護以來,總共救助了約500餘只流浪動物,每年花費七十到八十萬元的愛心救助資金,資金主要來源是通過個人慈善捐助,這種不穩定救助模式經常入不敷出,資金緊缺和飼養場地缺失是面臨的首要問題。面對數量眾多的流浪動物,流浪動物保護的工作人員已力不從心,缺人、缺物資、缺場地、缺錢等問題讓嵊泗縣慈緣流浪動物救助站陷入困境。

國內對收養流浪動物的態度

據不完全統計,全球有超過2億的流浪狗,其中中國流浪狗的數量就已經超過了4000萬,佔了全球的20%,而且數字還在不斷地增長中,流浪貓的數目更是數不勝數。這些動物要麼被主人以各種理由遺棄、或者走失,還有的來源於流浪動物自身的繁殖。惡劣的生存環境大大減少了動物的壽命,有調查顯示,流浪動物的存活期一般在三年左右,而養在家中的寵物貓狗的壽命,往往都在十年以上。

不少公益組織在網絡上進行了大量的宣傳。於是,「用領養代替購買」已經是廣大愛寵人士耳熟能詳的口號。

然而,中國流浪動物的領養之路走得並不順利。據2018《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統計:在中國,寵物狗的獲得43.9%來源於寵物店,而領養的狗狗只佔寵物狗數目的11.8%,而寵物貓的來源,除了「在街上撿的」佔32.6%以外,在寵物店購買數目佔寵物貓總數目的25.3%,而領養則只佔19.9%。

在中國,「寵物領養」為何會陷入如此尷尬的境地呢?個別愛寵人士表示領養的多是些田園貓狗,但一部分人更願意去寵物店購買寵物,他們認為流浪動物的流浪經歷,使它們的性格比較警惕,不夠親人,而自己更喜歡有純正血統、性格溫和的寵物。除此之外,後院貓機率大,流浪動物大量繁殖的現象一直存在,這也導致了很多有先天疾病的貓狗出生,也就是說,有時候在領養的是一隻並不健康,甚至是帶著嚴重疾病的寵物。

寵物公益事業

國內目前對流浪動物還沒有成熟的處理和保護法律法規,小動物NGO(非政府組織,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機構,不管是數量上還是專業程度都遠不及歐美國家,大部分中國的流浪保護組織和個人都是定點餵養或大量收容流浪動物,而個人及公益組織大多缺少完善的經營體系和缺乏商業資本的引入,增加的流浪動物及後代和越來越少的資金投入衝突,其後果就是收容所倒閉,動物們再次流浪,而且數量大幅增加。

當然國內也有很多大型機構會對流浪動物救助中心進行扶持,以國內獨角獸企業波奇網為例,2018年聯合AcFun給北京流浪動物捐贈1.5噸皇家寵物糧,並持續舉辦全國愛貓活動月,呼籲全社會關注流浪動物的生存環境。

除此之外像是瑞鵬公益基金,也持續聯合其他組織一起發聲,參與壹基金「為愛同行」活動,與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旗下品牌福來恩的「愛寵守護計劃」線下聯合活動,支持獸醫人才培養等。

完善流浪動物保護政策成關鍵

當前,國外已經有較為完善的流浪動物保護策略,例如美國有政府專門撥款的流浪動物收容機構,如果你在街上看到流浪的動物,可以把它們送來這裡,甚至自己由於種種原因不想繼續飼養寵物,也可以把它們送過來。

這裡的動物被單獨飼養在籠子裡,籠子外面有寵物的相關資料,寵物有專人照顧,甚至免費幫寵物做絕育手術,有領養意願的人們,也會選擇到這裡來領養寵物。然而,在美國,領養寵物要接受的背景調查內容比中國更加繁瑣。除了調查領養人的住址、工作、家庭成員、住房情況外,也在申請表上羅列出一系列領養寵物後可能出現的狀況,讓領養人認真思考是否已經做好了家裡多一位成員的準備。

未來也希望國內能夠儘早制定相關的流浪動物保護法規和條例,依法劃分各相關部門的職責,形成分工明確、有效協作的機制。如果完全由政府部門單獨來開展流浪動物的監管的話,也並不一定可以達到極好的效果。除了要明確和強調政府的責任,還需要動員整個社會的力量來參與,使流浪動物的收容更加規範。

相關焦點

  • 偷狗判十年,不遛狗要罰款……盤點國外的小動物保護法!
    動物保護法是文明進步的必要階段。為了保護動物的權力,照顧動物福利,許多國家制定了小動物保護法,今天給大家盤點一下世界各地為了保護動物制定的法律。 禁止商場設立寵物動物園、開設動物咖啡館、動物打鬥娛樂活動、在酒吧和餐館飼養動物,以及禁止殺死流浪貓和流浪狗。
  • 社會調查:流浪動物的生命誰來保護
    近年來,多起虐貓事件引起輿論譁然,回顧我國相關立法,僅有1998年頒布的《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實驗動物管理條例》。但是,這兩部法律都沒有涉及流浪動物保護的問題。然而實踐中,關於隨意丟棄家養寵物的法律規制、流浪動物的處理方法,仍然是缺乏法律詳細規定的難題。
  • 大批流浪貓狗小區裡被毒死 有人叫好有人哭
    大批流浪動物人為原因死亡  家住四方區的市民陳女士給本報打來電話反映,她所住的四方實驗小區內,原先有不少流浪貓狗,很多有愛心的居民把家裡吃剩的飯菜拿出來,餵這些流浪動物。但最近幾個月時間,突然有大批流浪貓、狗被人毒死。每天早上起來,沒走幾步就能看到貓狗的屍體,有時候一早上就能看到十幾具流浪動物的屍體。
  • 在中國,流浪貓每年捕殺的野生動物超過100億
    也就是說,凡是它們能捉到的動物,它們都吃。貓是非常機敏的機會主義捕食者,它的食譜非常非常廣。如此多的家貓,和以家貓為源輸出的流浪貓,事實上對野生動物構成了巨大威脅。這個威脅到底有多大呢? 流浪動物的生態威脅2020.12.13 廣州大家下午好,我是李忠秋,來自南京大學。
  • 南安市郊流浪動物救助基地 四位義工收養180多隻流浪貓狗
    在南安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建立了一個流浪動物救助基地。他們收入不多,卻瞞著家人拿出積蓄為流浪貓狗安家。­  去年三四月,她了解到,晉江有個「打狗隊」,負責處理在路上流浪的動物,「不知道那些被抓的貓狗會被怎麼處理,我們一想到它們可能會被撲殺就很心痛,於是,便協商讓『打狗隊』把抓到的30多隻流浪貓狗交給我們來安置」。
  • 北大80多隻貓之間的關係,可能比《百年孤獨》還複雜~
    文| 院辦小天來源| 跳海大院 北京大學學生流浪貓關愛協會(以下簡稱北大貓協),前段時間因為《北大貓咪圖鑑》上了熱搜,網友排著隊去小程序裡雲吸流浪貓,搞一些正兒八經的精神保健。貓咪圖鑑設置的初衷是北大貓協為了規範管理流浪貓。北大校園大概有100多隻流浪貓,而小程序記錄在檔的就有80多隻,圖鑑上標註了名字,大頭證件照,出沒地址以及貓咪之間的情感糾葛等。並且以「在校」、「畢業」(已經送養)、「休學」(失蹤)、「喵星」(去世)作區分。
  • 寧波一小區流浪貓被毒死 專家:極端做法不可取
    如何處理好人和流浪動物的關係,日益成為大家關注的問題。最近發生的一起小區流浪貓被毒死事件,更是再次引發了諸多爭議。  一隻流浪貓之死引發的爭議  前幾天,在萬科金色水岸小區,一隻流浪貓的死亡引發了很多人的熱議。有人還專門在微信公眾號發表了一篇名為《誰害死了萬科貓小黃》的文章,獲得不少人的關注。記者聯繫到了發表文章的小區住戶楊小姐。
  • 流浪貓的危險,超乎你的想像
    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小區裡,你都有機會發現流浪貓的身影。而每當春天到了,萬物復甦,貓咪們又到了交配的季節……小區裡不分晝夜、此起彼伏的貓叫聲,也在不斷提醒著你,誰才是這裡真正的主人。不過流浪貓並非外表看上去那樣楚楚可憐,對於其他動物甚至是人類來說,它們實際上是披著可愛外衣的殺手。
  • 爭鳴:流浪貓每年捕殺百億野生動物研究的結論靠譜嗎?
    我們希望從城市生態與公共政策的角度,對李忠秋團隊的研究以及從該研究所得出的推論進行討論,以便進一步推動相關的研究與政策制定。首先對李教授一席演講的內容做一個簡單回顧:1. 流浪貓的祖先跟隨人的擴張擴散(入侵)到世界各地。今天的流浪貓主要是由人遺棄的寵物以及寵物的後代所組成的類群,一般生活在人類聚集區周邊。他們並不是自然的一部分(野外沒有這個種群)。
  • 野生貓和流浪貓 你能分清楚嗎?
    野生動物,流浪動物和寵物貓都屬於同一物種; 他們都是家貓。但是,流浪貓和野貓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上也是彼此不同的 - 與人們的關係和互動。無論您是庇護所工作者,獸醫還是野貓倡導者 - 或者您只是與野貓分享您的鄰居 - 知道如何區分這些差異有助於了解如何更好地與貓進行互動。
  • 流浪貓狗泛濫影響市容 鼓浪嶼展開「貓狗大轉移」
    一場為期兩個月的鼓浪嶼流浪貓狗整治行動,近日展開。島上數百流浪貓狗將「大轉移」,它們將「搬家」到海滄專門的流浪動物收容所。居民的無奈整晚貓叫春 隨處狗大便78歲的董阿姨,夜不能寐。因為一到晚上,「喵喵」聲就此起彼伏。「像嬰兒哭,很吵。
  • 導致一個島嶼的物種滅絕,流浪貓的威力有多大?
    這一幕引發了李忠秋對流浪動物地細緻思考:流浪動物到底對於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包括青藏高原上的野生動物,包括城市生態系統中的一些小鳥小獸,有哪些影響或威脅?
  • 撿到的流浪貓先別急著扔,養養看,你會收穫一隻小可愛
    粗糙的毛髮、髒兮兮的臉,甚至是皮膚潰爛、缺胳膊少腿,別意外,這就是流浪貓的寫照。看起來醜醜的,很多人對流浪貓避之不及,但是我想告訴你:如果你撿到一隻流浪貓,請你別放棄,別急著扔,養養看,你的愛心會讓它脫胎換骨,變成一隻小可愛。
  • 她收養了200多隻流浪貓狗,最愛幹的事,就是為動物做絕育!
    她的名字叫(滄海),是一位來自天津的動物保護者,她在天津建了一個救助領養中心,收養了200多隻流浪貓狗。還在全國各地為流浪動物做絕育手術,她說:「總要有人做這些事,如果它們的出生就像來到人間地獄,那讓我一個人下地獄。」
  • 「動物之家」舉步維艱 百隻流浪貓狗如何過冬?
    寒潮來襲,氣溫驟降,今天,鎮江星火動物保護組織的負責人向我們打來求助電話說,他們成立這個組織原本是出於公益慈善的目的,可現在卻出現了運營困難,機構內的一百多隻流浪貓狗處境十分艱難,已經無法獲得充足食物。
  • 盤點身邊默默付出的人 動物基地誌願者:周末陪陪流浪動物
    從上高中時到現在,黑子已經做了近8年的志願者瑞家志願者團隊,是2008年5月成立的自發性非註冊民間組織,當年是為救助北京清河營村因拆遷造成的大批流浪遺棄動物而組建起來的,也是北京成立較早的一支救助流浪小動物的團隊。
  •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保護動物缺正規法律保障
    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保護動物不缺公眾意識 只缺法律保障  在媒體報導北大學生殺死流浪貓事件後,記者電話採訪了國際愛護動物基金會媒體負責人何勇先生,詢問了一下他對這件事的看法,在談話當中,他強調得最多的就是在我們需要更多的保護動物反虐待動物的法律法規。
  • 流浪貓因長得醜而爆紅,一臉「愁容」深受大家喜愛,長得真別致!
    這個世界從來都不缺少長得美的人,畢竟在如今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裡,只要願意,誰都可以變美。相反,能醜到讓人感嘆好可愛,那才叫獨特。不過貌似到現在還真沒有見過誰長得醜還能被眾人喜歡,連長得美都做不到,更不要說長得醜了。然而,人們極力追求長得好看的寵物卻不一定能憑藉著高顏值而脫穎而出,畢竟寵物都長得太大同小異了,誰家還沒長得一隻乖的寵物呢!
  • 讀《流浪貓戰爭》有感:百億殺手竟能把鳥類殺成負數?
    許多人將獨特的生態環境、特例(尤其島嶼生態),跟大陸生態混為一談,將澳洲徹底野化的野貓所造成的殺戮,安放到城市流浪貓頭上,哪怕二者生存環境大相逕庭,甚至澳洲野貓的體格都能比城市流浪大一倍,忽然就不那麼重要了。一切都是為了讓你相信:流浪貓個個殺手,影響生態,不論住哪。澳洲野貓:許多鼓吹流浪威脅生態的「大V」希望你相信,你小區裡的流浪和這個貓是一種東西。
  • 你的愛心,不是盲目的餵養,給流浪貓一個安心的家最重要
    很多人居住地方附近,總能看到很多的流浪貓,也會看到在小區角落旁,看到有些餵養流浪貓的袋子或者盆子,可是這樣的餵養流浪貓,真的好嗎?愛貓人士為什麼現在變成貶義詞了?喜歡貓就帶它回家,給它驅蟲疫苗絕育,扔在外面打擾別人的生活幹什麼呢,天天喊著不喜歡可以但不要傷害,現在究竟是誰傷害誰啊,不說什麼被兇被抓被咬吧,貓屎貓尿寄生蟲,生態環境被破壞,家養的鳥放個陽臺可能就慘死了,這也都是傷害,再喜歡也不要別給別人添麻煩才是行動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