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恐癌」的時代,不少人都會談「癌」色變,聽到癌症都會覺得很無奈!據統計,我國每天有超過1萬人確診癌症,也就是說,每分鐘就有7人確診癌症。較之十年前,這個數字持續地上漲著。
一個人身上每天有數萬億個細胞在複製,在致癌物(吸菸、電離輻射、幽門螺桿菌等)影響下,每天約有50-100萬個細胞在複製過程中可發生突變。有的突變細胞進一步變為癌細胞。
由於我們有免疫系統的保護,通常我們不會得癌症。正常的免疫系統能及時清除掉一看就不是好人的「癌細胞」。但有時,癌細胞攜帶像面具一樣的蛋白,這使得免疫系統常常因為分不清敵我,而放過了本應該被殺傷的癌細胞。
此外,還有一個特別的原因,腫瘤中的細胞大多來源於人體自身,免疫系統不會輕易把它們視為異物,因此不會主動對它們展開攻擊。
人體免疫系統捍衛健康
在我們身體內,有一支精銳的部隊保護著我們身體的健康,這支部隊就是免疫系統。當我們身體遭遇細菌病毒的入侵時,抗原體呈細胞拿到抗原,然後身體會生成殺傷細胞,去殺滅細菌或者病毒。
但是生成抗原需要時間,有的細菌和病毒會變異,導致抗原無法識別,這就會使殺傷效果大打折扣。
但好在,我們還有NK細胞,它不需要抗原致敏就能對細菌、病毒或者癌變的細胞造成殺傷,就好比尚方寶劍不需要請示皇帝就能讓奸佞伏法。對於維持人體健康而言,NK細胞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確認識NK細胞
70年代初NIC的研究人員在研究T細胞對靶細胞的特異殺傷時發現,正常對照小鼠的脾細胞可以像免疫小鼠的脾細胞一樣殺傷某些腫瘤細胞,繼而發現正常人體外周血淋巴細胞也可以天然殺傷某些癌細胞。這些細胞的殺傷功能不需要預先免疫或致敏,故取名為天然殺傷細胞(NK cells)。
NK細胞形態上屬於大顆粒淋巴細胞,來源於骨髓,佔白細胞數量的15%。NK細胞與人體其他150多種白細胞都不同,它不需要接受免疫系統的特殊指令,也不需要其他細胞的配合,自己單獨就能識別和攻擊外來細胞、癌細胞和病毒,在醫學上被稱作是人體抵抗癌細胞和病毒感染細胞的第一道防線。
NK細胞表面受體(NKR)可以識別被病毒感染的細胞表面表達的多糖分子。其殺傷效應是由其活化後釋放出的毒性分子介導,如穿孔素、顆粒酶和TNFa(腫瘤壞死因子)等。
NK細胞殺傷的靶細胞主要是腫瘤細胞、病毒感染細胞、較大的病原體(如真菌和寄生蟲)、同種異體移植器官、組織等。它具有廣譜抗瘤作用,特別是對淋巴瘤和白血病細胞作用更為明顯。
NK細胞免疫是如何殺傷癌細胞的
NK細胞是固有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機體抗禦感染和防止細胞惡性轉化的重要免疫調節細胞,典型的表面標記是CD3-CD56+,殺傷速度快,範圍廣,NK細胞識別靶細胞無MHC限制性,可以在無預先致敏的情況下殺傷腫瘤細胞。
同時,還可以產生一系列的細胞因子,進而對機體的適應性免疫進行調節,是連接機體固有免疫和特異性免疫的橋梁。
此外,NK細胞是人體抵抗癌細胞和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除了具有強大的殺傷功能外,還與機體其他多種免疫細胞相互作用,具有很強的免疫調節功能。
NK細胞可以單獨識別、攻擊和清理外來細胞、癌細胞、病毒或衰老、感染細胞,主要通過分泌穿孔素、顆粒酶及腫瘤壞死因子或其他大量細胞因子,發揮攻擊和殺傷作用,使癌細胞進入凋亡或死亡狀態。
NK免疫細胞治療作為新式的腫瘤醫治手段,彌補了手術、放療、化療「不完全、易搬運、副效果大」的弊端,從癌症患者的免疫功能下手,在全體進步免疫機制的前提下,經過特異性的辨認病變細胞,進而滅殺組織中的腫瘤細胞,不只具有明顯的腫瘤殺傷效果,而且能夠進步患者的免疫力,避免呈現復發和搬運,進步患者的生計質量,延伸患者的生計期。
廈門上瑞合生物科技
廈門上瑞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添易醫學研究院戰略合作夥伴、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獲得者蘭迪·謝克曼廈門工作站。
公司依託國內外高端醫學及抗衰老研究團隊、國家重點幹細胞實驗室及高等院校優勢學科,從事前沿科技成果轉化,整合全球頂級醫療技術專家及國內頂級醫療院所,重點結合幹細胞及免疫細胞療法等再生科學成果。
旨在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精準的健康管理服務,是及高端抗衰產品營銷,前沿醫治手段提供為一體的高科技平臺。
END
▼
更多尖端醫學動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