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點
國內財經要聞
▲內地基金公司香港管理基金規模突破3000億港元
▲財政部國庫司:特別國債所籌資金已經提前下達地方
▲農業農村部:國內糧油供給持續充裕,消費者沒有必要過分焦慮甚至恐慌搶購
▲深圳發布「促進數字貿易快速發展若干意見」 力爭三至五年實現數字貿易規模2000億元以上
▲專家:依賴行政手段無法實現環保和能源轉型的長期有效
▲全國百城「房價過熱」城市正在減少
國際財經要聞
▲穆迪上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 是唯一獲上調經濟體
▲報告:美國酒店業貸款違約創歷史新高
▲日本確定GDP增長目標 計劃2022年春季前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渣打:隨著市場趨緊,歐佩克或將提高2021年產量目標
▲滙豐稱利率「永遠在低位」 建議客戶捨棄避險債券
▲美國銀行:美元兌加元今年年底目標位仍設在1.40
企業動態
▲長三角示範區開發者聯盟成立,創始成員包括阿里巴巴、華為等12家機構
▲中國人壽:擬成立合夥企業 聚焦海澱區教育科研和商業辦公地產
▲融創中國:去年就開始降槓桿,現在是土地市場風險最大的時候
▲字節跳動創新業務中心落地成都高新區
▲滴滴全球日訂單首破五千萬 目前網約車訂單已超去年同期水平
▲美銀美林:升阿里目標價至318港元 料螞蟻集團估值可升至3180億美元
國內財經要聞
1、內地基金公司香港管理基金規模突破3000億港元
香港證監會在8月25日公布的最新一期《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報告中披露,與內地有關的基金公司在香港管理的基金規模,在2019年首次突破3000億港元。在2018年相關基金規模短暫下跌後,2019年該數據重新回升,並創下歷史新高。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2月31日,由內地相關基金集團所管理的,經香港證監會認可的基金資產淨值(NAV)達到3310億港元,同比增長26%。相關的基金數目在2019年達到345隻,較2018年減少3隻。(財新)
2、財政部國庫司:特別國債所籌資金已經提前下達地方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王小龍26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目前特別國債所籌資金已經提前下達地方,地方正抓緊把資金落實到具體項目,有些資金已經形成實際支出,政策效果正在逐步顯現。下一步,財政部將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加強特別國債資金監管,確保資金落地見效。同時,進一步加強一般國債、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管理,平穩順利完成全年政府債券發行任務。(中新網)
3、農業農村部:國內糧油供給持續充裕,消費者沒有必要過分焦慮甚至恐慌搶購
一些消費者出於防範風險的心理多買點兒糧油,一些貿易商和農戶出於看好後市的預期適當多囤點兒糧食,都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避免跟風,防止保管不善造成浪費,也防止後期價格波動下跌帶來損失。其實,從今年上半年疫情期間我國糧食市場運行情況看,由於糧食儲備充足,糧油加工轉化產能水平高,糧食市場調控和應急保障能力強,再加上發達的物流配送體系,國內終端糧油產品的市場供給是持續充裕的,價格也是基本平穩的,消費者完全沒有必要過分焦慮甚至恐慌搶購,可以多一份淡定、多一份從容。(央視)
4、深圳發布「促進數字貿易快速發展若干意見」 力爭三至五年實現數字貿易規模2000億元以上
日前,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正式發布《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關於促進數字貿易快速發展的若干意見》,這也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理念提出後,國內首個以「數字貿易雙循環」建設為核心的政策文件。前海擬力爭通過三至五年的發展,實現片區內國際貿易產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推動片區數字貿易規模達到2000億元以上,在區塊鏈、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和物聯網等數字貿易應用技術領域形成核心專利千項以上,數字貿易綜合營商環境位列國內第一梯隊。(鳳凰網)
5、專家:依賴行政手段無法實現環保和能源轉型的長期有效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環境與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徐晉濤表示,我國環保和能源轉型方面確有成果,但不夠穩健。從長期來看,必須要找到社會成本較低的政策替代方案,從過去主要依賴行政手段的方式轉變為以經濟政策、市場政策等為主。這就需要通過體制改革和政策機制改革,讓環境稅等以市場為主導的環保措施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而非加強行政手段。(中新社)
6、全國百城「房價過熱」城市正在減少
8月25日,易居房地產研究院發布最新一期《全國百城房價報告》。數據顯示,1至7月全國10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15647元/平方米,同比上漲10.4%。按照易居方面的監測數據及定義,房價同比漲幅超過20%為「房價過熱」城市。從1至7月房價漲幅排序來看,全國有8個城市位於過熱區間,包括江陰、珠海、成都、銀川、滁州、蘇州、哈爾濱和秦皇島。具體來看,1至7月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46035元/平方米,同比上漲6.7%。(經參)
國際財經要聞
1、穆迪上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期是唯一獲上調經濟體
穆迪周二發布最新《全球宏觀展望報告》,將2020年中國GDP增長預期從此前的1%上調至1.9%,因第二季度經濟反彈比預期強勁,並將2021年中國GDP增長預期維持在7%左右。穆迪表示:「中國是我們上調2020年增長預期的唯一經濟體」。穆迪在報告中表示,預計今年全球GDP將萎縮4.6%,明年將反彈5.3%。該機構表示:「除了中國以外,我們預計20國集團所有經濟體的經濟活動今年都會下降。」(彭博社)
2、報告:美國酒店業貸款違約創歷史新高
據紐約數據、分析與科技公司Trepp最新數據顯示,7月後期,為許多酒店提供融資的、大約23.4%的商業抵押貸款支持證券(CMBS)貸款償還滯後了超過30天,總額206億美元,而2019年同期僅僅13.4%。得州CMBS貸款代理律師認為,如果酒店業無法獲得更多幫助,恐怕會開始看到違約問題雪上加霜,酒店業恐怕需要耗時數年才能恢復至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的水平;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提供救濟,大量酒店都會違約。(新浪美股)
3、日本確定GDP增長目標 計劃2022年春季前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據報導,25日,日本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西村康稔公布了一項經濟復甦目標,計劃在2022年3月之前,使日本國內生產總值(GDP)恢復到新冠疫情發生前的水平。西村表示,「找到新的商業模式,經濟就能重回增長軌道」,他認為,為實現GDP恢復的目標,有必要加速發展數位化經濟。不過,日本民間對該國經濟前景的預判較為悲觀,民間智庫預估,日本的GDP在2023年3月之前,都無法恢復到2019年度的水平。(日本《東方新報》)
4、渣打:隨著市場趨緊,歐佩克或將提高2021年產量目標
渣打分析師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隨著全球市場趨緊,歐佩克可能會將2021年的石油生產目標提高至目前計劃的水平之上。本月對歐佩克原油的需求超過了其產量目標,到9月份,需求將進一步增加至其2021年目標之上,並在明年保持在該水平之上。預計到2021年下半年,需求將比歐佩克的產量配額高出500萬桶/日。歐佩克+可以在明年年底之前消除2020年上半年積累的過剩庫存,即使他們在2021年超額生產210萬桶/日。(環球時報)
5、滙豐稱利率「永遠在低位」 建議客戶捨棄避險債券
冀望發達國家債券收益率回升的儲戶可能面臨漫長的等待。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駐倫敦全球首席策略師表示,考慮通脹因素後,美債、英債、德債和日本國債未來十年的回報都將為負,意味著儲戶應該轉投新興市場債券和股市,從而獲得收益,支持退休生活。全球各地收益率為負的債券規模從3月份以來已經增加了大約8萬億美元,到8月10日超過了16萬億。這迫使基金經理們另尋投資標的,從而推動資金流入新興市場,並促使美股創出歷史新高。(路透)
6、美國銀行:美元兌加元今年年底目標位仍設在1.40
美國銀行全球研究部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受風險偏好持續上升和美元普遍走弱影響,7月下旬以來加元持續升值,儘管表現不及其他G10貨幣。但當前油價處於歷史低位,且加元流動性不足和外匯風險溢價較低,這均暗示美加持續存在上行動能。若加拿大第三季度經濟復甦狀況強於美國,這一上行動能可能會有所放緩。我行將美元兌加元第三季度目標位定為1.37,年底目標位則仍定在1.40。此外,就短期而言,我們認為美元兌加元可能會在1.30的低位繼續整固,但就中期而言,我們仍是建議逢低買入。(CNBC)
企 業 動 態
1、長三角示範區開發者聯盟成立,創始成員包括阿里巴巴、華為等12家機構
8月25日下午,三峽集團、阿里巴巴集團、華為集團、普華永道等12家機構的代表聚首上海,舉辦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開發者聯盟成立大會。由此,這12家機構正式結盟,成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開發者聯盟的創始成員單位。聯盟由創始成員共同發起,致力於以業界共治形式,推動形成示範區建設能量場,構建新機制,傳播新理念。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執委會與聯盟定期舉行對話。(浙江日報)
2、中國人壽:擬成立合夥企業聚焦海澱區教育科研和商業辦公地產
中國人壽8月26日晚間公告,公司及海澱國資中心,擬於10月31日前與國壽置業及中關村科服訂立合夥協議,藉以成立合夥企業。合夥企業全體合伙人認繳出資總額為50.02億元,其中,公司認繳出資47.5億元。國壽資本將作為合夥企業的管理人。合夥企業將聚焦位於北京市海澱區等優質區域的教育科研和商業辦公地產等符合保險資金投資要求的項目。(財新)
3、融創中國:去年就開始降槓桿,現在是土地市場風險最大的時候
8月26日,在融創中國2020年半年報業績會上,融創中國行政總裁汪孟德在談及監管部門針對房企設置的融資「三道紅線」時表示,「融創從去年開始就一直在降低槓桿,調整負債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比央行要求的已經提前開始。」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強調,「現在是土地市場風險最大的時候,開發商手中有錢,老百姓手中沒錢,土地拍的貴,房價壓力挺大的。很多公司在上半年買了很多貴的地,上半年不是很好的拿地機會,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機會好一點。」(澎湃)
4、字節跳動創新業務中心落地成都高新區
8月25日,字節跳動創新業務中心項目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成都高新區與北京字節跳動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字節跳動將成都作為其西部戰略布局重鎮,計劃投資約100億元,在成都高新區落地字節跳動創新業務中心項目,預計5年內項目員工規模將達到10000人。(第一財經)
5、滴滴全球日訂單首破五千萬目前網約車訂單已超去年同期水平
8月26日,滴滴出行宣布,滴滴全球日訂單在8月25日首次突破5000萬。訂單包含網約車、計程車、順風車、單車及代駕的數據,滴滴稱目前網約車的訂單量已超過去年同期水平。從歷史數據上來看,滴滴曾在2016年3月宣布日訂單首次破千萬。滴滴出行CEO程維在個人朋友圈表示,出行數據增長反映了消費恢復和經濟復甦。(澎湃新聞)
6、美銀美林:升阿里目標價至318港元 料螞蟻集團估值可升至3180億美元
美銀證券發表研究報告指,螞蟻科技集團招股資料透露,該集團正設法降低營銷成本,從中獲利,上半年疫情下其市場營銷活動的減少,令營銷費用比率從2019年的15%降低到8%。同時,螞蟻的數字金融科技平臺業務利潤率高,上半年該業務收入佔比超過60%。將阿里目標價由309元調升至318港元,重申買入評級。(界面新聞)
中國雙綠66人論壇
責任編輯:張婷
助理編輯:王小溪 劉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