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通:發揮大西安的輻射帶動作用,向國際大都市挺進

2020-11-28 中宏網

  日前,國家領導人在《求是》雜誌發表了《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若干重大問題》,指出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反對強省會的人看了很興奮,好像中央發展中心城市的方針要變了,於是喊出西鹹一體化可以休矣!其實,中央領導同志在4月10日研究國家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會議上所講是未來中長期戰略,而不是眼下的近期決策,是要到2035年實現的目標。國家發改委《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要求提升中心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5月,中央領導同志到陝西考察,要求加快西安-鹹陽一體化進程。上個月中央政治局開會把成渝雙城經濟圈提升為國家戰略。《求是》文章指出,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只是在發展過程中要避免走極端。城市群發展的客觀規律是,先有中心城市的極化發展,才有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的核心,城市群是未來發展的方向,不能把城市群的發展和中心城市的發展對立起來,否定中心城市在城市群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其實陝西在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展上,一直都是統籌兼顧的,追求的目標從來都不是"一市獨大"。我在首屆大關中論壇上提出的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就同時考慮了大關中城市群的發展,被國務院批准的《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採納,成為總戰略。我向主持《規劃》編制的國務院西部辦副主任曹玉書提議,把寶雞打造成大關中的副中心,寫進了《規劃》。我還提出陝甘寧老區要打造新龍頭,引領陝甘寧,融入環渤海,把榆林打造成陝西的第二極,形成雙極結構。陝西"十二五"釆納了這一建議,明確提出"西安、榆林雙極帶動"。現在榆林經濟總量已經超過蘭州、烏魯木齊,居慶陽、銀川、鄂爾多斯、包頭、呼和浩特、大同、太原等陝甘寧蒙晉毗鄰區城市之首,陝西"十四五"將重申西安、榆林"雙核"戰略。我提出"三分鹹陽",就是要避免西安一城獨大,而要同時做大銅川和楊凌,把銅川打造成渭北的中心城市,把楊凌打造成中國唯一世界唯一的農科型中心城市,並與渭南一起,構建西安為中心一小時通勤圈的大西安都市圈。中國已經由公路時代進入高鐵時代,高鐵突破了秦嶺屏障和黃土高原,陝西應當把關中平原城市群擴大為大關中城市群,把陝南陝北的城市也納入城市群。

  1840年鴉片戰爭國門被打開,沿海經歷了一百餘年的商品經濟階段。改革開放後民營經濟、縣域經濟蓬勃發展,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協調發展,沿海開放使各省都形成雙極結構。而西部地區解放前是農耕社會,解放後是國家投資建設的重點,民營經濟、縣域經濟薄弱,形成了省會城市一城獨大的局面。西部發展要靠省會城市來帶動,如果把省會城市發展降格與其他城市發展協調,將永遠是落後的。西部大開發時任國家領導人從四川到陝西,在西安發布了西部大開發動員令。因為陝西是西部大開發的第一階梯,西安是西部大開發的橋頭堡,要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我是陝西省西部大開發總思路課題主持人,提出西鹹一體化,組建大西安,依託大陸橋,推進西部大開發,但是這個思路一直未能很好付諸實踐。2009年國務院批准了《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要實現西鹹一體化,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把西安建成國際化大都市。2018年國務院又批准了《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要按程序優化行政區劃調整,推進西鹹一體化,但是如何抓好落實仍然挑戰重重。因此中央領導同志到陝西考察,要求加快西安-鹹陽一體化進程,增強帶動陝西和西北的能力。

  五年前,中央領導同志到陝西考察調研,要陝西抓住"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找準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定位,引領新常態,追趕超越。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領導同志對時任省長講,陝西處在"一帶一路"核心區。省十三次黨代會決定把陝西打造成"一帶一路"的核心區,這個定位比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核心區和福建海上絲綢之路的核心區要高,等於把"一帶一路"的機遇抓到陝西手裡了。市委十三屆四次全會決定把西安建成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既繼承了漢唐長安是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又對接了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的"一帶一路",找準了在"一帶一路"的戰略定位。西安和一般省會城市不同,還是西北的首府,是"一帶一路"核心區的"核"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需要西鹹一體化組建大西安。面對歷史重託,如果陝西不能很好發揮大西安的輻射帶動作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重點或將由西北轉向西南,由亞歐大陸橋轉向長江經濟帶,由西安橋頭堡轉向成渝雙城經濟圈。這是非常嚴峻的現實。現在東部發展強於西部,南方發展快於北方,西北發展是最落後的。要消除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矛盾,必須發揮大西安的作用,依託亞歐大陸橋,抓住"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的新篇章。

(作者系陝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

編輯:王鏡榕

審核:王怡然

相關焦點

  • 發揮區域創新的輻射帶動作用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充分發揮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的龍頭示範作用,按照高端引領、產業提升、先行先試、輻射帶動的要求,廣泛集聚各類創新要素,努力多出科技成果、產業成果、改革成果和人才成果,走出一條以應用開發為主的創新之路。「十二五」時期,全社會研發投入、專利授權量、省級以上創新型(試點)企業、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0%以上,創新對經濟社會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 張寶通:設立皇城區 打造增長極
    西安是和北京、上海並列的我國三大國際旅遊門戶樞紐,國務院批准的《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要把西安打造成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建成具有歷史文化特色的國際化大都市。通過設立皇城區,明確發展任務和目標,推進文旅融合,把唐皇城打造成西安旅遊的核心區,為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城三區撤銷後,可以騰岀兩個行政區劃指標。
  • 肖金成 李博雅:城市群對經濟區的輻射帶動作用
    隨著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化,區域發展也應突破原有的區域板塊格局,以城市群為核心構建經濟區,形成應對全球競爭的國家競爭力。旨在揭示城市群輻射帶動經濟區發展的作用機理,提出了城市群帶動經濟區發展的輻射源、輻射路徑和實現過程。城市群是帶動經濟區發展的輻射源,通過空間結構優化和功能整合提升來提高其發展水平和輻射能力,人口流動、產業轉移擴散和交通發展是主要輻射路徑。
  • 發揮城市軌道交通的帶動和輻射作用
    從各國城市化進程的實踐來看,軌道交通憑藉運量大、速度快、安全可靠、準點舒適的技術優勢在發達國家和地區成為主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倍受市民歡迎。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擁有相當規模的軌道交通線路,已逐步成為居民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成為政府推行「公交優先」政策的主要手段。城市軌道交通自身所具備的社會屬性和經濟屬性,使之成為城市交通運輸發展戰略的重點,同時也被視為城市交通體系的骨幹力量。
  • 李應蘭:加快經濟社會發展 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項目建成後,可大量培育產業鏈上下遊企業,將市場與技術在園區內進行充分的融合,以期帶動合川區人口就業、人才引進、產業升級。同時會積極配合重慶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助推重慶大數據和智能化發展。  李應蘭在致辭時說,中興網信西南總部落戶合川以來,秉承「立足合川、面向西南」基本戰略,不僅為合川智慧城市建設搭建了很好的平臺,還讓合川在智慧社會治理方面走在全國前列。
  • 重慶:發揮「內陸開放高地」輻射帶動效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3日訊(記者吳陸牧)日前從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獲悉:重慶將實施「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通過實施平臺提升、通道拓展、口岸完善、主體壯大、環境優化5大行動,發揮好「內陸開放高地」的輻射帶動效應。
  • 更加主動發揮中心城市輻射帶動作用 上海市委常委會傳達重要講話精神
    東方網11月19日消息:市委常委會今天下午(11月19日)舉行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面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平安中國建設工作會議精神貫徹工作,聽取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城市服務保障工作情況匯報。市委書記李強主持會議並講話。
  • ​發揮經濟特區輻射帶動作用 為全國發展作出貢獻——習近平總...
    大家認為,在民生方面必須先行示範、樹立標杆,下大力氣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將改革紅利轉化成民生福祉。 位於深圳龍崗區的南嶺村,40年前是當地最窮的村子之一,隨著深圳特區的建立,南嶺村開始大膽實行農村股份合作制,建成4個工業園區。2017年,南嶺村社區成立了全省首家由村集體控股的創投基金,為集體經濟創新發展探路。
  • 從首位度到城鄉融合輻射作用如何發揮
    江蘇、山東和廣西都將提升省會城市的首位度,以更好地發揮其帶動和輻射作用作為重點工作,且都有了相應的具體措施和行動。  帶動作用是首位度的要點  城市首位度本是指一個國家人口規模第一位和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規模比值,用以描述首位城市在全國範圍內發揮影響力的程度。而從目前地方政府的應用來看,首位度越來越多地被輔以經濟規模度量,並與「龍頭帶動作用」「輻射作用」等一同出現。
  • 發揮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在區域協調發展中的帶動引領作用
    更好地發揮中心城市在推動城市群高質量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能力,重要的是要突出中心城市在城市群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和帶動作用。人類生產活動和消費活動主要集聚在城市中,而中心城市呈現出更高程度的人口和產業集聚特徵。依據城市群的定義,中心城市是城市群空間形態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
  • 深度調查:如何發揮名師工作室的引領輻射作用?
    為了讓這種資源效益最大化,就需要通過某種形式,比如名師工作室,對外進行引領和輻射。」在四川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科研創新團隊負責人李華平看來,「聚焦區域教育的引領、輻射,是名師工作室的重要任務」。 為什麼說發揮名師工作室引領輻射作用,是重要且必要的?如何擴大這種引領與輻射?網絡在其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又該如何評價名師工作室所承擔的引領與輻射功能?
  • 北京發揮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加速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北京積極發揮優質教育醫療資源的輻射帶動作用,穩步推進區域公共服務共建共享。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資源在京津冀大地上落地開花,愈加緊密的協同發展格局正在形成。從2019年初項目立項到如今熱火朝天的建設,檀軍蕾見證了「三校」拔地而起的全過程。
  • 打敗廣州和西安,未來將成國際大都市,我國位置最好的省會
    不是西安和廣州哦, 地理位置打敗了廣州和西安。    西安是我國四大古都之一,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基礎,自古以來就佔有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眾所周知每年都有很多國內外遊客來這裡遊玩,領略這個城市的歷史文化魅力, 另外
  • 發揮「一核」輻射作用 北京打造京津冀創新增長極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李苑)「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起點上,北京立足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發揮創新資源優勢,以創新鏈帶動產業鏈供應鏈,促進消費提檔升級,拓展投資空間。發揮北京「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在更大範圍優化配置資源要素,帶動區域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
  • 核心城市輻射帶動地區產業分工、合作、互補
    新華網:對重慶和成都發揮好比較優勢,進一步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生產力合理布局有什麼建議?  肖金成: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語境下,重慶和成都不存在競爭關係,或者說要「競」更要「合」。兩座城市距離300公裡,從我們測算來講,重慶輻射半徑是150公裡,成都的輻射半徑也是150公裡,正好在中間相切或者相交,在這個區域範圍內都可以發揮核心的作用,所以這是兩大都市圈共同構成的區域經濟體。重慶要發揮重慶對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成都也要發揮成都的輻射帶動作用,而且重慶沿江,可以利用長江黃金水道,重慶的大學數量也很多,聚集了很多人才,所以我覺得創新發展是重慶的優勢。
  • 國際大都市啟示錄|老街區裡藏「矽巷」,成都向紐約學什麼?
    《國際大都市規劃建設研究年度報告—以紐約為目標城市》(以下簡稱報告)探究了紐約的經驗。從17世紀以商貿立埠,到今天以金融、科技和文化傲立於世界都會,紐約通過對城市空間、產業布局的調整,不斷重塑城市經濟地理,讓城市的發展回歸人的需要。城市,原本是為了讓生活更美好。
  • 【地方】涇河新城:打造大西安北跨戰略核心聚集區
    近年來,涇河新城圍繞「南山北水·靈動涇河」的城市品牌,加快構建「文化+旅遊」的產業格局,實現涇河文旅融合創新性發展,優化文化旅遊產品,走出了一條特色文旅品牌發展之路,樹立了大西安北部文化旅遊的新IP——西安樂華城。
  • 雲谷田園研產銷農旅雙引擎發展,向一體化「深水區」挺進
    並承接產業創新輻射成果,建設以「農業產業集群、特色酒店產業集群、餐飲產業集群,商業休閒購物集群、科研教育產業集群、娛樂產業集群、養生產業集群」等7大明星業務,7大產業與當地經濟緊密結合、籤署多項地方合作項目,給上饒乃至全國市民帶來一個全新的場所,為上饒生態旅遊增加亮麗景點,成為上饒城市新旅遊名片。
  • 馬若鵬:推動前海西安金融科技共贏發展
    「創新源於科技,但成於金融,所以說金融對創新、對我們科技企業的發展來講,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首屆絲路(西安)前海園峰會的圓桌對話環節上,深圳國中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中創投」)管理合伙人馬若鵬闡述了金融支撐對於推動中小企業發展和助力戰略性新興產業騰飛的重要意義。
  • 黃亮:打好吸引、輻射、平臺三張牌 助力 「三個經濟」發展
    「一年來,我們在完善樞紐功能,進一步提昇平臺作用,發揮動能性質,在轉型升級,優化升級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黃亮說。 黃亮認為,陝西未來應該在三個方面繼續積極作為。一是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