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2月3日訊(記者吳陸牧)日前從重慶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獲悉:重慶將實施「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通過實施平臺提升、通道拓展、口岸完善、主體壯大、環境優化5大行動,發揮好「內陸開放高地」的輻射帶動效應。
今後5年,重慶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努力在內陸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建成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成為功能齊備、要素集聚、產業繁榮、互聯互通、環境優良的「內陸開放高地」。到2022年,營商環境明顯優化,民間投資更加活躍,民營經濟佔比達55%左右,進出口總額達6000億元,服務貿易額突破500億美元,利用外資穩定在100億美元以上。
為了進一步提升開放水平,重慶將強化兩江新區綜合樞紐、開放口岸、現代金融、保稅物流和國際會展等核心功能建設,高標準實施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對標國際自由貿易港,加快自貿試驗區制度和政策創新。同時,依託中歐班列(重慶)、「渝黔桂新」鐵海聯運和國際航空樞紐,暢通道、建網絡、強貿易、聚產業、優服務,建設一批輻射國內外的現代產業集聚區。此外,重慶還將培育引進高層次國際化市場主體,吸引跨國公司、國內外大型企業來渝設立綜合總部、地區總部和功能總部。
今年,重慶將開行中歐班列(重慶)1000班,拓展跨國郵包運輸和旅遊通道功能,加密「渝黔桂新」南向鐵海聯運班列,探索跨國公路聯運、鐵海聯運新規則;完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推進申報直通、系統聯通、信息互通、業務暢通;加快發展跨境電子商務、保稅貿易、金融結算等新型服務貿易,建設一批服務外包集聚區。
(責任編輯:張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