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歲前有沒有記憶?爸媽的粗暴對待,不會毫無痕跡

2021-01-15 福林媽咪

文丨福林媽咪

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記事的?

普及了那麼多兒童早期教育觀念,有時候會碰到網友問,你們整天說教育孩子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父母的早期教育行為對孩子將來的影響真的有那麼大嗎?

咱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個早期教育的前提性問題,孩子三歲前有沒有記憶。

我印象中最早畫面,好像是自己上學前班,大概已經6歲了,一個同學穿的小鴨子毛衣我特別喜歡……

我問福林爸爸:「你還記得你三歲前發生的事情嗎?」他搖搖頭說:「基本上不記得了,但是有個別事情是有畫面的。比如我兩歲多的時候被剛燒開的開水燙到了,我連當時家裡人都在幹什麼還記得,那個畫面一直到現在還有很深刻的印象。」

以前也曾經和寢室的同學討論過這個話題,大部分是不記得三歲前的事情的,但有一個說,兩歲多的時候媽媽一邊說著你走吧,我不要你了,一邊把她推出家門,她對這件事記得特別清楚。

這個概率還真是符合之前專門針對這個問題進行的一項研究,他們對206個人進行了實驗,結果發現,能夠回憶起1-2歲事情的只有1個人,不過大部分人,可以回憶起3-4歲的事情。

首先,寶寶一出生就開始有記憶了。

最開始孩子的記憶形式和我們狹義上的理解記憶形式不一樣,每種感官都可以為孩子提供記憶線索,比如嗅覺,寶寶能夠通過熟悉的味道分辨出媽媽,這也是新生兒最主要的記憶方式之一。

另外還有觸覺,媽媽抱自己的感覺和爸爸是不一樣的;聽覺,孩子能認出周圍人的聲音也是比較早的,最後隨著視覺的發育,寶寶慢慢會記住常出現的幾張面孔,並且對他們報以微笑。

其次,孩子到9個月的時候,有了生理機能的支持,他可以記住具體的細節,並逐漸聽懂大人說的話,同時自己學會使用語言,通過記憶的逐漸積累孩子才能一點一點掌握本領。

所以並不是說孩子沒有記憶能力,偶爾有「記性好」的孩子,是可以回憶起生命早期事情的,甚至聽說過有人還能記住剛出生時候的感覺。

既然孩子能記住,那為什麼大多數孩子三歲前的記憶會「消失」呢?

這就要提到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大腦的不同區域,比如前額葉、新皮層、杏仁核、海馬、小腦等,分別負責記憶不同的內容。等到孩子四歲多的時候,前額葉皮質會慢慢的發育成熟,孩子也會開始記事。

也就是說,三歲前寶寶的小腦袋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記住的事情比較有限,記住的東西有很多會被新發生的事情覆蓋,正如一臺電腦,刪除到可以從回收處恢復過來,但是被替代的文件就徹底消失了。

爸媽們如果以自己的生活經驗來判斷,孩子都是長大一些才記事的,基於這樣的認知,有的父母就會粗糙的對待孩子,動輒打罵孩子,總覺得小孩子他懂什麼呀。

之前在公共場合,看見一個媽媽對著兩歲左右坐在地上撒潑哭鬧的孩子就是一腳,旁邊的人臉上都一臉不忍,但這個媽媽卻表現得很平常,有人過來勸,媽媽還嘴硬的說,打的再狠也記不住!

這樣濃墨重彩的場景,孩子腦子也許記不住,但是身體會記住。尤其是在三歲之前,這個階段正式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父母打罵孩子時候的這種恐懼感,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是不可小覷的。

即使孩子忘了哪一年哪一題因為什麼媽媽打了我,但是那種身體的痛苦和心理的恐懼是忘不掉的,它們很可能會成為孩子潛意識的一部分,對他人格行為習慣都會有非常大的影響。

三歲前,兒童的記憶特徵有這樣幾種特點:

形象記憶、運動記憶、情緒記憶,對於非常典型的畫面和情緒等情節,孩子可以記得非常牢,有研究顯示,三歲之前,孩子的記憶往往是「圖像記憶」,而且由於這樣的記憶形式不需要語言符號來調取,也就不會受孩子語言發育能力的影響,當相同的場景、動作、感受發生在他身上,他就會回憶起來之前的經歷,如果相同的場景反覆出現,就相當於一隻重複記憶這一段,會讓孩子終身難忘。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聊到原生家庭都或多或少覺得受到過創傷,比如自我認知上的自卑,還有人際關係上的缺乏安全感等,也是為什麼有的孩子能夠清楚記得三歲之前的事情原因。

如果你認為孩子小時候還不記事所以可以隨意對待孩子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正向的早期記憶可能在孩子心中不會留下具體的痕跡,但是給孩子構築了健康的性格內核和,描繪了溫暖的人生底色。

而過多的暴力和冷暴力,則可能是孩子一生都難以療愈的傷。爸媽也不要覺得,三歲前對孩子好不好不重要,是否陪伴也不重要,以後可以彌補,這個裂痕一旦形成,是很難彌補的,畢竟親密感和依賴感,正是在一天天細鎖的日常忘卻之中沉澱下來的,尤其是和孩子在一起時溫馨有愛的畫面,孩子大腦可能會忘掉,但身體會記得。

相關焦點

  • 孩子三歲前到底有沒有記憶?記憶的形式可不止是大腦記憶
    是因為前幾天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寶媽在打自己一兩歲的孩子,原因是孩子在車上不聽話了,媽媽管不住就上手打了,打完不哭之後,她旁邊的朋友問她:「你這麼打孩子,你不怕孩子以後跟你不親啊。」這位媽媽說:「怕啥怕,孩子三歲之前是沒有記憶的,你記得你媽媽三歲之前打過你嗎?」這位媽媽說的還真的不假,在孩子三歲前,吸收孩子記憶的器官前額葉皮質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很多事情孩子是記不起來的。
  • 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在生活中每一位寶爸寶媽或多或少的都會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孩子在3歲之前是沒有相關記憶的,相較於3歲後的時期,沒有「記憶」的0~3歲的寶寶似乎也不會被世俗的煩惱所「拖累」,無憂無慮的快樂成長。這不由得讓每個人產生疑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將自己0~3歲的親身經歷「清除」的?
  • 寶寶3歲前是「7秒記憶力的魚」?無稽之談,孩子早就有記憶可言
    每個人都有選擇記憶的方式,可是民間卻盛傳:「娃三歲,無記憶」,多數人回憶不起來3歲之前發生的事情,不過這有些冤枉寶寶們,0~3歲的孩子其實是有記憶的。丈夫卻開始哈哈大笑:「3歲前的孩子不記事,你對他啥樣他都記不住,瞎忙活,這小寶寶就跟那7秒記憶的魚一樣,你現在還能記住3歲前的事嗎?」夢子一聽更加不樂意了:「誰說我的寶寶記不住,你要這麼說那我可得準備個相機記錄下來,讓他看看從小可是媽媽在費心費力,千萬別長大白眼狼只說爸爸好。」
  • 寶寶為啥會「丟失」3歲前的記憶?心理學家:或與4個原因有關
    不過當我問自家小侄子,他小時候(3歲前)記憶比較深刻的事,諸如去過哪裡玩,哪些東西讓他特別喜歡時,卻意外的發現,明明他在小時候跟我複述過多次的事情,可在這六七歲的時候,卻完全沒有了印象,甚至對我的提醒,也顯得格外陌生。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的這些記憶都去了哪裡?難道自行清除了嗎?
  • 為什麼人會丟失6歲以前的記憶?「記憶清零」究竟刪除了什麼?
    但總是聽大人說,我們小時候都很聰明,古詩、故事、兒歌,聽一兩遍就能學會,那時候的記憶,好像照相機,說過目不忘也不為過。但這種超強的記憶力只會持續到5歲左右。這就很令人稱奇了,科學研究發現,早在嬰幼兒時期,甚至是胎兒時期,我們就已經有了記憶功能,10個月大的嬰兒,看到和聽到的事物,在6歲前給他相同的刺激,他是會有強烈反應的。
  • 孩子3歲前沒有長期記憶?可能還不夠深刻,這些事孩子會一直記住
    專注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句老話說「三歲的孩子,誰抱走就是誰家的」,這話看似沒有道理,但卻是事實。三歲的孩子確實很難記住之前的事情,就算記住了過一段時間就會忘,不信你自己回憶一下,你三歲的時候發生過什麼?想必很難想起點事情吧。而孩子三歲前沒有長期記憶也不過是印象不深刻而已,如果孩子經歷過這些事,一定會記住的。
  • 人類3歲以前的事情記不住?如果你家孩子沒印象,那說明他很幸福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去世之後,他的好友病理學家哈維偷走其大腦,也沒有研究出所以然。人類的大腦是一個神秘的存在,有眾多神經,有控制語言、行動的各種區域。正常人的大腦開發程度不過5%-7%,一些更加聰明的人開發程度會更高,但是總體來說一般不會超過百分之十。大腦的存儲功能——記憶也是很神奇的存在,一般分為短期記憶、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
  • 孩子記不住3歲前發生的事情,心理學家《記憶》稱,遺忘有規律
    嬰兒期遺忘是指嬰兒有記憶表現,但在以後的發展時期內卻不能回憶起嬰兒期經歷的現象。人們無法可靠地回憶起他們3歲以前所發生的任何事情,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缺少了3歲以前的記憶。就比如說:你在3歲以前去過遊樂園,但你可能根本不記得當時坐旋轉木馬的場景;又或者說:你在3歲以前患過水痘,到後來好多人都開始患水痘的時候,你因為患過而沒有患,但你卻想不起來自己曾經患過。
  • 人類為什麼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看完你就明白了
    經過很多的科學研究,還有測試調查,我們都可以看得出來,很多人在三歲之前是沒有任何的記憶的。人類為什麼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他們是想不起來的,就算你在小的時候有非常深刻的事情,只要你超過了三歲,你就會把這件事情忘的一乾二淨,所以就造成了很多人都說三歲之前是沒有任何的記憶的,但有人說了,如果三歲之前沒有任何記憶的話,他們是如何去判斷自己的爸媽的呢?
  • 如果孩子6歲前的記憶會丟失,早教還有沒有意義?答案很真實
    一位媽媽說,自己想要給孩子報早教班,讓孩子多見見同齡人,跟老師和同學一起學習顏色、數量這些概念,早點適應群體生活。但是,另一位媽媽卻堅持說,上早教班沒有必要。因為,孩子6歲前的記憶會丟失,既然學什麼都會忘,上早教不是白白浪費錢嗎?反對早教的聲音,平時我聽說過得比較多。但,原因大多是,把早教當成超前教育了,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美好的童年大打折扣等等。
  • 4歲前的孩子沒有記憶?實驗證實:什麼都能忘,但2件事孩子忘不了
    ,最遠應該是還能記得4歲左右的事情,但是並不代表4歲前是沒有記憶的,有些人還能記得兩歲甚至是1歲的時候發生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4歲前的孩子,到底有沒有記憶呢?  4歲前的孩子沒有記憶?實驗證實:什麼都能忘,但2件事孩子忘不了  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在幼兒園選了年齡不同的兩個班的孩子,小班孩子大概三歲半多一點,大班的孩子大概4歲多。
  • 孩子:爸媽快看他們的家。15歲少年發現琥珀中藏有恐龍新物種
    正是有這3年的積累經驗,15歲的他才在日後的打磨琥珀中,才找到了這一重大發現。這枚琥珀現存放在石探記博物館,免費給大家觀看。02看似是一個天才少年的個案,其實不是。這裡有宋丞俊的爸媽對兒子負責任的重要性。
  • 為什麼人會失去三四歲前的記憶?最早的回憶碎片,通常是這兩種
    前兩天閨蜜彤彤突然給我打電話,問我最近有沒有時間,想抱著孩子來我家散散心。她家寶寶笑笑只比我家糖果大一點,正好能來和糖果做個伴,我自然是滿口答應,小糖果聽說要來個小姐姐,也是一蹦三尺高。我和彤彤上一次見面還是去年,無緣無故的,彤彤不可能閒著沒事出來,我還以為她是和老公吵架了。沒等我問,彤彤自己就先說了。
  • 一歲寶寶真的沒有記憶嗎
    很多家長以為一兩歲的孩子是不會有記憶的,的確,能回憶起一兩歲記憶的人還是比較少的,但真的完全沒有記憶了嗎?實情並非如此,因為記憶並不僅僅包括發生過的事件的具體過程,還包括感覺、情緒等非邏輯或語言工具保存下來的內容。
  • 都說三歲前沒有記憶,又說三歲看老,那些記憶為什麼會消失?
    長時記憶就是存儲超過一分鐘的記憶,信息經過加工和存儲成為有加工深度的記憶,存儲容量無限,以語義編碼為主。   兒童的大腦還在發育過程中,所以負責加工存儲長時記憶的海馬還沒有成熟。多以感覺情緒和短時記憶為主,這部分信息是由前額葉和杏仁核負責。
  • 瞞著老公,懷了前男友的孩子,婚後我該何去何從
    如果你跟一位女子有合法關係或者有戀愛關係,只要這位女子沒有「腳踏第三隻船」或跟前任繼續保持曖昧關係,甚至沒有為前任打過胎,那已經是阿彌陀佛了!同事芳芳一個貌美如花、嬌小可愛、腦袋不算聰明,但卻是很多男子一見傾心的愛慕對象。芳芳有個很愛的男友,兩人相愛多年,終於可以走入婚姻,卻因為彩禮的事,兩家鬧得非常不愉快,最終無奈分手。
  • 為啥孩子會丟失「3歲前記憶」?真正的答案在這裡,父母都該了解
    周末和我家孩子一起出去遊玩,正好看到公園裡也有一對母子正在探討要玩什麼的話題。因為周邊有很多小孩玩的娛樂項目,所以這位媽媽便問孩子要不要做旋轉木馬,孩子直接搖搖頭表示不願意。這位媽媽說:「你3歲的時候最喜歡玩旋轉木馬了,每次玩完都不想下來,怎麼現在就不樂意了呢」?
  • 毫無痕跡的犯罪——《拉普拉斯的魔女》東野圭吾
    一位是赫赫有名的導演,娶了一個小他40歲的嬌妻,知道對方是因為錢和他在一起,也不在乎。事發時,妻子有充分的不在場證明(返回旅館取東西)。死亡地點是赤熊溫泉的登山道岔路。一位是過氣的演員。死亡地點是苫手溫泉。
  • 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是大腦,被「動了手腳」
    要知道無論是記憶事物還是理解事物,都需要大腦來進行信息的存儲。調查了很多科學資料發現,孩子3歲前由於大腦發育並不完善,導致負責記憶的「海馬體」無法儲存記憶神經信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長大後才沒有3歲之前的記憶,不過這些記憶雖然沒有被大腦儲存,但是這也不代表他們消失了,而是變成了我們的潛意識。
  • 別再讓孩子從1數到100,這方法才能鍛鍊智力,多數爸媽忽視了
    但到底怎樣才能開發孩子的智力,卻是一個千古難題。別再讓孩子從1數到100,這個方法才能鍛鍊智力不少孩子都有這樣的經歷,從剛學會「識數」開始,每天都要被爸媽強逼著從1數到100,不數完就不讓睡覺。為了開發孩子的大腦,爸媽們也是非常較真了。但是,這樣的訓練真的有效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