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2020-12-06 萌主媽咪育兒經

文/萌主(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仔細想一下,你還能記得住3歲以前發生的事情嗎?

在生活中每一位寶爸寶媽或多或少的都會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孩子在3歲之前是沒有相關記憶的,相較於3歲後的時期,沒有「記憶」的0~3歲的寶寶似乎也不會被世俗的煩惱所「拖累」,無憂無慮的快樂成長。

這不由得讓每個人產生疑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將自己0~3歲的親身經歷「清除」的?這部分的記憶到底是空白還是早已被遺忘

01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今年已經7歲的小櫻特別害怕禽類動物,每當家人從廚房端出雞,鴨等食材小櫻都會害怕地躲到媽媽的身後,就連已經處理好被端上桌子的「禽類」動物,小櫻不僅是不嘗不看,還會「賴」在沙發上躲著不起來,仿佛桌子上已經做好的雞鴨會飛起來一樣。

小櫻媽媽在觀察到女兒的情況後,私下問小櫻為什麼會這麼害怕雞鴨這些小動物。

小櫻小聲地告訴媽媽,因為她記得在她小時候在農村奶奶家玩,被一隻大公雞在手上啄了一口,當天晚上做噩夢,夢到有很多的公雞在小櫻身後追,自此以後,小櫻就對這種尖嘴生物格外害怕。

小櫻媽媽這才恍然大悟,隨即問小櫻,那天櫻櫻被啄了,媽媽安慰你,回來帶你去買了一條花裙子你記著嗎?小櫻搖搖頭,奶聲奶氣地說:「我只記得那隻大公雞。」

在生活中,小編身邊也常常有人和我說自己記得三歲之前的事情:

比如:他印象中當時一位慈祥和善的奶奶去世了,後來才知道她是太奶奶等等。

如此看來,0~3歲沒有記憶這件事,在一系列的事實衝刷下,倒像是一件謬論。然而大多數情況下,0~3歲的其他記憶也確確實實消失在我們的腦海裡。

究竟是誰「偷走」了我們的記憶,又是為何我們還會殘留下一些「不愉快」的記憶呢?弗洛伊德曾經提出過一個觀點,他認為:並不是嬰幼兒沒有記憶,而是這種記憶被儲存到了大腦深處,即所謂的「潛意識」。

他的觀點旨在告訴我們在,嬰幼兒的記憶並沒有「憑空消失」,相反的被儲存到大腦深處保留下來,這種潛在的記憶會在我們需要時被調取播放。

比如:小櫻因為之前有過被雞啄傷害的經歷,這份經歷被保存下來,在再次遇到相似情況下會被調取出來,對「尖嘴類」動物產生抵制情緒。

02現代科學領域又是如何解決0~3歲的孩子的「記憶遺失」的問題呢?

美國腦進化學家麥克萊恩在經過長時間的調查研究後發現,人的記憶和大腦的前額葉皮質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前額葉皮質是負責情景記憶的內容,0~3歲時孩子的前額葉皮質發育的並不成熟,在想將遇到的事情轉變為長期記憶時,新皮質(前額葉皮質)不能把遇到的事情情景化為時間,地點等。

直到4歲之後,大腦逐漸發育,再加上家長進行的引導,孩子往往會將事情串聯起來,情景化變成長期的記憶。

由此不難發現孩子記不住3歲之前的事情是情理之中的,那為什麼還是會有一些人對3歲前的事情「念念不忘」?

03孩子成長過程中,兩種恐懼難忘記,家長要注意呵護

1)生理性的傷害:如飢餓,食物

在0~3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於食物的需要是自然的生理需求。

現在家庭很少有家庭條件不足以保證家中的寶寶不能夠吃飽穿暖,但還是有一些粗心大意的家長會在忙於手頭上的工作或者一些娛樂設施而忽視了孩子的吃飯情況。

導致孩子的不能進行語言表達的前提下,將這種對於飢餓的恐慌轉變為內心的潛意識,或者是長期記憶保留下來。

這種情況在長大後在面對食物時也會通過愛惜食物,大口多吃等行為表現出來。

2) 意外,危險的發生

0~3歲的寶寶對於危險的發生有著自己獨特的敏感和處理方式。

嬰幼兒常遭遇的危險如:被飼養動物追咬,家中出現重大變化,疾病,從高處掉落等等危險。

在遇到危險時,寶寶會對這種已經發生的「危險」進行評估,並將「評估報告」標註為「高危」儲存在大腦裡,在下一次遇到危險時調用提取,成為長期記憶

04父母應該如何避免孩子3歲前的「壞記憶」?

負擔起爸爸媽媽的責任,避免讓孩子處於危險的環境下,讓孩子獲得健康快樂的成長。騰出更多的時間和孩子相處,緩解孩子的緊張和不安情緒。多和孩子交流溝通,努力避免讓孩子在生活中接觸引起孩子不安的事物。大家對自己小時候有什麼特別的記憶嗎?你家孩子還記得三歲前的時期嗎?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討論,喜歡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3歲前有沒有記憶?爸媽的粗暴對待,不會毫無痕跡
    普及了那麼多兒童早期教育觀念,有時候會碰到網友問,你們整天說教育孩子不能這樣不能那樣,父母的早期教育行為對孩子將來的影響真的有那麼大嗎?咱們今天就來探討一下這個早期教育的前提性問題,孩子三歲前有沒有記憶。我印象中最早畫面,好像是自己上學前班,大概已經6歲了,一個同學穿的小鴨子毛衣我特別喜歡……我問福林爸爸:「你還記得你三歲前發生的事情嗎?」
  • 一歲寶寶真的沒有記憶嗎
    很多家長以為一兩歲的孩子是不會有記憶的,的確,能回憶起一兩歲記憶的人還是比較少的,但真的完全沒有記憶了嗎?實情並非如此,因為記憶並不僅僅包括發生過的事件的具體過程,還包括感覺、情緒等非邏輯或語言工具保存下來的內容。
  • 人類為何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
    所以3歲以前的孩子大多只是瞬時記憶,是零散、斷續不成系統的記憶,他本身就沒有足夠的儲存能力去把景象儲存下來 我們上文說過,3歲以前孩子的記憶時瞬時的、零散的,如果當時有某一個畫面、某種聲音令孩子印象特別深刻,那也是能保持長久記憶的。 比如孩子受到了一種東西的驚嚇,在後面他再看到類似的東西時就能產生聯想,久而久之就會不斷的加深記憶,甚至終生不忘。
  • 嬰幼兒3歲以前沒有長期記憶,但是這兩件事是例外,寶媽要警惕
    大概有很少人會記得自己三歲之前的記憶,有部分朋友,就連小學三年級前的記憶都很難展現在腦海中,之前有心理專家說過,其實小傢伙們在3歲以前,幾乎沒有長期記憶。這一說法在多數人身上都得到了證實,但在部分孩子身上卻又被推翻,到底是什麼情況呢?一起來看看。
  • 嬰兒具有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兩種記憶
    2、短時記憶與成人相比毫不遜色 記憶分為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短時記憶是指那些只能延續5~15秒的記憶,之後馬上就被忘掉;長時記憶就是那些延續2分鐘以上,甚至一輩子的記憶。 同成年人一樣,嬰兒也具有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兩種記憶。但是,他們這兩種類型的記憶運作方式會同成年人一樣嗎?
  • 孩子三歲前到底有沒有記憶?記憶的形式可不止是大腦記憶
    是因為前幾天在公交車上看到一個寶媽在打自己一兩歲的孩子,原因是孩子在車上不聽話了,媽媽管不住就上手打了,打完不哭之後,她旁邊的朋友問她:「你這麼打孩子,你不怕孩子以後跟你不親啊。」這位媽媽說:「怕啥怕,孩子三歲之前是沒有記憶的,你記得你媽媽三歲之前打過你嗎?」這位媽媽說的還真的不假,在孩子三歲前,吸收孩子記憶的器官前額葉皮質還沒有發育成熟,所以很多事情孩子是記不起來的。
  • 科學家解密:為什麼人類會沒有3歲以前的記憶?
    科學家分析人類在3歲以前的記憶是沒有記憶的,記憶就是以大腦存在為基礎之後開展的一項人體心理活動,先有事物發展,然後在經過大腦把時間、地點人物、這些關鍵的信息提取,形成了一種記憶在腦海中,分為有意識和無意識的識記,當然其中大腦會遺忘掉一些。
  • Science:發現情景記憶開始形成的時間
    2019年1月12日/生物谷BIOON/---形成和儲存記憶的能力是如何和何時產生的是神經科學家們非常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鑑定出大腦發育的三個不同階段,而且這三個不同的階段是在情景記憶(episodic memory)形成之前發生的。
  • 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是大腦,被「動了手腳」
    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的科技可以說是進步飛速,世界上很多未知的領域都已經被揭曉,人們也開始探索未知的宇宙,而我們大腦中的記憶神經究竟是什麼,如今科學家依舊無法解釋。舉個例子:每個人對童年都有著自己的記憶碎片,你可能記得幼兒園時零散的記憶,也可能記得小學升旗時的場景,但是一個人很難記起3歲之前的記憶。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呢?
  • 孩子3歲前沒有長期記憶?可能還不夠深刻,這些事孩子會一直記住
    專注原創文章,擁有本文章版權,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有句老話說「三歲的孩子,誰抱走就是誰家的」,這話看似沒有道理,但卻是事實。三歲的孩子確實很難記住之前的事情,就算記住了過一段時間就會忘,不信你自己回憶一下,你三歲的時候發生過什麼?想必很難想起點事情吧。而孩子三歲前沒有長期記憶也不過是印象不深刻而已,如果孩子經歷過這些事,一定會記住的。
  • 孩子會丟失3歲之前的記憶?飢餓感、恐懼感為什麼會形成永久記憶
    要說到小時候的記憶,你能夠記得多少呢?應該很多人的記憶都非常的模糊了吧?小時候大腦發育還不完全,記憶也不會那麼深刻。所以有很多大人,長大後會想當然地認為,三歲之前的孩子不會有任何記憶。他們沒有想到那些忽視和小小的不重視,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很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 孩子記不住3歲前發生的事情,心理學家《記憶》稱,遺忘有規律
    嬰兒期遺忘是指嬰兒有記憶表現,但在以後的發展時期內卻不能回憶起嬰兒期經歷的現象。人們無法可靠地回憶起他們3歲以前所發生的任何事情,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缺少了3歲以前的記憶。就比如說:你在3歲以前去過遊樂園,但你可能根本不記得當時坐旋轉木馬的場景;又或者說:你在3歲以前患過水痘,到後來好多人都開始患水痘的時候,你因為患過而沒有患,但你卻想不起來自己曾經患過。
  • 《科學》:次級感覺皮層有助於儲存情感記憶
    有望為某些恐懼症和焦慮症的治療提供線索
  • 嬰兒3歲時會經歷「記憶大掃除」,記憶清零的背後,藏著發育秘密
    嬰兒3歲時經歷「記憶清零」,記憶大掃除的背後,藏著孩子的發育秘密生活中常常會聽過這樣一種說法:「大多數的孩子沒有3歲之前的記憶。嬰兒由於生理髮育的限制,大腦中的記憶主要由感覺記憶和短時記憶組成。它們本身的存在時間就不長。【自身發育】現代科學研究表明,0~3歲的寶寶因為生理髮育的限制,沒有形成足夠足夠精密的神經結構。
  • 寶寶3歲前是「7秒記憶力的魚」?無稽之談,孩子早就有記憶可言
    每個人都有選擇記憶的方式,可是民間卻盛傳:「娃三歲,無記憶」,多數人回憶不起來3歲之前發生的事情,不過這有些冤枉寶寶們,0~3歲的孩子其實是有記憶的。丈夫卻開始哈哈大笑:「3歲前的孩子不記事,你對他啥樣他都記不住,瞎忙活,這小寶寶就跟那7秒記憶的魚一樣,你現在還能記住3歲前的事嗎?」夢子一聽更加不樂意了:「誰說我的寶寶記不住,你要這麼說那我可得準備個相機記錄下來,讓他看看從小可是媽媽在費心費力,千萬別長大白眼狼只說爸爸好。」
  • 外媒:大腦中沒有儲存記憶的地方,記憶便是系統本身
    你與孩子初次見面的那一刻?你意識到自己墜入愛河的那天?這些都不僅僅是簡單的畫面,是不是?在回憶的過程中,你還能記起當時的氣味、色彩、某人說的趣事、你心中的感覺……等等。  這些片段僅有幾毫秒長。大腦收集、聯繫並創造這些片段的能力便構成了每段回憶的基礎,往大了說,也就是構成你這個人的基礎。這不只是某種形上學的、詩意的表達方式。
  • 4歲前的孩子沒有記憶?實驗證實:什麼都能忘,但2件事孩子忘不了
    ,最遠應該是還能記得4歲左右的事情,但是並不代表4歲前是沒有記憶的,有些人還能記得兩歲甚至是1歲的時候發生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4歲前的孩子,到底有沒有記憶呢?  4歲前的孩子沒有記憶?實驗證實:什麼都能忘,但2件事孩子忘不了  早在上個世紀,就有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在幼兒園選了年齡不同的兩個班的孩子,小班孩子大概三歲半多一點,大班的孩子大概4歲多。
  • 3歲以下記憶都是空白?但這兩件事,孩子不僅不會忘還會損傷大腦
    我們很多人在翻找自己的記憶的時候,都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3歲以前的記憶都很模糊,甚至完全想不起來,這是因為我們當時的大腦沒有發育完善,思維空間沒有構成,導致根本記不住事。大部分的記憶就在腦海中飛速的經過,很少停留,或者存在於很短時間就會直接被忘記,所以家長們也都認為所有的孩子3歲之前都是空白記憶的狀態,無論發生什麼長大後都是想不起來的。
  • 章魚愛記憶,給孩子系統高效的記憶方法
    如果孩子在背誦的時候沒有集中注意力,身在曹營心在漢那麼就算讀再多遍花再多時間也是白搭。 死記硬背是背誦方法裡最常見的一種,但是這種方法通常都是建立在孩子不理解內容的基礎上,不僅成效慢,對於知識的增長也是少之又少。而孩子記憶力差是因為缺少一個系統的記憶方法,沒有一個成熟的"記憶宮殿",背再久也白搭。
  • 不可思議的記憶——大腦的神奇之處
    有些記憶,我們寧願忘記。我們忘記的比記住的多。記憶構成我們的自我認知。沒有記憶,我們無法建立人際關係,也無法在事業上取得進步,甚至無法知道什麼可以吃,什麼不可以。記憶才是生命的鑰匙。雖然記憶那麼重要,大多數人對記憶知之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