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會丟失3歲之前的記憶?飢餓感、恐懼感為什麼會形成永久記憶

2020-11-29 齊姐育兒

要說到小時候的記憶,你能夠記得多少呢?應該很多人的記憶都非常的模糊了吧?小時候大腦發育還不完全,記憶也不會那麼深刻。所以有很多大人,長大後會想當然地認為,三歲之前的孩子不會有任何記憶。他們沒有想到那些忽視和小小的不重視,會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很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給孩子帶來最大影響的就是恐懼感

犯罪心理學的專家常說,那些罪犯者最深的心理陰影,全部來自於幼年時期受到的傷害。如果一個孩子長期處於焦慮和緊張恐懼的情緒裡,那麼對孩子本身的性格塑成以及未來的成長,帶來的傷害將是不可估量的。

缺乏安全感和焦躁,使他們對於世界有很強烈的不確定性,壓抑的種子只會越來越深刻。在孩子長大之後,那些不安也會發芽,長成一棵參天大樹。最終,輕的會影響到孩子一生的選擇,嚴重的會對社會穩定造成極大的危害。

身為父母一定要好好呵護寶寶稚嫩幼小的心靈,不要給他太多的嚴苛與責罵。一次一次的傷害會累積在孩子的心裡深處,最終身體產生了防禦機制,使他們通過冷漠和消極的方式來選擇抵抗。這種抗拒感自然會加深家庭之間的溝通障礙,使父母和孩子的距離越來越遠。

不要長期讓孩子處於飢餓感之中

雖然說現在總流行虎爸狼媽之類的教育,目的是讓孩子保持競爭精神,有時刻優於他人的意識,這對孩子來說卻未必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飢餓感會刺激到大腦皮層,給他帶來難以磨滅的記憶,如果長期處於這樣一種傷害的刺激下,對於他的精神和身體健康絕對是非常不良的。

飢餓會使一個人變得盲目和不自信,讓寶寶的認識和世界觀的塑成受到影響,同時也讓他對家庭和父母的依賴減弱,並且充滿了不安全感。

一個飢餓的孩子,對於世界的判斷該有多麼的焦慮和武斷,孩子會認識我懷疑自己是否被拋棄,從而產生自我否定。並且飢餓會使身體中的代謝能力減弱,營養素的不健全也會讓身體功能紊亂,造成孩子身材矮小和智力發育障礙,這對於寶寶來說也是非常糟糕的。

巨大的情緒和飢餓上的刺激都會造成寶寶對於這些事情的記憶,不要以為孩子年紀小,就一定會對幼時的事情毫無印象,這些痛苦和不安將會伴隨著他的一生,引起眾多不良的反應。

身為家長,平時一定要多給孩子愛和關懷,讓他知道自己是生活在有安全感和穩定感的愛裡,讓他確定自己是優秀的,父母是在乎自己的。當然了,爸爸媽媽也不要粗心大意,給孩子養成定時吃飯的習慣,可能因為工作過於忙碌,就忽略了孩子有沒有吃飯。

有些家長覺得給了錢,孩子自己會去吃東西的,但是外面飲食健康很難把控,孩子的腸胃最好還是父母來照顧哦,最終受益的不只是腸胃,也養護了他們的身心健康。

相關焦點

  • 寶寶為啥會「丟失」3歲前的記憶?心理學家:或與4個原因有關
    不過當我問自家小侄子,他小時候(3歲前)記憶比較深刻的事,諸如去過哪裡玩,哪些東西讓他特別喜歡時,卻意外的發現,明明他在小時候跟我複述過多次的事情,可在這六七歲的時候,卻完全沒有了印象,甚至對我的提醒,也顯得格外陌生。那麼問題來了,孩子的這些記憶都去了哪裡?難道自行清除了嗎?
  • 人類為什麼會丟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是大腦被動了手腳
    筆者-小文 大部分人對於消失後的記憶都很模糊,3歲以前的記憶更是只有零星的片段,而對於缺失記憶這種現象,很多人以為是自己記性不好,亦或是消失後記憶系統不夠完善,相比起成人,小孩子對於記憶這件事不夠重視。
  • 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原來是大腦,被「動了手腳」
    在21世紀的今天,人類的科技可以說是進步飛速,世界上很多未知的領域都已經被揭曉,人們也開始探索未知的宇宙,而我們大腦中的記憶神經究竟是什麼,如今科學家依舊無法解釋。舉個例子:每個人對童年都有著自己的記憶碎片,你可能記得幼兒園時零散的記憶,也可能記得小學升旗時的場景,但是一個人很難記起3歲之前的記憶。為什麼孩子會喪失3歲之前的記憶呢?
  • 為啥孩子會丟失「3歲前記憶」?真正的答案在這裡,父母都該了解
    孩子說:「媽媽你記錯了吧,我怎麼不記得」。他媽媽聽到這話一直都在努力地幫他回憶,可是孩子就說想不起來。想必對於很多家長來說,遇到孩子這種情況應該都比較著急吧,感覺孩子的記憶力怎麼變差了?怎麼就想不起來小時候的事情呢?其實不僅孩子會出現記憶丟失,就連有些大人都忘了自己三歲前都在幹啥,只能模模糊糊地想起7-8歲的事情。那為啥孩子3歲前的記憶消失了呢?
  • 3歲以下記憶都是空白?但這兩件事,孩子不僅不會忘還會損傷大腦
    大部分的記憶就在腦海中飛速的經過,很少停留,或者存在於很短時間就會直接被忘記,所以家長們也都認為所有的孩子3歲之前都是空白記憶的狀態,無論發生什麼長大後都是想不起來的。但是雖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大腦沒有完全發育,但是中樞神經系統卻在迅速地完善,即使很多記憶並不穩定,可是一些記憶深刻的畫面還是會保留在腦海中,一直影響到未來的生長發育,研究人員們證明:人很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而這些情緒會轉變成一種生理本能,變成身體記憶,影響這個人的一生。因此家長們如果在孩子3歲之前做了一些讓孩子很在意的事情,那麼這種瞬時記憶就會變成長遠記憶,一直存在於孩子的腦海中。
  • 你三四歲前的記憶去哪裡呢?人類的幼年記憶為什麼會丟失?
    陳述性記憶就是關於自己和世界的情景類、語言類的記憶;非陳述性記憶就是關於習慣、經驗類的記憶,比如騎自行車、彈鋼琴等,這類記憶需要經過反覆的訓練才能記住,並且經久不忘。每當我們回憶起童年,小時候和小夥伴下河捕魚的場景就會浮現在腦海中,雖然細節很模糊,但大致的經歷還是很清晰的。可3、4歲之前的經歷卻怎麼也想不起來了,大腦一片空白。
  • 3歲孩子沒有記憶?記憶儲存也分「情景」,兩種恐懼難以忘卻
    在生活中每一位寶爸寶媽或多或少的都會聽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孩子在3歲之前是沒有相關記憶的,相較於3歲後的時期,沒有「記憶」的0~3歲的寶寶似乎也不會被世俗的煩惱所「拖累」,無憂無慮的快樂成長。這不由得讓每個人產生疑問: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又是如何將自己0~3歲的親身經歷「清除」的?
  • 為什麼人會丟失6歲以前的記憶?「記憶清零」究竟刪除了什麼?
    但總是聽大人說,我們小時候都很聰明,古詩、故事、兒歌,聽一兩遍就能學會,那時候的記憶,好像照相機,說過目不忘也不為過。但這種超強的記憶力只會持續到5歲左右。這就很令人稱奇了,科學研究發現,早在嬰幼兒時期,甚至是胎兒時期,我們就已經有了記憶功能,10個月大的嬰兒,看到和聽到的事物,在6歲前給他相同的刺激,他是會有強烈反應的。
  • 孩子3歲前有沒有記憶?爸媽的粗暴對待,不會毫無痕跡
    所以並不是說孩子沒有記憶能力,偶爾有「記性好」的孩子,是可以回憶起生命早期事情的,甚至聽說過有人還能記住剛出生時候的感覺。既然孩子能記住,那為什麼大多數孩子三歲前的記憶會「消失」呢?這就要提到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大腦的不同區域,比如前額葉、新皮層、杏仁核、海馬、小腦等,分別負責記憶不同的內容。
  • 如果孩子6歲前的記憶會丟失,早教還有沒有意義?答案很真實
    一位媽媽說,自己想要給孩子報早教班,讓孩子多見見同齡人,跟老師和同學一起學習顏色、數量這些概念,早點適應群體生活。但是,另一位媽媽卻堅持說,上早教班沒有必要。因為,孩子6歲前的記憶會丟失,既然學什麼都會忘,上早教不是白白浪費錢嗎?反對早教的聲音,平時我聽說過得比較多。但,原因大多是,把早教當成超前教育了,擔心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美好的童年大打折扣等等。
  • 為何人類會丟失3歲前的記憶?原來你的大腦,在搞這些「小動作」
    我們現在能回想起來的記憶,都是經過大腦篩選的,一些我們潛意識裡認為無關緊要的事情會隨著時間被遺忘,但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全都丟失了3歲之前的記憶。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是我們的大腦在搞一些小動作,3歲之前的記憶很明顯屬於長期記憶。而人體的長期記憶其實是可以分為兩種的,一種是能夠清楚回憶起來相關信息的外顯記憶,比如做過什麼事情。另一種是無意識狀態的內隱記憶,比如騎自行車,綁鞋帶等等,我們3歲之前的內隱記憶沒有丟失,只是變成了一種潛意識,比如在嬰兒時期學走路,學說話等動作就算。
  • 六歲之前的記憶,為何會出現丟失的情況?科學家做出解答!
    六歲之前的記憶,為何會出現丟失的情況?科學家做出解答!大腦不僅是一個中央處理器還是一個存儲器,人在一生成長的過程當中,記憶被不斷填充變得越來越充實。 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人類社會得以延續的原因之一。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在做一件事情之後,你想努力地回想起這件事情的細節時,卻發現大腦一片空白,就像是我們兒時發生的事情,在父母的眼中,認為這件事可能對你以後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但是對於自身來說,你根本就不記得當時究竟發生了什麼,尤其是6歲之前的事情,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六歲前的記憶去哪兒了?
  • 既然人會丟失6歲前的記憶是事實,那我們的幼兒早教還有用嗎?
    其實,關於人會丟失6歲之前的記憶這件事情,很早就有人提出來。 這裡面有比較科學的「記憶方法論」,大致意思是人丟失記憶是跟人在幼兒時期的注意力沒有集中而沒形成深層記憶有關;也有比較駭人的「陰謀論」,也就是說人的記憶在被篡改,比如我們早有耳聞的「曼德拉效應」。
  • 你為什麼會丟失6歲以前的記憶?心理學家的答案細思恐極
    許多研究表明,人們對於兒時的相關記憶十分模糊,基本是6歲這個時間點。對於6歲之前的相關經歷與記憶,總是記得不是特別清楚。 所有社會經歷對於個體來說,都存在機體上的刺激,當這種刺激的影響逐漸消散,關於刺激的感覺、描述等則會以記憶的形式繼續存在,幫助我們保持對事件刺激感覺的維持。
  • 我們為什麼會丟失6歲前的記憶?這樣的答案細思極恐
    但是我們會發現,我們在成年之後,會對自己兒時發生過的事情印象不深,尤其是六歲之前曾經發生過的事情。 所以假如想要探究為何人們對於兒時的記憶不深刻,就不妨針對記憶本身的特點及性質展開思考。
  • 人類為什麼會丟失嬰兒時期記憶?看看科學家如何解釋
    此時問題來了,既然對於人類來說記憶如此的重要,為什麼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還是會丟失3歲之前的記憶呢?究竟是誰拿走了我們嬰兒時期的記憶?  其實人類之所以會丟失3歲之前或嬰兒時期的記憶,並不是一個主觀的行為,而是大腦發育導致的一個必然結果。
  • 人類為什麼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
    在如今社會急速發展的今天,我們大多數人每天處於繁忙的工作當中,隨之而來的是無形的壓力,與工作上的煩惱,我們會發現我們的記憶力遠不如在上學到時候那麼好。有的時候前一秒鐘想起應該幹的事情,但是下一秒鐘卻忘記了。
  • 為何會丟失6歲前記憶?莫非有人清除人類記憶?科學家說出答案!
    每個人都是一個特殊的個體,不同個體擁有屬於自己的回憶,不同人們對回憶的儲存方式大不相同,正是這些回憶可以勾起一段往事,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這樣一個現象,6歲之前的記憶對於我們而言似乎有一點模糊不清,甚至都難以想起6歲之前發生的事情,讓人比較詫異,難道說6歲之前的記憶都被人類特意清除了嗎?
  • 孩子3歲前沒有長期記憶?可能還不夠深刻,這些事孩子會一直記住
    三歲的孩子確實很難記住之前的事情,就算記住了過一段時間就會忘,不信你自己回憶一下,你三歲的時候發生過什麼?想必很難想起點事情吧。而孩子三歲前沒有長期記憶也不過是印象不深刻而已,如果孩子經歷過這些事,一定會記住的。
  • 人類為何沒有三歲之前的記憶?
    每當我們回想自己的一生,便會發現一個比較奇妙的事情—— 在我們腦海能夠浮現出一年級時某個同學的面容;能夠清晰的記得在學校旁小溪邊玩水時,灑在溪水裡的那一縷陽光。 但是,當你努力回想3歲前甚至4歲之前的一些畫面時,你會感覺好像你3歲之前的人生是一片空白,好像生生被人擦掉了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