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在線」發現大氣壓的託裡拆利

2020-12-06 跟我一起學物理

十七世紀義大利傑出的物理學託裡拆利(1608-1647),是一位敢於創立新論的科學家。

1628年,託裡拆利的導師,有名的數學家和水力技術專家卡斯德利出版了一本流體力學的著作。託裡拆利仔細研讀導師的名著,並對一些重要結論做了實驗證明。他發現書中關於液體從客器底部流出的速度和小孔離液面高度成正比的結論相孛。經過反覆測算,他認定導師的結論錯了。總結出了容器底部小孔內水流出的速度等於水及小孔上方的水面高度上自由落下的速度,進一步得到這個速度和小孔上水面高度的平方根成正比的正確結論。託裡拆利熱愛和尊敬導師,但並不盲從,他把自己的發現整理成文,公開發表,以糾正導師的這個嚴重學術錯誤。胸襟寬廣的卡斯德利看到了託裡拆利的論文,十分高興,立即把他推薦給自己的老師伽利略。年已古稀的伽利略極其讚賞託裡拆利的卓越見解,認為這是一位才幹出眾的學者,決定邀請他當助手,以繼承自己未完成的科學事業。

在17世紀以前,亞里斯多德的「自然界懼怕真空」的觀念牢固地統治著學術界。託裡拆利則不然,他不迷信古代權威,認為自然界存在著真空,決心用實驗進行驗證。1643 年。他把一端封閉的玻璃管充滿水銀,用手指壓住開口的一端,倒轉放入盛水銀的杯裡。當他把手指移開以後,管內水銀開始下降流入杯內,但管內水銀降到高出杯內水銀面約76釐米時,就停止下降了。如果璃管的兩端都是開口的,管裡的水銀就會全部流到杯內。顯然有種外力使水銀保持在管子內。託裡折利說,這種外力就是杯子內水銀面上的空氣壓力。管內水銀面的上方沒有空氣,形成「託裡拆利真空」,他還證明了水銀柱高度和大氣壓的關係。

託裡拆利實驗在今天幾乎已是每個中學生都會做的,但是在人們普遍地連「輕 的」空氣對」重的「物體有壓力這種可能性本身都難以相信的17 世紀,它無疑是一個偉大的實驗。正是通過這實驗,託裡拆利發現了大氣壓。儘管託裡拆利發現並測出了大氣壓的值,但知者僅是幾個學術界人士,直到奧託·格裡克在1654年做了馬德堡半球實驗後,人們才知道大氣壓的存在。

相關焦點

  • 大氣壓的測量:託裡拆利實驗分析
    伽利略的學生,義大利物理學家託裡拆利及其同伴通過實驗第一次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大小。最終得出來結論:大氣壓強跟760mm高的汞柱產生的壓強大小正好相等。那麼我們根據這個實驗如何進行題目的解答呢?例:如圖所示為託裡拆利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玻璃管稍微傾斜,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將變小。
  • 科技手抄報資料:大氣壓發現的歷史
    科技手抄報資料:大氣壓發現的歷史2012-11-16 09:13:20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17世紀以前的人們認為自然界不存在真空,即所謂「自然界厭惡真空」。對於抽水機能把水抽上來,認為是活塞上升後,水要立即填滿活塞原來佔據的空間,以阻止真空的形成。
  • 託裡拆利實驗詳解——大氣壓強
    上節課我們講解了大氣壓強的知識點,這節課我們再針對託裡拆利實驗中需要同學們注意的地方進行強調一下。託裡拆利實驗把大氣壓強值測量了出來,但是水銀柱的高度差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呢?760mm汞柱什麼情況下會變化什麼情況下不變?
  • 重點考點:深藏不露的大氣壓
    早在1644年,義大利科學家託裡拆利就利用玻璃管和水銀測出了大氣壓的數值,即大氣壓的大小等於它託起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如圖2所示。託裡拆利在實驗中發現大氣壓可以支持起760mm高的水銀柱,通常把這樣大小的大氣壓叫做標準大氣壓。
  • 關於大氣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做託裡拆利實驗時,玻璃管的粗細不同,測出大氣壓的值也不同相關知識:(1)氣壓是作用在單位面積上的大氣壓力,即在數值上等於單位面積上向上延伸到大氣上界的垂直空氣柱所受到的重力。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它的存在。氣壓的國際制單位是帕斯卡,簡稱帕,符號是Pa 。氣象學中,人們一般用千帕(kPa)、或使用百帕(hpa)作為單位。
  • 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童奕之星幼兒教育 公眾號ID:bjtongyizhixing 關注 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 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大氣壓 |《氣體壓強》課堂實錄1
    師:這點和液體非常相似,同學們是否可以由此類比出大氣壓產生的原因呢?(引導學生對大氣壓強的認識由感性過渡到理性。)生:大氣受重力且具有流動性。學生討論並總結:當吸氣時,管內液面上方的空氣被吸走,壓強減小,外界大氣壓把液體壓入管內。師:生活中你有沒有發現有什麼吸管和通常喝飲料的吸管有什麼不同嗎?
  • 《小精靈》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地球上的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或氣壓。由於空氣看不見摸不著,17世紀以前,人們對空氣的了解甚少,對大氣壓更是一無所知。那麼大氣壓在哪裡?是如何被發現的?
  • 看看大氣壓的測量過程
    現實生活中證明大氣壓存在的例子也很多。 下邊的皮碗掛鈎咱們都用過       用力按在瓷磚或玻璃牆上時,儘量排盡皮碗內的空氣,使皮碗被大氣壓牢牢壓在牆面上,可以掛炊具等。          證明或說明大氣壓存在的事實或實驗很多,有一些些上課時老師已經做了實驗,在這裡不再舉例。
  • 「堂堂練」第九章 壓強 第3節 大氣壓強(課堂練習及參考答案)
    「堂堂練」第九章 壓強第3節 大氣壓強(課堂練習及參考答案)>課堂練習1.證明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是______,最早測出大氣壓的科學家是義大利的_______,1標準大氣壓______ mmHg=_______Pa。
  •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九章 壓強 第3節 大氣壓強
    「經典習題周周練」第九章 壓強第3節 大氣壓強1.大氣壓的概念【解題依據】大氣層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大氣壓強①託裡拆利實驗;②標準大氣壓:p0=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③在粗略計算中,標準大氣壓可以取為1×105Pa;
  • 關於大氣壓,柯南教會了我……
    因為中途發現丹波老師不在車上,眾人便開始一起尋找,最終卻發現丹波老師死在停車場的廁所裡。所有人當中只有京極真沒有不在場證明,調查案件的山村警部一口認定京極真就是兇手,園子以近乎表白的方式為京極真辯解(愛情的力量果真是無窮的)最後,在柯南和世良的仔細分析下,京極成功擺脫了嫌疑。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兇手運用到的知識叭。
  • 大氣壓專題
    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
  • 從芝諾悖論和託裡拆利小號問題談物理的盡頭是數學
    義大利科學家託裡拆利小號:將函數y=1/x,中 x≥1 的部分繞著 x 軸轉了一圈,變成下面的圖像(小號圖)小號內表面積和體積如下:這個結果是,一個體積有限的物體,但是它的表面積竟然是無限的。芝諾悖論和託裡拆利小號悖論都是數學邏輯上的悖論,我想即使是邏輯上的悖論,這種存在也一定是合理的。
  • 大氣壓測量的家庭小實驗
    馬德堡半球實驗告訴我們大氣壓是非常大的,究竟有多大呢?讓我們一起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動手來測一測大氣壓的大小吧!一、實驗材料手秤(淘寶搜手秤)、小注射器、植物油、保鮮膜、刻度尺、繩子 二、實驗步驟利用注射器粗測大氣壓①用刻度尺量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長度L,讀出注射器體積V,求出注射器的橫截面積S=
  • 中考物理知識點:大氣壓概念
    中考物理知識點:大氣壓概念   1、概念: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的壓強叫做大氣壓強,簡稱大氣壓,一般有p0表示。說明:「大氣壓」與「氣壓」(或部分氣體壓強)是有區別的,如高壓鍋內的氣壓——指部分氣體壓強。高壓鍋外稱大氣壓。   2、產生原因:因為空氣受重力並且具有流動性。
  • 「名師在線」「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
    「名師在線」「等量代換」與「轉換法」的區別在物理實驗中,我們經常用到的實驗方法就是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但有時也會用到其他的一些方法,如等量代換法、化曲為直法、微小量累積法、理想法等其他特殊方法。在這些方法中,同學們最容易搞混的就是「等量代換」與「轉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