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精靈》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2021-01-08 小精靈科學發現室I

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地球上的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或氣壓。由於空氣看不見摸不著,17世紀以前,人們對空氣的了解甚少,對大氣壓更是一無所知。那麼大氣壓在哪裡?是如何被發現的?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一起走進今天的小精靈課堂中……

活動體驗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

「淘氣堡」去做客

在淘氣堡裡有許多好玩、淘氣、有趣的事情發生,小朋友知道為什麼淘氣堡裡鼓鼓的,為什麼能在上面跳來跳去的?是不是因為淘氣堡裡面有氣體呢,那如果我們將淘氣堡裡的氣口鬆開,觀察淘氣堡漏氣時在空中的狀態。想一想,淘氣堡是如何變大的,又為什麼會在空中跳舞?

懸在空中的桌球

將一隻桌球放在打開的吹風機上,它就會懸浮在空中。小朋友們想一想,這是怎麼回事?……哇,原來桌球被氣流頂起來以後,下面連續不斷的氣流使球掉不下來,外側的氣流也會包住球,而使球不會被吹走。

科學小實驗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

小朋友們可以自由選擇,參與以下四個科學小實驗,看看有什麼神奇的現象發生?

小傘飛起來

將小傘放在瓶口,雙手用力拍瓶兩側,看看小傘會不會飛起來?

自製小噴泉

將兩個扎有多個小孔的酸奶盒浸在水中,用力擠壓疊放在一起的酸奶瓶,看看壓力會使水流從小孔中噴射出來嗎?

趕小豬

把紙制小豬放在桌上,將瓶口對準小豬,兩手用力擠壓瓶子,看看氣流會使小豬動起來嗎?

充氣氣球跳跳舞

用打氣筒給氣球打氣,然後鬆開氣口,感知充氣過程中大氣壓力的存在。

小朋友們,想一想,上述四個科學小實驗、小遊戲都是大氣壓力的作用,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到科學遊戲中,動手操作,主動探索。

自然界裡有真空

1643年,科學家託裡拆利做了實驗:他向一根一米長的玻璃管內灌滿水銀,排出空氣,然後,堵住玻璃管開口端並把玻璃管豎直倒插進省有水銀的槽裡。他發現玻璃管內的水銀液面逐漸下降,停止下降時水銀液柱與槽內水平液面的高度差約為760mm,玻璃管內水銀的上方出現真空,可見自然界時可以存在真空的。

託裡拆利的實驗不僅揭示了大氣壓的存在,而且測出了大氣壓的值,即760毫米汞柱,為101325帕斯卡。

通過長期的觀察與測量,科學家們發現隨著海拔的上升,空氣越來越稀薄,產生的大氣壓也會逐漸降低。在海拔3000m內,每升高10m,大氣壓約減小100帕斯卡。

小朋友們想一想

珠穆拉瑪峰高約8848米

近9000米的高度

你們覺得這裡的大氣壓

會降低到多少呢?

相關焦點

  • 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由於空氣看不見摸不著,17世紀以前,人們對空氣的了解甚少,對大氣壓更是一無所知。那麼大氣壓在哪裡?是如何被發現的? 科學小實驗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
  • 小精靈科學小實驗—熱脹冷縮的原理(小杯子如何「抓」住大氣球)
    >弄癟了的桌球用開水燙會鼓起來這是由於桌球裡的空氣受熱後體積膨脹把原來癟的地方頂起來了夏天架空中電纜時不能過緊以防冬天遇冷收縮時繃斷……做實驗前,我們的實驗小精靈「嘟嘟」先來給小朋友講個故事好不好?
  • 水中科學—通過科學小實驗「會飛的桌球」了解水的浮力
    //水中科學//冰可以化成水水可以結成冰水可以變為水蒸氣水蒸氣也可以變為水這些看似簡單的自然現象中蘊含著豐富的實驗資源讓我們一起在「水中科學」中探索神奇的現象吧……01今天我們通過一個小實驗「會飛的桌球」來了解什麼是浮力?浮力: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液體對其產生一個豎直向上的託力,就叫浮力。產生原因:液體對物體上下表面壓力差。02.科學小實驗小朋友們,大家都見過桌球吧?把球輕輕一拍,桌球就會彈得很高。那如果把桌球放在水裡會怎麼樣?相信很多小朋友都會認為肚子空空的桌球會漂浮在水面上,那麼一定會是這樣嗎?
  • 大氣壓測量的家庭小實驗
    馬德堡半球實驗告訴我們大氣壓是非常大的,究竟有多大呢?讓我們一起用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動手來測一測大氣壓的大小吧!一、實驗材料手秤(淘寶搜手秤)、小注射器、植物油、保鮮膜、刻度尺、繩子 二、實驗步驟利用注射器粗測大氣壓①用刻度尺量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長度L,讀出注射器體積V,求出注射器的橫截面積S=
  • 培養科學興趣,物理小實驗:認識大氣壓(水升實驗)
    大家好,歡迎來到物理的小世界!如何利用身邊的小物件,培養孩子的物理小興趣呢?今天我們分享的物理小實驗為「認識大氣壓」,下邊開始我們的實驗啦!實驗原理:空氣的組成:氮氣(N2)約佔78%,氧氣(O2)約佔21%此時我們利用氧氣可燃燒的特點進行實驗。
  • 小精靈科學小實驗—熱脹冷縮的原理(瓶子如何「吃」雞蛋)
    受溫度的影響就更容易一些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與氣體有關的熱脹冷縮的小實驗情景引入小朋友們營養學家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模式」被人們譽為「理想的營養庫」所以我們每天都要保證吃一個雞蛋哦今天我們的小實驗和雞蛋有關係
  • 大氣壓實驗合集(一)
    而對於那些課堂上演示了的實驗,在實驗室後排的同學,可能也沒辦法觀察的很仔細,所以今天我們將大氣壓相關的實驗,整理錄製了下來,受限於每篇公眾號文章只能發三個視頻的緣故,本期大氣壓實驗合集,將分成五篇推送給大家。那麼第一個實驗,就是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會產生什麼變化
    及它們的組成都有哪些這幾大行星大小不一樣離太陽距離不一樣也知道了幾大行星如何排序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行星的科學小知識冥王星為什麼被降為「矮行星」冥王星是由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的,因為它距離太陽太遙遠,所以歸入了大行星行列,但隨著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人們發現冥王星的質量很小,根本沒辦法吸引它的衛星,只能圍繞著一個公共點運轉,還有冥王星的運行軌道和海王星的運行軌道交叉
  •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了解地球自轉和公轉會產生什麼變化
    >這幾大行星大小不一樣離太陽距離不一樣也知道了幾大行星如何排序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行星的科學小知識我們知道冥王星為什麼被降為「矮行星」冥王星是由美國天文學家克萊德*湯博發現的,因為它距離太陽太遙遠,所以歸入了大行星行列,但隨著觀測技術的不斷提升,人們發現冥王星的質量很小,根本沒辦法吸引它的衛星,只能圍繞著一個公共點運轉
  • 小精靈科學小實驗—如何製作雞蛋不倒翁,一起體驗神奇的科學現象
    小精靈幼兒科學小朋友們你們都見過這樣的一種娃娃嗎它身體的底部是圓形的今天小精靈「嘟嘟」先給小朋友講個和不倒翁有關的小故事,草地上,有一個不倒翁娃娃,一隻好勝的小老鼠經過這裡,噌噌噌幾拳,打在不倒翁的身上。可是它打的胳膊也酸了,手也疼了,就是沒能將不倒翁打倒。小老鼠氣呼呼的,直喘粗氣,它一把將不倒翁按在地上,心想:「哈哈!這下我打敗你了吧!」可是當它站起身來的時候,卻發現不倒翁也跟著站起來了。
  • 小精靈科學小實驗探索中—如何讓紙蛇「舞」起來……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一起去探索科學小實驗吧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孔明燈、熱氣球嗎?它們為什麼能在升空呢?哇,原來這裡面蘊含著神奇的「熱空氣上升」這個原理今天小精靈科學課堂教小朋友用「熱空氣上升」的原理做個科學小實驗小朋友們想不想一起參與
  • 小精靈科學室—從科學活動中發現樂趣,體驗科學帶來的無限奧妙!
    小精靈.科學探索科學家愛因斯坦曾說過這樣一句話:「科學就是探秘,探秘就是樂趣。」在幼兒科學教育中,幼兒科學實驗活動既能滿足幼兒動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因充滿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幼兒們的青睞。為什麼要引導幼兒進行科學探索,就是要讓他們從科學活動中感受和發現樂趣,並從中體驗科學帶來的無限奧妙!好奇心.科學探索幼兒天生的好奇心是對幼兒進行科學教育的基礎。好奇心又是興趣的先決條件,從小培養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就要適時激發幼兒的好奇心,滿足幼兒的探索欲望,進而使幼兒主動靠近科學,認識科學,「愛」上科學。讓幼兒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學習科學知識活動。
  • 小精靈科學小實驗—物體的熱脹冷縮原理(會「喘氣」的硬幣)
    小朋友們是不是都很想上幼兒園呢?希望2020年的新冠疫情能快點結束,小朋友們都能回歸到正常的生活學習軌道上,小朋友們,是不是從來都沒有這麼想上學過呀,上幼兒園就可以跟小朋友一起玩耍,還可以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今天我們跟著小精靈「嘟嘟」一起來做個有趣的科學實驗。
  • 水中科學—通過科學小實驗「魚兒水中遊」探索水的科學世界……
    小精靈,我們一直在努力「水中科學」探索中冰可以化成水,水可以結成冰,水可以變為水蒸氣,水蒸氣也可以變為水,這些神奇的自然現象,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今天,讓我們繼續走進小精靈幼兒科學課堂中,一起在「水中科學」探索神奇的科學現象吧……情景引入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準備了木塊、鐵釘、塑料玩具、紙片、水盆等材料,我們一起來試一試,看看水的浮力能讓我手中的這些東西浮起來嗎?
  • 小精靈科學小實驗探索中—是什麼科學原理能讓紙託住水……
    小精靈幼兒科學發現室紙能託住水小朋友你們信嗎?相信紙能託住水嗎薄薄的一張紙怎麼能託住水呢?那就帶著這些疑問跟著小精靈的老師來一起探索科學小實驗吧……>>>材料準備<<<準備玻璃杯、A4紙、水>>>開始操作
  • 水的科學小實驗視頻
    這是一個關於大氣壓的小實驗。擰松瓶蓋,瓶子內外相通,瓶內壓強等於水所受壓強加上大氣壓強,大於瓶外壓強,水被壓出。擰緊瓶蓋,瓶內壓強小於瓶外大氣壓強,水被空氣託住,無法從瓶身小孔噴出。關注魔力科學小實驗,每天給你好看。今天我們來做關於水的實驗,各種神奇的操作,包含了物理化學和生活小知識,相信你也會感興趣的科學小實驗針筒水壓機-水的實驗
  • 「名師在線」發現大氣壓的託裡拆利
    託裡拆利仔細研讀導師的名著,並對一些重要結論做了實驗證明。他發現書中關於液體從客器底部流出的速度和小孔離液面高度成正比的結論相孛。經過反覆測算,他認定導師的結論錯了。總結出了容器底部小孔內水流出的速度等於水及小孔上方的水面高度上自由落下的速度,進一步得到這個速度和小孔上水面高度的平方根成正比的正確結論。
  • 大氣壓的測量:託裡拆利實驗分析
    伽利略的學生,義大利物理學家託裡拆利及其同伴通過實驗第一次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大小。最終得出來結論:大氣壓強跟760mm高的汞柱產生的壓強大小正好相等。那麼我們根據這個實驗如何進行題目的解答呢?例:如圖所示為託裡拆利實驗裝置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將玻璃管稍微傾斜,管內外水銀面高度差將變小。
  • 魔力科學小實驗,如何讓氣球不扎口也能不漏氣?簡單一招妥妥的
    每天1個科學小視頻,培養孩子科學素養!文|魔力科學小實驗,本文為原創,歡迎關注及轉載分享。實驗現象待兩隻手都離開氣球後,你會發現氣球依然沒有漏氣,簡直太神奇了。原理探討充氣後氣球內部的大氣壓高於外界,硬幣就能藉助這內外的氣壓差堵在氣球口處,這樣就算不系口,氣球也不會漏氣啦!
  • 旅順口區2020年全國科普日活動(八)科學實驗微課堂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旅順科協在第17個全國科普日期間,聯合旅順教育局和旅順華成教育,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科學實驗微課堂和自然教育科普研學活動,帶領孩子們認識身邊的自然環境,激發孩子們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同時融入兒童心理學,讓孩子們在大自然中學會生存,提高解決問題能力和抗壓能力,全面增強青少年和兒童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