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科學小實驗,如何讓氣球不扎口也能不漏氣?簡單一招妥妥的

2020-12-04 魔力科學

每天1個科學小視頻,培養孩子科學素養!

文|魔力科學小實驗,本文為原創,歡迎關注及轉載分享。

吹氣球時,為了防止漏氣,我們都會在吹氣口打個結,不過這樣的話,氣球就不能重複玩耍了。

那有什麼辦法能讓不系口的氣球也不漏氣呢?

其實一枚小小的硬幣就能搞定;

硬幣,聽起來似乎不可能,但運用物理思維,讓它藉助神奇的大氣壓,就不難辦到,一起來看看吧!

#點擊播放按鈕,觀看視頻#

實驗材料

打氣筒,一元硬幣,氣球。

實驗步驟

首先,將硬幣放入氣球內;

然後用打氣筒對著氣球口打氣;

接著將氣球口朝下,適當調整使硬幣落在氣球口上。

實驗現象

待兩隻手都離開氣球後,你會發現氣球依然沒有漏氣,簡直太神奇了。

原理探討

充氣後氣球內部的大氣壓高於外界,硬幣就能藉助這內外的氣壓差堵在氣球口處,這樣就算不系口,氣球也不會漏氣啦!

在生活中,小小的硬幣,關鍵時刻還能幫你大忙。

有的零食袋子開頭不好撕,此時又找不到剪刀的話,只需拿出兩枚硬幣,一上一下邊緣靠緊,輕輕一撕就打開了。

芒果有時候皮不好撕,一拉就斷,只要事先用硬幣的側面,把芒果表面刮一下,剝起來就很輕鬆了。

如果是5角硬幣,放入鞋內還能用來除臭。

原理其實很簡單,五角硬幣是銅製品,研究人員發現,銅具有抑菌作用,而鞋子的臭味是汗液裡細菌造成的,所以就能搞定異味啦!我國古代有「銅壺的水不會臭」這樣的說法,也是因為銅的殺菌作用。

最後,奶爸要來提問了,你還能想到什麼讓氣球不系口也不漏氣的辦法?我們評論區不見不散。

作者簡介:我是一名理工碩士奶爸,愛生活、愛科學,陪娃做了300多個「魔力科學小實驗」。關注訂閱我,每天3分鐘,陪孩子在家做個小實驗,培養孩子科學素養!

更多精彩原創實驗請點擊:

魔力科學小實驗,冰塊一入水馬上就沸騰了,咋回事?

魔力科學小實驗,冰塊搞大事!奶爸實驗室為何秒變雲海?

-- The end --

相關焦點

  • 科學實驗|這氣球明明不漏氣,為何風一吹就變小?
    今天給大家分享第413個科學小實驗。還記得之前帶大家做過的鐵珠穿環小實驗嗎?原本直徑比鐵珠小的鐵環,在加熱後會膨脹,最終順利讓鐵珠穿過。生活中很多物質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那看不見摸不著的空氣,也會熱脹冷縮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有什麼能觀察空氣熱脹冷縮的辦法呢。
  • 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由於空氣看不見摸不著,17世紀以前,人們對空氣的了解甚少,對大氣壓更是一無所知。那麼大氣壓在哪裡?是如何被發現的?是不是因為淘氣堡裡面有氣體呢,那如果我們將淘氣堡裡的氣口鬆開,觀察淘氣堡漏氣時在空中的狀態。想一想,淘氣堡是如何變大的,又為什麼會在空中跳舞?
  • 科學小實驗——燒不破的氣球
    小朋友們玩氣球都知道,氣球經常會爆開,如果將氣球懸停在熱源上方,氣球很快就會爆炸,有沒有辦法讓氣球烤火,卻不能爆開呢!通過這個簡單的科學實驗為你找出答案哦!實驗材料:火柴、蠟燭、氣球、水杯、漏鬥。實驗步驟
  • 《小精靈》通過科學小實驗,了解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
    大氣壓是如何被發現的地球上的大氣對浸在它裡面的物體產生的壓強叫大氣壓強,簡稱大氣或氣壓。由於空氣看不見摸不著,17世紀以前,人們對空氣的了解甚少,對大氣壓更是一無所知。那麼大氣壓在哪裡?是如何被發現的?
  • 親子科學小實驗|穿透魔術的秘密如此簡單,用一個小實驗50秒讓你學會!
    No.3  實驗原理  白醋和小蘇打反應產生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可燃,杯口靠近火焰後,二氧化碳把氧氣隔離開來,於是火就滅了  step2  吹一個氣球,  然後在稍微遠離氣球口處  一部分實驗需要實驗耗材,但大多數至少有超過300個僅需要家庭裡簡單的材料即可完成,不出門不用買工具就能學,更多科學小實驗,請持續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推送一條,讓您足不出戶就能學到!
  • 小精靈科學小實驗—熱脹冷縮的原理(小杯子如何「抓」住大氣球)
    ,我們的實驗小精靈「嘟嘟」先來給小朋友講個故事好不好?故事引導小朋友們你們聽說過杯子能「抓」住氣球嗎杯子沒有手怎麼能「抓」住氣球呢想知道是什麼原因嗎那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小精靈幼兒科學課堂變身科學小偵探讓我們的小精靈「嘟嘟」告訴你小杯子怎麼能「抓」住大氣球科學小實驗首先我們要準備今天的科學實驗材料:氣球、玻璃杯、熱水。
  • 親手拆「小禮」、「氣球」不漏氣……年貨真新奇
    而海珠廣場批發中心一店主介紹,店內的仿真雞今年非常好賣。這些雞的製作材料都是植物,有蒲毛、樹枝等等,與真雞的相似度達到90%以上!  更有趣的是市民們往年逛花街時總愛買個氫氣球玩,但氫氣球很容易漏氣,而且不安全。在海珠廣場的批發中心記者發現了一種不會漏氣的「氣球」,它裡面裝有一個藥水包,買回家後只要把藥水包弄破,「氣球」就會自己脹大!而且三個月不漏氣。
  • 魔力科學小實驗|一杯紫色的液體,咋能調出這麼多顏色?
    每天1個科學小視頻,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文|魔力科學小實驗,本文為原創,歡迎關注及轉載分享。就好像你在生日蛋糕上看到的紅豔欲滴的罐頭櫻桃,就是染出來的……好了,今天的實驗就到這裡,除了花青素,你還知道哪些色素也能變色呢?我們評論區不見不散。作者簡介:我是一名理工碩士奶爸,愛生活、愛科學,陪娃做了300多個「魔力科學小實驗」。
  • 不出門,我們獨家開放500+節親子科學實驗課在家學!歡迎...
    爆爆整理了500+個親子科學小實驗,爆炸實驗室在過去的3年多的時間裡一直致力於「家庭親子科學實驗」內容、產品、課程的研發。今天終於到了爆炸實驗室能夠為中國每個家庭帶來快樂充實的親子時光、簡單好玩科學知識的時候了。
  • LNG,漏氣的氣球不好玩
    漏氣的氣球沒法兒玩。那漏氣的LNG儲液罐呢?這個不能玩,而且好像還不太安全。
  • 魔力科學小實驗,紫水晶不一定非得要買,有白糖就行!
    每天1個科學小視頻,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文|魔力科學小實驗,本文為原創,歡迎關注及轉載分享。白砂糖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是一種常用的調味品,也是最常用的甜味劑。但你知道白砂糖是如何生產來的嗎?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實驗材料:白砂糖、澱粉、碘溶液、清水、勺子,保鮮袋、玻璃瓶、瓦楞紙板、細線、美工刀。在桌面上鋪平兩張保鮮袋/膜,分別用勺子挖4到5勺糖放上去。
  • 小雲魔術教學:針扎穿氣球而氣球不炸?其實原理非常簡單!
    一、針扎氣球魔術師用長針穿過了氣球,氣球卻沒有爆炸。開學典禮的時候,小兔為大家表演了一個簡單的小魔術。她拿著一個鮮紅的大氣球走上講臺,將氣球輕輕地拋起來又接住。大家都看到,氣球上還畫著一個大大的笑臉。小兔又拿出一根長長的鋼針,鋼針的頭上尖尖的,小兔說,我要用這跟鋼針來扎這個氣球。「不要!」小雨著急了,「這麼可愛的笑臉,被你扎了就笑不出來了!」小兔卻不在意,她輕輕地將鋼針從笑臉的側面穿了進去,神奇的現象發生了,被這麼尖的鋼針扎了,氣球居然沒有爆,隨著小兔慢慢用力,鋼針從氣球的另一端探了出來,像一個巨大的山楂一樣穿在鋼針上。「實在是太神奇了。」小雨感嘆道。
  • 小實驗丨杯子吸氣球
    在這次的實驗中,我們可以想像成為氣球拔了一次罐哦!注意事項:1.火柴放在玻璃杯裡面點燃有一定的熱度,注意不要燙傷!2.注意火柴的使用安全,如果實驗沒有成功,可以多嘗試幾次。實驗現象:杯子吸住了氣球,我們將氣球提起來,下面的杯子竟然不會掉落!
  • 女模特只穿「氣球」走秀,沒想到氣球中途漏氣,觀眾瞬間不淡定了
    女模特只穿「氣球」走秀,沒想到氣球中途漏氣,觀眾瞬間不淡定了能成為模特首先就要有超高的顏值和傲人的身材,因為只有擁有出眾的外形條件,才能完美展現出服裝的潮流與時尚,今天視頻中介紹的是女模特只穿「氣球」走秀,沒想到中途氣球洩氣,觀眾瞬間不淡定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3個兒童科學實驗,父母快陪孩子做,科學啟蒙就是這樣簡單
    說到科學啊,不只是高深莫測的專業知識,它不分領域、不分年齡,只要耐心觀察,生活的一切皆是科學。對於孩子來說,科學啟蒙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成長環節,而實驗往往更容易受到孩子的青睞。光說不練假把式,3個兒童科學實驗,快陪孩子做起來,科學啟蒙玩兒出來!
  • 【科學實驗】1個瓶子秒變打氣筒,吹氣球不再累腮幫!
    DIY科學 | 賢爸吹大一個氣球很費勁,都喊腮幫子疼。今天賢爸根據自小接觸的打氣筒原理,設計一個簡單好玩的迷你打氣筒,從此吹氣球變得更簡單!3、接下來把小氣球剪短,只需選取下半部分「氣球肚子即可」,把塑料瓶蓋子取下來用氣球套住,最後在瓶蓋的四角用小刀分別割出四個孔洞,一點點就好了喲!
  • 簡單的科學小實驗,一起動手試試吧
    1、扎不破的塑膠袋器材:塑膠袋,水,竹籤或鉛筆(尖銳的)等。步驟:將塑膠袋裝滿水,用竹籤或削好的鉛筆迅速刺穿,水不會漏出來。原理:塑膠袋扎不破其實是由密封塑膠袋的材質決定的。塑膠袋的主要材料是高分子聚合物,具有軟度高,拉伸度強的特點。在它們被戳穿的瞬間摩擦生熱迅速包裹住竹籤或鉛筆,因此能保持滴水不漏。
  • 魔力科學小實驗 | 豆漿秒變豆腐腦,其實方法很簡單
    歡迎來到魔力科學小實驗欄目,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思考!豆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96年。當時的淮南王劉安在研製丹藥時,將黃豆用水浸泡磨成細糊糊作丹料,無意中把中藥石膏粉散入豆漿中,頓時結成潔白細嫩的豆腐。他親口品嘗後,覺得其味鮮美可口,豆腐也就從此誕生了。因此淮南王劉安被時人譽稱「豆腐王」。豆腐腦是一種極嫩的豆腐,人體對其吸收率可達92%~98%。
  • 魔力科學小實驗,塑料杯被點燃,為何還能盛得住裡面的水?
    每天1個科學小視頻,培養孩子科學素養!文|魔力科學小實驗,本文為原創,歡迎關注及轉載分享。如果將塑料杯裡倒入適量的水,在下方放置一根燃燒著的蠟燭,那杯子裡的水會漏出來嗎?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是不會漏,因為塑料杯無法被點燃。
  • 魔力科學小實驗|如何快速分離胡椒粉和鹽?用這招很管用
    然而,奶爸一直認為,科學不應該只存在於實驗室,而應該存在於生活的點滴之中。今天,奶爸將藉助一些極為常見的工具、運用簡單的科學原理試著來將它們分離。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呢?背後又藏有什麼奧秘?帶著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不妨通過一個小實驗來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