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氣溫跌破20℃還狠的竟是它;這54個街鎮垃圾分類成示範,有你家嗎...

2020-12-07 新民網

  ■氣溫創新低!比它更「狠」的天氣是這三個字

  小夥伴們!早上好~今天也是「秋高氣爽」的一天呢!

  本周上海主打藍天白雲和陽光,但早晚氣溫略低,尤其是今明兩天,在輻射降溫影響下,市區最低18度,郊區可能會在15-18度之間,早晨涼意明顯;白天氣溫26-28度,溫度是「剛剛好」。

  最近關於天氣,一個引人關注的點在於「秋颱風」,周末來上海「串場」的「塔巴」也是其中之一。都說夏颱風鬧得兇,其實秋颱風也是「狠角色」!秋颱風指出生於9月至11月的颱風。秋颱風和冷空氣相互作用,導致颱風變性為溫帶氣旋,在這個過程中,激發產生更大的能量。

  ■ 本周六,楊浦濱江南段大橋以東2.7公裡公共空間將正式向廣大市民開放。除了實現步行道、跑步道、騎行道的「三道」貫通之外,這2.7公裡段還進一步提升了「工業遺存博覽帶、原生景觀體驗帶、三道交織活力帶」的「三帶」融合。

  ■遠程辦證你聽說過嗎?遠程視頻呼叫了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短短幾分鐘便辦好了就業創業證。作為全球雙千兆寬帶第一區,虹口在全市率先實現5G網絡全覆蓋。

  ■初雨汙染控制量下降近20%,臨港怎麼做到的?近日,上海臨港海綿城市展示中心被授牌為「浦東新區公民素質實踐基地」,成為上海海綿城市建設的展示窗口。

  ■昨日,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發布了「百萬市民看上海——看大戲,遊上海」秋季40條旅遊線路。這次推出的秋季40條線路圍繞「看大戲·遊上海」主題,分為五大板塊。

  ■近日,首屆「建築可閱讀」旅遊線路推廣及文創市集啟動儀式舉辦。從去年開始,上海六個中心城區開展了「建築可閱讀」工作。目前,已經有1000多處老建築設置了二維碼。

  遊走在大上海,三毛髮現自己越來越喜歡坐地鐵,方便、舒適、安全、準時……唯一讓他不適應的是,四通八達的地鐵網絡就像迷宮,自己經常走進去了就迷了路。「紅色的是1號線、綠色的是2號線……翠綠色的12號線是換乘王……」三毛試著用顏色來記線路,可碰到顏色相近的線路又會犯糊塗。

  ■ 10部門印發《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實施方案(2019—2022年)》,提出要加快國產HPV疫苗審評審批流程,提高HPV疫苗可及性;推動HPV疫苗供應企業合理制定價格。圖片來源:中新社

  申邊

  ■昨天,首批上海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街道(鎮、鄉)的公示名單公布,寶山路街道等54個街鎮上榜。

點擊查看完整新民早報

我要爆料 聯繫電話:021-22899999 新民網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穗打造全國垃圾分類樣板城市
    垃圾分類  廣州在行動  當前,廣州市垃圾分類蔚然成風:創意設計的分類投放點成為「城市風景線」,市民、學生組團到資源熱力電廠觀光「打卡」,街坊鄰裡、黨員和志願者們站桶指導分類投放……垃圾分類成了廣州城市文明風貌的一張「新名片」。
  • 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為什麼自己家樓下不是每棟樓都有4個垃圾桶?2020年底,力爭實現全覆蓋;全市3785所大中小幼學校已將垃圾分類納入教育教學體系,覆蓋率達到97%;5217家公共機構垃圾分類基本實現全覆蓋。垃圾分類首先是遵從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原則,認真落實《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嚴格執行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分類處置。
  • 垃圾分類 從家出發‖這有一份垃圾分類知識大全,請收好
    垃圾分類知識大全 關於垃圾分類,我們還有很多的路要走 這些關於垃圾分類的小知識 你必須要知道 可回收物收集容器為藍色
  • 小心,你家的垃圾分類裡有這些火災隱患!
    小心,你家的垃圾分類裡有這些火災隱患!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天你垃圾分類了嗎
  • 10個問題解答北京的垃圾分類
    新修訂的條例不光對單位,也將對個人明確垃圾分類責任。北京的垃圾分類什麼樣?北京和上海的垃圾分類有區別嗎?北京什麼時候開始垃圾分類?分錯了怎麼處罰?今天,10個問題幫你解答所有疑慮。    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孫新軍介紹,目前北京市已在黨政機關率先開展垃圾分類,並在全市30%的街道、鄉鎮已創建了100個垃圾分類示範片區。2019年,示範片區覆蓋率將達到60%,覆蓋200多個鄉鎮街道。
  • @合肥人,垃圾分類,你準備好了嗎?
    生活垃圾分類已在合肥市由試點變為推廣,隨著新的地方法規的施行,很快就將全面鋪開。試點小區居民能適應新的分類嗎?還存在哪些難點?未來合肥市將如何鋪開?帶著這些問題,11月30日,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對多個小區進行了探訪。
  • 河西街道打造全市首條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在這裡垃圾分類進行完整...
    為破解這一難點,市北區在河西街道打造全市首條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從分類投放、分類收集,到分類運輸、分類處理,實現完整閉環。據河西街道城市管理分管主任欒述先介紹,打造的廚餘垃圾示範路線共涉及到7個小區、77棟樓、245個單元,共計4323戶居民,主要是樂天家園、富居園、德馨築家、天怡景園新區等小區。
  • 廣州氣溫跌破20度!
    廣州氣溫跌破20度! 前幾天,立冬的廣州人拖鞋短褲賞著花中午熱起來甚至還開了風扇
  • 垃圾分類智力測試,20種日常垃圾如何正確丟放,你能扔對嗎?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重視,垃圾分類成了人們不可或缺的一個生活常識,然而隨著幹垃圾、溼垃圾的區分出現,許多人被垃圾分類搞昏了頭,出去扔個垃圾都得先上網查一查究竟是溼垃圾還是幹垃圾?否則一旦扔錯,可是會面臨罰款的哦!雖然對於垃圾分類,人們做足了準備,但是仍然表示力不從心。比如一杯喝了一半的奶茶該如何處理?
  • 氣溫跌破20年同期紀錄,上海人今天都穿棉毛褲了嗎?
    氣溫跌破20年同期紀錄,上海人今天都穿棉毛褲了嗎?11點,救援結束此次救援共計疏散59名群眾大家也要做好準備這場「寒流」還得持續幾天據預測,跨年夜市區最低氣溫將
  • 北京海澱本月開始全面推行垃圾分類 設三種投放模式
    街鎮、社區設置廢舊家具等大件垃圾投放暫存點方案明確,海澱區環衛中心是海澱區廚餘垃圾分類收運的唯一單位,廚餘垃圾採用廚餘車「上門」「桶車對接」模式,區環衛中心有權對分類不符合要求的廚餘垃圾有權要求其改正,拒不改正的,應向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報告並登記備查。
  • 廣東惠州市垃圾分類取得新成效 垃圾各回各「家」變廢為寶
    根據該方案,江南街道成立由街道主要領導任組長的生活垃圾分類督導員隊伍建設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6個督導分隊,由各社區書記擔任隊長。督導員招募面向轄區內熱心環保公益事業的黨員,自願報名或社區推舉均可。街道以轄區內32個小區為試點,每個小區至少配備1名垃圾分類督導員,統一培訓後上崗。各社區還為督導員配備統一標準的「紅馬甲」,配發相應的手套、口罩、夾子等勞保用品。
  •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教你做「最美...
    垃圾分類「家」行動丨生活垃圾分類「小妙招」學起來!北京市婦聯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家』行動」以來,廣大婦女和家庭積極響應「我分類 我承諾」的號召,自覺踐行垃圾減量分類,形成了很多好的經驗和做法。
  • ...市200個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3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介紹。記者從會上獲悉,經過5年來的工作,200個居民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市本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 普陀城管:垃圾分類聚力查,「熱搜」問題大盤點
    自今年8月13日「聚力行動」啟動至今,普陀城管已攜手區垃圾分類減量專班、區綠容局質監中心和區廢管所,以及街鎮主管部門力量,按照行動計劃,先後對區內9個街鎮開展垃圾分類聯合檢查通過首輪巡查,了解到各街鎮轄區的垃圾分類管理方法各有千秋,不少案例經驗值得分享推廣。
  • 可回收物分七類,有害垃圾分八類,上海這兩個小區探索垃圾分類新...
    不知不覺間,《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已實施一年。在分類源頭,絕大部分居民都已經能將幹、溼、可回收物、有害四類垃圾較為準確地分類投放。那麼,接下去在分類源頭這一塊,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我們覺得在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這兩個類別還大有可為,尤其是前者,所以在小區探索精細分類。此外,引導居民進一步認清垃圾分類的目的,在交投可回收物時只有積分榮譽,沒有物質或現金獎勵。」
  • 商圈夜市、社區養老、食品安全……看看你所在街鎮的特色品牌是什麼
    近日,閔行區組織開展2020年度街鎮質量提升績效考核現場評審工作,由區市場局、區經委、區建管委、區生態環境局以及市質量辦、市質標院和區人大代表、新聞媒體記者組成的專家評審組對14個街鎮的質量提升「一鎮一品」工作進行現場評價!
  • 垃圾分類中的誤區,你有中過招嗎?
    垃圾分類中的誤區,你有中過招嗎?但是,你扔出去的垃圾分對了嗎?那些垃圾分類中的誤區你有中過招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垃圾分類都有哪些誤區吧誤區一:廁紙是紙,也可回收廁紙、衛生紙遇水即溶,不算可回收的「紙張」。
  • 智能垃圾桶進小區:刷卡扔垃圾,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新安裝的垃圾桶引起居民們的好奇,原來,新垃圾桶很智能,不但有刷卡裝置、智能蓋子、稱重系統和封閉措施,甚至還可以用垃圾分類獲得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智能垃圾桶到底有多智能?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現場一探究竟。
  • 華雲社區:創建高標準居民家庭源頭垃圾分類示範小區
    新湖南客戶端4月21日訊(通訊員 姚豔)自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長沙市雨花區雨花亭街道華雲社區緊緊圍繞「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樣」的目標,在垃圾分類這條時尚的道路上奮力前進,連續兩年將垃圾分類列入社區民生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