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虞涵棋
2020-07-31 07:21 來源:澎湃新聞
1903年,萊特兄弟試飛了地球上第一架飛機。但火星的稀薄大氣不足地球1%,是否也能託起人類的飛行夢?
這個問題的答案,將在明年春天揭曉。今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發射升空的「毅力號」火星車帶著一位不同尋常的小夥伴:「靈巧號」(Ingenuity)火星直升機。機如其名,只有1.8公斤重,卻有壯志凌雲。
「靈巧號」(Ingenuity)火星直升機
1、「靈巧號」是一次飛行試驗「靈巧號」不攜帶科學儀器,是一個獨立試驗,將在有限範圍內進行技術演示。它的方形機身裝有電腦、相機、電池等,大小為20×16×14釐米。此外,直升機配有1架天線、太陽能板、著陸支腿和2個旋翼。四片特製的碳纖維葉片組成兩個轉子,能以約2400轉/分的轉速反響旋轉,比地球上的客運直升機快上很多倍。
2、「靈巧號」將是首架嘗試在外星上進行飛行控制的飛機為什麼直升機難以在火星上飛行?第一,火星大氣很稀薄,密度比地球大氣層低99%,直升機很難獲得足夠的升力。因此,「靈巧號」必須做得很輕,旋翼槳葉做得更大,轉速也更快。
第二,「毅力號」火星車的目標登陸點是傑澤羅隕石坑,那裡的夜晚冰冷刺骨,可到零下90攝氏度。低溫推高了對直升機的部件設計要求。
第三,「靈巧號」是無人飛行,工程師需要提前發送命令,而數據會延遲很長一段時間才反饋回地球。在這中間,直升機需要自主決定如何飛到指定地點,並且給自身保溫。
3、「靈巧號」本來是火星車的候選名字「靈巧號」這個名字來自阿拉巴馬州的高中生Vaneeza Rupani,原本是火星車的提名。NASA最終挑中了 「毅力號」,但認為「靈巧號」配直升機絕妙,因為該團隊在研發時採用了大量創造性巧思。
4、「靈巧號」已經是個工程學傑作從2014到2019年,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工程師們通過特殊空間模擬器逐步改進模型,最終證明有可能製造出一種輕型直升機,能在火星稀薄大氣中產生足夠升力並耐受火星環境。
2019年1月,火星直升機通過了最終的飛行評測。
5、「靈巧號」一步一打卡在2021年春天嘗試起飛和降落之前,「靈巧號」還有一連串裡程碑要打卡,每一步都值得慶祝。這些節點包括:
火星車從卡納維拉爾角發射升空,飛向火星,著陸火星;
火星車放下保護直升機的防護罩,駛入選定的機場(一塊10×10米的平地);
從「毅力號」的肚子裡(在火星車上找到個「停機位」可不容易)下降13釐米,安全落到火星表面;
在火星寒夜裡自主保暖;
用太陽能電池自主充電;
最後,「靈巧號」將嘗試起飛。如果一次試飛成功,「靈巧號」還會在30個火星日窗口內嘗試額外4次飛行試驗。
6、火星飛行的遠大前景如果成功,「靈巧號」演示的飛行技術將為未來火星探測任務納入更先進的飛行器做鋪墊。這些飛行器可以提供不同於高空軌道器和地面漫遊車的全新視角,為機器人或人類提供高清圖像,並能進入火星車難以觸及的地形。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