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目前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們都在尋找地外生命,以及能夠承載地球生命的第二個星球,但宇宙中的行星數量不計其數,而我們人類目前能夠確認其存在的部分卻只有寥寥數千個,並且,它們中沒有一個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更不要說什麼地外文明。所以,現在大家對地外世界的探尋,不僅將搜尋目標擴大到了太陽系之外,同時也沒有停下對太陽系內行星的探索,比如近來成為多國地外世界探索目的地的火星!
就在2020年的8月2號早上7點,我國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完成了首次軌道修正,距離其7月23日發射升空已經過去了快整整10天時間,在過去的這幾百個小時時間裡,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飛行到了距離地球300萬公裡以外的太空空間,並從120萬公裡外向我們傳回了月球和地球的合影。按照火星和地球之間的距離,以及天問一號的飛行速度來看,預計需要7個月的時間可以抵達火星。
除了我國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正有條不紊的運行著以外,滅國也在7月30號發射了自己的火星2020恆心漫遊車任務,而隨它一同發射的還有全球首架星際直升機。顧名思義,星際直升機的飛行地點自然是地球之外的火星,這個別出心裁的設計產物,將在恆心漫遊車降落火星之後的數月時間裡穿越火星上的大氣層環境。儘管美國NASA之前就有漫遊車在火星的土地上留下自己行走的足跡,但直升機在火星的天空中飛行起來卻是第一次嘗試。
眾所周知,火星上的大氣環境與我們的地球完全不同,該星球上的大氣密度相當於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稀薄的空氣很難給直升機提供上升的作用力,這意味著這架將在火星上空飛行的飛機在設計上就面臨更多技術上的難題,不只局限於飛機本身的重量和旋轉速度。所以,自然也沒有人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它能夠成功從火星地表起飛並抵達每一個目的地。
我們可以從美國NASA公布的官方信息看到,這個專用於火星飛行的直升機就藏在恆心漫遊者的腹部下方位置,它擁有的兩個呈反向旋轉的刀片大約有1.2米場,其正常運行的旋轉速度可以達到每分鐘2400轉的樣子。為了確保該直升機可以在火星大氣中順利飛行,研究人員也已經通過在實驗室中模擬火星大氣層環境對該直升機的飛行能力進行了測試。
與地面探測器相比,直升機不僅能通過更多的角度來觀測火星的地質特徵,甚至還可以幫助地面探測器規劃更好的行駛路線。在過去對火星的探測過程中,我們了解到即便現在的火星四處都是荒漠,但早已乾枯的河床結構卻見證了火星曾經也是一顆擁有豐富水資源的星球。目前人類的科學技術還無法抵達太陽系之外的星球,哪怕是現在大家爭相發射探測器的火星,也暫時做不到載人登陸。
但是,放眼整個太陽系,火星已然是除了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存在過地外生命的星球。雖然宇宙中有很多個像太陽這樣的普通恆心,而它們周圍也圍繞著大大小小的行星和衛星等天體,然而,我們目前已經確認的系外行星卻只有四千多個,而且,它們無一例外都不具備生命存在的基本條件。所以,不管是著眼於目前人類的宇宙探索水平,還是生命可能存在的概率,火星都是我們目前最好的目的地之一。
當然了,不管是我國的天問一號,還是美國的恆心漫遊者,相信大家都希望這些探測器可以成功在火星著陸,為我們帶回更多火星上不為人知的信息。隨著極端氣候在地球上越來越頻繁的出現,尋找下一個適合地球生命居住的星球已經迫在眉睫,即便火星上沒有外星生命,這對於我們探索宇宙、又或是進一步登陸其他星球來說,都是具有特別重要意義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