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的天空很熱鬧,先是中東土豪阿聯借著日本火箭向火星射了一枚探測器,中國緊跟著就用長徵五號將「天問一號」衛星探測器送上了徵途;七月底八月初,美國也要向火星發射一個探測器,這個起名「毅力號」的火星車乍看起來有點像「好奇號」,不同的是它上面搭載了新的設備,還捎帶了一架小小的直升飛機。
毅力號火星車與直升機
大家都知道,每隔大約26個月,科學家們都將迎來一個火星的發射窗口。因為這個時候地球跟火星的距離越來越近,向火星發射探測器可以少跑很多路,自然也更省時間更省油。
美國「火星2020」探索計劃自2012年開始,計劃最主要的部分是「毅力號」火星車。以「好奇號」火星車為藍本,「毅力號」更先進,功能也更加全面,可以說這是迄今為止最為精密也最先進的人造機器人。
「毅力號」火星車最主要的任務是尋找遠古時期火星可能存在的生命痕跡,以及支持生命物質存在的地質證據。為此,科學家們精心選擇了火星赤道以北一個巨大的撞擊盆地Isidis Planitia作為著陸區,根據之前遙測信息表明這裡在遙遠的過去可能是一片綠洲。在大約30~40億前前,那裡曾經有一條河流以及巨大湖泊,如果火星有生命,這裡的碳酸鹽礦物以及黏土沉積物上有可能發現一些東西。
毅力號的主要任務是尋找火星生命的證據
「毅力號」比之前的「好奇號」更大,它的底盤長度超過3米,質量也達到1050千克。火星車上密布十幾臺攝像機、各種探測設備以及分析儀器,一條長達2.1米的機械臂可以靈活地抓取物品,以方便在火星地表提取樣本。
科學家們還在火星車底盤的下面固定了一架旋翼直升機,這是人類第一次將可操控的飛行器送上外星球。
火星車底盤下方的盒子裡裝著直升機
火星直升機被摺疊安裝在「毅力號」火星車的底部。如果火星車能順利在火星表面著陸,它會找一塊平坦的地方拋掉保護罩、將直升機翻轉、解鎖,並部署到火星地表上。部署完成後,火星車會駛離,地面控制人員再通過火星車遙控直升機起飛。
無人直升機在火星表面想像圖
你也許會說,這不就是一架普通的無人機麼?確實,與科技感滿滿的火星車相比,這架小飛機實在是有點其貌不揚。但為了研製這臺簡單的小飛機,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的一個科學家團隊整整搞了6年。
在地球上,旋翼無人機已經成為玩具,在孩子們的操控下自如地飛行。但這樣的玩具到了火星表面卻無論如何都飛不起來。道理很簡單,火星的大氣太稀薄了,火星表面平均大氣壓力僅為地球海平面的0.6%,其最高大氣密度相當於地球表面35公裡高空的空氣密度。別說無人機,迄今為止只有一款空氣動力飛行器能飛到這樣的高度——它是以火箭作動力的。
飛得最高的飛機X-15A其實是半個火箭
為了讓直升機能在火星稀薄的空氣裡飛行,它首先要做到足夠輕,同時旋翼需要提供更大的推力。直升機在地球上的重量不到1.8千克,由於地球的引力是火星地表重力的2.6倍,因此直升機在火星上的重量大約只有0.68千克。
科學家們用碳纖維製作了兩對共軸雙槳旋翼,葉片跨度達到1.2米。直升機採用鋰電池供電,同時在轉子的頂端安裝了一塊太陽能電池板,充一整天的電夠它飛行90秒。你沒看錯,它一次頂多飛1分半鐘,在火星表面一次飛行距離最大距離是300米,飛行高度5米。
火星直升機很輕,飛的不遠
從數據上看,NASA科學家耗費6年時間和無數金錢做出的無人機實在不怎麼樣,但考慮到它要在火星如此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完成飛行,能讓直升機飛起來已經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如果在地球上它絕對飛不到35公裡高空,因為地球的重力要大得多。
環繞軌道飛行的探測器解析度有限,加之火星大氣滿是塵土,它無法拍攝詳細的火星地貌;火星車的性能很先進,但由於動力受限,它不能去到很高的地方,也無法攀爬一些陡坡。這時候一架飛行器的重要性便凸顯出來:它能迅速觀察更大範圍的地形地貌,為火星車下一步的行動規劃提供參考,也能通過機載攝像機直接開展科學探測。
直升機是火星車的眼睛
在地球表面,氫氣球可以飛到很高的地方,它甚至比絕大多數飛機飛的都高。這是由於氫氣的物理性質決定的。
氫氣的比重很低,在一個大氣壓下它的密度僅為0.09克/升,而隨著高度的上升、環境壓力下降,氫氣的密度會進一步下降。因此理論上氫氣球能飛到距離地面85公裡的高空。
實際上,氫氣球本身的重量加上荷載的重量,大多數的高空氣球只能飛到海拔18~37公裡高處。2014年10月,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尤斯塔斯乘坐一個巨大的氫氣球升到41.425公裡的平流層並一躍而下,成為世界上最高的跳傘者。
既然氫氣球能飛得很高,又不需要為了保持高度而額外消耗能源,為什麼火星探索不考慮氫氣球或飛艇,反倒吃力不討好地研製無人直升機呢?
火星飛艇看起來很美好,其實很難
氫氣儘管很輕,但它也是有重量的。要想讓氫氣球在火星表面攜帶有效載荷做長時間飛行,它就必須做得足夠大,這樣一方面飛行器需要攜帶足夠多的壓縮氫氣飛去火星,並且氫氣球外膜本身的重量與體積也不能不考慮進去。如此一來,氣球的運輸成本將比一架無人直升機要高許多倍。
另一個原因是氣球的操控性比直升機差。在空氣稀薄的火星表面,一個具有2公斤設備攜帶能力的氫氣球的體積達500~1000立方米,如此龐大的體積受氣流影響,它很容易被風吹到很遠的地方,從而失去與火星車的聯繫。一個不受控制的飛行器對火星表面研究任務沒有幫助,採用系留法活動範圍又有限,這也是科學家們放棄氣球或飛艇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