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斑腿泛樹蛙

2021-02-24 鳥獸蟲木

斑腿泛樹蛙,兩棲動物下的無尾目。

深圳典型的蟾蜍與蛙——斑腿泛樹蛙、黑眶蟾蜍。

我帶課解說的時候總喜歡拿它兩對比,說明蟾蜍與蛙的區別。因為它兩的數量多,外表差異大。

斑腿泛樹蛙的皮膚較溼潤,靠近水邊活動;腿長體長,跳躍能力強大。

黑眶蟾蜍的皮膚乾燥且粗糙,多在陸地活動;腿短體胖,攀爬能力強,只能小跳。

來,跟我一起走近斑腿泛樹蛙的一生。

斑腿泛樹蛙的一生狀態的變化:首先是圓圓的卵,然後長出了尾巴,再長出後腿,再長出前腿,尾巴慢慢消失的過程,它也慢慢開始上岸,變態成一隻蛙。

抱對中的斑腿泛樹蛙,體型大的是雌蛙,肥碩的身體可以儲存更多能量與卵,背著體型小的雄性也可以自如移動,防止遇到天敵跑不動。

雄蛙手上也有硬硬的角質,稱為婚墊,以此抱緊雌蛙,防止自己掉下去。

斑腿泛樹蛙是一種樹蛙,和深圳其它蛙不同的是,它的卵產在水面以上,而不是直接在水裡。雌蛙背著雄蛙產卵的時候,雌蛙會分泌一些粘液,用後腿把這些粘液來回踢成泡沫。有時候會有其它雄蛙跑過來分一杯羹,想要參與後代繁殖的過程。所以,一個卵泡裡面可能混合著好幾種雄蛙的精子。

卵泡過一段時間之後,泡沫的最外面一層會硬化,可以保護裡面的卵免受風吹雨打,是一個非常好的避風港。

視頻來源:請見水印

產卵後,斑腿泛樹蛙不會護卵。蝌蚪在未孵化前就有感知的逃生智慧。當蝌蚪還在卵膜裡,遇到危險時會提前孵化,分泌一種酶,將卵膜溶解掉,迅速跳入水中。

斑腿泛樹蛙不會護卵,只是剛好在隔壁 。

被人挑破了的卵泡:

如果有蛙卵的珍珠奶茶店,那斑腿泛樹蛙就是一杯奶蓋奶茶。

體色差異大的斑腿泛樹蛙,可根據環境變化其體表顏色,但不會順變,是慢慢慢慢慢變:

裝死的斑腿泛樹蛙:

它還有一招,緊張的時候會撒 「 尿 」 !不要問我為啥知道。

斑腿泛樹蛙之所以能飛簷走壁,有個強大的身體「武器」——吸盤:

最後以一張 「 仰望星空的蛙 」 結尾,謝謝大家~

++更多【Hi系列】閱讀推薦++

Hi,黑眶蟾蜍

Hi,長嫵蛛

Hi,鉤盲蛇

深圳的香港瘰螈

冰心,自然名:ICE

鳥獸蟲木專職自然導師

熱愛並擅長引導夜間觀察、蟲蟲課程設計,熱衷於行走在山林之間;2018-2019年設計且開展了探索黑夜王國、蜘蛛探索、蟲字旁觀察、繪本與夜精靈等夜觀系列課程;2017-2019年共帶領過近100人次行走深圳山野·塘朗山。

2018年參加多次畫筆記課程,2019年參加了視覺思維工作坊集訓;2018年兼任廣東生物多樣性影像大展文案編寫;2019年兼任「自然夢想家」影像展文案編寫、參與攝影作品展示。2019年第六屆全國自然教育論壇,青年XIN聲。2019年成為全國職業技能測評專業:家庭教育指導師。

相關焦點

  • 斑腿泛樹蛙繁(群)殖(P).AVI
    我們直接看斑腿泛樹蛙XXOO的視頻,讓傷害來得更猛烈些吧!!!  視頻一開始,一隻受到雄蛙鳴叫(蛤蟆功)吸引而來的雌性斑腿泛樹蛙,挺著大肚子在水池邊排卵(注意後腿在幫助抖出泡沫,卵就在泡沫裡),此時背上只有一隻雄性在等著排精。隨著畫面切換,在水池邊高歌的一群雄蛙已經陸續趕到,開始了激烈的的雌性後背爭奪戰!推搡、腳踹,掉下去再上來!
  • 樹蛙
    樹蛙大多生活在樹上樹蛙的四肢比較修長,體型也更扁。       圖二、三、四、五是同一隻樹蛙,查閱了一些資料,應該是白頷樹蛙,但是不確定,請高手出來指點一下。       圖:斑腿泛樹蛙       樹蛙的體表有微毒,但是問題不大,膚薄皮嫩者注意。
  • 脊椎動物·緬甸樹蛙:蛙界的詹姆斯·邦德
    又名貢山樹蛙、貢山泛樹蛙。棲息於海拔1400-2000m左右的山溝中,國內分布於雲南、西藏等地。照片攝於高黎貢山。 緬甸樹蛙為完全變態發育動物,生命周期中會經歷卵、蝌蚪、成體蛙三個形態。其卵粒大小為2.5mm,呈乳黃色。在蝌蚪期時,身體比其他種類的蝌蚪略寬,體色也更深一點。 長到成蛙時,緬甸樹蛙的「顏值」大幅提升。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緬甸樹蛙:蛙界的詹姆斯·邦德
    burmanus脊椎動物,兩棲綱,無尾目,樹蛙科,張氏樹蛙屬。又名貢山樹蛙、貢山泛樹蛙。棲息於海拔1400-2000m左右的山溝中,國內分布於雲南、西藏等地。照片攝於高黎貢山。緬甸樹蛙為完全變態發育動物,生命周期中會經歷卵、蝌蚪、成體蛙三個形態。其卵粒大小為2.5mm,呈乳黃色。在蝌蚪期時,身體比其他種類的蝌蚪略寬,體色也更深一點。長到成蛙時,緬甸樹蛙的「顏值」大幅提升。
  • 一次難得的經歷:夜裡觀察樹蛙交配產卵全過程
    無聲囊樹蛙交配產卵過程,卵泡完成。周照驪 攝  海南新聞網5月14日消息:昨晚臨時決定跟隨兩棲爬行組專家夜巡,就意外地觀察到無聲囊樹蛙交配產卵全過程。  樹蛙是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兩棲博士劉惠寧的主要研究物種。他表示,世界上沒有看到過有無聲囊樹蛙交配產卵過程的記載,而他作為兩棲專家,也只是11年前有一次在香港的山區看到過一種樹蛙的交配產卵過程,這次的觀察,非常難得。   晚上9時5分從駐點出發,向西側的山口繞行前往觀察點。這個點是白天兩爬組偶爾路過時發現的,因地上有個不到2平方米的小水窪,其中有小蝌蚪遊動。
  • 樹蛙揭喜馬拉雅造山史:板塊碰撞時間在3500萬年前
    樹蛙科主要分布於亞洲東部和東南部亞熱帶和熱帶溼潤地區,是活躍在叢林中的精靈。樹蛙科的姊妹群非洲樹蛙科分布於非洲大陸和馬達加斯加島等地。樹蛙科與非洲樹蛙科的共同祖先最早起源於非洲和馬達加斯加地區,它們之間的演化分歧正是由於大陸漂移時印度板塊與非洲板塊裂開所造成的。樹蛙的皮膚不能耐受高鹽海水,不具有跨海和飛行擴散的能力,這使得樹蛙類動物的時間空間分布能夠很好地反映地理事件。
  •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日本樹蛙」中獨立為新種,命名「太田樹蛙」。會上介紹,經過臺師大生命科學系師生林思民、王盈涵、蕭鬱薇等人近5年跟蹤研究,臺灣一種樹蛙從過去學界熟知的「日本樹蛙」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種,命名為「太田樹蛙」。這一新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英文名為PLOS ONE)。圖為「太田樹蛙」。
  • 從蛙鳴聲不同入手 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太田樹蛙
    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2020上海書展|上海三聯樹蛙部落展位:兩隻樹蛙棲息其中
    此次上海三聯書店的書店展示區域佔據了三個白色帳篷,集中展示了上海三聯書店同樹蛙部落和亞朵酒店「竹居」的合作。這次為了體現樹蛙部落的特色,帳篷外的上海三聯書店招牌特意從原本的藍色改變成了象徵大自然的綠色。
  • 紅眼樹蛙飼養成功的秘密
    我們應該知道紅眼樹蛙是群居動物,它們若置身於一個群體中,會更樂於去活動。養紅眼樹蛙的朋友,不正是最希望看到它們在夜幕降臨時的葉間魅影麼?國內很多蛙友,可能是寵物經費不夠,也可能是沒有群養意識,往往僅養一兩隻紅眼在偌大的環境裡,哪怕環境布置得再原始奢華也難以看到它們活躍的身影,當他們來跟我抱怨的時候,我當時也只能說這可能是紅眼樹蛙的天性吧。現在才從一英國前輩那得知,原來是要群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