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書展|上海三聯樹蛙部落展位:兩隻樹蛙棲息其中

2020-11-25 澎湃新聞

今年的上海書展和往年有一些不同,其中之一就是書店展位今年 「駐紮」在8號入門附近臨時搭建的「白色帳篷」中。

此次上海三聯書店的書店展示區域佔據了三個白色帳篷,集中展示了上海三聯書店同樹蛙部落和亞朵酒店「竹居」的合作。這次為了體現樹蛙部落的特色,帳篷外的上海三聯書店招牌特意從原本的藍色改變成了象徵大自然的綠色。

上海書展中的上海三聯書店展位

有關樹蛙部落的展廳

有關樹蛙部落的展廳

2018年,上海三聯將閱讀空間開在了浙江餘姚的樹蛙部落民宿中。

浙江餘姚的樹蛙部落

位於浙江餘姚的樹蛙部落民宿中的上海三聯書店閱讀空間

今年,就在書展前一周,上海三聯書店與TREEWOW樹蛙部落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在即將投入運營的江西新餘仙女湖的樹蛙民宿中,上海三聯書店的閱讀空間將繼續延展。

仙女湖樹蛙民宿效果圖

民宿中的閱讀空間發揮著圖書館的作用,一方面上海三聯書店精選的圖書進入到了鄉村,另一方面閱讀空間還可以集合作家、學者和編輯的文化力量,讓民宿成為小型的文化中心。

所以此次上海書展,上海三聯書店將書店展位布置成了「樹蛙部落」的模樣。

海報

「樹蛙部落」這個名字是公司創始人朱勝萱在苦思冥想項目名稱時,正好一隻樹蛙從天而降,因而獲得的靈感。所以樹蛙部落在民宿之外還開發了自己的文創系列,基本都是以樹蛙為創作元素,包括版畫、竹雕、膠帶、徽章、仿真模型等等。

樹蛙版畫

竹雕

樹蛙膠帶

這些文創元素在此次書展中都能得一見。除此之外,現場還有一位製作版畫的老師,讀者可以選擇付費自製版畫,這原本也是在真實的樹蛙部落中可以體驗的項目。

版畫製作的工具臺

除了這些樹蛙的摹刻,在展廳中還能看到兩隻真正的樹蛙,棲息在玻璃缸中。

玻璃缸裡的樹蛙

位於餘姚的首個樹蛙部落建設完成後,便拿到了2018「世界建築節」獎。當上海三聯閱讀空間入駐郊野的樹蛙部落時,在選書方面也會考慮在地的因素。就像這次模擬「樹蛙部落」中,書架上陳列的《世界園林植物與花卉百科全書》和《中國土壤地理》等書。

樹蛙部落的主題書架

以出版社的身份在書店業發展,上海三聯是從2015年在上海青浦朱家角古鎮合作開出第一家書店「旅行者的書房」開始的,之後又有北京回龍觀的回+書店、寧波的築溪生活、上海佘山「山腳下的書店」,期間還同READWAY合作,先後在北京、西安和上海開出三家綜合實體書店等等。

上海三聯書店在近幾年的上海書展都會依照即將開業書店的模樣布展,以直觀的方式向讀者預告新店。

山腳下的書店

2016年,上海三聯書店的書店展位布置成了山腳下的書店模樣。展廳內模擬了特殊地標「山」的特徵,地板上的鵝卵石坐墊象徵著山腳下的涓涓溪流,讀者可以任意穿行在「山間」。當年在書展引起了廣泛關注,讀者需要在門口排隊進入。一年之後的2017年6月,山腳下的書店在佘山開業。

2017年上海書展的BAM.BOOK竹居

2017年,上海三聯的書店展位模擬了BAM.BOOK竹居——亞朵酒店和上海三聯書店聯合創辦的24h閱讀空間。

2018年上海書展的Readway

2018年,Readway在上海三聯的書店展位展示了2018年末在北京大悅城新開的書店。展位中貼在牆面上的書架和圖書陳列方式與後來的實體書店一致。2018年的上海書展正是上海三聯書店和Readway正式合作的開始。

2019年上海書展的光明·稻田裡書店

2019年,上海三聯展示了「光明·稻田裡的書店」。2021年的崇明花博會期間,上海三聯稻田裡的書店將會開業。

2020年11月,上海三聯書店還將在浙江建德開出一間書店。

關於目前實體書店的現狀,上海三聯書店副總經理陳逸凌認為,「書業的供求關係不是簡單的圖書供應和購買的關係,購買不是需求,或者說不是本質上的需求,閱讀才是真正的需求。閱讀需求是需要培養的,這一點線上很難做到。」

那麼目前形勢下的實體書店如何盈利,上海三聯書店現階段主要探索出三點心得:

首先,要有清晰的盈利模式。

書店的痛點在於,可以吸引人流,可以延長人流的駐留時間,但不能完成整個消費閉環。

其次,流量分成模型。

目前上海三聯正在嘗試流量分成的盈利模式。2020年11月,上海三聯書店將在武漢市江漢路步行街開設書店。這家店的模式:上海三聯參與步行街上一棟5000平米建築整體升級改造,同時參與文化品牌的招商工作。改造後,上海三聯書店會成為該建築的主力店,通過品牌影響力,也會帶領一批文化品牌入駐。協議約定,改造招租完成後,整棟建築租金溢價部分,三聯和業主方分成。有了穩定的分成收入後,書店的將可以集中所有精力放在運營上,也就是人流吸引上。

最後,書店+項目(社區、寫字樓、公益組織、酒店、民宿、公益組織)等形式是上海三聯書店正在嘗試的合作模式,也可成為連鎖書店考慮的方向。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2020上海三聯書店書展圖書活動
    2020上海三聯書店書展圖書活動 2020-08-12 14: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民宿新推薦 800元樹蛙部落帶你穿越到原始部落的樹上生活
    在潺潺流水的森林小溪邊,身後還有不曾打擾的原住民「野花、森林、青山」;置身其中,人瞬間進入到快樂模式 這裡是浙江省餘姚大明山,距離寧波僅40公裡;從餘姚可以搭乘516/532至終點站,換乘623/687到中村村委,再步行幾分鐘便能到達鄉伴餘姚樹蛙部落
  • 樹蛙
    樹蛙大多生活在樹上樹蛙的四肢比較修長,體型也更扁。       圖二、三、四、五是同一隻樹蛙,查閱了一些資料,應該是白頷樹蛙,但是不確定,請高手出來指點一下。       圖:斑腿泛樹蛙       樹蛙的體表有微毒,但是問題不大,膚薄皮嫩者注意。
  • 美麗物種「紅眼樹蛙」餓起來,連同類都不放過
    紅眼樹蛙生活在中美洲的熱帶雨林地區,那裡經常下雨,天氣炎熱而且非常潮溼。然而,那裡的人們為了建造房子和開墾農場,正在不斷砍伐森林,它的居住地在一點一點地縮小。當紅眼樹蛙從睡夢中醒來,它蜷縮著翠綠的身體,突然睜開兩隻巨大的血紅色眼睛,還真是能嚇人一跳呢。紅眼樹蛙分布於中美洲的熱帶雨林中,0~1200米的海拔高度都能生存。
  • 紅眼樹蛙飼養成功的秘密
    我們應該知道紅眼樹蛙是群居動物,它們若置身於一個群體中,會更樂於去活動。養紅眼樹蛙的朋友,不正是最希望看到它們在夜幕降臨時的葉間魅影麼?國內很多蛙友,可能是寵物經費不夠,也可能是沒有群養意識,往往僅養一兩隻紅眼在偌大的環境裡,哪怕環境布置得再原始奢華也難以看到它們活躍的身影,當他們來跟我抱怨的時候,我當時也只能說這可能是紅眼樹蛙的天性吧。現在才從一英國前輩那得知,原來是要群養啊。
  • 臺師大科研團隊發現樹蛙新種「太田樹蛙」
    「日本樹蛙」中獨立為新種,命名「太田樹蛙」。會上介紹,經過臺師大生命科學系師生林思民、王盈涵、蕭鬱薇等人近5年跟蹤研究,臺灣一種樹蛙從過去學界熟知的「日本樹蛙」中獨立出來,成為新種,命名為「太田樹蛙」。這一新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英文名為PLOS ONE)。圖為「太田樹蛙」。
  • 從蛙鳴聲不同入手 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太田樹蛙
    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
  • 一次難得的經歷:夜裡觀察樹蛙交配產卵全過程
    無聲囊樹蛙交配產卵過程,卵泡完成。周照驪 攝  海南新聞網5月14日消息:昨晚臨時決定跟隨兩棲爬行組專家夜巡,就意外地觀察到無聲囊樹蛙交配產卵全過程。  樹蛙是香港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兩棲博士劉惠寧的主要研究物種。他表示,世界上沒有看到過有無聲囊樹蛙交配產卵過程的記載,而他作為兩棲專家,也只是11年前有一次在香港的山區看到過一種樹蛙的交配產卵過程,這次的觀察,非常難得。   晚上9時5分從駐點出發,向西側的山口繞行前往觀察點。這個點是白天兩爬組偶爾路過時發現的,因地上有個不到2平方米的小水窪,其中有小蝌蚪遊動。
  • 消失樹蛙140年後驚現,以母卵為食,仍瀕臨滅絕
    歷經140年,如今在印度東北部的森林中再次被發現,人們認為其消失如此之久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該地區少有科研人員巡查和工作,二是該品種具有極為避世的生活方式——它們棲息在離地6米高的樹洞裡。  這種樹蛙的行為非常奇特,雌性樹蛙在積水的樹洞裡產卵,然後回去將未受孕的蛙卵餵給已經孵化出來的蝌蚪。一般的蝌蚪以植物為食,長有很小且原始的牙齒,以便進食。Jerdon樹蛙則已經針對它們的飲食習慣作出了相應的演化:它們沒有牙齒,而是長著平滑的嘴來吸吮蛙卵。Biju稱:「很明顯,這些幼蛙只吃它們母親的卵。」
  • Hi,斑腿泛樹蛙
    斑腿泛樹蛙,兩棲動物下的無尾目。
  • 脊椎動物·緬甸樹蛙:蛙界的詹姆斯·邦德
    又名貢山樹蛙、貢山泛樹蛙。棲息於海拔1400-2000m左右的山溝中,國內分布於雲南、西藏等地。照片攝於高黎貢山。 緬甸樹蛙為完全變態發育動物,生命周期中會經歷卵、蝌蚪、成體蛙三個形態。其卵粒大小為2.5mm,呈乳黃色。在蝌蚪期時,身體比其他種類的蝌蚪略寬,體色也更深一點。 長到成蛙時,緬甸樹蛙的「顏值」大幅提升。
  • 科普一下,了解日本樹蛙的請舉手
    日本樹蛙,拉丁學名為Buergeria japonica,屬於脊索動物門、兩棲綱、溪樹蛙亞科的一種動物。它又稱日本溪樹蛙,日本河鹿樹蛙,溫泉蛙,是樹蛙科溪樹蛙屬的一個不會爬樹的樹蛙物種,體型較其他樹蛙小,而雌性的日本樹蛙比雄性樹蛙稍大,成年的雄性長2.5至3釐米,雌性長3至4釐米,而其頭部的寬度約相等於全身的寬度。它們身體背面有一些小顆粒突起,表面極其粗糙,它們其中一個明顯的特徵是其背部的中央近肩胛的地方有一對短棒狀突起。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緬甸樹蛙:蛙界的詹姆斯·邦德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緬甸樹蛙:蛙界的詹姆斯·邦德 2020-04-05 13: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新樹蛙以著名歌手命名
    原標題:新樹蛙以著名歌手命名   如果時間倒流至1981年,英國著名重金屬搖滾樂隊「而時隔20餘年後,一種新樹蛙被科學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不,你想錯了!這種身體嬌小的亞馬遜樹蛙Dendropsophus ozzyi不會咬掉蝙蝠的頭,它們會發出有如蝙蝠一般的尖銳鳴叫聲。美國《國家地理》報導稱,這種樹蛙中的雄性擁有尤其大的聲囊,可以讓它們發出極其尖銳的噪音,然後與其他雌性樹蛙交配。(魯捷)
  • 上海三聯書店攜手光明,「稻田裡的書店...
    剛剛結束的2019上海書展上,以「稻田裡的書店」為概念的上海三聯書店展位受到讀者矚目。8月28日,上海三聯書店與光明地產在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新天地店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主導的「光明·稻田裡的書店」將落地崇明東平光明特色小鎮,打造文化跨界合作平臺,開發戲劇演藝、沉浸式展演、文化民宿、研學旅行、大型文化展會等特色文旅書店業態。
  • 遊記|逛上海自然博物館兩棲爬行類展區有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上海自然博物館,他們的歷史發展比較長,展覽結構比較豐富(馬科長附身)。自從新館建成以來,筆者身為上海本地人,卻因為怕人多、周末偷懶、工作日沒時間等一系列原因一直沒去逛過,未免有些遺憾。昨日趁著工作日人少,終於如願成行。
  • 3隻樹蛙「疊羅漢」,畫面太可愛了
    樹蛙,無尾目樹蛙科的1屬,體多細長而扁,後肢長,吸盤大,指、趾間有發達的蹼,可以用其在空中滑翔,樹蛙科有10~12屬400-500種,廣泛分布於亞洲和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馬達加斯加島上也能見到,最著名的樹蛙當數亞洲的幾種飛蛙,如黑掌樹蛙和黑蹼樹蛙等。
  •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24) | 脊椎動物·撫華費樹蛙:不一樣的我,不一...
    生物多樣性·小百科(24) | 脊椎動物·撫華費樹蛙:不一樣的我,不一樣的美 2020-03-29 12: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物多樣性百科」脊椎動物·普洱樹蛙:猜一猜「青蛙」能把卵產在...
    和所有樹蛙一樣,普洱樹蛙的指、趾端都長有吸盤,指端的吸盤明顯大於趾端的吸盤,這樣的演化是為了方便其攀爬植物。雄蛙具有單咽下外聲囊,照片中的雄蛙正在鳴叫,下巴鼓鼓的半圓狀「球體」就是聲囊。當然,普洱樹蛙也有和其他樹蛙不太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它的身上長有比其他樹蛙更多的「疙瘩」,學術上把這些「疙瘩」稱為疣粒。
  • 叫聲洩露「天機」——臺灣研究者發現樹蛙新品種
    臺灣一研究團隊19日發布成果稱,以鑑別鳴叫聲為關鍵突破口,團隊發現一種外形與日本樹蛙極其相似的新蛙種——太田樹蛙。  由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師生組成的研究團隊通過多個方面的研究,發現了新種樹蛙,其研究結果已於近日發表於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