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逛上海自然博物館兩棲爬行類展區有感——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020-12-03 神馬哈先生

上海自然博物館,他們的歷史發展比較長,展覽結構比較豐富(馬科長附身)。自從新館建成以來,筆者身為上海本地人,卻因為怕人多、周末偷懶、工作日沒時間等一系列原因一直沒去逛過,未免有些遺憾。昨日趁著工作日人少,終於如願成行。

關於自然博物館的地質類與哺乳類動物展區,網上的攻略已經夠多,筆者在此就不再多敘。而在本次遊覽中,該館頗具特色的活體展區,卻吸引了筆者的目光。

整個兩棲爬行類展區位於自然博物館1F樓,內部可粗略分成蝴蝶房、蜂窩、淡水池、爬行類、兩棲類、甲蟲類、魚類以及海水池等區域,每類動物大概有5—6種代表性品種,勝在總數繁多。

從入口進去,首先開到的是蝴蝶展區,從外觀上來看是一座長方形的玻璃屋。這座屋子平時一般不開放,只會在特定時間開門,接待一定數量的遊客。

玻璃房旁邊是一口淡水生物棲息的小石潭,潭中魚可十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同時,潭底棲息有大量的非洲爪蟾,據說還有東方蠑螈盤踞在亂石堆之間,筆者等待了一會,並未找到。

小石潭的旁邊,有一個密封的玻璃蜂箱,箱中居住著蜜蜂的一家三口(蜂王、工蜂與雄蜂)。隔著玻璃,可以近距離觀察整個蜂窩的內部結構(密集恐懼症患者慎看)。

再往前走,就進入筆者最為期待的爬行與兩棲動物區了。首當其衝的是一條藍舌石龍子,因為一直躲在石頭後面的緣故,筆者未能拍到它的全貌。

在藍舌的旁邊,是日行、沙虎與豹紋等三種守宮,因為在白天的緣故,它們的狀態都不是很活躍。

可能是由於工作人員的疏忽,豹紋守宮的學名(Eublepharis macularius)和中文名(寫成了豹紋避役)都寫錯了。

一條來自馬達加斯加的豹變色龍(七彩變色龍)。

綠雨濱蛙(老爺樹蛙)、紅眼樹蛙與一隻鍾角蛙(實質是南美角蛙)組成了兩棲類動物展區。

兩種捕鳥蛛作為節肢類動物的代表,出現在了甲蟲區。

這隻居住在爬行區的紅腿陸龜非常活潑,一刻不停的缸裡爬來爬去,還時常隔著玻璃與參觀者互動。不過筆者在此還是要吐槽一句,這個遮蔽明明比龜的身體還小,你放進缸裡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在淡水缸區,首當其衝的是這個食材缸,其中棲息了四種我國南方的傳統食用動物,分別是中華絨螯蟹(大閘蟹)、河蚌、鰟鮍與中華花鰍。順便吐槽一下,缸裡唯一的河蚌已經掛了。筆者已與工作人員進行反饋,希望能儘早處理不要讓屍體汙染到水質。

美洲地區常見的玉米蛇。

一缸極醜的胭脂魚。

來自馬達加斯加的番茄蛙,但圖中展示的品種為Dyscophus guineti,然而名牌上寫的卻是另一種Dyscophus antongilii

一條懶洋洋的亞洲雨林蠍。

南太平洋群島R屬守宮的代表:睫角守宮。

海水池區域,有兩隻中華鱟(hòu)在一刻不停的爬來爬去。

參觀完畢後,筆者認為,整體來說上海自然博物館在活體展示領域,是有一定積累的。但是作為面向全國參觀者的大型自然博物館,在介紹與飼養物種時,還是應當提高專業性與嚴謹性。

相關焦點

  •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探營:10大展區震撼亮相
  • 上海海洋水族館兩棲爬行動物特展「五一」亮相-守宮,變色龍,兩棲...
    原標題:上海海洋水族館兩棲爬行動物特展「五一」亮相圖說:玉米蛇。上海海洋水族館供圖  東方網4月24日消息:奇形又怪狀的動物在哪裡?在《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在《山海經》裡的遠古時代?記者了解到,這些生物們已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中粉墨登場,將與遊客相約過「五一」。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推出「奇怪的動物在哪裡」兩棲爬行動物特展。
  • 上海自然博物館:馬門溪龍骨架旁添海洋生物標本(圖)
    均本報記者 張馳 攝  幽雅的靜安雕塑公園內,坐落著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經常有路過市民詢問:新自博館啥時開放啊?昨天,上海自然博物館啟動內部調試運行,部分專家和小學生成為首批受邀測試者,記者跟隨他們進行了探營。據悉,該館計劃明年第二季度正式向公眾開放。  新館融合經典與時尚  在展示方面,新館與老館相比,究竟有何不同?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最滿意】 小巧玲瓏,車好停好放,媳婦開剛剛好,油耗也低。這車在這個價位性價比最高了。外觀設計好看,內飾簡潔大方。乘坐空間夠用。人機工程優秀。油耗就看個人。我10年的老司機了高速在4毛多點。
  • 上海海洋水族館兩棲爬行動物特展「五一」亮相
    上海海洋水族館供圖【新民網·最新報導】奇形又怪狀的動物在哪裡?在《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在《山海經》裡的遠古時代?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了解到,這些生物們已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中粉墨登場,將與遊客相約過「五一」。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推出「奇怪的動物在哪裡」兩棲爬行動物特展。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才是小臥室的正確設計案例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才是小臥室的正確設計案例 原標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才是小臥室的正確設計案例
  •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
    小盜龍的朝聖之旅:福井縣立恐龍博物館遊記全文5800字,圖片60幅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走遍全世界著名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像一個虔誠的朝聖者一樣朝拜「聖殿」,這些聖殿正是自然歷史與人類科學知識的結晶,帶著我們回溯地球生命史的傳奇。我會將自己的朝聖之旅寫成參觀遊記,分享給大家。如果你喜歡我的世界頂級自然歷史博物館遊記,歡迎轉發評論,打賞就更好啦!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麻雀雖小也有明天!
    麻雀雖小也有明天,我們也是。只要生命尚存,就有責任為自己、為愛我們的人和我們所愛的人作出莊嚴的承諾:活好當下,保重身體,且行且珍惜!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無數為生活奔波勞碌而又無人問津之人的心。麻雀雖然沒有鳳凰的美麗,但是它卻有一雙屬於自己的翅膀,有一顆堅強不屈頑強拼搏的心,他可以用他小小的翅膀慢慢地飛翔,用頑強去戰勝一切。無愛也能讓他成長,因為他有理想與堅強,麻雀也會輝煌。願生活中所有的打拼者一切安好,願你們的明天能夠幸福快樂!
  • 上海科技館和自然博物館恢復開放
    3月13日,遊客在上海科技館內參觀關於地殼活動的展區。當日,上海科技館、上海自然博物館恢復對外開放。兩家場館在全面消毒的基礎上,實行瞬時承載量和單日最大承載量均調整為平日30%的限流措施,保障疫情防控和遊客參觀安全。
  • 科技與文化融合,上海自然博物館變流量為「留量」
    起源之謎、生命長河、演化之道、大地探珍、生態萬象……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數十個展區陳列了來自七大洲的11000餘件標本模型。新館開館5年來,累計開展教育活動9萬場,受眾152萬人次,平均每年的客流量達200多萬,是中國最受歡迎的自然博物館之一。
  • 高考成語精講複習: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釋義、出處、示例)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拼 音: má què suī xiǎo,wǔ zàng jù quán      釋 義: 比喻事物體積或規模雖小,具備的內容卻很齊全。      出 處: 茹志娟《如願》:「你別看我們那個生產小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 ...守宮,變色龍,兩棲,藍舌蜥,水族館,上海,嚙齒類動物,蛙,自然界...
    圖說:玉米蛇。上海海洋水族館供圖  東方網4月24日消息:奇形又怪狀的動物在哪裡?在《哈利波特》中的魔法世界?在《山海經》裡的遠古時代?記者了解到,這些生物們已在上海海洋水族館中粉墨登場,將與遊客相約過「五一」。  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推出「奇怪的動物在哪裡」兩棲爬行動物特展。
  • 上海最值得打卡的博物館,趁著暑假帶孩子去吧
    科技館有11個風格各異的主題展區、4個高科技特種影院,這四個特色影院分布在科技館的展區中,組成了亞洲地區最大的科學影城。 3個古今中外科學家及其足跡的藝術長廊、2個主題特展和若干個臨時展廳,它們共同為四方遊客生動地演繹著「自然、人、科技」的永恆話題。
  • 真是應了那句話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真是應了那句話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2020-11-21 17:20 來源:汽車事聽我說真是應了那句話啊,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 展示生之快慰和死之平靜,老上海自然博物館小史
    【編者按】       上海自然博物館新館開館之際,延安路上那幢新古典主義建築還烙在人們腦海,老自然博物館以呈現自然的幽暗、神秘和美的獨特方式,成為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這篇報導,回溯了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歷史,探訪了隱在幕後的老自博人。
  •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微縮世界,飲食一條街
    再後來,對於澳門的記憶只有遊客多和「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了。據說這個牌坊原是個教堂,始建於1602年,經過一場大火的焚燒幾乎全部倒塌了,剩下前壁還屹立不倒,就是大家現在看到的景象。要達到大三巴需要一些向上的比較狹窄的街道,到了一個廣場似的地方還有一段樓梯要走,顯得這扇門更加有歷史感更加威嚴了。
  • 著名兩棲爬行類動物學家、中科院趙爾宓院士因病逝世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6日訊(記者 陳淋)12月26日,據四川大學消息,我國著名的兩棲爬行類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趙爾宓教授因患多種疾病,醫治無效,於2016年12月24日13時44分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與世長辭,享年87歲。
  • 上海自然博物館「2020我的自然百寶箱」活動線上啟動
    作為上海科技節特色活動之一,上海自然博物館(上海科技館分館)品牌教育活動「聽·見萬物——2020我的自然百寶箱」8月15日正式啟動,發布「聽見萬物」公民科學小程序。之後,今年再次與華東師範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合作推出『聽見萬物』小程序,將人工智慧識別動物聲音的技術擴展至兩棲類、鳥類等動物類群中。
  • 瑞虎3xe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其中瑞虎3xe是一款基於瑞虎3燃油版打造的純電動車型,可謂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是一款適合你出行的純電動SUV。在尺寸方面,瑞虎3xe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200x1760x1570mm,軸距為2555mm,是一款小型SUV,車身比較短小,但是車內空間特別是後排空間還是不錯的。
  • 兩棲爬行類動物學家趙爾宓院士逝世 享年87歲—新聞—科學網
    著名兩棲爬行類動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四川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趙爾宓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北京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