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內新增面板生產線盤點:13條,投資4500億

2020-12-04 萬維家電網

進入「網際網路+」時代,沒有屏怎麼行!近幾年以來,中國「造屏」有一手。僅2017年,在中國本地進行面板投資或建設的就多達13條,其中涉及7條8.6代以上高世代TFT LCD面板生產線和5條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另外廣州LG廣州G8.5代OLED項目獲批,以及兩個微型OLED顯示器項目籤約,總共投資規模高達4477.28億元。

據OFweek行業研究中心的整理,我們可以看到2017年國內面板生產線建設的大致分布情況:

京東方福州G8.5代TFT LCD項目投產

2月8日,BOE(京東方)福州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點亮投產。項目於2015年10開工建設,2016年7月封頂,總投資達300億元,主要生產高解析度、窄邊框電視及桌面顯示器等液晶顯示產品,設計產能為每月12萬片玻璃基板(尺寸為2500mm×2200mm)。

該生產線集成了MMG套切技術、銅工藝技術、COA技術、光配向技術、氧化物技術等顯示技術,實現全球首次43英寸10切設計,大大提高玻璃基板利用率;同時具備業界8.5代線最薄基板直投能力,可更好地滿足日益升級的高端顯示需求。

富士康廣州G10.5代TFT LCD項目開工

3月1日,富士康廣州增城第10.5代8K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項目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首期投資人民幣610億元,由富士康旗下的超視堺國際科技(廣州)有限公司(SIO)打造。SIO的母公司堺顯示器製品株式會社(SDP)是夏普與富士康的合資公司,擁有一條實際運營的10代8K面板生產線。

該10.5代顯示器全生態產業園區主要建置第10.5代面板、基板玻璃及相關後段產品生產線,重點發展工業大數據應用、超高清8K電視、智能家居、智能辦公等。園區總佔地1.5平方公裡,分兩期建設,一期用地約2200畝,預計2019年6月完工。

武漢天馬G6代剛性/柔性AMOLED項目投產

4月20日,武漢天馬第6代LTPS AMOLED產線成功點亮。此次點亮的生產線,包括剛性和柔性顯示兩大技術,是我國第一條成功點亮的第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於2016年1月啟動,總投資120億元。全面投產後可年產顯示面板36萬張,中小尺寸AMOLED顯示模組5640萬塊,年產值逾100億元。

該產線不僅能生產先進的LTPS基板,還具有完備的OLED蒸鍍、封裝等核心製程能力,能夠支持從剛性AMOLED、柔性AMOLED到柔性觸控螢幕的生產製造。

京東方/奧雷德 雲南OLED微型顯示器項目

8月11日,雲南新三板掛牌企業「奧雷德」發布公告,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與雲南北方奧雷德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平(Kopin)科技有限公司、雲南省滇中產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共同投資 11.5億元人民幣在昆明市建設國內首條大型OLED微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從事OLED微顯示器件的生產、銷售及研發,產品主要應用於AR/VR市場。

本次項目佔地面積146.46畝,主要產品為0.5英寸800×600、0.41英寸800×480、0.80英 寸1920×1200、0.5英寸1920×1080 OLED微顯示器件,設計產能為每年100萬片。

上海和輝光電G6代AMOLED項目

8月28日,上海和輝光電第6代AMOLED顯示項目主廠房鋼結構屋架吊裝儀式在和輝光電二期工地現場舉行。和輝光電第6代AMOLED顯示項目總投資272.78億元,月產能為3萬大板。主廠房總建築面積約為39萬平方米,其中潔淨廠房面積約為32萬平方米。

項目於2016年12月動工,計劃於2019年1月試生產,2021年實現達產。項目達產後可滿足每年近億部中小尺寸顯示終端的屏幕,年銷售額將達百億元人民幣以上。

固安維信諾G6代AMOLED項目封頂

8月29日,霸州雲谷(固安)第6代AMOLED生產線主體結構順利封頂。該生產線於2016年10月21日項目正式動工,總投資額近300億元,總建築面積為69萬平方米,預計2018年初可實現設備搬入,2018年中期建成投產。

此項目技術支持方為維信諾,設計產能為月投片3萬片,產品將以柔性屏幕為主,兼顧硬屏,將廣泛應用於智能穿戴、手機、VR顯示和專業顯示等應用領域。

合肥視涯矽基OLED微型顯示器項目籤約

9月1日,上海視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矽基OLED微型顯示器項目舉行籤約儀式。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其中一期總投資8.8億元,項目擬用地50畝,規劃產能為12英寸晶圓6000片/月投片量,選址於合肥綜合保稅區內。計劃2018年9月開始設備搬入,2019年投產,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年產2000萬片微型顯示器件,成為全球最大的矽基OLED微型顯示器件生產基地。

矽基OLED微顯示器,區別於常規的利用非晶矽、微晶矽或低溫多晶矽薄膜電晶體為背板的AMOLED器件,它是以單晶矽作為有源驅動背板,製作的主動式有機發光二極體顯示器件,像素尺寸為傳統顯示器件的1/10,精細度遠遠高於傳統器件,具有高解析度、高集成度、低功耗、體積小、重量輕等諸多優勢,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的黑馬。產品將主要應用於頭盔顯示、智能眼鏡、電子取景器、VR/AR等領域的近眼顯示系統以及其他超小型、高解析度的顯示領域。

滁州惠科G8.6 TFT LCD項目開工

9月26日,滁州惠科第8.6代線液晶面板項目舉行開工儀式。項目落戶滁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總投資240億元,佔地面積1200畝,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項目採用 a-Si技術。月投入12萬片玻璃基板(2250mm×2600mm),主要產品為大尺寸高端液晶顯示模組。

預計項目主體建設期不超過12個月,2019年一季度量產,項目爬坡期不超過6個月,項目竣工投產後6個月達產,本項目將年產液晶顯示模組1000萬片,產值220億元,預計全產業鏈將實現600億產值。

成都中電熊貓G8.6 TFT LCD項目設備搬入

9月28日,成都中電熊貓第8.6代液晶面板項目舉行首臺核心工藝設備曝光機搬入儀式。引進的設備是Nikon G8.6曝光機,具備2um以下的高精度曝光製程能力,可對應4K、8K大尺寸高解析度的IGZO電視產品。該項目2016年9月28日正式動工建設,按照進度將於2018年4月建成投產。

此項目總投資280億元,佔地面積約1021畝,總建築面積80餘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陣列(ARRAY)、彩色濾光片(CF)、成盒(CELL)、模組(LCM)生產線、淨化廠房、配套動力設施、研發設施。該項目擬採用新IGZO(金屬氧化物)技術、新UV2A(紫外線與液晶面板)技術,同時採用COA(彩色濾光片與陣列基板集成)、GOA(LCD驅動器集成)、Cu(銅)配線、單板復屏技術,以50寸以上超高解析度電視面板(4K、8K)為主要產品。

成都京東方G6柔性AMOLED項目量產

10月26日,BOE(京東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提前量產,這是中國首條全柔性AMOLED生產線,也是全球第二條已量產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該生產線應用全球最先進的蒸鍍工藝和柔性封裝技術,可實現顯示屏幕彎曲和摺疊。

該項目總投資465億元,於2015年5月開工建設,2017年5月第一片柔性AM-OLED高解析度觸控顯示屏點亮。設計產能為每月4.8萬片玻璃基板(基板尺寸為1850mm×1500mm),定位於移動終端產品及新型可穿戴智能設備等領域。客戶交付活動上,BOE向華為、OPPO、vivo、小米、中興、努比亞等十餘家客戶交付了AMOLED柔性顯示屏。

深圳華星光電G11 TFT LCD項目封頂

11月29日,華星光電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顯示器件生產線建設項目(G11項目)、旭硝子第11代線新型電子顯示玻璃項目舉行廠房封頂儀式,項目提前一個月完成主體廠房封頂。

G11項目落戶在深圳市光明新區,總投資465億元,用地面積99.2萬平方米,設計產能9萬片/月。計劃2019年3月量產,主要產品為43"、65"、75"液晶顯示屏,OLED顯示屏,超大型公共顯示屏等。產品重點聚焦在以8K為代表的超高清、超大尺寸、OLED三大技術領域。

G11新型電子顯示玻璃項目位於G11項目園區內,毗鄰華星光電G11生產廠房。項目由日本旭硝子與華星光電半導體共同投資,華星光電半導體佔股30%。項目規劃總投資金額約59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投資30億元,預計2019年2月開始量產。項目建成後,將直接通過連廊,為G11項目配套供應玻璃基板,實現雙方自動化設備的智能連接,以及數據的智能對接。

合肥京東方G10.5 TFT LCD項目投產

12月20日,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BOE(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提前投產,該項目設計產能為每月12萬片玻璃基板(3370mm×2940mm),總投資458億元,於2015年12月2日開工建設。

從技術來看,BOE(京東方)10.5代線在產品設計開發、工藝保障、技術控制難度等方面超過了以往任何一條液晶面板生產線。其智能化和核心工藝技術均達到業界最高水平,該產線的建成投產為業內樹立了最高世代線的技術新標準。

在交付儀式上,BOE(京東方)向三星、LG、SONY、Vizio、創維、康佳、海信、長虹、TPV、小米、海爾等客戶交付了75英寸8K 60Hz、75英寸8K 120Hz等大尺寸超高清顯示屏。產品主要是生產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液晶顯示屏,每次可切割8片65英寸電視屏。

CEC鹹陽G8.6 TFT LCD項目投產

12月25日,CEC·鹹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實現點亮投產,項目總投資280億元,佔地1239畝,建設周期20個月,月產能為12萬張基板玻璃(2250mm*2600mm),全線滿產後預計年均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

鹹陽彩虹光電主要採用a-Si工藝、IGZO工藝、Cu製程、GOA技術、COA技術、PSVA技術等先進工藝技術,並通過混切技術提高面板的利用率和經濟性,主要產品為50"、58"、65"、100"超高清TFT-LCD面板,在高端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大尺寸電視以及超高解析度等高端顯示產品中擁有廣泛的應用領域和市場前景。

CEC鹹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一期月產6萬張產能,已由冠捷、創維、海信等國內知名整機生產商預購完畢。項目計劃2018年12月實現滿產,達到月產12萬張產能。項目達產後,預計年均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實現利稅20億元。

LG廣州G8.5 AMOLED項目正式獲批

12月26日,韓國政府有條件通過LGD電視用OLED面板製造技術進軍海外項目,批覆在中國廣州投資建設G8.5 OLED工廠,但需同時滿足以下3個要求:1)對材料和設備採購要求一定比重來自韓國本土企業;2)相關保密對策;3)下一代技術在韓國投資。

預計廣州OLED廠GP3利用閒置土地建設新的廠房,產能將達到60K/M,投資規模達到5兆韓元(約305億人民幣)。

武漢華星光電G6柔性AMOLED項目封頂

12月28日,武漢華星光電第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項目(T4)主體廠房和動力廠房提前4個月完成雙封頂,從打樁到主廠房封頂僅用了6個多月時間,是國內第一條主攻摺疊屏的6代柔性LTPS-AMOLED顯示面板生產線。

T4項目總投資為350億元,規劃月產4.5萬大片玻璃基板,主要生產3~12」高解析度柔性和可摺疊式智慧型手機用顯示面板。預計2019年初實現產品點亮,二季度投產,2020年一季度量產。滿產後,年產出近116萬㎡AMOLED智慧型手機顯示面板,可滿足全球AMOLED智慧型手機屏5%的總需求。

可見,2017年是顯示行業的一個大年,在這一年,我國能夠自主研發OLED顯示面板,打破國外壟斷;在這一年,新技術不斷迸發,從業者奮力向前不斷開拓進取;在這一年,市場風雲突變,投資併購時有發生;在這一年,諸雄崛起,爭霸業界。

截止到目前,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如下:


(點擊看大圖,圖片來源薄化產業研究)

相關焦點

  • 2017年中國內地主要液晶面板工廠生產線分布和介紹
    該條生產線生產7~55英寸的產品面板,實際可切割出最大尺寸為110英寸,「32寸可切18片,48英寸可切8片,55英寸能切6片,110英寸只有1片。包括46英寸、55英寸等超高解析度高端電視用液晶顯示屏,7英寸、8英寸、10.1英寸等超高解析度Pad用液晶顯示屏以及13.3英寸、14英寸等筆記本電腦用液晶顯示屏。 7.
  • 布局4條TFT-LTPS-柔性完整顯示面板生產線 光谷成為高端顯示面板...
    隨著移動互聯的風起雲湧,以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為代表的移動互聯智能終端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半導體顯示面板越來越成為重要的人機互動界面。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顯示面板需求國。然而高端的小尺寸顯示面板生產技術一直被日韓佔據,國內高端手機顯示面板供給不足,中國的手機面板主要依賴進口。
  • 投資465億元,京東方在重慶建設第三條6代AMOLED面板廠
    在日前的投資者關係會議上,京東宣布開建第三條6代線AMOLED生產線,總投資465億元,自此京東方在OLED面板上累計投資高達1395億元,在成都、綿陽及重慶建設三條OLED生產線。OLED方面,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 生產線已於2017年10月份實現量產出貨,現綜合良率已超過 70%。該條產線採用了超高解析度、超薄面板、超窄邊等先進技術,產品主要定位於智慧型手機及可穿戴設備適用的新型半導體高端觸控柔性顯示屏。綿陽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目前正在建設中,預計2019年投產。
  • 「三屏同城」在漢投資累計超1350億元 武漢是國內首座聚集國產面板...
    華星光電、天馬和京東方三家屏顯行業千億級航母,帶來五條產線齊聚武漢,「三屏同城」,唯有武漢。據悉,武漢是國內首座聚集國產面板三大廠商城市。三巨頭在漢投資累計超1350億元,按照顯示面板的產業拉動效應通常為1:10,這意味著,三巨頭超千億元的投入,可拉動上下遊萬億元投資集聚。
  • 國內主要液晶/OLED面板、LCD/OLED驅動IC及模組企業情況
    【導讀】:我國液晶/OLED面板、驅動IC、液晶模組及直接配套產業總投資超過10,000億!其中,京東方就高達3000多億,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液晶/OLED面板產業生產基地! 說說顯示那些事,最全面的LCD/OLED面板、驅動IC、模組企業盤點。
  • 華星光電、CEC、鴻海、惠科都在建設10.5代TFT-LCD面板生產線
    2017年12月20日,全球首條最高世代線——BOE(京東方)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提前投產,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尺寸的TFT-LCD面板生產線。預計未來國內會建設7條10.5代TFT-LCD面板產線,包括京東方的2條,華星光電2條,CEC1條,鴻海1條,惠科1條。而全球範圍內10代以上產線將可能達到8-9條。
  • 國內面板行業龍頭公司京東方拿下蘋果OLED屏幕訂單
    一位京東方人士以及多位面板行業人士向《財經》記者確認了這一消息。京東方已經在為華為等國內智慧型手機廠商供應OLED屏幕,但由於量產良率問題,一直未能向蘋果大規模供貨。多家外媒報導稱,蘋果這筆訂單為4500萬塊,前述京東方人士稱,如果是這個量級,訂單金額將超過100億人民幣,「京東方還沒有出過這麼大的訂單,目前大部分單筆OLED訂單也就幾十萬塊規模,華為的單筆採購規模約為200萬塊。」截止目前,京東方未對《財經》記者確認具體的訂單數據。
  • 金晶科技擬3.85億投建光伏面板生產線 項目7個月後投產預計年均...
    金晶科技將投建新生產線。11月17日,金晶科技公布計劃投資3.85億元計劃建設600t/d 一窯三線光伏輕質面板生產線,7個月後投產。太陽能光伏面板主要應用於生產「高效率、低成本太陽能光伏電池」矽片封裝,它是高效率、低成本太陽能光伏電池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件。
  • 面板檢測:受益面板產業轉移和升級換代
    板檢測貫穿面板製造全程,面板檢測是面板生產過程中的必備環節,其發展受下遊面板產業的新增生產線投資及因新技術、新產品不斷出現所產生的生產線升級投資所驅動,與面板產業的發展具有較強的聯動性。隨著中國成為面板產業轉移的主要承接地,產業的轉移必定伴隨著產線的建設,這為檢測設備提供了廣闊的增長空間。面板檢測行業進入壁壘高,雖然平板顯示產業發展較快,但能夠提供檢測設備的企業較少,尤其是能夠提供Array和Cell等前端製程檢測設備的企業更少,國內平板顯示檢測行業規模可藉機迅速擴大。
  • 關注丨投資115億元,萊寶高科第8.5代TFT-LCD面板及模組生產線落戶...
    本網訊近日,深圳萊寶高科與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籤訂戰略合作暨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項目的投資意向協議。根據協議,萊寶高科將與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合作,投資115億元,建設一條第8.5代TFT-LCD面板及模組生產線,主要應用於筆記本電腦、車載儀器儀表等領域;建成投產後,項目合資公司規劃新增投資約15億元,用於擴充產能。當前,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聚集了華星光電、天馬微電子兩家面板龍頭企業,投資建設了5條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生產線,覆蓋剛性及柔性顯示屏,顯示產業總投資超1000億元。
  • 【盤點】OLED面板前、中、後段製程相關設備企業
    其中Array、Cell、Module三個製程的設備投入佔比約為7:2.5:0.5|  光鏈 · 勢銀旗下媒體平臺  |來源:光鏈註:文內信息僅為提供分享交流渠道,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自2017年開始,國內面板行業投資進入新階段,以OLED和高世代面板線為主的新型顯示面板投資進入高峰期
  • ...共同投資建設第6代LTPS(OXIDE)·LCD/AM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的公告
    移動網際網路正引領中小尺寸智能終端市場爆發,而國內6代LTPS(低溫多晶矽)生產線的布局和生產規模明顯不足,為把握中小尺寸面板市場快速增長的機會,提升本公司上下遊產業一體化協同能力,經充分調研和論證,華星光電擬與湖北科投通過設立合資公司的方式在武漢市共同投資建設第6代LTPS(OXIDE).LCD/AMOLED面板生產線項目,項目投資總額160億元。
  • 諾貝爾投資50億將建15條生產線…|陶業動態
    2020年1-9月,美國瓷磚消費量(1.89億平方米)、進口量(1.28億平方米)、國內生產量(0.61億平方米)均呈下降趨勢,同比分別下降11.6%、15.8%、1.5%。出口量有所上升,出口218.3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4.4%。1-9月美國進口瓷磚五大來源國為西班牙、墨西哥和義大利、土耳其和巴西,其中,美國從土耳其進口瓷磚量增幅最明顯,達55.4%;而從中國進口的瓷磚數量佔比急劇下降。
  • 盤點:國內新增建設和規劃的光伏電池產能高達137GW
    2020年7-10月,國內新增建設和規劃中的高效太陽電池產能高達137GW,為技術和設備供應商帶來巨大的市場機會。182和210大尺寸矽片電池已是大勢所趨,但哪種尺寸成為未來的主流,仍然充滿爭論。高效太陽電池產能正在轉向182和210大尺寸電池。市場和政策都要求PERC電池進一步提升光電轉換效率。
  • 平板顯示行業投資報告:Array/Cell製程設備開始進口替代
    平板顯示行業正在經歷深刻變化:以 OLED 為代表的新一代顯示技術已然成熟並加速產業化, OLED 在中小尺寸顯示屏上的應用將於 2017 年開始替代 LCD 技術成為主流,而量子點、 Micro LED 處於產業化的黎明破曉前。
  • CEC鹹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點亮投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712/373537.htm     CEC·鹹陽8.6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是由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簡稱「CEC」)投資280億元,建設一條生產能力為月加工12萬張基板玻璃(2250mm*
  • 【疲軟】未來全球超大尺寸新型顯示面板將主要在大陸生產;4月面板...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OLED產業市場預測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預計,到2022年,這一市場將接近600億美元,成為未來顯示世界的主力軍。2017-2022年中國OLED產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美元,%)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中國OLED產業投資機遇分析
  • LCD面板產能重鎮復工推遲,漲價模式開啟在即
    武漢是國內LCD面板生產重鎮,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微等公司都在這裡有生產線,由於復工時間推遲,調研公司IHS Markit預計LCD面板會再次全面漲價
  • TFT-LCD面板的製造工藝流程和行業最新發展趁勢
    而東旭與康寧的商業秘密訴訟在2013年落幕後,東旭積極投入玻璃基板與偏光板的生產,目前東旭在成都、鄭州、石家莊及蕪湖設有G5或G6的熔爐,2016年2月東旭宣布投資70億人民幣於福建福清市設G8.5玻璃基板設立3條G8.5(2200*2500mm)的玻璃基板生產線,預計2017年第二季量產後每年可生產玻璃基板540萬片。
  • 2017上半年鋰電四大材料「吸金」超438.33億
    國內行業龍頭企業通過擴大負極材料的生產規模,來強化公司產品原材料的議價能力,提高生產設備的使用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上海璞泰來投資50億元 生產新型矽碳複合負極材料2017年4月13日,璞泰來鋰離子電池材料項目落戶江蘇中關村科技產業園。據了解,該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前期規劃用地420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