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3日,預備年級開展了以「探索自然之『麋』,保護生態之『鹿』」為主題的線上社會實踐。此次活動分為線上課程和線下實操兩部分,同學們需在家中在線觀看課程、完成實操體驗,並按課程要求完成任務上傳平臺。下面,就讓我們共同來了解一下這項有趣的活動吧!
眾所周知,「四不像」的麋鹿,以「角似鹿非鹿,臉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得名,但少有人考究麋鹿為何「四不像」。除了「造型別致」外,麋鹿的特別之處更在於它們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兩百萬年間,麋鹿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國東部平原上,並一度被歷朝歷代君王豢養在皇家獵苑,成為他們「逐鹿中原」的象徵。然而,這群曾經繁盛的動物,於1900年在中國本土滅絕了。最終,1985年,奇獸重新回歸了它在中國最後消失的地方——南海子麋鹿苑。
在課程中,同學們探究學習麋鹿的傳奇經歷和生物形態特徵。通過分析與研究,了解其自然特徵並自覺加以保護,有利於增強關注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懷,提高科學探索的能力。
在對五節微課——「初識麋鹿」、「傳說中的四不像」、「鹿王的榮耀」、「製作麋鹿模型」、「塑麋鹿」學習過後,同學們還需完成必做和選做任務,並有機會查看本班同學的作品,進行點讚、自評、互評。
通過學習,同學們完成了怎樣的作品?又收穫了些什麼呢?快隨小編來看看!
2班李颯同學表示,自己以前對麋鹿渾然不知,通過學習,了解了麋鹿的傳奇經歷和它的形態特徵。於是,不禁對大自然裡奇妙無比、聰明伶俐的小動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們要保護好珍稀動物麋鹿,也要關注自然、熱愛自然,提高科學探索能力!」
▲奔跑中的麋鹿
6班鄧莞爾同學說:「小時候,我最喜歡的神話故事就是九色鹿。在敦煌旅遊途中,媽媽給我講述的九色鹿格外聖潔美麗。四年級時,我受邀去清華學堂觀看了朝陽勁松四小演出的芭蕾舞劇《九色鹿》,對神話中刻畫的「鹿」這種生物,有了很深刻的印象。通過這次活動,我知道了世界上真正存在物種珍稀的麋鹿,了解了麋鹿的寓意、物種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同時也意識到,隨著環境的變化,麋鹿數量越來越少,值得我們花更大的力氣進行保護。」▲看到一隻小可愛
▲看我畫得像嗎?
2班趙之同同學介紹說:「課程以生動的真人對話,帶我們走進北京南海子皇家獵苑的麋鹿世界。麋鹿的長相讓我印象深刻,當我正真了解了麋鹿種群延續至今的坎坷歷史後,感到欣慰的同時,又覺得很沉重。欣慰的是,經歷一番波折,我們還能在這個世界上,看到這一神奇物種。沉重的是,目前麋鹿的數量,仍處於瀕危滅絕狀態,保護麋鹿的工作任重而道遠。希望大家能關愛野生動物,保護美好家園!」
▲Q版小麋鹿
▲看,它站得筆挺!
劉昭林同學表示,看了關於麋鹿的課程,自己學到了關於麋鹿的很多知識,例如它的歷史、棲息地、特長等等。「我還學著用橡皮泥塑造麋鹿,真是太好玩了!」
6班周文韜同學介紹,自己在學習了如何製作一隻小麋鹿後,便躍躍欲試,但製作過程卻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做眼睛時,總是無法對稱,試了又試,最後終於想到一個辦法:把彩泥搓成長條,然後用尺子切成對稱的兩半。在不斷學習和探索下,一隻活靈活現的小麋鹿做好啦!「小麋鹿這麼可愛,卻很稀有,所以,我們一定要好好保護、愛護它們,更要愛護環境。」
怎麼樣?同學們的手是不是很巧呀?在學中做,在做中學,讓我們一起關注大自然,保護生態環境,去探索更多的奧秘吧!
初中預備年級「寫給未來的你」藝術節專場演出
歡迎關注北京市八一學校官方微信公眾號
請長按二維碼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