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西安網評:凡人微光點亮戰疫必勝的希望

2020-12-05 原創頻道

  劉頌寒

  隨著疫情防控態勢的積極向好,各地開始陸續復工復產、復學複課。人們的生活正在逐步邁入正常化,武漢首趟滿載防疫物資專列開始馳援歐洲。從武漢封城到如今逐步恢復,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知道,這個結果來之不易。76天,這是英雄的武漢人民書寫的驚人成就;1800多個小時,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為濃重的一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全國數百支緊急馳援的醫療隊與武漢6萬多名醫務人員的攜手並肩,是一場場與死神賽跑的激烈爭奪。無數建築工人不分晝夜的趕工期,只為了能夠再快一點建成火神、雷神兩座醫院。數不清的基層幹部和志願者堅守在社區門口,牢牢守護住了萬家燈火。正是這些普通而英勇的人民,為我們點亮了戰疫必勝的希望,也讓我們看到堅守與擔當的偉大。

  致敬普通英雄的日夜奮鬥。如今豔陽高照,神州大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離不開當初奮鬥者感人的付出。中國鐵建十一局項目部經理黃喜勝帶領工人爭分奪秒地工作,電焊、鋼構架立、鑽孔……只是為了能夠再快一點完成工期。兩天一夜連軸轉的他們如期完成了火神山醫院ICU重症病房55根鋼結構立柱、2圈鋼管立柱圍欄和屋面鋼桁梁7榀的施工任務。他們只是這個時代普普通通的一員,但他們沒有辜負歲月,頑強拼搏、夜以繼日,用行動保證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展開,為醫務工作者治病救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致敬普通人的慎終如始。英勇拼搏、敢於衝鋒,在最需要的時候,總能夠看見一個個小人物的堅守,他們以個人的綿薄之力,匯聚出了一股股不可戰勝的力量,為最終的勝利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比如,哪裡需要就前往那裡的黃喜勝,圓滿完成火神山醫院的建築任務,就轉戰建設七所方艙醫院,他始終奮戰在最前線,率領突擊隊員們不畏艱險、日夜鏖戰,一次次高效、優質地完成任務,創造了「工程奇蹟」,彰顯了人民英雄的偉力。他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但在關鍵的時候,他們以「捨我其誰」的姿態衝在最需要的地方,用奮鬥書寫了擔當與責任。

  致敬普通人的家國情懷。在武漢最需要的時候,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建築工人、鐵路職工、貨運司機、外國華僑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支援武漢戰疫。他們或是逆行去搶救病患,或是堅守千裡鐵道線來保證運輸,或是買空全球口罩轉送給武漢各個醫院。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武漢,他們撐起了一片天,溫暖了一座城市。無數像黃喜勝這樣普通英雄的無懼風險、無私奉獻,都是為了更美好的家與國。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如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一片繁忙熱鬧的景象,都離不開當初無數小人物的堅守。他們忘我的奮鬥,換來了如今疫情防控態勢的積極向好。致敬這些平凡的英雄,他們書寫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戰「疫」史詩,凝聚出了最磅礴的人民偉力。

編輯:錢江

相關焦點

  • 【地評線】魯網網評:解讀三組數字背後的「十四五」
    【地評線】魯網網評:解讀三組數字背後的「十四五」 2020-10-29 18: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丁真的「紅」源於人性的「真」
    原標題:【地評線】天府網評:丁真的「紅」源於人性的「真」  布達拉宮、香格裡拉、兵馬俑……近日,為了搶奪丁真,各地紛紛亮出文旅家底。11月中旬,因一段「野性與純真並存」的短視頻,四川省甘孜州理塘縣藏族小夥丁真在社交媒體爆紅。之後,他成為家鄉理塘縣文旅體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的員工,為當地文化旅遊代言,從此成了旅遊形象代言的香餑餑。
  •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地評線】大洋網評:「讀懂中國」,讀懂大國擔當 2020-11-20 20:46:47 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一座國際化大都市,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都會堅定、清醒、堅決地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  「讀懂中國」,讀懂合作機遇。會場內,思想激蕩、觀點交鋒;會場外,參觀考察、文化互動。「讀懂中國」不只是一場思想的盛宴,也是一扇生動的窗口、一個共贏的平臺。
  • 2020年六一「微光雲音樂會」來襲,虎牙直播全程點亮微光匯聚愛心!
    點亮微光,匯聚愛心!六月一日兒童節晚8點,央視新聞愛心助學「微光」公益音樂會直播,吳亦凡、袁婭維、霍尊、陳立農等超30位嘉賓助陣,為孩子們歌唱。虎牙直播藍光高清直播間將全程為你帶來微光音樂會,助力音樂夢想,為孩子們的音樂夢保駕護航!
  • 【戰疫微時評第22期】螢燭微光,可聚星河——感謝所有努力生活的...
    【戰疫微時評第22期】螢燭微光,可聚星河——感謝所有努力生活的平凡人 2020-03-22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流星隕落 微光照心——悼念平民英雄李瑞芝
    有一種星,叫流星,雖然轉瞬即逝,但是,微光照心。他用輕輕划過夜空,閃爍自己的光,打造自己的彩。他是平凡的,平凡就平凡在默默無聞;他是不凡的,不凡就不凡在他用自己的生命划過夜空,打造獨特的出彩。我們無數的普通人就是無數普通流星。李瑞芝就是其中一顆。她是抗疫先鋒,她是用生命守護社區的「逆行者」。
  • 凡人微光•匯聚星海——致敬從未缺席的光明志願者
    凡人微光•匯聚星海——致敬從未缺席的光明志願者 2020-03-05 16: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縮寫的戰疫日誌
    一幅照片定格火線下片刻小憩的場景橫七豎八席地而睡亮曬中國醫生高貴的尊容一縷燈光聚焦實驗室的倩影嘔心瀝血攻堅克難用科學點亮希望的新星>一身藏藍國徽綴在頭頂即使星星疲倦打盹也要繃緊堅守的神經一抹橙色在平凡中流動冒著汙染清除汙染用微光點亮頭頂的星空
  • 【地評線】紫金e評:致敬光明和希望的使者
    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深情點讚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稱讚他們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疫情面前,無數醫務工作人員懷著滿腔熱血寫下「請戰書」,毫不猶豫奔赴一線。他們義無反顧,逆風而行,成為了最美「逆行者」。
  • 長興「放大鏡女孩」 抓住微光點亮夢想
    在長興縣畫溪街道包橋中心小學601班,一眼望去,坐在第一排的女孩格外醒目,她彎腰低頭,手持一枚放大鏡,吃力地書寫著作業生活中的微光,一直點亮著黃惠的夢想。1606985266000
  • 高考備考:2020寫「戰疫」作文,這30個好標題!(記得轉發和收藏)
    (記得轉發和收藏)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推遲開學,在此期間,全國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戰疫」事跡,小編預測,今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應該回與「戰疫」有關,為了更好地幫助高考考生做好備考工作,今天小編整理關於「戰疫」的30個作文好標題與大家分享。
  • 【地評線】京彩好評:戰疫行動力昭示中國治理密碼
    此後北京戰疫爭分奪秒、驚心動魄,每一步都牽動著所有市民的心,聚焦著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實事求是地講,在全球疫情形勢還在惡化,而國內絕大多數人員仍普遍易感新冠病毒的大背景下,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疫情的不時出現,很可能是我們不得不長期面對的現實。而從這個意義上看,這一次的北京行動也為常態化防控之下,大城市特別是人口眾多的超大型城市如何應對突然出現的局部疫情,提供了觀察窗口。
  • 「地評線」天府網評:中國探索浩瀚宇宙的眼界更開闊
    在超過3000年的時間裡,連續不斷地記錄著各種天文現象,包括日食和月食、太陽黑子、彗星和流星、客星等。中國古代天文學家編制了100多種天文曆法,也發明了大量的天文儀器。但近代以來,中國天文學跟其他科學技術一樣,大大落後於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   當時,懷著回報民族的赤誠和描繪宇宙的初心,活躍在國際天文界的南仁東毅然回國,力主中國獨立建造射電「大望遠鏡」。
  • 點亮星空、有愛必勝,讓「星星的孩子」不孤單
    三湘都市報11月25日訊(通訊員 張俊輝 記者 黃京)有這樣一群特別的人,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像星星一樣,孤獨地閃爍在另一個星球。他們的星球和外界似乎不相通,他們的世界是別人很難明白的島嶼,他們就是自閉症患者。
  • 山東16市地標共同點亮齊魯夜空,為戰「疫」加油!
    2月22日19時整至20時整,山東十六市的各大地標建築在同一時間一起璀璨點亮。為了給山東和全國戰「疫」加油,向所有奮戰在一線的「逆行者」致敬,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發起了這場以"點亮齊魯——戰疫·齊魯集結號"為主題的公益活動。
  • 西安點亮地圖:重要道路、十字 、櫥窗將全覆蓋點亮
    西安網訊 記者20日從市政府獲悉,為進一步美化城市夜間環境、提升城市形象,打造歷史文化和時代特色相融合的「大西安」夜景亮化體系,《西安市大十字軸線點亮示範路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印發,西安將打造「古韻流光、時代異彩」的城市夜景亮化效果。
  • 福田中學為高三學生點燃必勝力量
    6月19日晚,深圳福田中學體育館內,744個竹蜻蜓同時放飛,帶著必勝力量的燈牌被點亮,家長們為高三學生送來了必勝比薩,高三學生穿著必勝「戰袍」一起吶喊「福中必勝 」,加油鼓勁的聲浪此起彼伏……這是福田中學舉辦的第二屆「逢考必勝」活動。
  • 【地評線】金羊網評:「你的樣子」,就是戰「疫」必勝
  • 《微光城市》世界末路中尋找出口,不放棄希望前行,終於擺脫黑暗
    《微光城市》世界末路中尋找出口,不放棄希望前行,終於擺脫黑暗地球上的一切資源不是無盡的,當有一天我們走到世界盡頭,我們面臨的問題是滅絕。腐朽和天真的想法總是讓我們對生活充滿希望,可是現實卻是殘酷的,不是說我有杞人憂天的想法,該面對的問題總的看到。
  • 這30個成語,記錄偉大的戰疫歷程
    30個成語五大板塊記錄偉大的戰疫歷程戰疫必勝因為有你你若有難忘的戰疫故事文末請留言,讀圖:方艙醫院內,一位青年躺在病床上安靜地閱讀,鎮定和從容的樣子傳遞戰勝病魔的信心。讀圖:惠民苑社區網格員豐楓每天幫五六十個居民買藥,身背幾十個裝滿藥的塑膠袋,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藥袋哥」。圖源:央視新聞21、將心比心本義:設身處地地為別人著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