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頌寒
隨著疫情防控態勢的積極向好,各地開始陸續復工復產、復學複課。人們的生活正在逐步邁入正常化,武漢首趟滿載防疫物資專列開始馳援歐洲。從武漢封城到如今逐步恢復,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知道,這個結果來之不易。76天,這是英雄的武漢人民書寫的驚人成就;1800多個小時,這是人類文明史上最為濃重的一筆!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全國數百支緊急馳援的醫療隊與武漢6萬多名醫務人員的攜手並肩,是一場場與死神賽跑的激烈爭奪。無數建築工人不分晝夜的趕工期,只為了能夠再快一點建成火神、雷神兩座醫院。數不清的基層幹部和志願者堅守在社區門口,牢牢守護住了萬家燈火。正是這些普通而英勇的人民,為我們點亮了戰疫必勝的希望,也讓我們看到堅守與擔當的偉大。
致敬普通英雄的日夜奮鬥。如今豔陽高照,神州大地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離不開當初奮鬥者感人的付出。中國鐵建十一局項目部經理黃喜勝帶領工人爭分奪秒地工作,電焊、鋼構架立、鑽孔……只是為了能夠再快一點完成工期。兩天一夜連軸轉的他們如期完成了火神山醫院ICU重症病房55根鋼結構立柱、2圈鋼管立柱圍欄和屋面鋼桁梁7榀的施工任務。他們只是這個時代普普通通的一員,但他們沒有辜負歲月,頑強拼搏、夜以繼日,用行動保證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展開,為醫務工作者治病救人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致敬普通人的慎終如始。英勇拼搏、敢於衝鋒,在最需要的時候,總能夠看見一個個小人物的堅守,他們以個人的綿薄之力,匯聚出了一股股不可戰勝的力量,為最終的勝利打下了紮實的基礎。比如,哪裡需要就前往那裡的黃喜勝,圓滿完成火神山醫院的建築任務,就轉戰建設七所方艙醫院,他始終奮戰在最前線,率領突擊隊員們不畏艱險、日夜鏖戰,一次次高效、優質地完成任務,創造了「工程奇蹟」,彰顯了人民英雄的偉力。他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普通人,但在關鍵的時候,他們以「捨我其誰」的姿態衝在最需要的地方,用奮鬥書寫了擔當與責任。
致敬普通人的家國情懷。在武漢最需要的時候,來自全國各地的醫務工作者、建築工人、鐵路職工、貨運司機、外國華僑都在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支援武漢戰疫。他們或是逆行去搶救病患,或是堅守千裡鐵道線來保證運輸,或是買空全球口罩轉送給武漢各個醫院。每一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武漢,他們撐起了一片天,溫暖了一座城市。無數像黃喜勝這樣普通英雄的無懼風險、無私奉獻,都是為了更美好的家與國。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如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一片繁忙熱鬧的景象,都離不開當初無數小人物的堅守。他們忘我的奮鬥,換來了如今疫情防控態勢的積極向好。致敬這些平凡的英雄,他們書寫了中國人民偉大的戰「疫」史詩,凝聚出了最磅礴的人民偉力。
編輯: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