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地把質量轉化為能量?黑洞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2020-12-05 萬象經驗

質能轉換公式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公式之一,它描述的是所有具有質量的物體都潛藏著巨大的能量。比如說,一隻五千克的貓,其質量擁有的能量能讓挪威這個國家供電一整年。但前提是我們有將貓所含有的能量完全提取出來的方法。但我們發現,要高效地將質量轉化為能量是件非常困難的事。

利用反物質是進行質能轉換最高效的方法。比如說一隻反物質貓和一隻普通貓相撞之後,兩者湮滅會導致二貓全部的質量都轉化為能量,足夠應付挪威兩年的電力能耗。但這個宇宙裡幾乎沒有自然出現的反物質,因此這不是進行質能轉換的切實可行的方法。因為你必須先耗費大量能量來製造一大團反物質。

既然反物質不能用,那把質能轉化為能量基本就剩下三個選項了:化學反應、和反應和引力作用,比如物質墜入黑洞。

先說化學反應,這種方法從物質中提取能量的效率非常低,以至於我們都不願去琢磨它是怎麼進行質能轉換的,雖然其中確實有此現象。舉個例子,讓氣球裡的氫氣和氧氣發生反應,會發生劇烈爆炸,但反應生成物的質量比原反應物輕了半納克,這種質能轉換效率只有0.000000001%。靠這種效率的話,要給挪威供電一年,你得使用一百億隻貓。

相比之下核反應就高效多了,但還是不盡人意。將鈾235裂變為氪和鋇時,只能把鈾0.08%的質量轉化為能量。像太陽裡發生的那樣把氫聚變成氦,能把0.7%的質量轉化為能量。按此效率,要給挪威供電一年要耗掉150隻貓。

這個時候就輪到黑洞出場了。黑洞這東西幾乎就是為了將質量變為能量而存在的。這麼說可能很詭異,因為你也聽說過,一旦掉進黑洞,什麼東西都不能逃出來了。事實上黑洞的高效率其實是來源於落向黑洞的物質在到達事件視界之前所表現的行為。所有落入重力場的物體都會加速,導致動能增加。如果高速物體撞上其他東西,撞擊會將動能轉化為熱量,熱量則會以紅外輻射的方式逃逸出去,物體質量就會略有減少。

對於行星和恆星來說,這種質能轉換的效率實在低得可憐。比如說落入地球的物體只能把自身質量的十億分之一轉化為能量,這基本就跟化學反應效率一樣差了。這也說明了為啥我們不把墜向地面視為有效的質能轉換之法。

但是黑洞有獨特之處,它們小得驚人,一個與地球質量相當的黑洞直徑只有兩釐米左右。由於距離某物體越近,所受引力就越強,所以落向黑洞的物體能被加速到不可思議的高速。特別是物體在落向黑洞事件視界的整個過程中,它所獲得動能將達到其總質能的一半。然而如果物體繼續墜入黑洞,那麼所有能量都將被困在黑洞裡。

真正能將質量轉化為可以散發到宇宙當中的能量的方法,是讓物體盤旋著緩慢地落入黑洞,然後在這個過程中它不斷撞擊其他物質,使溫度升高,將能量輻射出去,造成自身質量和速度的損失,從而進一步變慢,盤旋至更低的軌道。如此循環往復,直到進入最內層的軌道。這就是黑洞周圍吸積盤產生輻射的原理。

那麼吸積盤的質能轉換效率如何呢?對於不旋轉的黑洞來說,最內層的環形軌道半徑是事件視界的三倍,而要旋入最內層軌道,一個物體需要將自身質量的6%轉化為能量,並輻射到黑洞外的宇宙當中。到這兒之後,如果物體進一步損失能量,它就會一頭跌入黑洞,再也無法釋放出更多能量了。但按照這6%的質能轉化效率,你只需往黑洞裡扔17隻貓就能給挪威供電一年。跟化學反應的0.000000001%或者核反應的0.1%-0.7%相比,無旋黑洞的6%的轉換效率看起來就相當不錯了。

不過旋轉黑洞的表現更為驚豔。這些黑洞會拖拽環繞自己運轉的物體與自己一同旋轉。這意味著旋轉黑洞最內層的軌道距離黑洞本體要近得多,具體情況要看黑洞的自轉速度有多快。對於一個高速旋轉的黑洞來說,最內層軌道幾乎與事件視界相重合,並且它的事件視界比無旋黑洞小了一半。綜上所述,落入旋轉黑洞的物質,能夠將自身質量的42%轉換為能量。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黑洞是將質量轉化為能量的最有效的方式
    但它最明顯的後果之一,就是即使是少量的質量也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在MinutePhysics 給出的這段視頻中,舉出的例子是,如果一隻貓的能量能夠被完全提取出來,那將可為挪威整個國家提供一年的電力。不幸的是,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實際上,要從物質中提取能量是非常困難的。
  • 物質可以轉化為能量,為啥能量很難轉化為物質?
    同時愛因斯坦又告訴我們物質和能量其實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也就是說質量和能量其實就是一回事,就好像一個硬幣的正面和反面,這也說明物質和能量其實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不過物質轉能量比較簡單,比如原子彈爆炸。但是能量要轉化為物質就難的多了,為啥逆過程就很困難呢?今天我來談談這個問題。
  • 從黑洞到黑洞能量,人類如何走進黑洞?
    從黑洞到黑洞能量,人類如何走進黑洞?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質能方程 E=MC^2,向人們揭示了質量轉變成能量的可能。如果質量可以100%轉化為能量,一隻貓所產生的能量就可以供挪威一個國家使用1年。霍金在1974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提到黑洞雖然可以吸收各種物質,但還是會洩漏出少量的輻射。這也就意味著,能量是可以從黑洞中逃脫出來的。這些能量匯聚在黑洞周圍,形成一層「熱大氣」。
  • 人類已能按E=mC把質量轉化為能量,但能用能量生成1g質量?
    二,人類目前無法用能量生成1g質量那在人為環境又如何呢?三,質量轉化為能量的真正解釋,物質不滅定律即質量守恆定律是正確的。我們平時看到很多所謂的質量轉化為能量的現象,比如說爆炸、燃燒、取暖等化學反應,嚴格說起來都是遵守質量守恆定律的,儘管放出很大的熱量,但幾乎並沒有減少反應物的質量,只能算是儲藏在物質分子鍵中的化學能向內能的轉化而已,實際上並不能算是質量轉化為物質。我們再來看看核聚變,這是大家公認的質量轉化為能量的典型例子。
  • 哪些是質量轉化為能量的過程?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嗎?
    從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來看,質量和能量在本質上是等價的。核聚變反應(比如氫彈和恆星)、核裂變反應(原子彈和核電站)、放射性衰變以及正反物質的湮滅反應,這些過程都是質量轉化為能量的過程。既然質能等效,並且質量能夠轉化為能量,反過來,能量也是能夠轉化為質量。在很多高能粒子加速器(比如大型強子對撞機)中,就是利用能量來產生新粒子,以驗證理論預言。
  • 質能方程揭示質量可轉化為巨大能量,那麼能量可以轉化為質量嗎?
    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揭示了物質質量與能量的等效關係,讓讓們知道了質量中蘊含著巨大的能量。著名的質能方程表達式為:E=MC^其中E為能量,單位為焦耳(J);M為質量,單位千克(kg);C為光速,取值約300000000米/秒(m/s)。
  • 人類如何才能利用黑洞的能量,一旦實現,世界會有什麼變化?
    對普通人來說,黑洞是一種非常神秘的天體。我們需要將一顆十幾倍太陽質量的恆星壓縮到紐約市大小才能得到一顆黑洞。今天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我們可以利用黑洞的能量,世界會有什麼變化?黑洞是一種密度極高的天體,通過愛因斯坦的方程式我們可以知道,有質量的物體同時也存在著能量,因此黑洞的能量大到無法想像
  • 質量可以轉化為能量嗎?
    有一個同學說,在鈾核的裂變的原子核反應的過程中,發生了質量虧損,因此放出了巨大的能量,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是質量轉化成能量了,那麼質量守恆和能量守恆就不存在了,有些讀物或媒體、電視節目也有此類說法,你怎麼看這個問題呢?有興趣的話,可以留言討論。
  • 「黑洞」是由星群系統轉化而來
    都隱藏著一個質量大小不一,約有99萬~400億個太陽質量,引力極其強大,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中逃脫,人類不能直接發現觀測到,只能根據周圍星體的力場,宇宙空間中的阿爾法射線,推算證明這一神秘天體「黑洞」的存在。並認為;它是一顆質量大於太陽幾十至幾百上千倍以上的恆星,熱核反應基本耗盡釋放完中心的能量,再也沒有力量支撐起外殼巨大重量時。
  • 核武器把質量轉化為能量,我們能反其道而行把能量轉為質量嗎?
    質量和能量是事物的兩個方面,當核武器發生核反應時,不管是聚變反應還是裂變反應,它都將失去質量轉變為巨大的能量輸出。可能很多人對這個數字沒什麼概念,為了讓大家了解這個能量的巨大,我們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假如這1克物質產生的能量可以全部轉化為電能,那麼它可以提供一個100瓦的燈泡持續點亮28萬年。
  • 核武器把質量轉化為能量,我們能反其道而行把能量轉為質量嗎?
    世界上最著名的公式非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莫屬,它是從狹義相對論得出的關於質能和能量之間的關係。就算是沒學過物理的人,也知道原子彈的巨大威力,而原子彈的理論基礎就是該公式。質量和能量是事物的兩個方面,當核武器發生核反應時,不管是聚變反應還是裂變反應,它都將失去質量轉變為巨大的能量輸出。
  • 依據質能方程可以將質量轉化為能量,能否用能量生成1g的質量呢?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聽到或者親身目睹物體的質量「轉化」為能量的例子,比如木材的燃燒、通過核裂變釋放能量來發電等等,而我們每天能看到的太陽,其之所以發光發熱,也是由於內部時刻發生著核聚變反應,通過「虧損」的質量形成了源源不斷的能量。
  • 擁有密度無限大的黑洞奇點,那會不會擁有質量無限大的黑洞?
    因為黑洞的奇點擁有無限大的密度,於是就有網友問:黑洞的質量有沒有上限呢?會不會一個黑洞質量是無窮大的?黑洞的質量有沒有上限?要想知道這個問題,首先需要弄明白的是,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其次需要了解的是黑洞奇點的密度為什麼會無窮大,再次是必須要弄清楚的是在沒形成黑洞之前的黑洞,即是黑洞的前身,它是什麼,它的質量有多大。弄清楚了這三個問題,很自然地,會不會有一個質量無窮大的黑洞的問題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 質能方程描述質量和能量是等價的,那麼能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嗎?
    狹義上理解,能量和物質是分開的,兩者可以相互轉化,比如兩個高能光子相碰,就有可能產生正負電子對;廣義上理解,能量和物質則是統一的。在核聚變與核裂變中,質量發生虧損,然後釋放巨大的能量,這也是氫彈與原子彈的爆炸原理,理論上說相反過程的反應也是可以進行的,但是難度非常大。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描述到,質量和能量可以相互轉化,也就是大名鼎鼎的質能方程,微小的質量可以轉化為巨大的能量,比如在廣島原子彈中,質量虧損還不到1克。
  • 人體能量是如何轉化的,燃脂的關鍵又是什麼,你都清楚嗎?
    人體能量是如何轉化的,燃脂的關鍵又是什麼,你都清楚嗎? 應該有超過90%的正在進行重量訓練的人,都在尋求如何提高肌肉強化和脂肪減少的效率,最傳統的方法是負重訓練後在跑步機上跑30 - 40分鐘,相信這也是許多人減肥時會做的一個標準過程!雖然這種方法不錯,但是也許你可以嘗試一下其他更有效的燃脂方法。
  • 黑洞穩定性和「臨界質量」問題
    黑洞不是宇宙時空的洞穴,而是物質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能量點,天體物理學錄將由超大質量恆星轉化成的能量點稱之為「奇點」,一些科學家相信,超大質量恆星在死亡後轉化為「原始火浗」,我們在詞源學的的概念上將原始火球定義為「能量球」、或「奇球」,能量點和奇點與能量球和奇球符合自然哲學對應論的等效原理。
  • 能量是如何從太空中混沌電磁場轉化為太陽風的
    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研究人員直接測量到能量如何從太空中混沌電磁場轉化為太陽風。之前科學家認為,「朗道阻尼(Landau damping)」過程負責給太陽風中的電子提供能量,並使星際空間溫度升高。目前來自美國宇航局人造衛星觀測數據已測量到該過程,並證實了該結論。
  • 能量是如何從太空中混沌電磁場轉化為太陽風
    之前科學家認為,「朗道阻尼(Landau damping)」過程負責給太陽風中的電子提供能量,並使星際空間溫度升高。目前來自美國宇航局人造衛星觀測數據已測量到該過程,並證實了該結論。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3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研究人員直接測量到能量如何從太空中混沌電磁場轉化為太陽風。
  • 中等質量黑洞 黑洞這個開掛的超能力是如何練就的?
    中等質量黑洞 黑洞這個開掛的超能力是如何練就的?時間:2020-11-09 10:4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中等質量黑洞 黑洞這個開掛的超能力是如何練就的?
  • 如何應對外星人殖民挑戰?科學家:圍繞太陽建超級能量站!
    我們知道超大質量恆星的最終命運之一是演變成為超大質量的黑洞。在這個過程中,恆星的光芒逐漸散盡,內核不斷坍塌,最終由光明之神演變成為宇宙的幽靈。在137億年裡,恆星和黑洞遍布於宇宙的各個角落。我們有幸能夠看到恆星,因為它們總在天空「眨眼」;我們看不到黑洞,因為它們好似鬼魅,有無窮的力量,卻藏身於未知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