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本身就是宇宙,而且是可控的,成大事之人善於掌控宇宙

2020-12-02 薩摩耶的黑流星文化

幾乎每天,我都是第一個來到辦公室,打開電腦,登錄QQ,看看有沒有留言,然後打開電子郵件,帶著淡淡的期待看有沒有投稿方面的回覆。接下來,就是看看新聞,從昨天到現在,這個星球上都發生了些什麼,挑有興趣的瀏覽一下,和已經到了的同事們討論一下。然後,基本上就到了十點鐘了,開始著手公司的事情。新疆十點鐘上班。

今天早晨也是這樣。但是不知道因為情緒不好還是工作內容並不多,我靜不下心來,而且不知道怎麼的就想起了司馬遷在《報任安書》裡的「文王拘而演周易」這句話。我就想,文王當年大概就拘押在我們辦公室這麼大一片地方吧?或者更小,小到三四個平方,只能放下一張床。現代的電影電視裡演繹這段故事的時候,情景是不一樣的,他們當然無從考察當年的具體狀況,只能憑據想像。我也有理由來想像,文王躺在床上,什麼也看不見,他只好任憑思維流走,山川河嶽、日月星辰,然後,不知道一條什麼樣的線把這些都聯繫在了一起。這就是靈感,這就是《周易》這本書的靈感來源。這本書是包含了天地萬物、用人處事、人生百態的一部古典哲學。偉大的思想就來源於那麼一隅,行動的禁錮、地理的局限,都不是約束智慧發光的理由。

幾年以前看過一部電影《世界中心》,電影的主人公通過網際網路可以聯繫全世界,因此感覺自己時時處在世界的中心。這是網際網路產生以後才會有的感覺,但是中國在數千年以前就有過這種感覺了。正是因為這種包容天地的情懷,才產生了《易經》、《莊子》等不朽之作。其實這種天人共一是中國古代的基本思想之一,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小宇宙。最簡單的例子,道家修身之功,讓水谷精氣循環百會、睛明、人中、天突、丹田、會陰、尾閭、命門、大椎、玉枕,這叫小周天,也就是把人體當作天宇,這樣就循環了一周。在古代哲學中,並不是說人體結構和宇宙結構是可以對等的,而是說人本身就是宇宙的一部分,不論我們在哪裡,我們都和宇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國外,有這樣的諺語:「世界上最廣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廣闊的是藍天,比藍天更廣闊的是人類的心靈。」人們從來沒有把宇宙看得高於人類,要麼把人本身看作宇宙,要麼認為人類高於宇宙。

但其實,大家都知道,人在宇宙中顯得相當渺小,我們對宇宙的探索僅限於國際空間站以及翟志剛的「向世界人民問好」,我們對浩瀚的宇宙了解得還太少太少,我們為了求證火星到底有沒有水而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卻依然沒有過結果;為了探索距離我們最近的行星月球,花了很多資財發射嫦娥五號,目前大家正靜靜等待著傳回來的消息。那些古典的人與宇宙的親密關係只是美妙的想像,隨著人類對太空的認識不斷深入,我們雖然知道自己完全依賴宇宙,但是宇宙又離我們很遠,看不透摸不著。

我們運行小周天一段時間以後,可以真真切切地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變化,我們本身這個小宇宙是可以控制的。文王拘於囹圄的時候,沒有去想怎麼逃脫,沒有去自憐形容枯槁,甚至沒有去想紂王無道給天下百姓帶來的苦難,而是藉此機會靜下心來想到了小屋之外的整個宇宙。他就是控制住了自己這個小宇宙,以小宇宙去類比大宇宙,因而有了《周易》。

《易經》由三部分組成,即伏羲創立的八卦、文王演繹的《易》和孔子寫作的《大傳》,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易經》,又叫《易》《周易》等。

相關焦點

  • 宇宙是表面上看到的井然有序嗎,背後有什麼在掌控著?
    似乎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宇宙也沒有錯,因為宇宙中所有的天體都受到萬有引力的控制,它們之間的運動都遵循天體運動的一般規律!宇宙不僅井然有序,而且有著嚴格的天體法則,在天體法則下,整體是和諧的,局部混亂是可控的、短暫的。就像有什麼東西在背後掌控一樣。宇宙是星體和粒子的動態複合體,最基本的動態是勻速圓周運動,其它所有的運動形式都是被幹擾後的勻速圓周運動的變形。
  • 有沒有可能,宇宙本身就是一臺永動機?
    月球繞著太陽轉,太陽繞著轉,無休無止,不就是永動機嗎?我們以太陽系簡單舉例吧,太陽比較單純,可以看成是一個孤立系統,各大行星繞著太陽公轉,月亮繞著地球公轉,而且地球還在自轉,從45億年前開始就這樣了,在人類區區百年的壽命來看,似乎都可以用永遠來形容,難道就不算一個永動的孤立系統麼?
  • 生命在宇宙中出現本身就是偶然,人類能夠誕生更是一種奇蹟
    ,太陽是在距今約46億年由前一片充滿氫分子且能夠進行核聚變的星雲發展而成,而地球緊隨太陽後面誕生。只不過從那時開始太陽進行的核聚變就像今天人類掌握核反應堆一樣是可控核聚變,而且整個核聚變過程大約需100億年才能徹底完成,這才給了太陽系其他星球不斷發展壯大的機會。就在太陽不斷進行核聚變的過程中,地球也逐漸由一塊氣體、隕石組成的混沌體通過自身引力不斷將其他隕石吸引過來,這些物質在一起碰撞、壓縮、燃燒,經過大約上千萬年積累最原始的地球就出現了,這時的地球到處充滿了熾熱的巖漿。
  • 時間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而是掌控宇宙一切的神秘力量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包括物質的運動、宇宙的誕生、形成、運行和終結等都離不開時間。生命也是這樣,從生到死,猶如白駒過隙,百八十年的光景,在歷史的長河中也不過是一瞬間。而決定這一切的就是時間,因此時間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它是掌控宇宙一切的神秘力量。
  • 時間在宇宙誕生前就一直存在嗎?為什麼說時間掌控宇宙萬物的衰亡?
    >時間是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經歷的一個變化的過程,宇宙萬物都逃不過時間的掌控,我們人類能以正常的生命感受到大約100年的時間流逝,我們身邊的任何物體都會漫長的時間長河中最終散落成一堆原子(如果這堆原子想要從無序的狀態轉變為有序的狀態,就需要外來能量的幹預),就連我們認為一直可以穩定存在不會發生衰變的的質子,也有可能在10^30年後衰變為更輕的次原子粒子,質子的衰變是大統一理論預言出來的,目前並沒有得到證實
  • 宇宙的背後有沒有掌控者的存在?
    當人類在科技的幫助下,成功實現了飛天的夢想,終於走出了地球開始探索宇宙。當人類第一次站在太空中,我們才真正明白浩瀚一詞的含義,宇宙是一個浩瀚的空間,大到我們無法想像。而如此浩瀚的宇宙必然存在著無數的奧秘。在如此多的宇宙奧秘之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那就是宇宙的背後有沒有操控者的存在?如果說沒有,那宇宙的種種神秘現象也太不可思議了。
  • 奧特曼宇宙的創造者,最早奧特曼的誕生,迪迦:我們不一樣
    M78星雲宇宙的創造者網上有很多人認為,宇宙是卡拉法爾大帝創造的,雖然他是一個反派,但是這也被很多人認可,畢竟卡拉法爾大帝很強。但是這種說法其實是錯誤的,首先,奧特曼的宇宙中存在著很多平行宇宙,賽羅就曾經穿越到過另一個宇宙;《超奧特八兄弟》中,夢比優斯也屬於另一個平行宇宙。
  • 掌控最深層次的真相,萬物之理可以解釋宇宙中所有的謎團
    除了理解,我們還能掌控身邊的事物,我們可以定期讓重達400噸的飛機飛越大洋,可以控制晶片中幾十億電晶體的量子力學效應。仔細想一想,我們真的生活在一個布滿奇蹟的時代,我們這麼善於解釋現實世界中的大趨勢和小細節,這是否意味著我們已經知道了一切呢?我們的理論解釋得了萬事萬物嗎?
  • 宇宙究竟是如何誕生的?會不會宇宙本身就處於黑洞之中?
    有科學家認為,黑洞的中心或許就是奇點,或者換句話說,黑洞一般都是由大質量的恆星演化而成的,不過黑洞最終會演化成什麼,黑洞是否是最終的演化狀態我們並不知曉,而黑洞可以吞噬一切又密度非常大,本身黑洞就看起來很像是一個放大版的奇點,或許當黑洞走到生命的盡頭,黑洞也會坍縮成為一顆炙熱的,體積無限小、密度無限大的奇點,然後通過爆炸,開始新一輪的循環。
  • 人生的辛苦不僅出自社會的殘酷,而且出自宇宙本身的冷漠
    莊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豎子請曰:「其一能鳴,其一不能鳴,請奚殺?」主人曰:「殺不能鳴者。」山中大樹因為是「不材」之樹才得以免遭砍伐,所以能長的「枝葉盛茂」。這就是莊子一再談到的「無用」之用。人生亂世,要學會「無用」於世,才能不被人注意,免禍自保。 可是另一方面,「無用」並不能真的自保。一隻默默不會鳴叫的雁(鵝)得罪了誰呢?可它還是被殺掉了。
  • 我們的地球不僅不缺水,而且本身就是個含水量巨大的星球!
    除了可飲用的水,我們這個地球上大部分都是鹽水,也就是所謂的海水。 水對於一個星球上的生命起著決定作用,如果沒有水,我們這個地球也會沒有生命。 我們地球不僅不缺水,而且本身就是個含水量巨大的星球!
  • DC宇宙也有「蜘蛛俠」?沒錯!而且還是個反派設定!
    簡單來說,在拋開漫威和DC宇宙的一些官方的早期聯合漫畫,或者是類似DC衍生劇中個別角色的的「臺詞梗」,基本上我們說的這個「DC蜘蛛俠」就是黑蜘蛛這個角色了。不過,不同於彼得·帕克蜘蛛俠在漫威宇宙的「親兒子」地位,在DC宇宙中的這個「黑蜘蛛」,本身就是個二流角色,同時他也是一名反派角色。他是蝙蝠俠的宿敵,自殺小隊前成員之一!
  • 人擇原理,宇宙本身正好適合生命存在,為什麼我們是如此的幸運?
    你是否想過,地球上存在的水、環境、大氣、自然資源等等,為什麼這些條件正好適合我們的生存?宇宙學家經常用「金鳳花區」原理將這個問題應用到地球上的生命中,這就是為什麼地球對生命來說是「恰到好處」的。而人擇原理解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為什麼宇宙本身正好適合生命存在?根據物理學家兼作家維克多·J·斯滕格的說法,當你將電磁力與重力進行比較時,我們發現電磁力是重力的39倍。因為如果這兩種能量更為均勻地匹配,恆星燃燒的時間就不足以讓生命在繞軌道運行的行星上發展。科學家稱之為人類的巧合,或者說是與人類存在本身有關的巧合。
  • 我們的意識並不來自於本身?而可能是來自四維空間的宇宙意識
    眾所周知,人的所有行為都是由大腦來指揮的,如果沒有大腦,人就沒有能力去做所有的事情,但是為什麼大腦裡有那麼多的想法?難道這一切都是天生的嗎?現在跟大家來討論一下,人的意識,到底是從哪裡來的呢?或許人類的意識並非天生就有的,科學家們說,很可能是來自未來的四維空間?
  • 宇宙中有絕對靜止不動的天體嗎?也許就只有宇宙本身!
    為什麼宇宙中恆星,行星,各大星團,星系都是圍著一個點轉動,而不是靜止?準確的說,宇宙中唯一能保持靜止的可能就是宇宙本身!而宇宙中的所有物質大到星系,小到最小的物質組成單元,都是在無窮的運動之中,似乎從來都沒有靜止過!
  • 早上嫦五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全是大事
    嫦娥五號在月表展示國旗早上嫦娥五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了?
  • 科學家發現,光速本身就是一個枷鎖,封鎖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希望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科技的出現讓我們有了先進的觀測設備,可以更真實地觀測到宇宙星空。可是當人類真正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地球是如此的渺小,而要實現探索宇宙的夢想又是那麼的艱難。我們都知道,人類之所以能夠走遍地球,讓地球成為一個地球村,並且還能夠走出地球,依靠的就是速度的優勢。
  • 科學家發現,光速本身就是一個枷鎖,封鎖了人類探索宇宙的希望
    隨著人類文明的不斷發展,終於在數百年前走進了科技發展的道路,科技的出現讓我們有了先進的觀測設備,可以更真實地觀測到宇宙星空。可是當人類真正走出地球,看到浩瀚宇宙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地球是如此的渺小,而要實現探索宇宙的夢想又是那麼的艱難。我們都知道,人類之所以能夠走遍地球,讓地球成為一個地球村,並且還能夠走出地球,依靠的就是速度的優勢。
  • 比哈勃望遠鏡看到的更多:引力本身就是最好的宇宙望遠鏡
    ,每個粒子都在時空中穿梭,物質和能量的存在會扭曲時空本身的結構。 並且,如果完美對齊,它可能會產生一種更嚴重的變形,以至於背景物體會被拉伸成一個完整的或接近完整的圓,被稱為愛因斯坦環。 但是所有這些情況都有一個共同點:用引力透射拍攝的物體會被放大,隨著觀測次數增加,它的亮度也會變大。
  • 早上嫦五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發生了啥大事?
    早上嫦五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發生了啥大事?早上嫦娥五號返回,上午量子計算機,下午可控核聚變,中國發生啥大事了?這樣的「科技轟炸」,讓看客一天都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