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4月2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劉慧)她收藏古董鐘錶,尋找時間的刻度。她是華裔女企業家,也是知名古董鐘錶收藏家和鑑賞家。
人生的路有多長,時光就有多長。祖籍溫州的吳靜從小隨家人移民義大利,而後定居法國,成為有名的古董鐘錶鑑定師。5年前,吳靜遊走在西子湖畔,被人間天堂的人文美景深深吸引。於是她留了下來,在杭州,她成為熱心公益事業的愛心人士。她還先後把自己的收藏陸續運回國內。如今,這許多寶貝有了一個更好的歸宿——位於杭州市民中心的「歐洲藝術館·杭州」即將與廣大觀眾見面。
愛心故事 女收藏家熱心慈善
4月21日晚,一場以「為謀善舉,呈獻愛心,造福社會」為宗旨的慈善拍賣會在西湖邊的莫裡納喬義大利餐廳舉行。為慈善拍賣而來的人們發現,這家餐廳與想像中的西式餐廳不同,在餐廳的過道和四周,精緻地陳列著一件件古董鐘錶,19世紀的法國琺瑯懷表、色彩絢麗的騎兵陶瓷座鐘、拿破崙三世時期的三件套鎏金鐘。這裡仿佛是一個古董鐘錶博物館,除了優雅與精緻之外,更讓人嗅到時間沉澱的味道。
餐廳的主人吳靜,出生於溫州的華裔女企業家,現任法國LUNIERE D' ASIE餐飲連鎖集團巴黎KELIO' S賓館總裁、上海安邸卡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和杭州莫裡納喬餐飲有限公司總裁。她也是法國知名的古董鐘錶收藏家和鑑賞家,收藏有大量古董鐘錶,且有不少為歐洲國寶級藏品。
當晚的所有拍品都來自吳靜的個人私藏:1880年,卡地亞古董懷表;1950年,獨立制表師製作的超小白金鑽石機芯腕錶;1950年,積架超小機芯黃金鑽石;1845年,拿破崙三世鑲嵌珍珠黃金紀念金幣掛鏈;1820年籤名版彩色琺瑯少女人像胸針以及1825年籤名版彩色琺瑯純銀微雕豎琴鐘……
「同樣,一對18世紀初的彩色鸚鵡也很難得。」此起彼伏的競價聲中,拍賣師介紹說,這對18世紀初的彩色琺瑯鸚鵡,在燒制過程中沒有出現任何瑕疵。2016年佳士得拍賣行拍賣的一對更小的琺瑯鸚鵡,成交價就達到了70萬元人民幣!
難得的是,全場41件拍品的起拍價均以遠遠低於當年吳靜收藏的價格起拍。沒有特別的規矩,沒有正規的牌子,這場愛心拍賣會在一次次的競價聲中成功落槌,41件拍品全部成交。所得款項將全部捐獻給中法兩國的慈善機構。
現場高朋滿座,來賓中有專程從法國、義大利、北京、廣州、深圳、上海、四川和浙江等地趕來的愛心人士,其中包括母親微笑行動慈善基金會秘書長邵敬之、中國獅子聯合會高爾夫服務隊隊長顧紅英等人。
望著一件件精心收藏的寶物被愛心人士拍走,吳靜只說了兩個字:緣分。「緣分,這個詞只有中文有,在法語裡找不到一個準確的對應詞彙。古董與你有緣,才會讓你們在一起。」吳靜說,這每一件拍品後面,都有一段收藏故事。
裝飾典雅復古的西餐廳,醒目位置陳列著一套名貴的水晶套鍾,這款曾在法國國家博物館展覽的寶貝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它是為了紀念巴黎凱旋門落成,由當時的波旁王朝查理十世國王,委託法國知名制表師精心打造的一套純水晶座鐘。
吳靜笑言,面對這些小小的機械奇蹟,她仿佛明白了,萬事萬物有了時間的刻度才有意義。
品味藝術 收藏鑑賞古董鐘錶文化
吳靜從小跟隨家人移民義大利。從法國高等商科學院畢業後,由於對鐘錶古董的熱愛,她又入讀法國國際藝術學院,師從著名鐘錶鑑定師迪迪埃和菲利佩,主修歐洲鐘錶鑑定。
2012年,吳靜獲取了法國鐘錶鑑定師資質後,往返於中國和歐洲尋訪收藏家,將許多寶貝收藏起來。除了經營餐廳,她也多次參與國際拍賣公司鐘錶鑑定,並舉辦歐洲古董藝術品鑑賞沙龍。
多年研究古董鐘錶的經歷讓她感悟到,要告別浮躁的態度,像幾百年前那些獨立制表師那樣,傾盡全力和時間,專注去做一件喜愛的事情。
緣於對古董鐘錶的喜愛,吳靜在眾人的眼裡不是一個企業家,而是收藏家與鑑定師,實際也正是如此。不管是工作還是興趣、事業,現在吳靜每天生活都圍繞著藝術品展開。經常可以看到她在自己餐廳的露臺上,拿著一件件藏品細細端詳、品鑑,就著幾杯咖啡,便是一天。
是的,為了追尋這份喜愛,在收藏旅程中,吳靜曾為了一塊「百達翡麗軍用表」在法國鄉下驅車1000多公裡;在歐洲,她專門花了六七年時間去進修學習鐘錶鑑定專業。在這個過程中,吳靜的本意並不是為了得到,只是因為鍾愛。因為這份鍾愛,收藏、研究古董鐘錶也成了她一生的事業。
在吳靜收藏的古董鐘錶中有許多珍品,甚至還有孤品。在她的眼中,它們所蘊含的不只是簡單的時間價值,更有著常人無法理解的文化內涵。
除了收藏和鑑賞,吳靜還花了不少功夫研究鐘錶製作的發展歷程,研究鐘錶的獨特風格、品牌傳承。她說:「我被強烈吸引,對鐘錶製作工藝懷有敬意,所以才會去收藏。得到一件藝術品後,我會用大量時間去研究它。每次把藏品捐出去其實我都非常不舍,不過一想到它能讓很多人喜歡就會覺得很值。」
公益事業 歐洲藝術大師作品來杭
每年4月,吳靜都會回到杭州,就是為了守候一場慈善拍賣會。
早在2011年,吳靜第一次加入志願者的行列,開始了對「微笑行動」的資助。那一次,她接受「微笑行動」邀請,放棄了出席巴塞爾國際手錶展覽會和荷蘭國際博物館古董展覽會的機會,專程從瑞士飛回雲南。
從2012年開始,吳靜每年都會拿出自己收藏的古董,在餐廳舉行一場慈善拍賣會,為兔唇兒童、孤兒、自閉症兒童籌集善款……吳靜把主要慈善方向定在「孩子」這個群體上。
2015年7月,在演員周迅舉辦的「關愛自閉症兒童慈善晚宴」上,吳靜捐出了自己收藏的一枚白金鑽石機械機芯古董女腕錶。拍賣結束後,周迅在微博中寫道:「今晚的拍賣亮點太多!法國古董鐘錶鑑定師吳靜女士現場將她的寶詩龍全球限量100隻鑽石腕錶捐出,這隻生產於1940年的3.2克拉鑽石腕錶,現存不到10隻。寶詩龍是歐洲第一個為歐洲皇家制表的企業。這隻手錶最終以90萬元拍出!」
得與舍是吳靜收藏人生的兩個層次:每件藝術品都有它的出生、經歷與故事,所以她收藏、了解每一個藏品承載的情感。在吳靜心裡,每一次成功的舍,可以幫助更多的人。
「你知道嗎?其實我舍與得的理念,與在法國慈善機構的工作經歷密不可分。」由此吳靜也慢慢形成了不一樣的幸福觀。「我的幸福就好像一杯水,它已經滿溢,我願意與更多人分享。」讓吳靜佩服的是,親身去偏遠地區幫助當地人的志願者,才真正了不起。
記得第一次以志願者的身份去雲南參加兔唇兒童救治,「有個小女孩才一歲,我看到她的時候一直在哭,直到我鼓起勇氣抱起她的時候,她突然笑了,你能感受到嗎?她純潔得就像天使一樣。」吳靜陪著小女孩走進手術室,看著醫生麻醉、手術的整個過程,她一直在旁邊默默祝願孩子早日康復。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明白,慈善並不只是明星可以做的事,它沒有那麼遙遠,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也應該去做。這麼多年做慈善,最大的希望就是用我的微薄之力幫助別人。」吳靜說,做慈善公益,看似在幫助別人,其實我們自己也是受益者。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吳靜的一雙兒女也耳濡目染,在法國資助了4名貧困兒童。他們通過網絡看到媽媽正在「微笑行動」做的點點滴滴,也渴望有機會能來中國做一名微笑志願者。去年女兒林可兒的18歲成人禮,正是在杭州的西餐廳舉行慈善拍賣會中度過的——林可兒把自己收藏拍賣所得,悉數捐贈給了慈善機構。
付出是有形的,收穫是無形的,人生就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吳靜用自己的方式,享受著人生的得與舍。
行善者,好事連連。剛剛圓滿結束了慈善拍賣,吳靜又收到羅浮宮博物館館長和LV基金會博物館館長的通知。「他們接受我的邀請,將來杭州做我的藝術館開幕嘉賓,並參加中法文化交流論壇。」吳靜說,4月23日,數十個貨櫃已從法國運抵杭州——公益的「歐洲藝術館·杭州」即將落戶杭州市民中心。除了古董鐘錶,還包括這些年吳靜收藏的大量雕塑等歐洲藝術品。這些歐洲藝術大師的作品,即將與杭州觀眾見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