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善家,藝術品收藏家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英國銀器收藏

2020-11-25 華登walden

大慈善家,藝術品收藏家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英國銀器(British antique silverware)收藏部分欣賞。

(圖一)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

讓人羨慕的一對夫妻,男的風度翩翩,女的氣場強大。羅莎琳德(Rosalinde)是英國亞瑟·吉爾伯特爵士(Sir Arthur Gilbert)前妻。兩夫妻是國際頂尖的為數不多的收藏大拿,其收藏品常年借給博物館做公眾展覽。並有慷慨的捐贈。

(圖二)英國古董銀器 (British antique silverware)

亞瑟·吉爾伯特爵士(Sir Arthur Gilbert)在英格蘭出生和長大,1949年移民到洛杉磯,成為房地產投資商。事業成功後,他們將大部分時間投入到洛杉磯和以色列的重大慈善事業中,同時收集了珠寶,銀器,油畫,對世界上最傑出的裝飾藝術品實施收藏。

這對夫妻考量藏品以博物館藏為標準,收藏許多珍寶都是博物館級的藏品,這裡展示的只是英國古董銀器的幾個經典。

(圖三)英國古董銀器(British antique silverware)

羅莎琳德去世後的1996年,亞瑟(Arthur)向英國捐贈了他們享譽全球的鼻煙壺和裝飾盒,裝飾性金銀,微型馬賽克,猶太和琺瑯微型畫集。

亞瑟·吉爾伯特(Arthur Gilbert)於1999年被伊莉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封為爵士。

「收藏藝術品」是一種生活被藝術化的符號,是一種把生活追求變為美學的外在標誌。

(圖四)英國古董銀器(British antique silverware)

感謝收藏家所做的一切,正是因為你的收藏品,讓我們得以從中探索藏品背後的文化、歷史、藝術。

(圖五)英國古董銀器(British antique silverware)

收藏是自我金錢的放縱,是對文物保護,是性情使然,更是對文物知識的自我檢閱。

慈善家收藏境界的卻超乎常人,能做到把畢生收藏捐贈給博物館的收藏家切確讓人禮讚。

(圖六)英國古董銀器(British antique silverware)

書籍推薦:

吉爾伯特金銀收藏品【The Gilberrt Collection of Gold and Silver 】

共685頁,其中557幅彩色插圖,單面彩圖超過50張。 洛杉磯藝術博物館館長( Director of the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厄爾·A·鮑威爾(III)前言。

(圖七)書籍:【The Gilberrt Collection of Gold and Silver 】

羅莎林德&亞瑟·吉爾伯特收藏(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 Collection)17至19世紀英國銀器部分藏品。

(圖八)英國古董銀器(British antique silverware)

The 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 Collection on loan to the V&A, London

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收藏,借給倫敦V&A

(圖九)Inscript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cup: 'Lady Emilia Lenos Oct. 25th 1731』

杯子底部的銘文:'艾米莉亞·萊諾斯女士(1731年10月25日』)

(圖十)其中一個 手柄的細節,冠冕獅子。

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收藏,借給倫敦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The 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 Collection on loan to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圖十一)Pilgrim bottle, silver, Pierre Platel, London, c.1720

朝聖者的酒瓶,銀,皮埃爾·普拉特,倫敦,約1720年

作者:胡格諾派銀匠皮埃爾·普拉特(Pierre Platel),十八世紀最偉大的銀匠保羅·德·拉梅裡(Paul de Lamerie)的師傅。

(圖十二)Wine fountain, silver, Pierre Platel, London, 1713 – 1714

銀酒瓶,皮埃爾·普拉特(Pierre Platel),倫敦,1713– 1714

羅莎琳德和亞瑟·吉爾伯特收藏,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亞瑟·吉爾伯特爵士(Arthur Gilbert)於2001年去世後,吉爾伯特的大部分財產被捐贈給了羅莎琳德基金會和亞瑟·吉爾伯特基金會,以繼續開展人道主義和慈善事業

視覺盛宴也有散場的鈴聲,羅莎林德&亞瑟·吉爾伯特收藏(Rosalinde and Arthur Gilbert Collection)英國古董銀器部分要和你說再見了,這裡只展出羅莎琳德和吉爾伯特收藏的九牛一毛,最高質量的藏品,特別是胡格諾派銀匠製作的幾件器皿,令人肅然起敬。不得不向偉大的收藏家致敬,向偉大的慷慨的慈善家致敬。

感謝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感謝洛杉磯藝術博物館館

感謝泰莎·默多克(Tessa Murdoch)

華登(walden)

相關焦點

  • 哈佛大學弗格藝術博物館收藏英國和愛爾蘭銀器
    哈佛大學弗格藝術博物館收藏英國和愛爾蘭銀器哈佛美術館收藏的塔扎(Tazza)克里斯多福·哈託普 (Christopher Hartop) 獨立撰稿人,佳士得國際拍賣公司副總裁,前執行副總裁,銀器部主任,資深銀器研究學者, 研究世界銀器達35年之久。
  • 這批人如何在藝術品市場近三十年的高速發展中成為了大收藏家?
    董國強說,江浙一帶做實業的企業和很多做股票的人也是主要買家。亞洲金融危機的重創,使得一批海外買家銷聲匿跡。從1997年到2002年,藝術品市場基本處於停頓狀態,價格和每年成交額基本上沒有大的變化。「富可敵國」的臺灣收藏家與大陸收藏家「中國的大收藏家主要在港臺地區,尤其是臺灣地區,他們很有中國傳統文人收藏的風範。」董國強說,「臺灣馬志林收藏的瓷器、林百裡收藏的字畫、曹興誠收藏的青銅器雜件,都是世界頂級的。
  • 知名華裔收藏家吳靜熱心慈善 翱翔鐘錶世界 分享美好人生
    餐廳的主人吳靜,出生於溫州的華裔女企業家,現任法國LUNIERE D' ASIE餐飲連鎖集團巴黎KELIO' S賓館總裁、上海安邸卡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和杭州莫裡納喬餐飲有限公司總裁。她也是法國知名的古董鐘錶收藏家和鑑賞家,收藏有大量古董鐘錶,且有不少為歐洲國寶級藏品。
  • 走進世界中國古藝術品最重要收藏家:王公子分享賽克勒吉金
    王公子,居武漢,齋號畫錦堂,國內資深收藏家,痴古好研,善鑑青銅多藏古玉。長年醉心於研究銅器、造像、高古玉器的設計紋樣及製做方法。博涉而多專,每遇佳器,必探究其文化意蘊,徜徉其間,流連忘返,素好遊歷各大博物館,瞻仰頂級藝術,觀摩多層樣本,視為人生至樂。
  • 全球藝術品收藏被逐步數位化
    網絡技術的發展已經使檔案信息化建設走入了藝術品收藏領域。藉助數字出版的幫助,存世量有限的藝術收藏品進入公眾審美視野,市場交易也將走向信息對稱和透明化。不過,由於牽涉到收藏家、收藏機構、拍賣行、交易商等眾多市場主體,藝術品數字檔案建設似乎還要走過一條漫長而複雜的道路。
  • 投資和收藏現代藝術品需要怎樣就能獲得高回報?
    原標題:投資和收藏現代藝術品需要怎樣就能獲得高回報?義大利收藏家貝利尼曾說過:「世界上只有藝術品是最有價值的,股票的平均增值率是40%,而藝術品的增值率是95%。就像在二戰期間,德國人利用戰爭,拿走了大部分的藝術品,因為他們懂得,藝術品是無價之寶。」
  • 國一金典之收藏當代藝術品注意事項
    國一金典收藏家高告訴你收藏當代藝術品應該注意那些。近年來,民間藝術品交易市場持續升溫,引發了大量普通市民的參與熱情。現在大家有點錢都在想著怎麼投資、怎麼保值增值。然而,當代藝術品收藏在給人們帶來樂趣和經濟回報的同時,也帶來了傷痛。我們在收藏當代藝術品時有哪些問題應該注意呢?
  • 藝術品投資收藏的黃銅時代與黃金板塊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許你正錯過收藏市場的「黃銅時代」。回顧過去20年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當上世紀80年代的藏家以「黃土」的價格拿下的藏品在2005年前後以當時的天價賣出時,有人驚呼泡沫來了,可那些賺錢的收藏家至今依然認為,當時所謂的天價不過是「黃銅」的價格,那些被賣出的藏品在2008年至2010年將出現「黃金」的價格。「新的火焰可以把舊的火焰撲滅」,當拍品價格不斷創出新高時,也許你會改變你的看法。
  • 有藏家稱現在是收藏青銅器時機 專家稱很多不合法
    孫華告訴記者,目前世界範圍內最大的青銅器藏家是一位美國人,「他收的青銅器,數量和質量超過了國內任何一家博物館。幾年前,他曾想將自己的收藏出一本圖錄,但後來發生了希臘向英國追索流失文物的事件,這個計劃就擱置了。」  上海知名收藏家馮毅也向記者透露,去年臺灣大名鼎鼎的收藏家曹興誠把收藏的青銅器拿出來展示,「件件是精品,但沒有一件是民國之前出土的。
  • 繆斯的抵押權:藝術品的定價、交易與金融
    然而,20世紀末現代金融業對藝術品市場的深度介入,使藝術品一級市場(畫廊)和二級市場(拍賣行)小心維護的界限開始一再被突破。策展與拍賣策劃人連為一體,純投資目的的各類對衝基金和藝術主題基金代替家族收藏家成為藝術品市場新貴。
  • 賽克勒的藝術收藏與贊助
    受人尊敬的美國醫藥學家、出版人、藝術收藏家和慈善家阿瑟·姆·賽克勒博士(Dr.Arthur M.佳士得美洲和亞洲總部副主席瑟奧(Theow H.Tow)對此表示,賽克勒先生是位具有遠見的收藏家,他關於中國藝術品的收藏不但門類廣泛,而且每件都是精品。此次專拍推出的拍品大多系出名門,每件都有詳細的購買來源、展覽經歷和出版著錄,又多年沒在市場中出現,因此各大博物館、交易商和收藏家都頗感興趣。類似賽克勒這樣的大藏家,所收藏的精品分批回流入市的拍賣情況,並不常能遇見。
  • 收藏已徹底進入資本時代:高品質的收藏成為財富金字塔頂尖遊戲!
    藝術品市場像劉益謙這樣的大買家,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人。上海民申企業集團董事長鄭見明是其中之一。他和劉益謙背景相似,以做股票起家,涉及很多投資領域。 鄭為人低調,很少露面,主要委託上海天衡拍賣公司老闆陳鬱幫忙競拍。新疆廣匯集團也是大買家,主要收藏從1900年到1990年代的10位重要的近現代畫家的作品。
  • 黃文叡:藝術品定價的秘密
    而一些國際知名畫廊,有時也會以飢餓營銷手法來製造所代理藝術家的賣家市場,因獨家代理,市場被壟斷,先讓大收藏家和名人進場收購,挑動市場敏感的神經和媒體的關注力,再以縮量的策略造成一畫難求的假象,一旦需求大供給少,價格必然上漲。
  • 藝創藝術品商城——值得信賴的線上藝術品投資平臺
    近年來,隨著經濟高速發展,藝術品收藏交易行業逐漸走進人們視野,成為人人追捧的熱門行業之一;藝術品收藏,,是靈魂深處的交流,是個人眼界認知的體現,是人們精神文化消費主力,同時也是傳統文化與工藝的特殊物質載體。
  • 「收藏家特展」策展札記 | 郭瑛:充滿挑戰的收藏建設
    2013年,索爾福德大學調整其收藏重心,從原先所關注的20世紀和當代英國藝術轉變為目前的三個主要側重點:數字藝術、中國當代藝術和英國北部地區的藝術。作為該機構館藏在中國的首次亮相,『收藏家特展』以「高瞻遠矚」(Taking the Leap)為主題,即代表著離開舒適區、進入未知區域的挑戰性舉動。
  • 英國版的「宋徽宗」,熱愛藝術收藏的斷頭皇帝查理一世
    但是,作為藝術收藏家,他讓英國皇室充滿文藝氣息,看起來更具皇室氣派,也讓英國搭上了文藝復興的末班車,推動了英國的藝術發展,使英國出現一批數量龐大的繪畫傑作。安東尼·凡·戴克,《查理一世》查理一世的收藏可謂是一場偉大的藝術盛宴,他在位的24年間,總共積累了2000件藝術品——約1500幅畫作和500件雕塑。羅馬人,阿佛洛狄忒他一繼位,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收藏」生涯。
  • 照片作為一種藝術品,如何從零開始收藏
    2020年11月28日,在第二屆武漢影像藝術博覽會上展開了一場「如何從零開始藝術收藏」的藏家論壇,由策展人何青主持,謝畫廊藝術總監王溪、駱伯年藝術基金會主理人金酉鳴、時光空間畫廊創始人姜一鳴、有趣體制創始人及藏家黃子軼、徠卡畫廊主理人兼藝術總監姜睿、近覺藝術空間創始人及藏家吳玲,和藏家李文軍主講分享。
  • 為什麼說收藏是朝陽行業?中國歷史上五次收藏熱都是哪些時期?
    收藏行業是一個朝陽行業,藝術品收藏的規模和範圍越來越大。 回顧一下中國藝術品收藏的歷史,歷史上曾經有過四次藝術品收藏的高潮:現在的收藏熱是第五次。
  • 羅莎琳德?富蘭克林與DNA雙螺旋結構
    南方網訊 很多人都知道沃森和克裡克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故事,更進一步,有人還可能知道他們與莫裡斯。威爾金斯因此分享了1962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然而,有多少人記得羅莎琳德。富蘭克林,以及她在這一歷史性的發現中做出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