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人的第474篇原創
1
這兩天讀蘇世民的書,到這一段:
「我需要花幾個小時打開一盒盒幾乎完全相同的手帕,供顧客挑選。他們會在這些價格不超過1美元的手帕上花上5~10分鐘以挑選自己喜愛的款式,而我還要把剩下的手帕全部收起來,我感覺這樣非常浪費時間。在店裡打工的4年裡,我從一個脾氣暴躁的孩子成長為一個爭強好勝的少年。這期間,尤其讓我不快的是這份工作影響了我的社交生活,我一直被困在商店裡,從來沒有參加過足球比賽和中學舞會,根本沒有機會成為自己理想世界的一員。」
心情很複雜。印象中我剛上班也有類似的經歷,你可能也知道,就是那種一眼看到頭,自己現在手頭的事不但毫無價值,而且全無意義——更重要的是,根本看不到職業發展未來的工作和生活。
其實認真想一下,一個人活著,一年之中,能自己自由支配的時間,實在是太少了。
一年你能支配的也就2500個小時。這些時間都被你用來幹什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這一年的成就和收穫。
我簡單幫你算一下,一個普通的男人和女人能從每年的那2500個小時當中計劃出多少時間吧。
從咀嚼口香糖到跳傘,一個人一生當中的樂趣有各種各樣,並且形成了一個微妙的集合體。每一種樂趣都會為相應的人平均帶來15分鐘的滿足感。要想使自己的生活處於最佳狀態,一個人每年除了睡眠、飲食和工作之外,還必須體驗大約10000次明顯的滿足感。在50年當中,要體驗50萬次喜悅感。
什麼事情可以佔用這些讓人感到快樂的時光呢?
2
滿足感是什麼,你體驗過麼?
我自己覺得一年絕對沒有一萬次,好像我的滿足感次數是屈指可數的那種。
實際上,除去每年工作的50周,250天,每天八小時。250*8=2000,從你可支配的2500小時中扣除2000小時,每年你其實可支配的只剩下500個小時了。我們不計算那些下班還在加班,或者上班幹私事的情況。
這500個小時,換算到每一天大約就是一個半小時,一部電影的時間。
而據我所知,你每天花在追劇上的時間——按每天兩集計算,基本上就夠了。
要是再刷個微信,抖音,快手,鬥個地主什麼的,時間真的不夠用噯!
現在很多人說時間管理大師,某某管理自己的時間很牛,一臉的豔羨,我就很想笑。
其實哪有什麼大師,無非就是自律強大一些而已。
他們也會搞砸,返工,重新來過。
和90%的人一樣,在開啟職業生涯的初期,他們同樣會受到挫折。
但是他們和你的區別,其實都在每一天這自由支配的1-2個小時上。
3
這些天非常忙亂,做了很多自以為很了不得,很有創意,很有意義,很值得的事。然後事實上,只不過是感動了自己,毫無外向輻射的那種價值。
我是由此想到自己近三個月來的時間管理的。
每天都很凌亂,幾乎,沒有我和自己獨處的時間。
約翰·昆西·亞當斯(John Quincy Adams,美國第六任總統)說,「如果你的行為能激勵他人去夢想更多,學習更多,實踐更多和成就更多,那麼你就是一個領導者。」
我沒想那麼多,就是覺得現在這段時間的思考力,行文能力,觸覺的敏銳程度,都比以前弱化了好多。
這並不是我想要,或者可以接受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回看第一段的無效人生,再看每年這500個可自由支配的小時,不禁愕然。
想想能多話題並行討論,以及還有時間異想天開的從前,還是會悵然。
4
失,已確定;得,值得否。
還有,權衡這些,有意義嗎?
值得權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