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時間顆粒度」是多少?

2021-01-10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時間顆粒度是一個人管理時間的基本單位。想擁有受人尊敬的職業化素養,恪守時間,理解並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是基本要求。

職場上衡量人的價值,有一個維度,就看他的職業化程度。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另一個會影響你職業化程度的因素:時間顆粒度。

01

2016年12月,網絡上流傳一張王健林的行程表。

當年,這位62歲的中國首富,早上4點起床健身,然後飛行6000公裡,出現在兩個國家、三個城市,最終,晚上7點趕回辦公室,繼續加班。

這張行程表出現後,網友們紛紛表示,受到了10000點的傷害。

最可怕的事情看來真的是:比我成功N倍的人,居然慘無人道地比我更努力!這世界,到底還給不給我們這些年輕人機會啊!

02

這其實一點都不奇怪。有不少成功人士的努力程度,是很多常人無法想像、甚至都不願想像的。而我從這張行程表裡看到的,是另一樣東西:職業化。

我在朋友圈裡寫到:外企高管們,很多遠不到首富級別的同志們,都是這樣的 ……

時間顆粒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

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

根據行程表,王健林的時間顆粒度很細,大約是15分鐘。和海南省領導會見?恩,蠻重要,給你15分鐘。

另一個把時間切成顆粒的人,是全球首富比爾·蓋茨。英國電子郵報資深記者Mary Riddell說,蓋茨的行程表和美國總統類似,5分鐘是基本時間顆粒度,而一些短會,乃至與人握手,則按秒數安排。

這哪裡是把時間切成顆粒啊,這簡直是把時間碾成粉末啊。但你不要覺得誇張。

這個「按秒數安排」,我是親眼見過的。

2002年,比爾·蓋茨到訪中國,在北京香格裡拉參加一些重要會面。微軟中國的同事們為了他的到來,一遍又一遍測量,從電梯口到會議室門口要走多少步、幾秒鐘。我當時就在現場,親眼目睹每個會議室都坐著一位等著他握手、籤字的重要客人。蓋茨來了之後,一個房間、一個房間握手、籤字、拍照、離開,幾乎分秒不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顆粒度。

王健林是15分鐘,蓋茨是5分鐘,大部分人是1小時,半天,甚至一天。

恪守時間,是職業化的最基本要求。為什麼很多人看似並不守時?是因為他的時間顆粒度,過於粗獷。

央視某主持人有一次採訪王健林,她和攝製組遲到了3分鐘,結果王健林當著她的面,坐著車絕塵而去。這位主持人感慨說,一分鐘不等,一點臉不給,老王就是霸氣。其實不是老王霸氣,而只是時間顆粒度也許是1小時的她,無法理解。對一個時間顆粒度是15分鐘的人來說,3分鐘意味著什麼。

衡量一個人在商業世界中是否職業化,恪守時間,是一項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你理解了「時間顆粒度」的概念,就會明白,恪守時間,就是理解、並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

03

第一、理解別人的「時間顆粒度」。

理解,是尊重的前提。用時間顆粒度為1小時的人的心態,去評價一個時間顆粒度為15分鐘的人的行為方式,很容易會說:至於嗎?耍什麼大牌啊?

時間顆粒度為1天的人,喜歡說:你到北京了啊?那怎麼不順便繞到天津來看我一下啊?

時間顆粒度為半天的人,喜歡說:你下午在辦公室嗎?我過來找你聊聊天。

時間顆粒度為1小時的人,喜歡說:路上堵瘋了,我還有一會兒就到,你等我一下啊。

時間顆粒度為半小時的人,喜歡說:這事微信裡說不清楚,我給你打電話吧。

這些話都沒錯。但是如果別人不去天津看你,拒絕你的臨時到訪,不諒解你的遲到,或者不接你電話,你要理解,那只是因為他的「時間顆粒度」和你不同。

第二、提升自己的「時間顆粒度」。

檢查一下自己的時間顆粒度。怎麼檢查?看看你約人開會,一般約多長時間。一約就是半天的會?那你顆粒度是半天。你的會都是以小時為單位?那你顆粒度是1小時。如果你的時間顆粒度是2小時,也不用自責。

你的時間顆粒度,會隨著你越來越成功,時間越來越值錢,一定會變得越來越細。這會自然而然,不用強求。但是,當和別人打交道的時候,更具職業素養的商業人士,會懂得至少以30分鐘為單位安排時間,以1分鐘為單位信守時間。這就是職業化。

第三、善用日曆管理「時間顆粒度」。

現在的電腦、手機都自帶日曆工具。建議學習把所有行程安排,都必須放入日曆,而不是大腦中,然後利用工具,逐漸管理越來越細的時間顆粒度。關於工具,我個人比較喜歡用微軟的Outlook,你也可以用其他手機自帶的工具。

04

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個人管理時間的基本單位。有人的時間顆粒度是半天,比如退休老人;有人的時間顆粒度是15分鐘,比如王健林;有人的時間顆粒度是5分鐘,比如比爾·蓋茨。

在商業世界中,擁有受人尊敬的職業化素養,恪守時間,是一項非常基本的要求。而恪守時間的本質,就是理解、並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

-End-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TDR8bt5-qtxM3zm1ziiIkQ

本文由 @劉潤 授權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時間顆粒度?你的時間顆粒度是多少?
    如果你的時間顆粒度越大,你管理起來越方便,但是時間的管理可能會粗獷一下,有可能會造成時間浪費。你的時間顆粒度越小,你的管理精細程度會越高,但是相對而言管理起來會更麻煩一些,因為你把時間切割得很細很碎。從我自己的經驗來說,我習慣把15分鐘作為我的一個時間顆粒度。因為我做事情的一個基本時間單位在15分鐘左右,同時這樣去設置也不至於把時間切得太碎,方便我進行管理。
  • 時間管理最小單位是多少?當你的「時間顆粒度」越細,就越值錢
    就在這時,我打開我的 Google 日曆,不小心手滑按到了 3 年前的行事曆,卻有了驚人的發現——我發現「3 年前的行事曆」和「現在的行事曆」在「我任務安排的最小時間單位」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時間顆粒度?「時間顆粒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劉潤。這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概念,叫做「時間顆粒度」。
  • 巴菲特:你的時間顆粒度越小,你對時間就越敏感
    巴菲特:你的時間顆粒度越小,你對時間就越敏感 北京時間5月5日深夜至5月6日清晨,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9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公開表示,他的時間顆粒度是15分鐘,因為他對時間很敏感
  • 把時間碾成粉末,時間顆粒度(600字)
    時間顆粒度: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比你成功N倍的人,居然不可理喻的比你更努力。如果看過王健林的行程單,很多人可能懷疑自己在虛度光陰。很多成功人士的努力程度,是普通人無法想像甚至不願意去想像的。
  • 比爾蓋茨5分鐘做一件事:你的時間顆粒度決定了職場身價
    世間最可怕的事,莫過於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拼命努力。在時間面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但是比爾蓋茨卻將自己擁有的每一分鐘,都發揮出最大作用,這就是時間顆粒度掌控的不同。
  • 「時間顆粒度」,幫你更好地設計產品
    「時間」是我們設計產品時的一大武器,選擇合理的時間顆粒度,能很好的幫我們展示業務數據,對業務發展起到指導作用。時間具有多變性,日、月、年對我們的意義是不同的,因為其呈現出來的時間段是不一致的,日體現的時間長度肯定遠小於月,長短不一的時間長度組成了時間的多樣性,而不同時間長度下統計出來的數據結果具有不同的意義,這就是數據對「時間」的敏感性。
  • 「總感覺啥都還沒幹,1天就過去了」,時間顆粒度決定你的身價
    很多年輕的職場朋友會問老徐:「我也想幹好,但是每天不知不覺就到午飯時間了、下班時間了,但感覺自己啥工作也沒做啊,也沒偷懶啊,但就是感覺效率很低」。這個問題在職場很常見。很多公司對銷售人員的管理比較彈性,只要月底完成銷售任務就行,或者你沒業績反正就沒提成,平時你每天幹啥、怎麼幹不管你。怎麼破?大家都知道要時間管理,那時間管理怎麼做呢?
  • 運營技能的黃金組合:「背景+預判」和「問題拆解+顆粒度」
    這裡的背景,指的是項目背景、問題背景、提案背景……當你要理解別人的想法時,要先抓住別人的背景,這樣你的理解就能上路,自然不會提一些讓人無語的問題。同理,當你要讓別人懂你時,最先需要拋出背景內容,它是你思考的基石和出發點。道理都懂,舉個工作中的小例子:任務:策劃電商平臺某頻道的節點大促活動背景:①頻道的亮點功能是什麼?
  • 長江商學院教授廖建文:顆粒度經濟 每個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
    隨著算法不斷迭代,可以減少乘車等待的時間,縮短司機空車行駛的距離,將出行效率提升到更高的整體水平。教育行業也產生了一些向顆粒度經濟發展的趨勢。一直以來,最典型的教育場景莫過於幾十個學生坐在一個教室裡,聆聽老師對於教學大綱內容的統一講解。現在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教育在很多維度上打破了這一範式。首先,為什麼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接受教育?
  • 那是你不知道什麼是最佳顆粒度
    那是你不知道什麼是最佳顆粒度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道長問一個求道者:「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求道者回答說:「當然是金子啊!」道長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這故事其實意味深長能讓人感悟到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只要適合的就是最好的還有一句話表達的也是這個道理--鞋子再漂亮,不合腳也別要。這個道理放到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上也同樣適用。雲數據中心怎麼樣才能實現完美的運行效率?
  • 時間管理:用好這三種方法,讓你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
    世界上最公平的事,就是上帝分配給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每天都只有24小時。如果你有幸能活成百歲人生,你甚至比很多富人都擁有更多的時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管理好時間,利用好時間,可能是平民百姓唯一能夠逆襲的機會。 在當今時代,時間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交易,所以時間也是一種成本。
  • 敢問「暗時間」,你在何方?
    古往今來,無數人用事實證明,能否合理應用時間是造成這種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成功的人,時間顆粒度非常小,比如:王健林先生的時間顆粒度以15分鐘為單位;財富高效能專家張萌的時間顆粒度大概在10分鐘,基本上10分鐘就處理一件事情;比爾·蓋茨先生的時間顆粒度更小,根據《電訊報》說蓋茨將任務分解成許多小塊,有時甚至以五分鐘為單位。
  • 別再說時間都去哪了?讓讀過這書的人笑話
    時間對於每個人都公平,每天不多不少24小時,但當「時間都去哪了?」成為口頭禪,仿佛共識了時間的流逝是沒有痕跡的,大家都這樣,於是放過了自己。時間效率管理專家、財富高效能專家張萌在《讓你的時間更有價值》這本書中提到了時間的顆粒度問題。
  • 彌補「情緒顆粒度」,建立良好關係
    在《情緒》這本書中,心理學家美莎·費德曼·把瑞特用「情緒顆粒度」對這一現象做出了解釋:情緒顆粒度是指分辨、定義情緒的能力。情緒顆粒度大的人對情緒的體驗比較粗糙,而顆粒度小的人對情緒的感覺就會更加細膩。蔡康永在他的情商課中講到,每當他面無表情地坐在那裡時,就會有人走過來問他為什麼不開心。這時康永哥的心理很不屑,因為他只是面無表情,誰告訴你他不開心了。
  • 滿足「顆粒度需求」的趣逛逛,榮獲新物種大獎
    相關數據顯示,趣逛逛開業首日,在線觀看直播人次超過500萬,未來將在3年時間內培養5萬名兼職逛播員。滿足個體顆粒度需求區別於傳統零售場景,趣逛逛有一個更加自由開放的空間。在趣逛逛內部,有廚房、客廳等不同的直播場景,還有護膚、美食、母嬰、潮玩等專業直播間,這些直播間向所有人開放,每個人都能有不同的購物體驗,滿足不同個體的顆粒度需求。在這樣一個開放的「場」裡,主播不再是特定的一群人,素人也可以成為趣逛逛的主播。
  • 粉塵的顆粒度越小,相對面積越大,在空氣中分散度越大且懸浮時間
    單選題  粉塵的顆粒度越小,相對面積越大,在空氣中分散度越大且懸浮時間越長,爆炸下限( )  A.越快  B.不影響  C.越高  D.越低查看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粉塵顆粒的尺寸也是粉塵爆炸的重要影響因素
  • 為何我們語言的顆粒度變得蒼白了
    是什麼導致我們語言的顆粒度,變得如此蒼白?什麼又是,即便宜但又高貴的精神內在世界?他每一個平常的日子,在外人看來就是連續發生的奇蹟。他就是平凡世界裡非凡的大爺——阿木爺爺。詩人是把自己放在宇宙當中的那個人,他是外天下的,它能夠把自己放在一個抽離的狀態下,看見他和物質,和精神,和時間,和空間,和陽光,和月亮,和風月,和水草共同感受流轉契機變化的那個人。那你是怎麼感受天地的呢?像我這樣沒讀過太多書,經常還會自以為是的人,在討論普羅大眾的文化素養詩意的時候多少也會顯得有一點汗顏!
  • 你花多少時間做家務?時間管理讓你一天多2個小時~
    你們平時會花多少時間在做家務上?1小時?3小時?或完全不清楚?你也可以有時間夜跑在本文,我將和大家討論以下幾個點:1、清算自己有多少時間。需要多少時間?3、流程再造,時間管理。4、你需要一個任務清單。01 清算自己有多少時間首先我們來梳理自己有多少自由時間,其實文章構思完之後,我想了想,討論的不僅僅是家務時間了,可以稱之為「自由時間的管理
  • 媒體發親情計算題:你陪父母的時間有多少
    「這樣算來,每周陪母親的時間差不多15個小時左右,而半年中,陪伴母親的時間總計不過15天,如今母親57歲了,以再陪她15年算,也不過是225天,真的是太少了。」  來答『親情計算題』:你陪父母的時間有多少  看完前面的故事,你的心裡是否也在做「親情計算題」?
  • 考研這一年,一共需要花多少時間、多少錢?你算過嗎?
    考研這一年,一共需要花多少時間、多少錢?你算過嗎?今天,我們就來好好算一下這筆帳。考慮到幾百萬考研人備考情況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我們就取大多數人的數據作為參考~ 花費時間 一般情況下,一個正常的考研人全年花在備考上的時間周期為: 1/準備階段 確定院校、搜集信息 月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