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時間碾成粉末,時間顆粒度(600字)

2021-01-10 一植知識分享

時間顆粒度: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

這個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就是,比你成功N倍的人,居然不可理喻的比你更努力。如果看過王健林的行程單,很多人可能懷疑自己在虛度光陰。

很多成功人士的努力程度,是普通人無法想像甚至不願意去想像的。

通過王健林的行程單,發現安排時間最短的行程為15分鐘,這可能就是王健林先生的時間顆粒度,以15分鐘為一個單位,而我們身邊很多人的時間顆粒度,也許是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一個上午,一整天。

如果自己的領導開會,是以半個小時為單位,那她的時間顆粒度就是30分鐘,如果開會一開就是一上午,那他的時間顆粒度就是半天,往往一開就是半天的會議,沒什麼價值。

時間顆粒度越小,說明這個人將自己的時間切得越細,時間觀念越清晰,往往也越成功。全球首富比爾·蓋茨,則是將時間碾成粉末,他的時間顆粒度是以秒來計算。

當然,大多數人不可能以秒來做時間顆粒度,每個人的時間顆粒度不一樣,不同時間顆粒度的人之間,可能就會發生誤會,以30分鐘為時間顆粒度的人,有事大概喜歡打電話,而不是發微信,喜歡發文字,而不是發語音。理解對方的時間顆粒度,尤其是在職場中,至關重要。

自檢一下自己的時間顆粒度,是小時,還是天,如果身在職場,以1分鐘為單位來守時,以30分鐘為單位來工作,可以提升自身商業素養。

恪守時間的本質,就是理解、並尊重別人的時間顆粒度。

時間顆粒度:參考劉潤《5分鐘商學院》

相關焦點

  • 你的「時間顆粒度」是多少?
    英國電子郵報資深記者Mary Riddell說,蓋茨的行程表和美國總統類似,5分鐘是基本時間顆粒度,而一些短會,乃至與人握手,則按秒數安排。這哪裡是把時間切成顆粒啊,這簡直是把時間碾成粉末啊。但你不要覺得誇張。這個「按秒數安排」,我是親眼見過的。2002年,比爾·蓋茨到訪中國,在北京香格裡拉參加一些重要會面。
  • 什麼是時間顆粒度?你的時間顆粒度是多少?
    01什麼是時間顆粒度?時間的顆粒度,指的是一個人管理時間的最基本單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有的人喜歡以「天」為單位,進行時間管理,那麼他的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天。當然,時間顆粒度也可以是每一個小時,每半個小時,每15分鐘,甚至是每五分鐘。這個是完全因人而異的。
  • 時間管理最小單位是多少?當你的「時間顆粒度」越細,就越值錢
    就在這時,我打開我的 Google 日曆,不小心手滑按到了 3 年前的行事曆,卻有了驚人的發現——我發現「3 年前的行事曆」和「現在的行事曆」在「我任務安排的最小時間單位」有著非常明顯的不同。時間顆粒度?「時間顆粒度,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職業化程度。」——劉潤。這讓我想起了曾經看過的一個概念,叫做「時間顆粒度」。
  • 巴菲特:你的時間顆粒度越小,你對時間就越敏感
    巴菲特:你的時間顆粒度越小,你對時間就越敏感 北京時間5月5日深夜至5月6日清晨,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2019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公開表示,他的時間顆粒度是15分鐘,因為他對時間很敏感
  • 「時間顆粒度」,幫你更好地設計產品
    「時間」是我們設計產品時的一大武器,選擇合理的時間顆粒度,能很好的幫我們展示業務數據,對業務發展起到指導作用。時間具有多變性,日、月、年對我們的意義是不同的,因為其呈現出來的時間段是不一致的,日體現的時間長度肯定遠小於月,長短不一的時間長度組成了時間的多樣性,而不同時間長度下統計出來的數據結果具有不同的意義,這就是數據對「時間」的敏感性。
  • 比爾蓋茨5分鐘做一件事:你的時間顆粒度決定了職場身價
    在時間面前,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但是比爾蓋茨卻將自己擁有的每一分鐘,都發揮出最大作用,這就是時間顆粒度掌控的不同。 同樣的一天時間,一些人的有效時間只有4個小時,而一些人會達到恐怖的12個小時。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顆粒度,比爾蓋茨的時間是5分鐘,王健林的時間單位是15分鐘,能力越大的人,安排時間的範圍就越小。有人戲稱自己分分鐘幾百萬上下的時間,不能被耽擱,而對於比爾蓋茨來說,這種形容並不誇張。
  • X螢光光譜儀分析中的粉末壓片制樣法
    X螢光光譜儀分析的對象主要是塊狀固體、粉末、液體三種,其中,固體粉末是分析得最多的一種。因為很多試樣如水泥、煤、灰塵等本身就是粉末,對於形狀不規則的塊狀固體,如各種礦石,由於直接分析技術目前還不成熟,往往也粉碎成粉末。液體試樣可放入液體樣品杯中分析,但由於不能抽真空等原因,有時將液體轉變為固體,一些預分離、富集的結果也常是粉末,因此,粉末試樣的制樣技術是X螢光光譜儀分析中的重要一部分。
  • 「總感覺啥都還沒幹,1天就過去了」,時間顆粒度決定你的身價
    很多年輕的職場朋友會問老徐:「我也想幹好,但是每天不知不覺就到午飯時間了、下班時間了,但感覺自己啥工作也沒做啊,也沒偷懶啊,但就是感覺效率很低」。這個問題在職場很常見。很多公司對銷售人員的管理比較彈性,只要月底完成銷售任務就行,或者你沒業績反正就沒提成,平時你每天幹啥、怎麼幹不管你。怎麼破?大家都知道要時間管理,那時間管理怎麼做呢?
  • 58.字源識字--年和碾的讀音關係(都在懷疑先有年還是先有碾?)
    日久天長,重和黎居然成了兩位天文學家呢!他們還把所掌握的天文知識傳授給羲和、羲仲,讓更多的人懂得天象。堯任命了農官后稷之後,農耕日漸發達,他也越覺得播種、收穫,都須掌握四時,而是掌握四時必須懂得天象。於是,堯把羲和、羲仲等人召來,命羲和細心觀察天象,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民政部來制定曆法,以便人們按時令從事生產。
  • 把石頭碾成渣,就能應對氣候變暖?
    從5.4億年前的寒武紀開始,地球絕大部分的時候實際上都處於溫室氣候狀態,只有極少數時間(17%)處於冰室氣候中。這兩次雪球地球事件都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地質上,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百萬年),地球就從溫室氣候進入了冰室氣候狀態。在極端情況下,地表的平均溫度可能在-50℃左右,而導致這種劇烈的氣候變化的原因是全球二氧化碳含量的快速下降。是什麼原因導致二氧化碳含量的快速降低的呢?地質學家們推測是因為板塊運動導致的巖石風化作用加強。
  • 粉末樣品做目數分析單位 目數和顆粒度有什麼區別?
    原標題:粉末樣品做目數分析單位 目數和顆粒度有什麼區別? 一般來說 檢測粒度一般325目以下可以採用篩分法,如果高於325目須使用雷射粒度分析儀,顆粒計數器,沉降儀,顆粒圖像處理儀等粒度測試儀器。
  • 時間管理:用好這三種方法,讓你成為時間管理的高手
    世界上最公平的事,就是上帝分配給每個人每天的時間都是一樣的,不管你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每天都只有24小時。如果你有幸能活成百歲人生,你甚至比很多富人都擁有更多的時間。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管理好時間,利用好時間,可能是平民百姓唯一能夠逆襲的機會。 在當今時代,時間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交易,所以時間也是一種成本。
  • 敢問「暗時間」,你在何方?
    何為「暗時間」?《掌控24小時》作者尹慕言認為:那些不見蹤影、無端失蹤的時間,就是「暗時間」。單位時間內個人投入與產出的能量就是「暗能量」。這兩者交織,就形成了我們的工作效能。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一天24小時,1440分鐘,86400秒,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卻越來越大。
  • 那是你不知道什麼是最佳顆粒度
    那是你不知道什麼是最佳顆粒度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道長問一個求道者:「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求道者回答說:「當然是金子啊!」基於POD架構模型構建雲數據中心的最佳顆粒度維諦技術(Vertiv)一直致力於保障數據中心的高可用,追求基礎設施最大化的使用效率,不斷優化綜合TCO方案。基於POD架構推出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最佳顆粒度解決方案,具有快速部署上線、可複製以及操作性強等特點。啥是POD?
  • 粉塵的顆粒度越小,相對面積越大,在空氣中分散度越大且懸浮時間
    單選題  粉塵的顆粒度越小,相對面積越大,在空氣中分散度越大且懸浮時間越長,爆炸下限( )  A.越快  B.不影響  C.越高  D.越低查看答案解析  【正確答案】 D  【答案解析】 粉塵顆粒的尺寸也是粉塵爆炸的重要影響因素
  • 別再說時間都去哪了?讓讀過這書的人笑話
    平時我感覺自己比較會規劃自己的時間的,每天時間都排滿的,我可以如數家珍說給你聽,但這本書裡的觀點還是讓我感到慚愧了。張萌提到了時間顆粒度的問題,就是在規劃時,你把時間分得有多細,而我們的時間顆粒度和成就之間成反比例關係。
  • 運營技能的黃金組合:「背景+預判」和「問題拆解+顆粒度」
    千萬不要把它對應成ppt裡的第一頁,羅列一些經濟下行壓力大、網際網路用戶增長環比下降等大而泛的描述和數據。其實,「背景」這個詞,在工作匯報、活動方案以及周報日報裡十分常見。這裡的背景,指的是項目背景、問題背景、提案背景……當你要理解別人的想法時,要先抓住別人的背景,這樣你的理解就能上路,自然不會提一些讓人無語的問題。
  • 熵增或寂滅是一切時間的終局
    時間在人生的意義不言而喻,到底是宿命論還是概率論,到底是先天基因還是後天培養,關於這個複雜的問題,從哲學、物理、數學、文學、文化、科學等等方向都有研究和論述,關於時間的有向性、勻速性、自發性等等,都是描述世界時間絕對意義的存在。
  • 長江商學院教授廖建文:顆粒度經濟 每個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
    隨著算法不斷迭代,可以減少乘車等待的時間,縮短司機空車行駛的距離,將出行效率提升到更高的整體水平。教育行業也產生了一些向顆粒度經濟發展的趨勢。一直以來,最典型的教育場景莫過於幾十個學生坐在一個教室裡,聆聽老師對於教學大綱內容的統一講解。現在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教育在很多維度上打破了這一範式。首先,為什麼一定要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接受教育?
  • 七年,時間維度上真實人生
    時間在人生的意義不言而喻,到底是宿命論還是概率論,到底是先天基因還是後天培養,關於這個複雜的問題,從哲學、物理、數學、文學、文化、科學等等方向都有研究和論述,關於時間的有向性、勻速性、自發性等等,都是描述世界時間絕對意義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