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雲數據中心不好建設?那是你不知道什麼是最佳顆粒度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個小故事。
道長問一個求道者:「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
求道者回答說:「當然是金子啊!」
道長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
這故事其實意味深長
能讓人感悟到一個道理: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
只要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還有一句話表達的也是這個道理--鞋子再漂亮,不合腳也別要。
這個道理放到雲計算數據中心的建設上也同樣適用。
雲數據中心怎麼樣才能實現完美的運行效率?
隨著以網際網路、雲計算和大數據為代表的信息經濟迅速發展,數據中心已成為信息社會重要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
不僅電信運營商、第三方服務商正加速雲數據中心建設
金融、政府災備數據中心建設步伐也在明顯加快
在資源共享需求和大數據應用的驅動下
雲計算數據中心呈現出規模化、集約化、節能化的發展趨勢
重點來了!
這樣的趨勢下,數據中心需要最大程度發揮資源、能源、管理等多方面的高效率,才能真正符合雲時代的建設需求。
那麼,什麼樣的使用模式才能實現堪稱完美的雲計算數據中心運行效率呢?雲計算數據中心的最關鍵指標包含IT效率、電量供應、外電容量使用率、製冷量、冷卻流量及機架空間等資源的使用率,既然如此,那答案其實很簡單--資源使用率與IT負載率匹配。
當IT負載率達到相應的級別
其他如供電、冷量、空間等也佔用相同的比值
最完美的使用模式是當IT負載率達到100%時
電量供應和製冷量資源使用率趨近100%
面對蓬勃發展的雲計算數據中心,如何最大化提高數據中心基礎設施使用率,並以此讓投資收益最大化呢?
基於POD架構模型構建雲數據中心的最佳顆粒度
維諦技術(Vertiv)一直致力於保障數據中心的高可用,追求基礎設施最大化的使用效率,不斷優化綜合TCO方案。基於POD架構推出的雲計算數據中心最佳顆粒度解決方案,具有快速部署上線、可複製以及操作性強等特點。
啥是POD?
Performance性能
Optimize優化
Datacenter數據中心
連起來就是「性能優化的數據中心」
每個POD內IT部分包含的5000臺伺服器
分屬到200個機架
圍繞POD架構,維諦技術(Vertiv)為雲數據中心設計的最佳顆粒度解決方案,提供1.6M、2.0M、2.4M電量顆粒度,同時在製冷上採用引入變頻技術、充分利用自然冷源、不耗水的Vertiv Liebert?PEX4及大顆粒度的DSE超高能效精密空調,靈活構建雲數據中心。
舉一個例子,來更好地呈現維諦技術(Vertiv)雲數據中心最佳顆粒度解決方案的價值。
以一個典型的4層數據中心為例,二到四層布局6個POD機房,每個POD規劃200個10kM功率機架,則每個POD可承載達2M高功率。
效率高達96.5%的2.4M APT全功率鏈電力模組
空間利用和高功率完美融合
集成了UPS及前後級配電
實現全鏈路智能化管理
在供電上,可以選用Liebert?EXL大功率UPS400K/500K/600K/800K/1.2M不同顆粒度模組,均可靈活組合。同時,Liebert?Trinergy Cube系列UPS更能大幅節省佔用空間,具備1.2M至2.4M的高彈性擴展能力及創新的背靠背設計,並擁有效率高達98.5%的智能三工況運行模式。
在製冷方面,每個POD配置22套熱備運行的Liebert?PEX4超高能效精密空調。經過TGG(中國)驗證,Liebert?PEX4空調在北京地區的全年PUE控制在0.116。如果搭配自然冷節能組件、高效UPS組合、深入負荷的高效變壓器、LED照明,可以幫助數據中心輕鬆實現PUE﹤1.3,最低可至1.15。同時,Liebert?PEX4空調還能夠節省傳統冷水機組及水泵佔地面積,節省的建築空間可以新建1個POD,增加約15%的機架服務能力。
在空調室外機上,每個POD採用22套Liebert?VCC集中式高效冷凝器,佔地僅有100平方米,對於6個POD合計1200個機架規模的室外機組,佔地僅600平方米,僅佔樓頂面積的20%,能夠確保靈活部署,並大幅降低維護難度和成本。
更重要的是
憑藉完整產品線的優勢
維諦技術(Vertiv)還能夠以多種產品組合
提供豐富適配多樣的雲數據中心建設模式
最後,分享一下維諦技術(Vertiv)幫助客戶建設雲數據中心的目標--「以最佳的成本、最優的供電和製冷使用率、最低的PUE、最少的佔地面積、最可靠的系統可用性,來構建高效率的雲計算數據中心」。
來源: C114中國通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