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化騰:電子政務讓公共服務顆粒度越來越精細

2021-01-10 中國日報網

7月21日,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在廣州表示,在「數字中國」這張藍圖上,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正在通過「系統化著眼」、「精細化著手」和「生態化著力」,實現「大平臺、小前端、富生態」。

2019年(第十四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暨首屆「數字政府」高峰論壇7月21日在廣州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推動政府數位化轉型 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本屆論壇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國家電子政務專家委員會主辦。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廣東省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承辦。馬化騰出席了本次論壇並在論壇上發言。

馬化騰表示,廣州是微信誕生的城市,也是第一個開通微信「城市服務」的城市,在微信推出之初,騰訊就開始考慮如何把民生公共服務與億萬用戶更好地連接起來。

2017年底,廣東省政府率先在全國部署「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探索與數字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政府治理新模式。騰訊與三大運營商合資組建的數字廣東公司,深度參與廣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的技術支持工作。去年,由數字廣東公司負責開發的「粵省事」微信小程序一經推出,就成為政務服務領域的爆款應用。目前已經可以一站式辦理680多項的政務服務,還掛鈎了身份證、社保、駕駛證等近60種電子證照。目前實名用戶已經超過1300萬,大約每九個廣東人就有一個在使用「粵省事」。

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委託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評估並發布的有關報告顯示,2018年廣東省級政府網上政務服務能力指數排名,從2017年的第四名一躍登頂,成為全國第一。

「作為來自廣東的網際網路企業,我們有幸參與其中,深感改革建設的艱辛,也有收穫成果的喜悅,更明白責任的重大。」馬化騰認為,「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本身是一個系統工程,推進電子政務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作為這場改革建設的主導者,政府願不願動全身,要不要往深處改,決定著整個工程的效果與成敗。

據了解,廣東省「數字政府」改革建設實施「全省一盤棋」的制度設計,推動政務雲、大數據、公共支撐平臺等信息基礎設施的省級統籌,打破條塊分割,實現協同共享,通過一體化集約管理來降本增效;探索「政企合作、管運分離」的建設運營模式,把「數字政府」建設的技術支持工作,交由一家全新的混合所有制企業來承擔,從採購工程向採購服務轉變,這在全國還沒有先例。

馬化騰提到,隨著社會進步,群眾和企業也會要求,政務服務和社會治理的顆粒度越來越精細化。政務民生服務正在逐步從打通「最後一公裡」,向打磨「最後一米」邁進。

以申領殘疾人證為例,過去殘疾人需要去醫院、殘聯至少跑四次,現在梳理優化後,最多只跑一次。殘疾人到醫院體檢評定等級之後,就可以足不出戶地在「粵省事」平臺上,進行在線申領、掛失、補辦證件,並申請生活補貼等。這給數百萬殘障人士帶來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馬化騰認為,電子政務的精細化,有賴於消除「信息孤島」和「數據煙囪」,實現數據的精細化治理。只有啃下數據精細化治理的硬骨頭,未來才有可能通過長效機制,幫助政府構建起大數據驅動的科學決策、集約管理與精細化服務。

他還表示,「數字政府」建設過程中,無論是工程落地,還是運營維護,都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與配合。「數字政府」建設需要健康的合作生態,以多方共建,支撐多元共治。騰訊希望成為健康生態的共建者之一。

截止到2019年6月,建設廣東「數字政府」的生態企業數量,已經超過1100家,在全國範圍內集聚了應用開發、大數據、系統集成、諮詢規劃等領域的眾多優秀企業。僅「粵省事」小程序,就有超過100家合作夥伴參與了前端及後端的開發。

此次論壇現場設有數字廣東和騰訊雲「WeCity未來城市」解決方案體驗區。「WeCity未來城市」以騰訊雲的基礎產品和能力為底層,為數字政務、城市治理、城市決策和產業互聯等領域提供解決方案,並通過微信、小程序等工具觸達用戶,給未來生活帶來更多可能性。

據了解,從2014年底廣州市第一個開通微信「城市服務」算起,目前全國已經有360多個地級市上線微信「城市服務」,累計服務用戶數超過5.7億。同時,目前已有超過3萬個微信政務小程序,累計為9億多人次提供服務。

馬化騰認為,從更廣闊的角度來看,公共服務與民生領域的數位化,今天仍是一片浩瀚的藍海。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我們今天的努力和探索,都還處於啟航階段。

據了解,目前騰訊正在協助國務院開發「中國政務服務平臺」微信小程序,把全國各部門、各地方的事項匯聚在一起,讓部委服務現實全國通辦。這個小程序上線試運行40多天,註冊用戶已近200萬,總訪問人數超1300萬,總瀏覽量接近1億。此外,騰訊在深圳探索的區塊鏈電子發票和「微稅務」平臺、「靈鯤」監管科技平臺,以及在浙江、廣東等十幾個省市試點推出「中國移動微法院」小程序,都是不同領域中富有創新意義的探索。

馬化騰表示,「科技向善」的理念正在融入騰訊的企業文化,並在騰訊的產品和業務中展現出來,騰訊希望用科技更好地造福每一個人。他還特別強調,在政務與公共服務領域的數位化進程中,我們需要更加重視安全問題。我們必須以切實有效的技術措施,保護好政府、企業和個人的信息安全。面對這個新挑戰,網際網路企業既要發揮所長,更要擔起責任。(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長沙啟動國家電子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系列宣傳
    長沙晚報記者 周輝霞 攝  星辰在線10月15日訊 據(長沙晚報記者 朱敏 通訊員 程賽)報導 昨日是第49屆世界標準日,長沙是國家電子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城市,由市電子政務辦和市質監局聯合主辦,長沙標盟標準化事務所承辦,以「電子政務服務標準化」為主題內容的標準化宣傳活動在長沙火車南站、黃興路步行街和汽車西站三地同步舉行。
  • 馬化騰談數字生態:廣度、深度、精度三者密不可分
    馬化騰指出,2015年中央政府報告首次出現「網際網路+」,2017年提出數字經濟,今年提出數字中國。他認為,「網際網路+」是手段,數字經濟是結果,而數字中國則是目標。馬化騰稱,從數位化廣度來看,數位化進程已經從經濟領域迅速擴展到民生、政務等領域。騰訊希望為不同的C端、B端、G端用戶做連接橋梁。
  • 精準感知,才有公共服務的精確度
    作者:容志  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期間強調,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城市建設為人民,並著重指出,「要推進服務供給精細化,找準服務群眾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對接群眾需求實施服務供給側改革,辦好一件件民生實事。」
  • 什麼是時間顆粒度?你的時間顆粒度是多少?
    01什麼是時間顆粒度?時間的顆粒度,指的是一個人管理時間的最基本單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有的人喜歡以「天」為單位,進行時間管理,那麼他的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天。當然,時間顆粒度也可以是每一個小時,每半個小時,每15分鐘,甚至是每五分鐘。這個是完全因人而異的。
  • 長江商學院教授廖建文:顆粒度經濟 每個行業都值得重做一遍
    首先,技術基礎設施的發展使得我們所把握商業要素的顆粒度越來越小。想一想硬體的發展歷史:從大型機、小型機、微型機、手機,再到IoT,就是一個設備不斷微型化和去中心化的過程。這使得我們對信息的抓取和理解逐漸擺脫粗線條,變得更精細。今天這些無處不在的硬體就像滲透進商業系統毛細血管中的探測器,不斷抓取和呈現高清、像素級的動態,使得我們有可能在「微觀」層面理解商業世界的規律。
  •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快應用上線華為應用市場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快應用正式上線華為應用市場(試運行),這是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推出的一種新的快速精準觸達用戶的服務模式,推動政務服務「掌上辦」、「指尖辦」,將為廣大用戶帶來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新體驗。
  • Case Study:電子政務雲淺析
    導語:電子政務是國家實施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公共服務水平和應急能力的重要舉措,更有利於帶動整個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的發展。廣東省某政府機構意識到向電子政務轉變的重要性,在經過長期對比和篩選後,最終攜手擁有眾多成功案例的天雲軟體開啟電子政務雲之旅。
  • 專家齊聚中國電子政務論壇 「支招」數字政府建設
    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餘蕊)建設數字政府、發展電子政務,是全面深化改革,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途徑。在20日召開的2020(第十五屆)中國電子政務論壇上,與會嘉賓就我國數字政府建設和電子政務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
  • 馬化騰發布騰訊超級大腦,騰訊雲AI服務全面免費接入!
    馬化騰還透露,微信團隊在研發一套車載全語音交互的微信系統,希望未來車載模式能夠更智能。最後,騰訊雲總裁邱躍鵬宣布騰訊雲新一輪大降價,AI應用服務免費接入!」馬化騰,如何把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連接起來?騰訊小程序「粵省事」是全國首個基層民生服務的微信小程序。在這個小程序裡面,可以一站式的辦理一百多項民生服務,這個小程序也是數字廣東中應用的例子。「粵省事」在上線第一天,PV達到1000萬,這在政務服務裡面是非常高的。
  • 全省政務管理服務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典型發言材料
    依託省「網際網路+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建成人社政務服務旗艦店,接入政務服務應用44項,就業、社保、人事人才等方面高頻服務事項實現網上受理、智能分辦、網上反饋、網上查詢。加快推進社會保障大平臺建設,推進數據省級集中,完成參保、繳費、個人帳戶等數據與一體化平臺對接,上傳電子證照50多萬份,實現數據交互協同共享,為網上辦理提供數據支持。三是創新開展線上服務。
  • 你的「時間顆粒度」是多少?
    英國電子郵報資深記者Mary Riddell說,蓋茨的行程表和美國總統類似,5分鐘是基本時間顆粒度,而一些短會,乃至與人握手,則按秒數安排。這哪裡是把時間切成顆粒啊,這簡直是把時間碾成粉末啊。但你不要覺得誇張。這個「按秒數安排」,我是親眼見過的。2002年,比爾·蓋茨到訪中國,在北京香格裡拉參加一些重要會面。
  • 中國政務服務平臺app下載入口
    中國政務服務平臺上線試運行了!中國政務服務平臺主要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統一身份證、統一證照服務、統一事項服務、統一投訴建議、統一好差評、統一用戶服務、統一搜索服務等「七個統一」服務,發揮全國政務服務公共入口、公共通道、公共支撐作用,為政務服務全國「一網通辦」提供支撐。
  • 告別「煙囪機房」破除「信息孤島」 河南政務服務迎來「雲時代」
    數據共享實現「一次辦妥」  根據《國家電子政務總體方案》要求,為促進電子政務基礎設施集約建設、互聯互通、服務高效,省級層面利用雲計算模式,我省將建設集中統一的省政務雲,由省發改委負責省政務雲的統籌規劃、監督管理,負責推動省級政務部門信息系統整合和遷移上雲。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技術體系建設指南的通知...
    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依託國家電子政務外網建設,主要實現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匯聚、跨地區跨部門數據交換、跨地區統一認證、共性基礎服務支撐。匯集各地區、各部門政務服務資源,形成統一事項目錄庫、證照目錄庫,實現人口、法人、地理空間信息、社會信用等基礎信息資源庫和業務信息庫共享利用,發揮政務服務訪問的「公共入口」,地方部門數據交換的「公共通道」,身份認證、證照互認、安全保障等「公用支撐」作用。
  • 馬化騰開出第一張微信小程序電子發票,能否開啟數字經濟的大門?
    而在這款國民應用中,騰訊正力圖打造服務生活場景的微信生態。不斷更新功能和權限的「微信小程序」,無疑是騰訊實現其移動生態的最佳應用。另一方面,對數量龐大的C端消費者進行數字升級,也是實現數字經濟的必由之路。「在當今世界經濟緩慢增長的背景下,數字經濟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新引擎。」馬化騰在2017貴陽數博會上發言漸成共識。微信生態如何與數字經濟結合?
  • 21CN推出中國第一個面向公務員的電子政務郵箱
    信息產業部把 "大力推進電子政務發展"作為今年信息化推進工作的一項重點,提出要"積極推動政府上網擴大範圍,幫助更多的政府部門建立高效業務系統,提高工作效率"的工作目標。但是,我們應該看到,政府上網工程過程中也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問題:如信息資源共享亟待解決、政府上網形象有待統一,電子政務工作效率等方面都有待加強。
  • 淺談公共服務機器人未來行業的發展趨勢
    服務機器人在我國市場領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近年來隨著各個場所都能見到服務機器人的身影,特別是在一些商場、銀行、政務大廳等管理領域應用較為廣泛。下面國辰機器人就跟大家一起來聊一聊公共服務機器人在未來行業中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 1、什麼是公共服務機器人?
  • 2020年版中國電子政務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20世紀**年代初以來,國務院有關部門相繼建設了一批業務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和政務自動化系統。比如國家推進了金關、金稅、金盾、金審等重點電子政務工程建設,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些應用系統在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增強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全國2012年10月自考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試題
    1、電子商務的前提是A、政府信息化 B、企業信息化C、商務電子化 D、服務個性化2、標誌著中國真正意義上的電子政務活動正式啟動的是A、政府上網工程 B、組織建設「三網一庫」C、黨政機關的辦公自動化 D、金字工程3、能在兩臺聯網的計算機之間傳輸文件的Internet基本服務是A、BBS B、
  • 濟南審批服務局成為全國首個政務服務標準化國家級試點單位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作為標準化試點承擔單位,將標準引領作為發展戰略之一,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全力打造「在泉城全辦成」一流政務服務品牌,初步形成了具有濟南創新特色的政務服務標準體系。高標準嚴要求強力推進標準化建設「1231」工程標準化不僅是指導政務服務工作的重要依據,也是政府開展公共治理、規範運行權力的有力抓手,更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