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體諒自己?不會關心他人?彌補「情緒顆粒度」,建立良好關係

2021-01-08 夜瀾聽影

《小謝爾頓》上映於2017年,是《生活大爆炸》的衍生劇。目前已經更新到第三季,它的上映延續了謝爾頓高智商低情商的特點,使全劇笑點不斷,深受觀眾的喜愛。而這部劇雖然以喜劇為主線,但裡面不乏溫情和感人的情節。

相比於《生活大爆炸》中的謝爾頓來說,小謝爾頓更讓我們感受到了一個人的成長曆程可能伴隨著他的一生。雖然能擁有可望而不可即的高智商令人羨慕,但情商似乎更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所關心的。

從小到大的謝爾頓都很難與他人和睦共處,而且容易走極端。很多人都認為是自私和自負導致的,雖然看起來是這樣,但這個表述過於籠統。直到我看到了「情緒顆粒度」這個詞,我才明白無法辨別他人的情緒才是導致這一切的根源。

那麼「情緒顆粒度」是什麼呢?它又為何影響到我們的人際關係?我以謝爾頓姐弟為例,為大家介紹情緒顆粒度的含義,透過實驗看到它的重要性,並在全文的最後給到大家彌補「情緒顆粒度」的三個方法。

01、「情緒顆粒度」是什麼?它的大小直接影響了我們與他人的情感交流

在美劇《小謝爾頓》中,謝爾頓是一個智商高達187的天才少年,但是他存在情感認知障礙,不能準確辨別他人的情緒。比如當他看到一個用手扶著頭的女人站在門口時,他只能對畫面本身進行描述,但是女人此時的情緒他卻毫無感覺。而他的妹妹能準確判斷女人現在很難過,並且對這種難過的原因做出了解釋。

從謝爾頓與妹妹的測驗中我們會發現,在辨別情緒體驗方面,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巨大的。《小謝爾頓》的導演用一種極端的表現手法表達了有些人可以準確解讀他人的情緒狀態,並且根據用詞來發現情緒產生的原因;而有的人只能看到現象本身,對於情緒卻不能深刻理解。

在《情緒》這本書中,心理學家美莎·費德曼·把瑞特用「情緒顆粒度」對這一現象做出了解釋:情緒顆粒度是指分辨、定義情緒的能力。情緒顆粒度大的人對情緒的體驗比較粗糙,而顆粒度小的人對情緒的感覺就會更加細膩。

蔡康永在他的情商課中講到,每當他面無表情地坐在那裡時,就會有人走過來問他為什麼不開心。這時康永哥的心理很不屑,因為他只是面無表情,誰告訴你他不開心了。而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這樣情感粗狂的人,經常對情緒做出武斷地評判。

比如在他們眼中,流淚就是傷心;大笑就是開心;皺眉頭就是生氣;沉默就是有心事。當他人對我們的情緒做出這樣的評判時,我們自然會覺得這些人不懂我,而他的隨意斷言,反而會增加我們對他的厭惡程度。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被領導批評了會感到難過。但這個難過是哪種難過呢?是因為被罵傷了自尊而難過?還是因為自己做錯了事而難過?或是因為自己已經很努力,但依舊沒有做好而難過?只有當你仔細分析,你就會豁然開朗,而不是沉浸在難過中無法自拔。

那麼在《小謝爾頓》中,謝爾頓的「情緒顆粒度」是如何體現的呢?

·當他的哥哥因為失戀而感到情緒低落時,小謝爾頓從哥哥身邊走過,卻只認為那是因為餓了導致的。

·當班裡來了天才少女時,小謝爾頓感到非常憤怒,但是他不知道這個憤怒的情緒是因為什麼產生的,並且對他人的開導和解釋也不屑一顧。

·小謝爾頓自以為聰明,覺得媽媽不應該向孩子一樣對待他時,媽媽生氣地說:「那從現在起,我再也不當你媽媽伺候你了。」而此時的他卻回應了一句「太好了!」

無論是與家人、同學還是自己進行相處時,謝爾頓都無法準確識別他人的情緒,而且還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非常正確。這樣的小謝爾頓雖然擁有高智商,但卻沒有好人緣,有時還會引起別人的反感。

在我看來,小謝爾頓如果存在於現實當中,應該很難收穫友誼,畢竟每個人的忍受都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一味地縱容他。而被理解、被讚賞則是人的天性,但「情緒顆粒度」很大的小謝爾頓卻不能滿足人性的需求。

現實生活中,「情緒顆粒大」的人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想法來判斷他人的情緒;莫名其妙地焦慮,但不知道焦慮從何而來;有時自己的語言刺痛了別人卻不自知,依然自說自話。而這樣下去的結果就是他們無法接納自己的情緒,也無法識別他人的情緒,事情不能得到解決,轉而開始抱怨生活的不公。

02、「情緒顆粒度」為什麼對人如此重要?從「樂觀測試」進行深層次的解析

情緒顆粒度是情商測試中的一個重要指標。研究表明,情緒顆粒度小的人能夠很好地感受世界、體驗自己。相比於其他人來說,不太可能出現因焦慮而過度飲酒,或者很強的報復行為。

正如《小謝爾頓》中小謝爾頓的雙胞胎姐姐一樣,在情商測試中不但可以準確判斷人物當前的情緒,而且能夠根據動作和眼神來推測人物情緒的產生原因。當面對自己一直被家人忽視的這個事實時,也能夠泰然處之,還不忘把讚美留給測試人員。而對於小謝爾頓來說,則完全不能做到

而這也是「情緒顆粒度小」的人很重要的優勢,她能夠冷靜處理自己的情緒,覺察別人的情感,用最恰當的方式表達。而這樣的人也能擁有更為樂觀的心態。

在生活中,有的人遇到挫折會保持積極的態度,進行復盤整理,找到問題及時解決;而有的人則自暴自棄,抱怨命運的不公。

因此,樂觀不是一種瞬間的情緒狀態,它是一種持續的心態。如果不能在每次受挫時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從焦慮中解脫出來,那我們很容易陷入自憐的旋渦當中。而「情緒顆粒度小」的人則可以讓自己從抱怨的牢籠中解脫出來。

在20世紀80年代,賓夕法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馬丁做了一項有關「樂觀的重要性」實驗,通過這個實驗可以證實擁有樂觀的情緒對人的發展和未來的成功有著重要的影響。

馬丁將實驗組分為三組,一組是樂觀組,另一組是悲觀組,還有一組是對照組。分組的試驗標準是通過測試來完成的。即當遇到一件失敗的事情時,該如何處理;當完成一件成功的事情時,又該如何去做。然後由被測試的人員來進行打鉤選擇。

實驗中的測試人員共計1500名,進行了兩次實驗,一次是甄別實驗,另一次是樂觀與悲觀程度的實驗。實驗結果顯示:擁有樂觀情緒的人遇到失敗時,他們會將失敗歸責於可以改變的因素,而不是天生和無法克服的缺陷。因此他們會通過努力改變可以改變的,爭取下一次的機會。

而擁有悲觀情緒的人,他們會將失敗歸結於那些無法改變的因素,以此來證明失敗和自己沒有關係,是天賦使然。而擁有樂觀心態的人在第一年銷售任務的完成中,要比悲觀心態的人高出21%,第二年則高出57%。

從這個結論中我們可以得知,樂觀的心態在於改變能改變的,對於不能改變的不要強求。而「情緒顆粒度大」的人當自己失敗時,他很難找到一種合適的情緒來描述自己的現狀,只知道自己很失落。因此他也不會去找更多的方法來尋求改變。

「情緒顆粒度小」的人更容易擁有樂觀的心態,因為他們可以通過了解當下的情緒而認清現實,進而改變現狀。所以他們也不會藉此去抱怨他人,嫉妒他人,而是以一顆平常心來面對事實。

03、如何彌補「情緒顆粒度大」的不足?與現實接軌,細談三個解決方法

「情緒顆粒度」是我們與他人進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因素,但是現實中的很多人都難以準確辨別他人的情緒。很多時候我們只能看到現象,卻無法感同身受,這也造成了我們與他人的交流變得舉步維艱。那麼我們該如何彌補「情緒顆粒大」的不足呢?這裡我為大家提供三個方法。

①運用「解離技術」,幫我們識別情緒,接納當下的想法

在《幸福的陷阱》中,作者路斯·哈裡斯提出了一個接納自我的方法,叫做「解離」。它指的是以一種全新的方法來和想法建立關係,通常會經歷三個步驟,一是認清現實情況;二是採取行動,而為了能夠真正採取行動,你就需要接納各種不利的想法和情緒。

從這個方法來看,我們就會理解為什麼很多人一生氣就會採取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行為。比如小謝爾頓每次發脾氣的時候,都會把全家打掃一遍,他從不在意當下的情緒為何產生,似乎只要讓自己逃離就可以解決了。而這樣的行為也導致了他很容易生氣憤怒,無法和自己的情緒和平共處。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也常常會與自己的消極情緒作鬥爭,比如當我們失敗的時候,會在內心對自己說:「我太笨了,都是我的錯」,而這樣的認知和事實融合在一起就會讓我們一蹶不振,而解離技術就是將事實和想法分開。

有一個非常見效的方法,就是在所有的想法之前加一句話「我有一個想法,我太笨了;我有一個想法,都是我的錯。」這時事實就會與想法之間產生距離,也會認識到想法本身不是事實,它無法左右你的人生。

「解離技術」並不是讓我們消除和逃避消極的情緒,它只是告訴我們:事實和想法之間是有差距的,當你以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去看待情緒時,態度就會有所轉變。因此想要彌補「情緒顆粒度大」的不足,就要學會讓情緒和事實分開,先去理解情緒,再去做出行動。

②避免「投射效應」,學會換位思考,感受他人的情緒

心理學家羅斯做過一個「投射效應」心理實驗,他詢問80名大學生是否願意背著一塊大大的牌子在校園裡行走。實驗結果顯示,只有48名大學生表示願意,並且表示大部分學生都會願意;而剩下的32人則認為大家都應該接受不了這種行為。

而很多人也是如此,我們習慣於將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但實際上他人的想法也許與我們完全不一樣。劇中的小謝爾頓一直認為自己智商很高,擁有天賦,但在進行情商測試時,他卻無法感知情緒。醫生告訴他人有各種各樣的智慧,而謝爾頓卻憤怒地回答道:「胡扯」!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陷入「投射效應」,當你因某部電影淚流滿面時,有人就會嘲笑你說:「這有什麼好哭的,如此幼稚!」而這樣的人也會經常讓你陷入尷尬的氣氛中,他們非但不理解你的情緒,還要將他的想法強加在你身上。

因此如果想要彌補「情緒顆粒度大」的不足,就要避免「投射效應」,當我們不能準確識別他人的情緒時,也不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妄下判斷。這樣不但容易引起誤會,還會致使自己不受歡迎,影響人際關係的和諧。

③擁抱「南風效應」,用溫暖的力量感化世界

「南風效應」出自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打賭,誰能將行人身上的大衣吹下來,就算誰的力氣大。比賽一開始,北風竭盡全力吹掉行人身上的大衣,但是隨著溫度越來越低,人們把身上的衣服裹得越來越緊了;但是南風只是微微吹拂,讓人們感到溫暖,不久大家裹出了汗,於是將身上的大衣脫下。

心理學家將這種溫暖的力量稱之為「南風效應」。就像泰戈爾所說的那樣:「神的巨大權威在柔和的微風裡,而不是狂風暴雨之中」。「情緒顆粒度大」其實是我們很多人的通病,想要在短時間內有所改變其實很困難,但我們可以通過溫暖的舉動來感化他人。

比如當別人生病時給予一個溫暖的問候;當朋友哭泣時,給他一個大大的擁抱;當陌生人東西掉落時,幫他撿起;當別人成功時,給他響亮的掌聲;當自己受挫時,停下來歇歇;當自己家人生日時,為他們準備份小禮物,無需太多言語,他們就能感受到你的愛。

而這一切溫暖的舉動都可以彌補我們「情緒顆粒度大」的不足,畢竟大部分人是能夠識別諸如快樂、憤怒、悲哀和恐懼等基本情緒種類的。實際上溫暖是每個人的內心需求所在,而溫暖的人也更容易擁有健康的人際關係。

總結一下:

《小謝爾頓》中導演以一種誇張的表現手法描寫了小謝爾頓雖然擁有高智商,但是缺乏情緒識別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情緒顆粒度大」,這也導致他基本沒有朋友,很多複雜的關係無法解決。

而情緒顆粒度大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現象,也因為這樣,我們常常讓自己陷入被誤解、被討厭的處境。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本文為大家提供了三個方法:運用「解離技術」、避免「投射效應」、擁抱「南風效應」,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4個策略
    原標題:親子關係的重要性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4個策略   處理好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了解自己的孩子,孩子體諒父母,這樣才能夠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那麼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良好的親子關係有何重要意義呢?
  • 《他人的力量》:遠離消耗型關係,建立第四層級的積極關係
    又或者,按照書裡的一個比喻:汽車沒油的時候,是沒法給自己加油的,而是要去加油站。從心理諮詢的角度,心理問題的表現形式之一是「社會功能受損」。這時候自我修復會很困難,心理諮詢師的幫助之一,就是心理諮詢師自己和來訪者之間建立良好的聯繫,這是為來訪者提供一個社會功能良好的樣板,幫助來訪者更好地恢復社會功能。
  • 自卑與超越:2個方法通過與他人建立合作,來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
    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人類進步的底層動力;遺傳等先天因素並不能決定人的命運,每個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目標,也可以通過與他人建立合作,來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和個人價值。01、超越自我的原動力阿德勒說,無論你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中,都一定不滿足於自己的現狀,一定想超越自我。為什麼會這樣呢?
  • 什麼是對他人情緒的感知?
    以前在網上,我看到一個女孩說她一生中可能永遠不會忘記她的前任。因為只要你和他出去,從不說話,他就能讀懂他的眼睛,知道他想要什麼。例如,剛開始約會時,他們去奶茶店買飲料,如果她看看菜單,她的前任也許能猜出他想喝什麼口味的。
  • 婚姻心理學:良好的夫妻關係,需要從建立「邊界感」開始
    婚姻當中的邊界感,是良好夫妻關係的必要條件。愛,也是需要界限,婚姻亦如是。在一定的範圍內,學會疏遠一點,建立好邊界感,讓對方感受到愛且不被侵犯,這才是優質婚姻的本質。在人際交往中,與他人之間的界限,就是心理邊界的外延。就如同國土不容侵犯一樣,每個人的心理邊界一旦被他人挑釁、侵犯,就會引起主體的不適。落入婚姻中,心理邊界包括不被另一半的話影響而做出自我否定;不被另一半的情緒綁架而自己苦悶;不被另一半所限制而自己所苦。
  • 什麼是感知他人的情緒?
    感知他人情緒的能力是指主體基於對他人基本情況,比如年齡、文化程度、家庭狀況等等的了解,在活動中對他人的情感世界與活動相關的外部表現,以及意義的客觀反應的能力,它是一種理性的認識能力,屬於非智力的因素,是情緒智力的基本內涵之一,人際關係的實質是人與人的情感關係
  • 47.5%受訪者感覺自己愛討好別人 不會拒絕他人
    不會拒絕他人、過度關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無論有無過失都主動承擔責任……有這類性格特點的人被視為有「討好型心理」的人。一些有「討好型心理」的人很苦惱,覺得自己的生活受到了影響。有「討好型心理」的人普遍嗎?有這種心理的人需要作出改變嗎?
  • 教你幾個小技巧,偷偷提升良好的兩性關係和親子關係。
    也許,你看到這些會問:這和技巧有什麼關係嗎?我的回答是:很有關係。因為,當我們了解了對方的模式以後,我們能更好的建立親密關係。換言之,當我們掌握了這樣技巧之後,我們可以和任何一個,我們想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建立親密關係。更不用說兩性關係和親子關係了。
  • 為什麼我對別人的情緒格外敏感?| 共情能力太強的傷害
    為此,你會不自覺地取悅他人,甚至會犧牲自己的利益,只是為了安撫他人的負面情緒。有時,你可能自己都分不清是出於對他人的關心,還是因為他人的情緒對你影響太大。4. 你常常覺得自己「共情能力過強」當身邊的人陷入負面情緒之中時,你常常覺得自己的情緒比他們還要強烈,宛如那已經成為了你的情緒一樣。
  • 情緒成熟的人擁有的十大特質!
    家長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教會他們識別不同的情緒,並且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最終讓自己冷靜下來。情緒成熟的人小時候就學會了這項技能:他們不會亂發脾氣,而你也不用擔心你無心的一句話會讓他失去冷靜。02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情緒成熟的人會替對方考慮,為他人著想。他不會用自己的要求刻意為難對方。
  • 殘疾人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加之目前整個中國還沒有真正完全建立起對殘疾人學習、就業、康復、無障礙、遊玩等等友善的社會環境,當殘疾人面臨異樣的眼光、經歷一些挫折或者失去一些機會的時候,對情緒上會有一定的打擊,有些殘疾人甚至會情緒失控。殘疾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是有一些方式方法的,和殘疾人夥伴進行分享。首先,從積極樂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
  • 戀愛時,兩人的關係一旦在這些方面出現裂痕,就很難再彌補了
    不管是夫妻還是朋友,當兩個人的關係出現裂痕時,就很難癒合了。「蘭因絮果」就是最好的例子,一開始有多麼美好,後來就有多麼痛苦。戀愛時,兩個人的關係一旦在這些方面出現了裂痕,就很難再彌補了。有第一次猜疑就會有第二次,這樣的猜疑不光不會停止,還會愈演愈烈,直到讓感情不能彌補。與對方父母關係不好親情與愛情是不能作比較的,不管哪一個都非常重要,讓人做出選擇,這是非常令人痛苦的事情。但是,親情陪伴人的時間從小到大,即使後來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原生家庭的重要性仍舊很重要。
  • 幫助他人關心的點,去鼓勵他人,能改變他一生
    我們每個人可能一開始都不是很了解別人,但是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從他們的談話中就可以知道他們關心的是什麼,就比如一個人他特別喜歡說話,每次跟你說話的時候都是發語音,那麼你就要知道他特別喜歡說話,而且也很善於說話了。
  • 心理學家:極度自私的人,往往不會斤斤計較,而是擁有這些特徵
    他們只會第一時間滿足自我的想法,想到什麼就立刻表達出來,不會思考自己的話語是否具備殺傷性,生活中,相信沒有人喜歡遇到一個愛出口傷人的朋友。我們對朋友的需求都建立在彼此有共同興趣和相互理解的基礎上,沒人喜歡花費一大把的時間與精力去交一個滿嘴都是損話的人。當然,只有極度自私的人,才不會考慮他人,以滿足表達欲望為主,全然忽視身邊人的感受。
  • 《時間管理7堂課》: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成為時間管理的主宰者
    ,正是因為這些情緒浪費了時間,讓我們不能完成目標。如果自己不能調整好情緒,自控力就會減弱,感性戰勝了理性,情感控制了行動,所有的方法都會變得無效。只有調整好心態,時間管理的計劃才能夠實施。秋葉認為:「時間管理高手會客觀判斷情緒對工作和時間的影響,不會因為不良情緒而影響工作,能夠冷靜面對自己的情緒」。
  • 自閉症孩子情緒問題嚴重,怎麼辦?
    若夫妻之間發生爭吵,只會讓可憐孩子的情緒變得更糟。而且夫妻關係不和,家長精神萎靡,情緒低落,很容易把這些不良情緒傳染給孩子。當自閉症孩子出現情緒爆發時,家長應極力克制住自己的脾氣,耐心觀察,冷靜對待,不可進行簡單粗暴的壓制,因為那樣只會把事情搞得更糟。首先,應該搞清楚孩子出現情緒問題的原因,然後想辦法盡力去消除這些原因,並耐心疏導孩子的情緒。
  • 什麼是時間顆粒度?你的時間顆粒度是多少?
    01什麼是時間顆粒度?時間的顆粒度,指的是一個人管理時間的最基本單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管理方法。有的人喜歡以「天」為單位,進行時間管理,那麼他的時間顆粒度就是一天。當然,時間顆粒度也可以是每一個小時,每半個小時,每15分鐘,甚至是每五分鐘。這個是完全因人而異的。
  • 多少人「廢」在負面情緒上!戒掉這五種負面情緒,學會和自己和解
    人在情緒憤怒時,是很容易做出錯誤決定的,也會因為錯誤的決定而付出高昂的甚至是難以承受的代價和難以彌補的損失,因為憤怒情緒,你或許會失去以一個朋友,或許得罪不該得罪人,又或許給自己招致不必要的麻煩乃至禍端。
  • 孩子動不動就情緒失控?打罵或服軟都不可,做好情感連接是關鍵
    親子關係是孩子建立其他社會關係的基礎,如何和孩子相處,將影響著孩子與他人的和諧相處。因此,做好與孩子的情感連接才是解決孩子"情緒失控"的關鍵。在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中,霍思燕和黃聖依就表現出了兩種不同的親子狀態。當霍思燕在化妝的時候。嗯哼興奮地叫她:"媽媽,你看我做的玩具!"這時候霍思燕邊化妝邊走向嗯哼。當看到他組裝好的汽車時立馬稱讚。
  • 2個男人的親身經歷:千萬別陷入這樣的危險關係!男女都一樣
    2)一方或雙方都很難平衡這段關係中自己的付出與索取,要麼極力付出,要麼拼命索取,要麼覺得自己是聖母想要給予對方一切的好,要麼像是背負了巨大的虧欠感一樣,怎麼都彌補不完。3)其中一方需要「高難度」地維持這段關係,例如付出遠高於自己經濟能力的物質代價,需要對對方的情緒明察秋毫,絲毫不能有怠慢......甚至可以說,說錯任何一句話,或者做錯一件事情,都會讓對方暴跳如雷。